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141节

汤和不屑一顾的笑了笑,说道:“李先生啊,这就不是个胸怀的问题,那刘伯温跟咱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李善长装出疑惑的问道:“这话从何说起啊?”

汤和道:“李先生,咱们都是淮西出身,而那刘伯温是浙江官吏出身,杀过不少义军弟兄,如今被元廷抛弃,穷途末路了,才投靠了咱们。”

“咱们弟兄啊,信不过他。”

作为如今三位正将军当中脑子比较活络的一个,汤和并没有直接说出刘伯温痛骂他们的话,反而是以这样一个理由打开了话头。

闻言,李善长缓缓道:“今非昔比啊,刘伯温已非当年,再说,你们这话跟我说有什么用,那刘伯温又不是我请来得,而且,如今的刘伯温是大将军的门下,你们往日跟大将军关系那么好,为何不去找他呢?”

一旁的徐达比较性子直,直接说道:“咱现在就去找齐兄弟和上位说去,摊开了讲。”

可正当他起身时,却被汤和给拦住了。

随后转头看向李善长说道:“我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去跟齐兄弟去说,可如今那刘伯温毕竟是齐兄弟的门下,若是这么去说,也是怕齐兄弟多想。而且上位那人李先生也是知道的,咱跟他说有什么用。”

听到这话,李善长笑了笑,也不再矫情,直接说道:“如今刘伯温刚刚来到这里,我们又何必这么急呢?要给人家也留点颜面。而且,如今他刚来,又给上位讲了那么几条建议,也颇有价值,如今上位正看重此人,很是喜欢,此时去说,也确实没什么用。”

“要我说啊,这人都是慢慢的接触时间长了,也就知根知底了。那刘伯温是什么人,我是最清楚的,像他这样出身书香门第的,向来喜欢什么清净清雅,跟我们这样的人不一样,在为人处事上,自视甚高。要我说,汤帅、徐帅,你们也别急,多听听,多看看,等到了上位对他看清楚的时候,再说也不迟嘛。”

李善长这话,深深浅浅的,让徐达和汤和听的一阵迷糊,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也隐约的听出,李善长是要他们暂且先忍耐忍耐,等到了时机再说再做。

想到这里,徐达和汤和也就差不多得到了这一趟前来的目的,又互相聊了聊后,这才缓缓离开。

下午。

大帅府内。

朱元璋传令军中大小官员,都汇聚在了他的大帅府中。

昨日在听到刘伯温的话后,他一整晚都在思考,左思右想,觉得这些东西不能光他一个人学习改正。

也要所有义军学习改正,才有效果。

“大帅上朝,众帅觐见!”

随着大帅府外士兵的一声高喊,门外的军中将领、以及李善长刘伯温皆来到了府中。

在看到左右两侧站着的众人时,朱元璋缓缓开口道:“今日咱聚议呀,是要送给你们一件宝贝。”

“啥宝贝啊?”

“律令!”

说着,朱元璋从案桌上拿起一本册子,继续说道:“是啥律令啊?”

“是建军施政的律令。”

随着话音落下,两名马秀英的丫鬟,缓缓从后台走出,手中端着两个托盘,上面放着一本本的册子。

随之,将其一本本的发给了在场所有将领们。

看着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到了这本律令,唯独那李善长和刘伯温没有。

刘伯温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了隐含的得意,毕竟这些律令都是根据他自己的十骂而来。

可见朱元璋是真的看重他。

而台上的朱元璋也在这时说道:“这律令啊,是咱同李善长、刘伯温共同商量制定的,连夜拓印了五十本,先发给副将以上的官员斟酌,待修订后,再发给全军将士。九夫长以上,人手一本。”

虽然之前已经下达了一些军规军纪,但朱元璋还是根据刘伯温的那十骂,在齐衡的军规军纪上又增加了一些。

“在这律令当中规定啊,对待孔圣、书院、士绅、商贾、战俘、民众、农桑、僧侣、经济,九方面的方针策略。”

“各州府县、各部各营,都要照此遵行。”

“这可是个好东西呀,一个,从此以后所有将士都有章可循,第二个呢,如果不识字的,可以把它当做识字的课本。又懂规矩,又长学识。”

说到这里,朱元璋将手中的律令一放,瞧着在场的众人说道:“咱可把丑话说在前头,十日之内,把它给咱背熟了。如果有谁丢了,忘了,甚至换酒喝了,我把他一撸到底,给咱养马去!”

朱元璋这话虽然说的严厉,可却有深有浅,在场的将领们听到后都是一阵的大笑。

朱元璋见此也不生气,跟着大伙儿笑道:“好了好了,咱就先说到这里,下面,请夫人说话!”

