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 第120节

  加上黎朝军队缺少训练,装填子弹的速度和其他火绳枪相差无几,清军骑兵的第一次攻击,兵锋还未撞上阵线时,黎朝军队便已经崩溃。

  当前线战败的消息传回东京后黎维袷大为光火,不过事情还没完,南面的广南国在得知黎朝同清军打起来了并且还被击败了后,广南国王阮文辉当即决定举兵北伐。

  虽然大明总共就只给广南提供了2000支米尼步枪,但阮文辉认为黎军无法两线作战,此时北伐便是一统安南的最佳时期!

  于是乎这个原本被朱大皇帝当成献祭对象的广南,竟然暂时支棱起来了。

  ……

第192章 给糠稀的送葬部队

  虽然安南目前这状况和朱和埸最初设想的由黎朝横扫南北,一统安南的局面有那么一点点的差别。

  但终归是乱起来了。

  不管最后谁是赢家,人肯定会死不老少。

  如果最后是清军或者黎军赢了,那明军的清场也就免了找借口。

  要是广南赢了……

  广南不会赢的。

  北面的两个废物如果实在不顶用,那么大明外籍军团就得套上荷兰雇佣兵的马甲帮他们一把了,然后再由明军清场。

  在这种未来已经成为定数的情况下,安南实在是没办法吸引朱和埸太多的注意。

  而且此刻的朱大皇帝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比如说,给已经时日无多的康麻子送上最后一程。

  ……

  从八月初开始,清军“潜伏”在长江南岸的细作们便发现有大量的明军开始在长江南岸集结,并且开始收拢船只制作竹筏。

  不仅如此,大明之声广播里的内容也增加了大明王师不日便会渡江北上一举歼灭建奴叛军的宣传。

  虽然将自己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通过广播说出来,这操作怎么看都不正常,但细作们经过一阵深思熟虑过后最后还是认为,广播里的内容是真的!

  在他们看来,明军之所以敢在广播里说出下一步作战计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拥有极度的自信。

  而且南岸集结的那些“精锐明军”是做不得假的。

  于是乎明军即将渡江北上,大举进攻的消息被传到了江北岸清军阵营。

  这一下子北岸的清军炸锅了。

  细作们传回来的情报上说,明军已于武汉、南京、常州等几处要地集结重兵,兵员至少有40万!

  40万大军!虽然不知道明军到底是怎么搞出来的这40万大军,但这消息依旧把这些地方的守军几乎吓尿。

  要知道虽然清军在长江一线布置了几十万的大军,但防线太长,分散开来各个要点的守军都算不得多,这几个点的守军撑死了也只有十来万人。

  而且明军火器的凶狠,战力的可怕早就已经北岸防线上传开了,现在人没有明军多,武器也不如,虽然有长江这条天险作为屏障,但所有人都认为守不住。

  一时间求援信鸽满天乱飞,通讯令兵横冲直撞。

  当然,收到明军将要进攻消息的可不只是长江北岸。

  远在一千多公里的外的北京紫禁城,因为上次那个大聪明送上的收音机,这里同样收到了明军即将发起进攻的消息,而且几天后长江防线八百里加急的求援信也送到了蛮清朝堂上。

  这螨螬蚊物的反应同长江北岸驻守的清军差不多,一听到明军40万大军即将进攻所有人都慌了。

  40万人!所有人都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明军已经发展到如此庞大!

  这些人已经听说了大明对清朝官员的处理办法是按照家产与官职收入是否合理来决定的。

  依照这样的标准,他们这群人不说原职留用吧,至少也能混个五马分尸……

  于是少有的,螨清朝堂上出现了难得的意见统一,所有人都上书请求立即向南增兵,以挡住邪恶明军的进攻步伐。

  根据旧有战例,如果40万明军发起进攻他们至少需要……

  大臣们这时又悲哀的发现,面对明军他们别说战胜了就连打平都没有过,他们甚至连个参考都拿不出来。

  既然没有参考,那就能派多少派多少吧……

  此时的蛮清朝堂高座上坐着的并非糠稀。

  由于此前的一次次刺-激,吐血大弟现在已经瘫在了床上半死不活,现在的蛮清王朝是由蛮清历史上唯一一位明立蝗太子胤监国。

  这位现今仅17岁的蛮清蝗太子在原历史上被两立两废,当了37年的太子,最后还是没能坐上那皇位。

  而现在,随着糠稀身体的每况愈下,眼瞅着马上就要坐上那位置了,但胤却是一点都笑不出来。

  如果是在两年前,糠稀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对他来说的确是相当的有吸引力。

  可如今,他就只剩下一了个想法。

  祖宗把江山搞成了这样才交到孤手里,孤是痛心疾首啊!

  后世清史上记载的胤年轻时聪慧好学,文武兼备。

  暂且不提这记载的真实性如何,就算胤的确文武兼备,但在明军的机枪大炮面前糠稀都给折腾到吐血了,他胤又有什么能力去面对。

  而且现在这状况即使是糠稀也没遇到过啊!

