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20节

  时光总是匆匆而去,像是门口的流水一样,朝着某一处方向流走且一旦溜走就永远不会回头。

  同年的四月,在经历过短暂的和平之后,刚刚称王没多久的魏王发起了对身边小国的征讨,理由是他们并不尊重周王室,其话语言之凿凿,活像是一个周王室的守卫者一样。

  战争在短时间内就结束了,那些小国当然不是魏国的对手,于是在经历了战火后很快选择了投降。

  不只是魏国一个国家在这样子做。

  天下的强国中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做的,尤其是以边疆的燕国为例。

  燕国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对边疆的蛮夷部族发动了足足八次战争,而这八次战争也将易水的冰冷寒气带给了那些边疆蛮夷。

  对边疆蛮夷发动进攻的不只是燕国,还有赵国。

  燕赵之地一向与蛮夷紧挨着,是中原大地的最后一道防线,或许是从燕国进攻蛮夷中得到了灵感,在燕国将周围的蛮夷洗劫过一遍后,赵国再次清洗了一遍。

  不过是两个月过去,之前还敢趁着中原诸国腾不出手来嚣张的蛮夷们,此时已经变得十分温驯听话,像是家中饲养的小动物一样。

  而渐渐地,在发动战争的时候人们越来越注重的是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之前口中高高喊着的口号【尊王攘夷】。

  在国家的强大下,哪怕是没有这种象征性的口号,人们也开始习惯战争的脚步来临、之后离开。

  人的思维惯性正在逐渐的发展。

  司寇府

  陈野盘腿坐在自己的府邸中,一只手拿着一卷竹简,神色悠悠不紧不慢的看着。

  心中却是在思考着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

  提起来商鞅变法,或许有人会认为商鞅从头到尾只进行了一次变法,但其实不然。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虽然贯彻始终,但明显是有两个阶段的划分。

  第一个阶段就是现在。

  这个时期的商鞅变法主要是针对一些法令,尤其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颁布了《垦草令》。

  其内容主要是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等。

  这是一次对国内变法态度认知的试探,也是之前老贵族们之所以没有直接翻脸的原因。

  因为还留着一些余地。

  可.

  之后商鞅就进行了变法的深化,便再也没有给任何人留余地和情面,那也是最严厉的变法。

  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严惩私斗、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和推行小家庭制。

  这些都是在第一次变法阶段推行的东西。

  陈野的手放在桌子上,轻轻的敲打着,听着从桌子中传来的声响。

  如今正在推行的这些律法也好,新法也罢,秦国的国民虽然遵循,但多少有些抵触情绪了。

  不过因为有军功制度的原因,最底层的平民反倒是有些兴奋了,因为他们发现了上升的路线,那就是军功!

  这也是后来秦国变得怯私斗而好公斗的原因,战争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但私斗却并不能。

  “呼”

  陈野吐了口气,放下手中的竹简,而后拿起来桌子上的一卷绢帛。

  这是今日宫中让人送来的。

  上面的东西很简单,是一个个的画像,在他即将加冠的年纪,无论是秦孝公还是他的老师商鞅终于都忍不住了,开始为他物色合适的妻。

  这个时代普遍认为男子成家立业便是先后顺序,唯有将家立起来了,之后的业才能够顺畅的立起来。

  陈野对此倒没有什么抵触的心思,左右也是要建立家族的。

  无论是宫中送来的绢帛还是人,亦或者是商鞅通过宫中送来的绢帛和人选,他都照常自己先看一遍,将觉着还算可以的挑出给商鞅、以及宫中送去。

  秦宫

  秦孝公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听着手下人汇报最近这些日子关于新法的事情。

  因为有陈野坐镇,并且亲自处理了几个商鞅族人的缘故,所以现在很少有不长眼的人故意触犯新法,便是一些触犯了的,也都是不经意间触碰到了。

  他放下手中的政务,不由得感慨一声:“如今的秦国,当真是苟日新,日日新啊。”

  这话说的的确是没错的,秦国的变化在整个天下看起来都算是明显的。

  随着垦草令、以及第一次变法的推行,秦国内无论是生产还是别的什么,都在飞速的进步,且秦孝公能够明显感受到那种气氛是不一样的。

  以往的秦人与燕赵之地的游侠一样,都是擅斗且性格暴躁的。

  但在新法的影响下,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军营,通过战争释放自己心中积累的暴躁,而不是在大街上私斗。

  而剥夺了贵族世袭的特权这一点,则更是让秦国的朝堂内部流入了许多的新鲜血液。

  通过各种方式而来的人才,将之前尚且只有一张皮的秦国撑了起来。

  这些都是日后秦国的【骨】。

  魏国

  魏惠王神色有些奇怪,他挑眉道:“哦?你是说赵国国君遣人来访?说是有要事见本王?”

  ps:今天请假一章,太累了有点睁不开眼睛,明天尽量给大家补上。

  好好休息一下然后整理一下大纲,希望能够给大家最好的观感。

  么么哒。

第32章 冲突

  下方站着的侍从脸上带着恭敬的神色:“启禀王上,的确如此。”

  魏惠王来回走动着,眼睛中的神色里带着些许思索,这个时候赵国君让人来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难道是也想称王?

