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197节

朱元璋瞧着依旧不说话的张士诚,仿佛在回忆过往一般,说道:“你跟陈友谅呢,一个拥兵最多,一个是粮饷最多,你们来都比咱强啊。两年前,咱一直犹豫啊,先攻你俩哪一个,如果先攻你呢,那陈友谅就肯定会攻取咱的金陵,为何呀?因为他志比天高,骄悍无比。”

“如果咱要先攻陈友谅,你就未必攻取金陵了,为何呀?因为你志气小,安于守城。”

“咱听说,你每天都是高朋满座,和那些老儒们吟诗作赋,饮酒作乐,对吧?还有你那个采莲舟,全部都是由金丝檀木做成的,比元宫的都奢侈啊,咱听说这些呀,咱那,就对你放心了。”

“呵呵呵呵。”

那马车上被周围人取笑的张士诚,听到朱元璋的话,似乎是被朱元璋的话给刺激到了。

他面色如常的缓缓起身。

坐在那马车上,瞧着面前的朱元璋说道:“若不是你暗中派人偷偷铸造假币,肆意购买我境内粮草,致使我整个境内粮草空缺,又命人暗中将我境内各处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炸毁,致使货物流通不畅,致使饥荒粮荒频发,我张士诚又何至于一兵不发!”

“既然你有此计策,又何必在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辱我?”

原本正在兴头上的朱元璋,听到张士诚的话,眉头一皱。

“你说什么?铸造假币?炸毁要道?”

那丝毫不在意形象,安坐在马车上的张士诚,此时在看到朱元璋脸上那诧异的表情时,心中也是一愣。

见他表情不似作假,转念间便明白了什么。

随后竟在众人的面前,大声笑道:“哈哈哈哈哈!!!我原以为在我面前大放厥词的人是有多大本事呢,原来竟是一个连自己如何赢都不知道的昏主。”

“可惜啊,可惜,你是吴王,我也是吴王,但太阳照尔不照我呀!”

“若齐衡将军在我麾下,有他为我谋划全局,今日坐在这马车之上受辱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朱家坟头冒青烟,一颗柳树长出来,遮风挡雨佑周全,光耀祖宗登龙榻,岂知天数早已定,重八一到气数尽,乾坤日月尽颠覆,一马当先皇上皇。”

“哈哈哈哈哈哈~~~”

第一百七十五章:你该称帝了。【求月票,求打赏】

“朱元璋,这首童谣你不会没有听过吧?”

原本正在兴头上,因为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接连被灭后,几乎整个大元东南全部落入他手中的朱元璋,此刻却面色阴沉如水。

尤其是自己刚刚还在讽刺张士诚,可如今呢。

却被张士诚当着周围将领们的面给讽刺了回来。

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自己竟然根本没有反驳的办法。

被张士诚彻底的击中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软肋。

瞧着此刻脸色难看到极致的朱元璋,一旁的徐达心中焦急。

他看的出来,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尤其是如今这些话还关系到了他们身边最为关键的两个人。

为了防止出现什么不可逆转的情况出现,徐达立马指着那张士诚喝道:“你个王八蛋,说什么呢!信不信咱一刀砍了你!”

听着这话,张士诚轻蔑的瞧了眼徐达,冷哼道:“你真以为我张士诚是畏死之人吗?”

说完,张士诚在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直接一手狠狠的握住徐达手中的长刀,身子往前一挺,刀尖穿透了他的胸膛。

此时嘴角流出鲜血的张士诚,冷笑着瞧着面前满脸惊讶的朱元璋,大声喊道:“朱元璋,我在下面等着你,我倒要看看,你们朱家坟头的青烟能冒多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随着一阵的大笑。

张士诚的喉咙中渐渐涌出鲜血,片刻后便倒在了那推车上,没了动静。

看着刚刚还在自己面前大言不惭的张士诚没了动静,朱元璋的心中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高兴劲。

他的脑海中始终都在回荡着刚刚张士诚所说的那几句话。

一旁的徐达瞧着朱元璋此刻的表情,有些担心朱元璋真的对齐衡有什么奇怪的想法,连忙对着身边的朱元璋说道:“大哥,你可千万不要被张士诚这个王八蛋给算计了,他说这些,就是为了离间你和齐兄弟,你要是信了他的话,不正好中了他的诡计嘛?”

听着徐达的话,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看向了他。

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后,面无表情的说道:“信什么?”

