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21节

齐衡的话说完,众人皆是眉头一紧。

“那可怎么办?如果他们布下了眼线,我们的行踪不就被发现了吗?”

齐衡点点头,道:“所以,今晚我们搞一场大的!”

说到这里,齐衡看向了对面的朱元璋,继续道:“不过,这个办法算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元军便退兵在即,可赌不赢,我们濠州城就危在旦夕了。”

朱元璋的脸色伴随着齐衡的话渐渐凝重起来。

“恩公,你先说说。”

齐衡点头,道:“其实也很简单,今晚我们直接集中兵力,趁着夜色............”

听着齐衡的讲述,朱元璋也渐渐明白了齐衡的想法。

正如齐衡所说,这个办法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便可解濠州城之危,若赌不赢,被那脱脱识破,濠州城便岌岌可危了。

犹豫之间,朱元璋的双手不自觉的握在一起。

最后他看了眼齐衡,一咬牙,道:“就听恩公的,今晚我们就给元军大营好好演一场戏!”

听完朱元璋的决定,在场的徐达等人皆是面露激动。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

整个濠州城已经变的昏暗一片,鸦雀无声。

街道上,数千兵马已经列好队形,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在他们的手中,满是麻布袋。

如同昨日一般,所有人从城门口偷偷的溜了出去。

只不过,刚一出门,这六千兵马便分成了三队,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行去。

天色太暗,几米外便看不清楚。

在徐达、齐衡、常遇春三人带兵分别来到三个不同方向的山丘后时,手下的士兵们便一个个将手中的麻袋打开。

从其中掏出一根根提前准备好的火把。

然后大张旗鼓的将火把点燃,一人手拿三四根,朝着不同的方向。

与此同时,所有士兵之间的距离拉开,开始朝着濠州城中返回。

这炙热的火焰,在黑烟中无比的醒目。

正如齐衡所猜测的那样,脱脱确实在云军大营四周派遣了探子眼线。

而这些火把一点燃,尤其是数量越来越多时,顿时吸引了他们的注目。

远远的看着,那些火焰从山头开始弥漫。

数量之大,数也数不清。

就在他们心惊之余,发现另外两个方向也有火焰出现。

并且从山坡上朝着濠州城弥漫而去。

很快。

身在元军大营的脱脱便被人叫醒,走出营帐,睡意朦胧的脱脱看着那遍地的火把,睡意顿时消失无踪。

按照火把的数量简单估算,这可是将近两万的兵力!

原本那濠州城中便有两万多,加上两次援军,人数已经达到了近五万!

脱脱紧锁眉头的站在营帐门口,思考着这一切的真假。

如果这些援军都是真的,那他们便绝不可在这里耽搁。

可如果是假的,那他们就错失了一个覆灭濠州贼兵的机会。

“来人,去查探一下,那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快,一队斥候便离开了元军大营,消失在了夜幕当中。

与此同时,濠州城中派出来的三队人马也已经回到了濠州城内。

此时的城楼下,徐达大笑着对身边的齐衡朱元璋等人说道:“哈哈哈哈,现在脱脱那老贼肯定已经吓破胆了!”

在徐达大笑的同时,齐衡也没有闲着,对着朱元璋说道:“大帅,现在我们将所有火把熄灭,再出城!”

第三十二章:稍显稚嫩

朱元璋点点头,道:“好!”

片刻后。

还是刚刚的六千人马,已经重新佩戴好了刀剑,全副武装的排列好。

同时,还带着一车车的辎重。

在所有人都准备完善后,这一次濠州城的大门不用再避讳什么,彻底打开了。

甚至怕对面的元军看不清,还故意将城楼上的火把多烧了些。

一队队的士兵拖着辎重车开始朝外走去。

濠州城内。

城墙一处偏僻的位置,郭天叙与李善长站在上面,注视着远去的义军,一脸的疑惑。

“先生,你可看出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听着郭天叙的询问,李善长也是一脸的纳闷。

“少帅,我也看不出。”

闻言,郭天叙便回过头来,继续看着那些士兵,低语道:“这大晚上,带着一批批辎重,难不成他们是要逃?”

