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79节

  “现在知道闭嘴不言了?之前呢?之前你们在干什么?”

  “忙着争名夺利?”

  “秦国若是出了什么问题,你们去哪争名夺利?”

  “嗯?”

  “回答老夫!”

  陈野喷的是怒发喷张,大殿内的气氛是十分严肃凝重甚至还有些许尴尬。

  高台上的嬴驷脸颊上带着些许笑意,他轻咳一声,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老师转过身子,一双眼睛盯着自己。

  下意识的,嬴驷的身躯微微一抖。

  好像事情有些不妙啊。

  只见陈野神色肃穆,眼睛中的神色却是带着狠厉和阴沉:“王上,朝堂之上的事情,老夫在家中不知道,难道您也不知道么?”

  “您只顾着和群臣争论,难道就没有想起来当初臣为您上的第一课么?”

  “难道就没有发现中原五国的混乱么?”

  “此时即便是秦国不插手,也可以与南边的楚国暗中合盟,甚至是与楚国交换利益!”

  “可您在干什么呢?”

  嬴驷有些讪讪的坐了下来,脸上带着尴尬的神色,而此时那原本低着头的群臣们却偷偷笑了。

  还以为安国君的脾气变好了,没想到安国君的脾气还是那么暴躁。

  既然连王上都挨骂了,那他们还有什么委屈的?

  难道他们还能比王上更尊贵、更委屈不成?

  嬴驷轻咳一声,声音中带着些尴尬,他强行扭转话题说道:“老师说的有道理,如今倒也还是不晚。”

  “前些日子寡人才收到楚国传来的国书,这国书上所说的内容倒也确实是与老师所说相仿。”

  说到楚国国王来的国书,他的脸上划过一抹玩味的神色。

  “楚王说,楚赵曾经有仇,如今赵国与五国征战,他想要借机复仇,想要借道秦国而伐赵,愿意献上两座城池为礼,请求寡人的同意。”

  “诸位觉着如何?”

  在场的众人一愣,继而纷纷议论了起来。

  借道?

  这种事情可以说没什么可以讨论的余地,直接了当的拒绝就是了。

  毕竟上一个被借道的国家,如今已经是没了.

  即便是秦国并不害怕楚国,但何必冒这个风险呢?

  看戏不好么?

  然而还没有等众人开口说什么,坐在高台上的嬴驷又开口了:“楚王说,若是秦国不信任他,他可以亲自来到秦国,自己作为人质。”

  “或者送自己的某位儿子前来为质子。”

  ?

  ?

  ?

  在场所有的大臣听到这话,脸上都是带着些迷茫的神色,他们不理解楚王的脑回路到底是什么。

  借道来秦国,并且愿意带着自己的儿子一同前来当人质。

  ?

  这是图什么呢?

  “王上.这,这,这个,这个楚王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楚王就不害怕秦国扣住他,之后向楚国要钱款城池么?”

  “甚至若秦国有歹心的话,那么楚国不就危险了么?”

  而反应过来了的大臣却是莞尔一笑:“只怕是借道是假,但借此机会互换质子是真吧。”

  嬴驷哈哈大笑起来,他看着众多大臣说道:“不错。”

  “楚王恐怕只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与秦国互换质子,即便是我们提出让楚王来,他也绝对是不会来的。”

  嬴驷嗤笑一声:“楚王可是惜命的很。”

  他摇头叹气:“关于质子的事情”

  嬴驷其实是有些犹豫的,他并不是很想在这个时候交换质子,尤其是不想在这个时候与楚国交换质子。

  他刚刚拿出来这封信,其实只是为了打断陈野

  陈野瞥了一眼坐在台上,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嬴驷,微微的翻了个白眼,而后上前一步,轻声说道:“王上,楚王信中并未说什么时候交换、也并未直接明说交换质子一事。”

  “王上不若回信,表明借道之事朝堂之上无法通过。”

  “询问楚王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

  “这一来而去之间,怕是也要一年半载的光景了。”

  “臣看着刚于之战似乎也要结束了,五国恐怕都有些撑不下去了吧?”

  他的语气中带着嘲讽:“赵国因为赵王变法的缘故,所以国内的青年人口尚且可以撑得住,但他们国内的粮草恐怕是已经要耗尽了。”

  “至于魏、韩两国,只怕是早就撑不住了,如今全凭借着一口气硬撑吧?”

  陈野眨了眨眼睛说道:“王上何不以秦国的身份调和五国之战?便以“黔首之苦”“仁义”之名调和,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获得一波声名,更是伴随着五国势力的下降而变相的让秦国实力增强。”

  “水涨船高之下,中原几国与秦国的差距就更大了。”

  嬴驷微微思索后便直接点了点头:“安国君说的有理,那此事便按照安国君所说的来吧。”

  惠文王更十二年,秦王嬴驷出面,调和魏赵韩齐燕五国之间的战争。

  言称刚于之战已然导致几十万的人员伤亡,各国之间的纷争也应当已经是到达了极限才对,既然如此为何不早日停止?

