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202节

  就好像是看电影一般。

  看着眼前一幕幕的交替。

  故人的老去。

  新人的出现与代替。

  日子,就这么逐渐流逝。

  刘恒老了。

  其实,早在张洛安故去的那一刻。

  刘恒就苍老了不少。

  再加上。

  朝堂的变幻莫测,更是平白消耗了他大量的心力。

  尽管经常眷顾张家。

  经常能够感受到张家蓬勃发展的朝气。

  但。

  张家的下一代,都已经是逐渐成长了起来。

  逐渐成为了朝中之柱,成为了张家的支柱。

  刘恒亦是清楚。

  自己老了。

  也该去考虑下一代了。

  他比之前更加频繁的与张家往来。

  圣恩眷顾的同时。

  张伟亦是能够感觉出刘恒的苍老。

  老了,就更加愿意去回忆往昔的岁月,更愿意去回顾往昔的一幕幕。

  时不时的。

  刘恒总是会在张洛安的老宅中转一转。

  有时候。

  张伟甚至能够听到刘恒喃喃自语的声音。

  “老伙计,没想到我也老了。这么一看啊,你也已经离开挺久了吧?”

  出奇的。

  张伟只是操纵着张旺川站在门前。

  一言不发。

  刘恒与张旺川的隔空对话。

  一时间,让他感慨万千。

  在这里,在张家,在无人之时。

  刘恒才卸下层层的伪装。

  他不只是一个帝王,亦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他会疲惫,他会孤独,他会回忆往昔张洛安在的那些岁月。

  尽管张旺川表现出了并不逊色于张洛安的能力。

  但,

  故人之子,终究不是故人啊。

  在刘恒往来频繁的同时。

  他的几个子孙,亦是经常跟随着他来张家。

  和张家的孩子一同成长。

  刘启,就是张伟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历史的记载中。

  所谓的文景之治。

  一个就是眼前的文帝刘恒,而另一个则是他的儿子刘启。

  算起来。

  刘启还是和张旺川等人一同长大的。

  擅长提前的布局的张伟,一直以来,都秉承着一个理念。

  情分这种东西,肯定是要代代加深延续下去。

  刘恒乃至于刘家,亦是有此等想法。

  故而,张家与刘家的后辈,从小便是学伴,亦是朋友。

  张伟能够清晰的察觉到。

  刘恒对于刘启的喜爱和培养的意思。

  刘启,不仅是大汉的太子,亦是刘恒的下一任名正言顺的继承对象。

  但,

  有些不寻常的是,张伟没有操纵着张旺川对其毕恭毕敬。

  反倒是以一副平常心对待。

  说白了。

  之于帝王,应该明白他们需要什么。

  当权势地位都达到了顶端。

  当想要的东西应有尽有。

  然而。

  高处不胜寒。

  或者说为帝之路途,总是孤独的。

  就像是刘恒与张洛安之间特殊的情感。

  之于刘恒,更多的,张洛安可能是一个类似于邻家哥哥一般的存在。

  尽管平日里,张洛安对其毕恭毕敬,但是内心,最真诚的感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而他张旺川。

  与刘启之间的情感亦是如此。

  当然。

  不管怎么说,张伟始终秉承着一个臣子应有的观念。

  无论情感上有多好。

  至少,该有的礼仪都必须有。

  张家,也绝不能因为关系就骄傲自大,乃至招惹某些祸患。

  渐渐的。

  刘恒来张家的频率慢慢降低了。

  倒不是说他对张家有什么意见。

  只是。

  人老了。

  渐渐地也就不愿意经常出门了。

  就连张家,这个寄与了他特殊的情感的地方。

  来的频率都少了很多。

  张伟意识清楚。

  或许,刘恒该离开了。

  不管怎么说。

  刘恒从登基到即将落幕。

  亦是在他张伟的见证下,亦步亦趋的走着。

  张家在提供的极大助力的同时。

  他对张家寄与了特殊的情感,张伟,又何尝不是呢?

  时不时。

  张伟操纵着张旺川进攻面见刘恒。

  不为别的。

  只为和这个老人聊聊天。

  算是聊以慰藉。

  时间缓缓的流逝。

  刘恒走了。

  最好是风中落叶一般。

  尽管张伟已经是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

  他依旧是感慨万千。

  故人陆续凋零。

  这并非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张家特地召集散落各地的子孙。

  参与了刘恒盛大的葬礼。

  葬礼上。

首节上一节202/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