  对于其他国家的国君称王这件小事,魏惠王从来就没有什么感觉,毕竟他自己反正称王了,其余称王与否都不能够改变这个事实。

  而且这个时候他们称王,还能够将天下人的注意力从他的身上移开。

  沉吟片刻后,魏惠王道:“那便让他进来吧。”

  侍从离去之后,他坐在那里,一边思考着赵国君的事情,一边看着面前摆放在桌子上的竹简,竹简上所记载的东西让他觉着有些沉默。

  自从前几个月称王之后,天下许多人都纷纷声讨他。

  说他与齐王所做的事情不尊周王室,会遭受到报应,周的先祖、以及魏国先祖在天之灵都无法安息,这其中甚至有当今天子所下的斥责诏书。

  魏惠王嘴角带着些许不屑的神色。

  这些人也就只能够在嘴上说说自己,用文字向自己征讨了,否则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为何没有一个国家有什么动静?

  便不说那些小国了,就是这诸多大国有几个有意见?

  大家不过都是心怀鬼胎罢了。

  正思索的时候,殿外一阵脚步声响起,侍从带着赵国的使者走来了。

  赵国使者见到魏惠王,先是行礼:“见过魏王。”

  魏惠王眉毛一挑,有些时候使者代表着的便是一个国家,而如今赵国的使者竟然是称呼自己为“魏王”?

  这说明赵国在某种程度上默认了自己称王的事情。

  “免礼。”

  魏王淡淡一笑,虽然他并不惧怕赵国,但能够被承认,心里还是舒坦的:“你们国君遣你来,所为何事啊?”

  赵国使者微微低头,声音中带着平和:“我国国君命我将此信带给魏王,所叙之事,信中已然明了。”

  魏惠王看了一眼身边的侍者,侍者将信件检查过后呈了上来。

  他低着头,打开竹简后仔细看了看,越看越觉着心中古怪,赵国君竟然.

  魏惠王看完后将竹简随意放到了一边,而后古怪的笑了一声:“也罢,你回去告诉们国君,寡人同意了。”

  秦国,栎阳城。

  在商鞅的新法律令刚刚颁布的时候,老贵族们的反应还没有那么激烈,而随着日子的一日一日过去,新法一日一日更甚的时候,老贵族们彻底坐不住了。

  黑嘉府邸

  往日里那些摇摆不定,甚至想着投靠商鞅的老贵族们,全都是坐在了这里,义愤填膺,脸上几乎是带着要被撕裂的愤怒。

  他们的怒火将整个府邸燃烧。

  反而是之前一直走在反商鞅阵营前列的黑嘉、蛞蝓两人十分平静。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看这些老贵族的笑话,而是他们比这些人更早的知道商鞅的变法都包括什么,也知道那些变法是针对谁而来的。

  一开始,他们就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而现在就已经到了那个最坏的结果了。

  黑嘉站了起来,神色寡淡:“诸位不必如此愤怒,新法的变革不是一直针对我等么?如今只是将所有的事情摆到了明面上罢了。”

  一旁坐着的一个老贵族一脸愤怒:“商鞅这个贼子,着实可恨!”

  “竟然要取消我等的世袭之权,此乃我等先祖用鲜血换来的,哪里是他说取消便能取消的呢?”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在纷纷附和。

  这的确是动摇了他们根基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的他们不再想着摇摆不定,心中的想法就只有一个了。

  那就是杀!

  杀了商鞅!

  黑嘉则是冷笑一声:“覃公,之前您可不是这般说的。”

  “前面几次我寻您的时候,您总是说商鞅还年轻,不过是些许变法、些许利益,让出来也没什么,您这个年纪了,不想与之争斗了,有伤天和?”

  覃滩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看着黑嘉说道:“黑公,如今已然成了这种局势,何必再多说这些?!”

  他拂袖长叹:“您便说吧,如今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这一切?”

  “我们都听您的就是了!”

  黑嘉这才收敛了脸上的神情,他其实也不是故意想要针对覃滩,只是之前被覃滩刁难,如今在嘴上讨回来两句罢了。

  “很简单。”

  “让新法不得不中止,至少也要让新法埋下隐患。”

  他看向众人:“新法得以施行,你我都知道,是因为君上支持的缘故,我们可在太子的身上做计谋,如此一来,即便到时候计谋不成,我们也可以让太子与商鞅之间生出龌龊!”

  “等到太子继位,新法必废,商鞅必死!”

  覃滩微微一愣,继而说道:“在太子身上做计谋?如何做?”

  黑嘉一笑:“之前太子未曾与陈野站在一边的时候,曾多次指责新法。”

  “那商鞅不是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如今若有人公然劾太子触犯新法,那么商鞅是否敢要求君上处罚太子?”

首节上一节20/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