  这个时候的五国其实都已经是清醒了,并且开始后悔。

  但一来没有一个合适的台阶,二来谁都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一直咬着牙强撑着,一口牙几乎是都要咬碎了。

  如今有秦王出面调和,倒是一个个的顺着台阶就走了下来。

  惠文王更十三年的春天,秦王嬴驷拖着病体与几国的国君在刚于举行了盟会,这一次的盟会虽然是嬴驷主持,但其中的主角却并不是嬴驷,而是其余五国的国君。

  在这里,五国国君签下了盟约。

  史称“刚于之约”。

  刚于的签订得益于秦国强大的实力,这一次的盟会比任何一次的盟会持续的时间都要长,从惠文王更十三年的春天一直讨论、或者说争论到了惠文王更十三年的夏天

  几国国君几乎是无法在盟约上达成一致,因为战争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所有人都想要在盟约中获得些许利益,以弥补自己损失的那一口“气”,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才恍然之间明白了一件事情。

  之前能够一直压着几国盟军打的秦国到底有多么强悍.

  仅仅是一场刚于之战便是让他们损失至此,那之前一直在不断的抵挡三国、四国、甚至是五国、六国合盟伐秦的秦国,到底是有多么深厚的底蕴?

  但转瞬一想,似乎秦国与他们之间的战争并没有持续这么久,所以损耗应该不是很大。

  但又转念一想,他们一个强大到几乎可以说是七国第二的国家打一个四国合盟,并且还是处于衰落期的“魏国”“齐国”以及不算强国的“韩”,搭上一个还要抵御匈奴的“燕国”都打成了这样。

  那压着全盛时期“魏武卒”“孙膑”以及“燕、韩、赵”三国打的秦国,实力到底是多么强悍啊

  当然了,之所以能够想到这件事情,也是因为五国争论的时间太长了,导致嬴驷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开口威胁,诸位若是谁不满,不如与秦国较量一番?

  可以说,刚于之约的签订,完全是因为秦国强悍的实力压迫

  在这样的压迫下,几国不仅迅速的完成了之前几个月都未曾能够完成的盟约签订,更是暗自达成了其他的一些盟约.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国家很突出。

  他不仅没有和其余四国达成盟约合盟,反而是拒绝了四国的合盟邀请,转身找了秦国

  宫殿中

  嬴驷也是一脸诧异的看着面前的赵王:“赵王找孤何事?盟约不是已然签订了么?”

  “难道赵王还有什么想要更改的么?”

  赵武灵王神色怪异,他看着面前一脸病弱,看样子好似是活不长了的嬴驷,轻笑一声:“草原上有一句话,牛羊才会成群,猛虎顶多会寻找一个志同道合之伴。”

  “秦王,你我两国的实力强大,若是能够联合在一起,何曾畏惧其他国家呢?”

  “既然如此,我为何要放弃与强大的秦国联合,而去寻找几个弱小的国家联合呢?”

  “那并不能够让我得到什么,反而会让我失去很多。”

  听着赵王的话,嬴驷心中微微一挑眉,这还真是瞌睡了送枕头啊

  他正愁如何与赵国合盟,从而交换质子呢

  然而嬴驷面上不显,只是开口说道:“原来如此。”

  “只是.”

  “秦国之实力与赵国联合,不是正如赵国与其余几国联盟么?”

  “赵王想要与强大的国家联盟不错,可秦国为何要同意此事呢?”

  ps:准时送到!!晚上九点半的6k一定也能准时送到。

  求追订!!!想攒一攒的开个自定也行啊么么么么哒、

第115章 得意到几时?

  秦王的话很现实,毕竟你赵王嫌弃弱小者,那我秦国为啥会不嫌弃你赵王啊?

  赵王并不以为意。

  “秦王所说的我自然是知道的,但赵国能够拿出令秦王满意的东西,其余四国却拿不出让我满意的东西。”

  “所以秦王一定会愿意和赵国合作的。”

  嬴驷微微眯了眯眼睛,脸上闪过一抹好奇之色,他看着自信无比的赵武灵王,不由得说道:“哦?让本王满意的东西?是什么?”

  “赵王难道知道本王想要什么不成?”

  赵王微微一笑,从怀中拿出一副堪舆图,指着某个地方说道:“就以此为礼如何?”

  嬴驷脸上神色一变:“你竟然愿意这般?”

  “与秦国的合盟,对有什么好处?”

  赵王笑着说道:“与秦合盟的好处么,日后秦王自然是知道的。”

  “你我都是聪明人,不必虚与委蛇,也不必瞒着谁,这合盟书一旦签了,我立刻便会昭告天下你我合盟的事情,所有对赵国的进攻,理所当然的应当被认为是对秦国的进攻。”

  “相反,赵国对其他国家的进攻,也理所应当的被认为是秦国对他们的进攻!”

  “我不要多,只要五年!”

首节上一节79/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