  面对着一众大臣们的你一言我一语下,文武兼备的胤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

  最后,在一众大臣们的建议下胤同意了大臣们的增兵请求。

  除直隶八旗新编陆军,北部兵军以及八旗禁卫水师以外,其余各省立即抽掉兵马南下增援长江守军,如长江失守则重新在淮河建立防线。

  至于武器……鸟铳先将就用着吧,八旗新军都还没完成换装呢。

  ……

  九月末,当蛮清将绝大部分兵力调往了长江北岸去防御那“即将北上的40万明军主力”时,距离天津大沽口数百公里外的朝-鲜南浦地区早已是明旗招展。

  此时的南浦已经集结了大明皇家陆军第一到第六师,大明皇家禁卫军第四至第六师共9个师的部队近12万人马。

  可以说明军的绝大多数精锐部队皆在此处。

  没错,这才是朱大皇帝给康麻子准备的送葬部队。

  而长江南岸细作口中所说的“40万精锐明军”则只是为了吸引蛮清目光而由一部分守备师加上建设兵团组成的影子兵团。

  事实上长江南岸的影子部队撑死了也就十几万人,天知道那些清军细作们是怎么将十几万人看作四十万人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心慌不已的蛮清才会抽调走如此多的部队前往增援,在他们的意识里40万明军那绝对是主力中的主力了。

  因为大明的强势崛起,感受到严重威胁的蛮清近几个月开始了疯狂爆兵,如今的清军绿营在册兵力早已超过了百万,这还没有算上一些地方衙门组建的团练。

  而八旗兵规模更是来到了夸张的40多万人。

  要知道蛮清鞑-子总共也才两百多万,这就有四十多万当了兵,全民皆兵了属实是。

  如此多的部队即便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明军正面进攻,北渡长江从南打到北,就算是抓俘虏也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朱和埸等不了那么久。

  因此,一个影子兵团配合上最早的电信诈骗,将直隶清军调走了大半。

  这让北京附近就只剩下了蛮清新组建的三十多万“八旗精锐新军”。

  三十几万八旗精锐!

  说到这里朱大皇帝可就来精神了。

  同清军交战这么久,累积歼灭的清军已经有好几十万人,其中的八旗兵却才两三万人。

  这次绕后偷家要是一战歼灭掉了蛮清这三十多万八旗兵,那无异于直接打断蛮清的脊梁骨。

  南面的上百万绿营要是知道这消息你说他们是投降呢,还是起义呢?

  ……

第193章 我还没上船啊!

  鸽的有点久,5号恢复更新

  八旗禁卫水师,蛮清最后一支舰队型水上力量,已经凉了一半的糠稀对其寄予了厚望。

  作为一支完全由旗人组成掌控的水师部队,糠稀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如此不计成本的投入下,这支舰队如今看上去倒是挺像回事。

  不过,这只是表象。

  八旗禁卫水师虽然装备有各类舰艇上百艘,但除去从民间强买强卖来的船只外,新造舰艇大多都是新木所制,舰艇剩余寿命几乎可以说是掰着手指头算。

  当然了,对于这支蛮清水师最后的希望来说,舰船拉垮还只是啸问题。

  更大的问题还是出在这群八旗老爷兵们身上。

  身为海军,这支水师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游泳!

  八旗禁卫水师记有官兵3000余人,其中会水的不足200!

  而且受糠稀大爆兵的影响,这支刚刚成立不到半年时间的水师,其成员年龄小至十几岁到五六十岁海军,横跨了近半个世纪!

  老的老,少的少,当海军还不会游泳,如此高标准严要求的征兵管理就算是大英征兵处见了也得甘拜下风。

  虽然这支新建水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小瑕疵,但糠稀对其还是很重视的。因此在躺下之前给这支水师搞来了一个督师以监督八旗老爷们的训练。

  说到训练,没几个会水的八旗老爷们可不愿意到海上去浪,可因为这督师的存在,他们又不浪也得浪。

  好在这位糠稀派下来的海军督师,他晕船……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稀奇的,海军都不会水了督师晕船又有啥大惊小怪?

  督师晕船,跟着水师出海一次吐了个稀哩哗啦后就再也不愿意去了,所以现在八旗老爷们只需要将舰船开离港口,剩下的事情就是他们自己说了算了。

  训练是不可能训练的,但也不能干在海上飘着,于是八旗老爷们便将目光盯向了过往的商船。

  心情好时,八旗老爷们会向这些商船发出友善的问候,然后顺带着收取一笔过路税。

  心情不好时,八旗老爷们就会以逃避关税、私运违禁品甚至是通明等罪名向过往商船收缴罚款。

  总之八旗老爷们的宗旨就是一切向钱看。

  至于训练?

  拦路打劫不也是训练吗,而且他们这可是实战化训练!

  由于水师副业的蓬勃发展,以往天天窝在港口里晒太阳的八旗老爷们“训练”越发的积极了,甚至出现了为了争取出海训练名额而发生友好切磋的情况。

  如此盛况之下,就连那位督师也不得不发出感慨:

  “禁卫八旗水师不愧为我大清水师之希望,水师官兵上下为了参加训练竟能如此之地步,若天下军队皆如这般模样,区区明匪又怎能撼动我大清一分一毫。”

  “这大清的天下终归还是要靠我旗人来守护啊!”

  ……

  九月二十七日,天津大沽口外海。

  如同往常一样,蛮清禁卫八旗水师又一次开始了“日常训练”。

  今天海面上的中大型船只比往日更多,这让一众水师官兵的脸上都是乐呵呵的。

  船多就代表油水多,虽然大头依旧会被上头拿去,但剩下的汤水多了他们也能多喝上一口不是。

首节上一节120/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