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14节

此时的朱元璋依旧还是一名大头兵,听到郭子兴的话,朱元璋犹豫的说道:“义父,那城外的元军有数万之巨,我们此刻出城迎敌,岂不是......”

朱元璋话还没有说完,便被郭子兴打断。

“无论如何,今日我与那孙德崖必要分出个胜负,我之所以让你统领城内之事,便是为了这濠州城中的百姓着想,无论如何,你一定要保证濠州城的安全。”

“若我在城外出了意外,记住,人可死,城不能破!”

听着郭子兴郑重的话,朱元璋也只好点了点头,道:“义父放心,元璋绝不让义父失望!”

另外一边。

郭天叙看着这危机时刻自己亲爹竟然将最重要的事情交给了朱元璋,心中更是气急败坏。

想到自己在书房中看过的那封信,对于杀掉朱元璋的心思更是迫不及待。

当然,他也很清楚,此时还不是对付朱元璋的时候。

随着郭子兴和孙德崖率领万名士兵出了城门,朱元璋也来到了城门楼子上。

他站在城楼之上,看着己方的士兵一个个开始在城头下列队,立马命人调集了城中所有的弓箭手,并且嘱咐城门楼子上的火铳队准备好。

作为曾经郭子兴麾下最得力的部下,朱元璋对指挥战事算是得心应手,几个命令下去,对接下来战事的部署便完成了。

郭天叙虽然身份是少帅,可在这场战斗中却显得可有可无。

随着城楼上的准备一切就绪,城外的士兵们也已经完成列队。

郭子兴在听到城楼上朱元璋命人传来的消息后,顿时对着身后的义军士兵们喊道:“所有人听令!”

“给我杀!!!!”

一旁的孙德崖与郭子兴并肩,也对着自己麾下的士兵喊道:“杀!!!”

一瞬间,万名义军士兵蜂拥而去。

而对面的元军士兵早已准备好。

那脱脱帖木儿更是站在军前大笑道:“天助我也!这濠州贼兵竟敢出城迎战,此战,必将他们全歼于此!”

就在这时,脱脱帖木儿身边的一名将军看着前方顿时大惊。

“中堂小心!”

说着,直接从马上朝脱脱帖木儿扑了过去。

与此同时,震耳欲聋的火铳声响起。

还有那铺天盖地的箭雨,好像不要钱似的朝他们覆盖而来。

位于最前面的元军将领,顿时喊道:“退!!!”

一声令下,元朝大军纷纷调转马头,朝着后方离去。

攻击来的突然,整个元军的先头部队一阵的慌乱。

而此刻濠州城外的义军士兵们,也正在用最快的速度朝着元军飞奔而去。

这便是朱元璋的战法,也是大多数军队在对敌时的战法。

先以远距离的攻击打乱对方先头部队的阵脚,给步行争取奔行靠近的时间。

可惜的是,位于南方的濠州城战马稀少,无法组建骑兵,不然在这个时候一队骑兵能悄无声息的进行一次绕后的袭击,效果将非常的好。

不过,随着最前列的元军快速的跑出弓箭射程,元军的阵脚也稳定下来。

在元军将领的命令下,开始对义军进行反击。

弓箭手队列迅速的从后方转移到阵前,随着一道军令下达,无数的箭矢飞射而出,形成一张箭网,不断收割着义军士兵的性命。

但两方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太远,加上元军行军至此,箭矢带的肯定不会太多,几轮齐射后双方兵力便汇聚在一起,那一条交界线便如绞肉机一般,每时每刻都会有人死去。

城外交战的同时,元军到来的消息也在整个濠州城中开始传播。

大帅府中。

齐衡听到周围士兵们的议论,便没有再返回府中,直接赶去了城门处。

此时的城楼下方,已经被士兵守备起来,闲杂人等根本无法进入。

就在齐衡发愁该如何登上城楼时,汤和正好在这个时候走来。

看到齐衡时,立马问道:“齐兄弟,你在这里做什么?”

齐衡转头一瞧,顿时说道:“汤大哥,我想上去看看战况,只不过......”

话没说完,汤和便明白了什么意思,直接对着那守城的士兵说道:“这位是我大哥朱元璋看重的谋士,你们快快让开。”

有了汤和这位千总的话,那些士兵顿时让开了一个位置。

齐衡笑着谢过汤和,便起身朝着城楼上走去。

一上城楼,齐衡便看到了正在观战的朱元璋,便缓缓走了过去。

此时的濠州城外,喊杀声不绝于耳。

自上而下看去,可以将整个战场看的清清楚楚。

从场面上来看,义军一方的人数要远少于元军的人数。

并且,义军士兵除了武器外并没有任何的铠甲,相反,元军在这一方面却要胜过很多。

不过,如今战斗刚刚开始没多久,具体的局势却还看不清。

就当齐衡来到朱元璋身边的时候,那朱元璋却突然对着身边的人说道:“去,命人将守城的碎石木块搬上来!对了,还有火油!”

