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220节

而他所要做的,就是给朱元璋坚定信心!

只要朱元璋的这个旨意一下,他们便可以动手了。

再有什么力量敢于在这个时候阻止他们对安丰路动手,那就是挡在了朱元璋的新政面前。

那是要被碾死的!

而他们举着朱元璋新政这杆大旗,便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安丰路下手。

将齐衡手中的这张王牌,彻底的掐死!

到时候,以李善长如今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以及在全国各地官场中的影响力,便足以与齐衡正面的板板手腕!

反之,安丰路如今是大明朝廷的经济命脉。

只要安丰路一日在齐衡的手中,那么整个朝廷就都要被齐衡所辖制。

因为你无论做什么,都要用钱。

出兵要钱,理政要钱。

拨款要钱,赈灾还要钱。

只要齐衡不给,那所有人都要看他的脸色。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在犄角岭回来后,便铁了心的将齐衡排除在了权利中心之外。

因为他手里握着的东西,实在太关键了。

甚至要比朱元璋手中的玉玺都要重要。

那是国之重器!

岂能掌控在旁人的手中。

更何况,安丰路有钱,就能发展武器、军队。

想想神兵营,想想热气球,想想火枪。

哪个的出现不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此时此刻,整个书房中都变得静悄悄。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朱元璋做最后的决定。

第一百九十二章:好一个忠肝义胆李相国【求月票,求打赏】

可朱元璋自己也在犹豫。

解决这个忧患的办法他已经找到了。

如今只要等授封结束,他就可以慢慢的一点点瓦解安丰路。

可如今授封还没有开始,自己就要对安丰路动手。

所以,他在考虑自己是不是要等授封结束后再决定这件事。

可瞧着胡惟庸等人这么急切的想要自己同意这件事,朱元璋立马便明白了他们的心思。

不过朱元璋并不生气。

原因很简单。

他找齐衡回来,一部分的原因不正是要他来节制李善长嘛。

就在朱元璋思考着,该找什么样的理由,将自己撇出去的时候。

书房门外二虎突然走了进来,对着屋里的朱元璋说道:“陛下,大将军来了。”

听到这话,书房内的众人皆是神色一变。

尤其是那胡惟庸。

自己刚刚说完这话,朱元璋还没有表态,齐衡便来了。

而朱元璋则直接说道:“快让军涛进来。”

很快,齐衡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书房中。

此时的齐衡刚刚从北方返回,在听到陈都那边传来的消息后,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走进书房,瞧着在场的众人,齐衡立马拱手对着主位上的朱元璋说道:“陛下。”

朱元璋听到齐衡的话,笑着点点头,道:“军涛啊,你来的正好,我们正在商量新政的事情,你也来出出主意。”

“对了,你这几日去哪了,派人找你都不在。”

齐衡笑道:“闲来无事,便到四处逛了逛,回来听到皇上找我就第一时间过来了。”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

而齐衡在见过朱元璋后,便转头看向了身后。

左右一瞧,这四周都没有椅子。

在场的众人以胡惟庸的官职最低,甚至他连官职都没有。

原本应该他主动给齐衡让座的,可或许是想到了今日就要跟齐衡闹掰,有意给齐衡难看,胡惟庸便故作不知的坐在椅子上,没有半点让位的意思。

就在众人瞧着齐衡,想看他如何应对时。

齐衡突然来到了胡惟庸的面前,说道:“滚一边去,这里有你坐的位置吗。”

齐衡这话一出口,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齐衡竟然如此不给胡惟庸面子,也不给胡惟庸身后的李善长面子。

一句话就让别人滚一边去。

一旁的众人在听到齐衡的话后还只是心中惊讶。

可此刻正在面对齐衡的胡惟庸,却一脸憋气的看着齐衡,起身不是,不起身也不是。

想要请李善长开口,可却发现李善长根本没有开口。

见此,胡惟庸只好乖乖的起身。

哪怕心中再多的憋屈,面对齐衡也确实没有他坐的资格。

瞧着面前所发生的事情,主位上的朱元璋不由的感觉心中好笑。

齐衡在他心中的印象,可一直都是十分谦和的。

不管对谁都是平易近人,没有那么大的架子。

可如今,却显得有些锋芒毕露了。

不过对于齐衡这些东西,朱元璋压根不在意。

别说齐衡开口了。

就是他不说话,自己也要开口让人让位置的。

而随着齐衡落座,朱元璋便开口让刘伯温重新将之前他们商议的事情详情给齐衡介绍了一遍。

当然。

就算刘伯温不说,齐衡对此也是清楚的。

因为这件事他昨晚就从暗卫的口中得知了,不然也不会第一时间赶回到金陵城内。

而随着刘伯温将事情给齐衡讲清楚后,朱元璋便开口了。

“军涛,说说吧,你主意多,看我们现在怎么解决。”

听着朱元璋的询问,齐衡笑了笑,却答非所问道:“办法多的是,不过微臣比较好奇,到底是谁给皇上的出的主意要安丰路百姓增加赋税啊?”