想到这里,郭天叙眉头瞬间紧锁:“先生,这朱元璋怕是知道守不住,带人跑了吧?”

李善长立马摇了摇头,道:“这还不至于,朱元璋的为人和性格我还是了解一些的。他不会不战而逃。更何况,出城的只是他手下的部将,他自己如今可还在那城楼上呢。”

李善长的话,郭天叙在细想后也十分认同。

朱元璋这人确实做不出这样的事。

可是,他们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大半夜的带人出城,还带着辎重,真不怕被元军发现吗?

....................

二十分钟后,齐衡他们这六千人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依旧是昨夜齐衡与徐达他们睡了一夜的树林。

来到这里后,士兵们便在几位千总的指示下开始倚靠着树林建造他们的营地。

在火光的照耀下,一个个营帐被支起。

除了正在建造营地的士兵外,其他的士兵则在外围警戒着。

此时营地的不远处,正有一小支斥候在偷偷的观察着这里。

看到齐衡他们的行动后,便立马将身边的一名士兵喊来,让他回到大营中禀报情况。

元军大营。

脱脱帖木儿听着面对这名斥候探查到的消息,一脸的疑惑。

“你是说,他们在连夜建造营地?”

斥候点点头,道:“是的,中堂大人。”

“他们有多少人?”

斥候道:“大概六七千。”

听到这话的脱脱帖木儿眉头越发凝重。

派遣一只六七千人的军队在外连夜建造营地,这是为何?

难道他们就不怕自己派兵围剿?

想着这些,一旁的察合台却突然说道:“中堂大人,你说,他们会不会是想与我们交战?”

“若真是如此,派兵在外建造一个营地,便可起到牵制的作用,一旦我们进攻濠州城或者他们这处营地,另外一边的兵力就能对我们造成合围,偷袭,形成犄角之势。”

察合台将军虽然在计策上没有脱脱机敏,但对于战场上的经验还是十分老道的。

听到察合台将军的话,脱脱的老脸顿时一变。

若真像察合台所说的那样,那代表了什么?

这濠州城中的义军,难道还准备跟他们元军一较高下?

一时间,脱脱对目前的局势也有些摸不清了。

若今夜赶去濠州城的兵力只是疑兵,那濠州城中的统帅派遣六七千的兵力脱离濠州城,这不是在找死吗?

这群之前还是耕农,大字都不识一个的人,有这样的胆量?

相反,如今他们派遣兵力外出,是不是意味着他们此时守城的兵力已充足,准备跟自己正面交交手?亦或者,提前布置一枚棋子,在关键的时候起到决定性作用?

如今种种迹象都表明,那濠州城确实得到了援军相助,否则他们怎么敢分兵?

区区两万人,还分兵六七千,岂不是自找死路?

想着这些,脱脱的心里有了决策。

他看着身边的察合台将军说道:“如今濠州局势不明,我们实在不好强行攻城,既然如此,便不要在这里耽搁太多时间了,明日天亮我便兵发山东。”

察合台早就不想在这里跟濠州城较劲了,如今听到脱脱的话,立马说道:“是!中堂大人,我这就去准备!”

随着察合台将军的离开,整个营帐中只剩下脱脱一个人。

此时他脸上的愁态瞬间消失。

他缓缓走出营帐,看向眼前的濠州城,自语道:“若非陛下几次催促,今夜我必攻濠州!”

身为元朝的宰相,元朝有数的贤相,他混迹官场多年。

什么局面没有见过。

尽管从昨夜开始这濠州城表现的都没有什么破绽,但他却一眼就看出了其中最大的问题。

这两日发生的一切,实在太过巧妙了。

当他们准备攻城时,突然出现了援兵。

当他们想要探查这些援兵的真假时,又突然在夜间出现了近两万拿着火把的兵力。

这一切都好像在催他们离开一般。

像是对方早就知道朝廷会给自己压力一样。

还有今夜的分兵。

怎么看都像对方孤注一掷的选择。

看局势便像看人一样。

首节上一节21/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