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156节

这可从前也没有打过这么大的仗啊。

几次数十万的大仗,你都是有齐衡在身边出主意,他不管做什么,这心里有齐衡在,都心中有底。

非常的信任齐衡的计策。

可如今呢。

齐衡不在身边。

自己该怎么做呢?

随着他不断的思考,他忽然想到了齐衡。

想到了当初他们的兵力只有很少时,齐衡是如何面对的脱脱大军。

那濠州城外,还有黄岗城。

想到曾经齐衡在遇到这些问题时的模样。

不知为何,朱元璋脸上的愁容惊慌之色渐渐消失。

随着他的脸色不断的恢复平静,这心思也渐渐活络起来。

他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仪容,朝着屋外走去。

大堂中。

徐达听着周围议论纷纷的话,起身对着在场的将领们喊道:“弟兄们,你们别被陈友谅吓住了,天踏不下来。说是六十八万大军,可有几个是久经战阵的?”

说完,看向了的常遇春,说道:“四弟,你说说。”

闻言,常遇春缓缓起身,说道:“在安庆时,老子跟他交过手,那些娃儿,都是刚放下锄头的。老子,都舍不得杀他们!”

常遇春这话一出口,在场的将领们纷纷大笑起来。

徐达和常遇春这两名悍将,压根心里也不知道什么是怕。

一个是打,两个也是打。

七个八个的,也吓不到他们。

可一旁的汤和,却缓缓的理性分析说道:“我说四弟啊,你安庆那一战恐怕不能作数啊。当时,陈友谅所有精锐都用于攻打太平了,花荣正是因为此而阵亡。你安庆只是陈友谅虚围着,并没有遇到强兵猛将。”

可常遇春却反驳道:“二哥,你又不在,你知道什么呀。”

面对两兄弟的话,徐达开口道:“咱们虽然兵精将广,可只强于步军上,陈友谅军马众多,而大多数战马却是从大西北弄来的汗血马。”

常遇春也是适时的开口道:“对啊,他最厉害的是他的水师,那个船之大,之多,真是百年罕见哪!”

“要不是有人亲眼看到,打死咱也不信。”

这时,一旁的水师将领也说道:“列位列位,我们水师三艘船绑在一起也比不上他一条啊。他们那舰队一过来,大得就压在咱脑门上了,我们水师又不敢动。一动,就撞在他船帮子上,再一个吧,这金陵城紧靠长江边,城是死的,这船只可是活的。”

“他打得过则打,打不过则跑啊。咱们这里外,都吃亏啊。”

一旁坐在大堂当中的李善长,听着众将士议论的风向渐渐变化,这心中焦急。

一旦这些将领们的心里都害怕了,那这仗还打个什么劲。

就在李善长拼命的挥动着手中的羽扇,感觉浑身发热时。

刘伯温也回到了大堂中。

他瞧了瞧自己座位边上的众多将领们,缓缓坐了下去。

在看到刘伯温回来后,李善长立马瞧了过去。

可他的眼神,却压根没有被刘伯温所看到。

他小声的对身边的刘伯温说道:“上位呢?”

刘伯温道:“在书房。”

“干吗呢?”

刘伯温忌惮自己的话被身边的将领们听到,笑道:“书房当然是读书了。”

李善长无语道:“你进去请他啊!”

刘伯温只好无奈的说道:“门口有三尺长剑,我进不去。”

李善长也是无奈:“这儿,这儿都乱成一锅粥了。快,你讲两句。”

刘伯温却坚定的摇头道:“我不说。上回就是因为我这张嘴,差点儿惹了祸。”

可李善长却道:“你不讲,我不讲,这像什么话呀。”

刘伯温淡淡说道:“善长兄,稳着点儿。大帅来之前,我俩最好谁都别说话。”

见此,李善长只能无奈的继续挥舞着羽扇。

这时,一名将领突然说道:“我有个念头,说出来大伙儿别见怪,既然打起来胜败难料。那咱们能不能想个别的办法。”

听到这话,汤和道:“我说大侄子,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坐在这儿的,都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弟兄,不会见外的。”

一旁的众人也都劝说道:“对,说吧,说吧。”

这时,朱元璋的义侄当即说道:“降!”