面对朱元璋此刻冰冷的面容,正当徐达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时。

朱元璋却突然大笑了起来:“军涛是咱的小舅子,妹子的亲弟弟,咱怎么会信他张士诚的话。咱刚刚只是在想啊,军涛是什么时候做这些的,咱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说完,也不再说什么,直接对着身边的将领们说道:“走,进城去瞧瞧,瞧瞧张士诚的隆平府有多漂亮!”

随之,便率先朝着城中走进。

而周围的将领们在看到朱元璋的心情重新变好后,一个个也将刚刚发生的事情抛在了脑后,纷纷凑着热闹,朝着城中而去。

但此刻的徐达,却静静的站在城门口,瞧着自己这位大哥走进隆平府的背影,眉头凝重的思考着。

他徐达性格粗犷,但不代表他傻。

以他对朱元璋的了解,他刚刚的表情显然不像他口中所说的那样,那么的毫不在乎。

相反,他是太过在乎了。

才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

金陵城。

随着隆平府的消息渐渐传到金陵城后。

此时安坐在大将军府的书房,闲情逸致的喝着茶的齐衡,听着耳边陈都说出的话,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

狠狠的将手中的茶杯拍在了身边的桌面上。

“这个张士诚,真是该死,死都死了,还要恶心我一下,早知如此,就该提前将他给宰了!”

不过说完之后,齐衡便渐渐的冷静下来。

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他即使再生气也无济于事。

半个月后。

金陵城的吴王府外。

无数来自于境内各城各府的官吏们都聚集在了吴王府的门外。

对着里面正在登记的王府官吏喊道:“由州城紧急奏折一道!”

“苏州名流举万民书求见吴王!”

“汉阳紧急奏折一份!”

“..........”

听着面前这些各地官吏士绅们上表的奏折诸事。

负责处理这些的王府官员不厌其烦的将他们按照事务的分类分配到各处。

中书省各司。

吴王书房。

等等。

吴王书房外。

两名前来上奏的官吏竟然因为一前一后的顺序而起了争执。

“急什么急什么,我早就来了,你到后面挨号去。”

来人却道:“我这是万急!”

但对方却毫不在意道:“万急算什么,我这十万火急!”

来人又道:“老兄,我这是李相国的呈子!”

对方毫不示弱:“我这是刘中丞的紧急文书!”

就在外面争辩的热火朝天时,书房内的朱元璋本就因为面前堆积如山的文书而一个脑袋两个大。

如今听到外面的吵杂,更是烦躁不已。

不由的对着外面吼道:“吵什么!”

“都带进来吧!”

听到这话,门外职守的二虎便将二人全部放了进去。

书房内。

朱元璋皱着眉头,坐在书桌前,忙不停的看着一个又一个折子,在审阅的同时,还对着是面前的两个人说道:“说吧,什么事。”

其中一人率先说道:“李相国送呈上九府县令官吏任免令,立等吴王批复。”

另外一人说道:“禀吴王,这是中丞大人申请办学的奏折。”

“另外,这是中丞大人拟罢北伐檄文,请吴王御阅。”

听着他们二人说完,并且同时奉到自己面前的奏折。

朱元璋倒是心细。

这二人如今都是自己身边最重要的文臣。

怠慢哪一个也不好。

想到这里,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笔,左右手同时将这两份奏折拿了起来,瞧了眼后,又双手交叉的递给了另外一人,说道:“回去传话,让李先生审阅一下刘先生的北伐檄文,让刘先生审阅一下李先生的任免令。”

“都要拿出意见来,一个时辰之后到咱这儿来议事。”

说完,一挥手,道:“下去!”

面前二人一脸懵圈,但只能说道:“遵命!”

看着这二人离开,朱元璋再次抓起了脑袋。

如今伴随着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地盘全部落入到他的手中。

他麾下的疆域越来越大。

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

原本自己身边的官员干吏便不多,如今更是捉襟见肘。

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这位吴王亲自审阅。

瞧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朱元璋那眉心的皱纹是越来越深。

就在这时,二虎重新走了进来,说道:“大王,末将这喉咙都快喊破了,赔笑脸把这腮帮子都快笑掉了,这事真不是人干的。”

此刻正埋头审阅奏折的朱元璋,听着二虎的话,不由的一笑。

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不过,笑过之后瞧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便说道:“行了,你也别诉苦了,以后这苦日子还长着呢,没看见咱也在发愁嘛?”

但二虎却趁机赶紧说道:“大王,末将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顶不住啊,内廷,内廷得赶紧添人手。”

瞧着向来不多说话,如今却因为这件事而主动提要求的二虎,朱元璋却立马说道:“没人给你,去去去,外头给我顶着去。”

一个时辰后。

首节上一节197/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