“是!”

随着这名士兵退下,朱元璋并没有停止,继续对着另外一名士兵说道:“命城中所有的弓箭手全部聚集在城下,等候我的命令。”

“还有,将所有箭支全部押运到城下。”

闻言,士兵躬手道:“遵命!”

说完这些,朱元璋回头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人。

在看到齐衡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时,只是微微点头,然后便对着身边的徐达和常遇春说道:“你们两个,将你们各自的部下全部集合在城下,换上长矛,一旦我义父他们退下来,要立刻护卫他们进城!”

“是!”

听着朱元璋不断下令,齐衡再看向城外的局势,疑惑的问道:“大哥,你是觉得我们要败吗?”

第二十二章:守城良策

齐衡虽然不太懂军事,但从朱元璋刚刚下达的命令来看,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听出他话中的意思。

朱元璋听到齐衡的话,叹了口气,道:“两军刚刚接触,虽然看似势均力敌,但其实元军如今根本没有施展开全部的战力。”

“元军人数几倍于我义军,如今不过是阵型太深,人数优势还无法展露。”

说着,便指着那元军的后方说道:“恩公你看,元军后方的骑兵动了。”

正如朱元璋所说,元军前后纵深太远。

尽管人数多于义军,但前后战力无法第一时间展现。

可这仅仅只是开始。

随着元军后方的兵力开始调动,兵力差距的优势便将彻底的展现。

当然,不是元军将领不懂这些,只不过如今的元军远道而来,还是在城外,便犹如无根之草一般。

根本无险可守。

所以,他们这样的阵型是防守的最好办法。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动兵力。

如果一味的摊开兵力,将战力最大化,反而义军将获得无限可能去对付他们。

可如今不同了,虽然目前看来几倍于义军的元军只跟义军打了个势均力敌,甚至阵线还被义军反推进。

但这只是开始。

随着后面的骑兵和兵力不断的从左右两侧进攻,义军的压力将空前强大。

一个防守不好,便是被屠杀的局面。

就算此时朱元璋想从城中派兵,对方也能再次从后方抽调兵力来应对。

保证自己可以顺利的吃下郭子兴他们的一万兵力。

朱元璋一边看着城外的局势,一边焦急的想着对策。

虽然守城的事宜他已经交代下去了,但此时的城外可是有一万兵力!

那些人,可都是他们濠州的精英。

一旦少了这一万精兵,或者说损失太大,接下来他们的守城,将困难重重。

就在朱元璋发愁之际,他突然想到了身边的齐衡,顿时一拍大腿,道:“恩公,你适才考校咱,可是心中已有对策?”

正在一旁观察战场局势,并且想从目前的局势以及朱元璋的话中多学习一些统兵经验的齐衡,听到朱元璋这话后整个人都懵了。

????

考校?

齐衡整个人都懵了。

这朱元璋还真把他当绝世高人了。

齐衡尴尬的笑道:“大哥,齐衡哪里有什么对策,刚刚发问也不是什么考校,不过是想知道大哥怎么想的而已。”

可朱元璋却哪里肯信他这话。

“恩公,咱知道你向来喜欢藏拙,可如今元军已经达到了城下,战事危机,还请恩公不要再谦虚。”

就在这时,朱元璋另外一边也在观战的李善长也是开口道:“我记得战国时鬼谷子门下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等皆是一时豪杰,便是擅长兵家谋略的也是多不胜数,齐先生既然是鬼谷子一脉弟子,想必这兵家谋略也是不弱,既如此,如今元军已是兵临城下,先生何不献策,救救我等,也救救这濠州城中百姓?”

听到李善长说话,那朱元璋的脸上顿时闪过一丝不悦。

他朱元璋是什么人,怎会听不出这李善长话中的针对之意。

这李善长,不过是想借着他朱元璋的口风,逼齐衡出丑罢了。

不过,朱元璋虽然听出了李善长话中的真意,但出于对齐衡的信任,他并没有反驳。

这时,站在一角从未说话的郭天叙也开口了。

对于齐衡的深浅,郭天叙与李善长等人在那晚便有了计较。

如今既然李善长已经开口了,郭天叙自然也是要帮帮腔的。

“对啊,先生既然有经天纬地之才,还请救救我父亲,救救我濠州!”

站在一旁什么也没说的齐衡,不知不觉间竟然成为了所有人集火的目标。

朱元璋请他献策,他能理解。

这李善长与郭天叙,可就是真真切切的想逼他出丑了.....

一时,齐衡的眉目间阴沉了些。

首节上一节14/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