“这简直是猪脑子啊。”

随着齐衡这话说出口,在场的众人又是一惊。

而一旁的胡惟庸在听到齐衡这话后,立马便跳了出来,对着齐衡说道:“大将军,议政就议政,何必出言伤人呢?”

齐衡却道:“伤人?能想出这个主意的,是人的脑子吗?我还以为只有猪脑子才会想出这样愚蠢的主意。”

“你!”

胡惟庸气急败坏的指着齐衡。

这时,一旁的朱元璋却丝毫不在乎齐衡骂没骂人的事情,反而是对他口中所说的‘办法’,非常的好奇。

正当他准备开口询问时,一旁安坐的李善长,此刻终于开口了。

多少年了,这还是他被打了那一鞭子后第一次主动面对齐衡。

他看着身边的齐衡,缓缓开口道:“大将军,我等都是皇上身边的大臣,为皇上出谋划策,就算我们出的主意不对,大将军又何必出口伤人呢?”

“我等身为皇上的臣子,你却说我们是猪脑子,难不成,大将军的意思是说皇上有眼无珠,识人不明?”

相比于充当马前卒的胡惟庸,李善长这一开口,倒是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了。

若是在平时,听到这些话的齐衡压根不会跟他废话一句。

不过,今日却不同。

当齐衡听到李善长这些人竟然要拿安丰路的百姓来开刀时,便明白自己若是再不出手,别人便要将他当做软柿子捏了。

当即,齐衡便反口说道:“皇上自然不会有眼无珠,识人不明。但这不代表他身边的就都是好官,皇上不与你们计较,那是皇上有容忍之量。”

说到这里,齐衡便直接对着李善长问道:“如果我猜的没错,这主意应该就是你出的吧?”

“拿安丰路百姓的福祉来填补旁处的亏空,还真亏你想的出来。”

“说实话,我都怀疑你是不是暴元派来的内奸。”

闻言,李善长顿时对着齐衡怒喝道:“齐衡!你血口喷人!我对陛下忠心耿耿,岂容你随意污蔑!”

齐衡冷笑一声,道:“如今朝廷财政用度有多少是来自于安丰路?你这位自封的李相国,应该不会不明白吧?说的不好听一些,安丰路便是朝廷的根基!”

“没有了安丰路,你们这些大臣们吃什么,喝什么,北方的大军,用什么?”

“且不说你们所谓的新政到底有没有用处,就算有,安丰路根基一乱,朝廷财政用度立马便要荡然无存。敢问你这位李相国,到时候是要拿你这颗项上人头填补亏空,还是要拿你这位弟子的脑袋填补亏空?”

“况且,安丰路所有政令,皆是遵照朝廷法典,朝廷政令朝令夕改,恶意掠夺百姓财富,试问,朝廷法度可还有半分可信?”

“如今朝廷取用皆来自于安丰路百姓,可你们却只知取之于民,却不知用之于民,还要掠夺百姓财富,敢问你李相国,你这么做,不是在乱我大明根基,是在做什么?!”

“安丰路一乱,朝廷没有了钱粮,你的元廷主子正好挥师南下收复失地,李相国,你还真是好计策啊!”

听着齐衡的话,面对齐衡几次三番对自己的污蔑,李善长气急败坏道:“齐衡!你休要在这里搬弄是非,我对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鉴,岂是你三言两语可以诋毁的!”

面对李善长这样的话,齐衡更是不屑一顾道:“忠心?日月可鉴?在濠州时,皇上的兵权刚被收掉,你李相国转头就投靠了郭天叙,就这份果决,好一个忠肝义胆李相国啊。”

“你!”

被齐衡说起过去的事情,李善长顿时怒火攻心,指着齐衡便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众人皆是心中一惊。

那刘伯温和一旁的宋濂等人,纷纷上前将李善长给扶住。

而朱元璋也没想到李善长竟然会这么,急忙说道:“快,快送太医院!”

首节上一节220/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