在看到众人皱眉的神色时,连忙说道:“不是真降啊,是炸降。”

听到这话,很多人便不再听他说了。

这时,另外又有人说道:“我看,可以跟陈友谅言和。”

一时间,整个场中安静了。

显然很多人都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态度。

同时也在思考着。

可随着场中安静的时间越来越久,一个个的将领们纷纷说道:“我也主和。”

“对,我主和。”

“我也主张。”

“我也主张和!”

“............”

见到这状况,李善长只好对着身边的刘伯温说道:“伯温哪,促驾吧,就说是我说的。上位要是再不来,恐怕就不行了。”

闻言,刘伯温也只好点了点头。

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可当他来到那书房门外时,二虎依旧抽出了刀兵。

瞧着对方坚定的态度,刘伯温一言不发,离开了。

此时的大堂中,风向已经越来越偏离了。

“我觉得降!不管是降元降汉都是降,只要我们有实力,我们时候都可以东山再起。要是打起仗来没了兵力,我们什么都完了。”

听到这人的话,常遇春当即便坐不住了。

起身冲着这人骂道:“去你的,跟陈友谅打!打不过再说,哪能没打呢先叩头的。”

“啊?真是的。”

就在此刻大堂当中的众将领们一个个争论不休时,此时大堂的屏风后,朱元璋则蹲在角落中,拿着一张张的小纸条,在上面七扭八歪的写着什么东西。

在他的脚下周围,已经放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条。

刚刚从朱元璋书房当中返回的刘伯温,正要走进大堂,却突然发现了那屏风后的朱元璋。

他双眼一瞪。

脸色大变。

心中惊骇。

转念一想,刘伯温脸色慌张的走进了大堂中,不敢让朱元璋发现丝毫。

走进大堂的刘伯温,神色凝重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心思重重。

见此,李善长疑惑的说道:“上位呢?”

刘伯温低语道:“早已经来了。”

李善长左右查看,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在哪儿呢?”

刘伯温只是淡淡的说道:“大帅嘛,无处不在。”

听着刘伯温这奇怪的话,李善长无语的扭回了头。

对刘伯温这样的姿态实在有些生气,手中的羽扇挥舞的更加勤了。

就在众位将领们一个个热闹商议之时,朱元璋缓缓从屏风之后走了出来。

故作随意的他,双手背后,闲庭信步的走到了台上。

在看到朱元璋出现后,所有人纷纷起身,看向了朱元璋。

而朱元璋则笑了笑说道:“哦,咱来晚了,咱刚去查营回来。”

这时,李善长率先缓缓开口说道:“禀大帅,兄弟们正在商议应敌方略。”

朱元璋点点头,道:“你们接着商议吧,大敌当前,生死关头,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说出心里话,啥都成,只要是心里话。”

李善长道:“大帅来之前,他们都说过了。”

朱元璋一愣:“哦,是嘛,可咱没听着啊。麻烦你们再说一遍,每个兄弟三言五语的,都别落下。来,坐,坐下说。”

随着众人落座,朱元璋瞧着下方的所有人,说道:“谁先来啊?”

徐达当仁不让,直接起身,喊道:“我主战。召集全部兵马,跟陈友谅拼个你死我活,万一战败了,我们就退居钟山,拒险相抗,再不行,咱们就退回淮西老家,跟他在山里周旋去!”

这时,常遇春也直接起身,道:“对!我主战!”

汤和闻言,则起身说道:“大帅,我主和,陈友谅率军六十八万,我们顶破天也只有三十万,相差悬殊。再说这三十万当中,还要拨出一部分防备北面的元军,再拨出一部分,监视南面的张士诚,我们三面迎敌。”

随着汤和的话说出口,在场当中顿时走出四五名的将领跟随着汤和说道:“大帅,末将主和。”

“末将主和。”

“末将主和。”

“...............”

听着这些人的话,朱元璋的心中早已翻江倒海,可脸上却异常的平静。

这时,之前那名主降的义侄儿则开口道:“末将主降。”

“陈友谅贪图的无非就是一个帝位,只要我们承认他的帝位,表面上答应归降,就有可能迟缓他的兵锋。六十多万的大军,空国而出,要不了多久,三两月后定会生变!”

这时,一名年轻的小将,突然从后面走了出来。

他手中握着刀鞘,对着面前的朱元璋拱手喊道:“末将主攻!”

首节上一节156/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