随着朱元璋说完,众人纷纷看向了朱元璋身边的马秀英。

马秀英在众将士当中的名声还是很好的。

平日里个人家里有什么大小事,马秀英都会在礼节上照顾到。

给点银钱,帮个忙,都是常有的事。

虽然马秀英没有任何的职位,可在大伙儿的心中,却都认这位大帅夫人。

如今见马秀英罕见的出现在堂前,也都非常给面子,一个个立马安静下来,等待着马秀英说话。

而马秀英也没有太多的废话,直接说道:“各位弟兄,我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宝物。”

“内眷管理条例,这不仅是给你们,也是通过你们给各位的父母,家眷的。”

说完,叫了声台后的丫鬟:“玉儿。”

紧接着,那两个丫鬟再次端着一盘盘的文书走了出来。

看着丫鬟们一个个往下发文书,马秀英也趁着机会说道:“这份律令当中规定了,军士几岁可婚,婚后如何生活,父母子女如何供养,每月的柴米油盐如何发放,还有,男人出征打仗时,女眷如何留守,男人如果阵亡,遗孤的抚恤标准。”

听到马秀英的话,众位将士们纷纷叫好。

一是给马秀英面子,二是这东西对他们也确实有好处。

可马秀英却说道:“先别急着叫好,这份律令当中还规定了,如果你们这些将帅虐待妻女,她们将如何伸冤告状,如果你们敢抛弃她们,她们将得到怎样的补偿。”

在马秀英说这最后两句时,还悄悄偷看了身边的朱元璋一眼,而朱元璋则立马装出一副没看到的样子。

“而你们,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和代价。从现在起,义军的所有家眷,由帅府内政司统一管理,而内政司嘛,由我直接掌管。”

随着马秀英的话说完,朱元璋带头起身,躬身对着身边的马秀英拱手道:“遵命!”

下方的将士们也一个个笑着喊道:“遵命!”

夜晚,大帅府后院。

朱元璋寝屋内。

朱元璋躺坐在自己屋墙上挂着的十骂下,一边看着墙上的字,一边让丫鬟倩儿给他揉着肩。

第一百五十四章:滚!【求月票,求打赏】

朱元璋忍不住的闭眼说道:“真是舒服啊。”

就在这时,房门外马秀英突然走了进来,对着朱元璋笑着说道:“是什么让你舒服啊,是倩儿的手指头,还是墙上的十恶啊?”

朱元璋听到这话,笑着说道:“揉着舒服,骂的也舒服,都舒服。”

马秀英笑着说道:“元璋,我看着刘伯温的才能,应该比李善长还要强些,你能将他笼络到身边来,也是你的福气啊。”

可朱元璋却笑着说道:“不是福气,是咱的帝王之气!”

说完,怕马秀英调侃他,忙解释道:“这话可不是咱说的,是刘伯温自个儿说的啊。”

对此,马秀英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道:“不过,我只是有一点小小的担心,李善长和刘伯温,一个是淮西大贤,一个是浙江名士,他们两个人能和睦相处吗?”

朱元璋一边思考着,一边缓缓说道:“刘伯温才华横溢,李善长更厚道些,两人各有长短,就看咱如何驾驭他们了。”

夜晚。

丫鬟倩儿和玉儿的房间。

姐姐倩儿缓缓走进房间,瞧着正春心萌动的玉儿,以及她手中的剪纸,说道:“这剪纸看起来好漂亮啊,这是从哪来的?”

听着姐姐的话,玉儿羞涩的说道:“这是花荣给我的。”

姐姐倩儿一愣:“花荣?看不出来,他还挺手巧的,一个大男人还会剪纸呢。”

玉儿开心的笑着说道:“对啊,他还老是缠着我呢。”

听到这话,倩儿立马听出什么,忙转头看向了玉儿,瞧着玉儿此刻脸上幸福的笑容,急忙握住她的手,说道:“玉儿,你听姐姐一句劝,千万不要看上他,更不能嫁给他。”

玉儿不解的说道:“为什么啊?”

倩儿道:“他们这些将军,老得出征打仗,一不留神就战死了,你没看那内务府的花名册上,多少个寡妇啊。你还年轻,慢慢看,慢慢选,寻一个安稳的。”

玉儿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然后看向了自己姐姐:“那姐,你想寻个什么男人呢?”

倩儿听到这话,微微一笑,似乎心有所属。

不过还是说道:“我....反正是不会嫁给一个将军,免得当寡妇。”

第二日。

玉儿在给马秀英送去册子时,马秀英见她一个人,便问道:“倩儿呢?”

玉儿没有多想,直接说道:“姐姐说大帅要她去给按按肩,捏捏头。”

听到这话的马秀英,心知肚明。

“把东西搁这儿把。”

“坐下玉儿,我问你个事。”

随着玉儿坐下,马秀英便笑着问道:“花荣是不是喜欢上你了?”

一听是问这事,玉儿立马低下了头。

害羞的不敢说话。

见此,马秀英笑着说道:“我早就看出来了,告诉我,你喜欢他吗?”

玉儿见回避不了,只好羞涩的点点头。

马秀英:“花荣是个好孩子,值得喜欢。”

说完,像是感叹一般,说道:“以前我看你们两个姐妹说话办事,觉得你要比倩儿聪明,可如今看来,你的倩姐姐可要比你聪明的多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玉儿不解的摇摇头。

马秀英道:“你啊,将来顶多是个将帅夫人,可她呢,她却一心想着要当王妃呢。”

听到这话的玉儿,脸上顿时显露出惊慌之色。

显然,这件事她从来都没有想过。

可如今,再回想,却发现事情正如马秀英所说。

倒是自己,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心思。

瞧着玉儿的脸色,马秀英看的出来,她是真的不知道。

心中也就稍微的安心一些。

大帅府书房。

正在用功看书的朱元璋,门外突然闯进一名将士。

“大帅!”

听到喊声的朱元璋急忙抬头看来。

只见那士兵立马跪在朱元璋的面前,一边举起手中的军报,一边高声喊道:“大帅!滁州将军六百里急报!”

首节上一节141/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