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57节

  “报歉,户部人手不足,各方支用得理清楚了才能批,李大人回去等着吧。”范敏冷冷的道。

  他这话半真半假,徐铎进去之后,户部好几个人包括侍郎都被连累了,所以才轮到他这个郎中代理尚书职,户部人手确实缺不少,但是军器局的费用已经申请有些日子了,也早就该批下来了。

  “我不管,我今天就要,你赶紧给我支出来!”

  “下官无能为力,李大人请便吧。”

  李伟不讲理,范敏也不惯着他,直接一句话怼回去就转身回衙门里了。

  “哟呵,行,你不给是吧,你给我等着!”李伟放狠话。

  范敏还没走远,冷哼一声,脚步不停不予理会。

  等范敏的身影消失,李伟也气哼哼的回了工部,琢磨起了办法。

  “贪官污吏,我治不了糟老头子我还治不了你?范敏是吧,你给我等着!”

  想了半天,李伟才想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见天色也不早了,也没给薛祥打招呼,就自己回家了。

  他准备让阿布和来福帮忙查查范敏的家产以及消费情况,这时候的贪官污吏藏匿转移财产的手段也就那些,跟后世的那些富豪根本没法比。

  什么内保外贷欠贷不还,境外上市直接在境外把股份一卖,虚构交易直接把钱付给境外公司,把自己国内的资产贱卖给外资在国外收差价,随便找个壳公司操纵股价内拉外套,方法多得简直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但在大明这时候就不行了,你只能藏银子,挖地窖、夹墙缝、亲戚奴仆代持资产,也就这些了,不会太多。

  而且由于老朱发的宝钞不易保存,你收了就得赶紧花,要么就去找钱庄换成银子,反正怎么都很容易留下蛛丝马迹。

  还有那些亲戚奴仆,觉得上面有人,就整天嚣张跋扈、耀武扬威的喊着“我爸是李刚”,生怕别人不知道,不露馅才怪。

  明黄商会现在遍布全城,来福和阿布手下的这些人整天到处跑,而且跟各个商铺都有交情,消息可是灵通着呢。

  事实上朱元璋的皇店官店也都兼着打探消息的作用呢,至于明黄商会的人里有没有老朱的人,他也不知道,不过估计应该是有的。

  回到家,李伟刚进院,正要找阿布和来福过来,突然见到小青在院里,李伟灵鸡一动,就跟昨天一样捂着屁股哎哟了起来。

  小青见状连忙上前搀扶:“老爷,陛下又打你了??”

  “哎,是鸭是鸭,那糟……陛下今天让我……阿巴阿巴……然后我就被打了。”

  李伟叹着气,作出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

  “快进屋吧,我给你揉揉……”

  “好哇好哇。”

  两人进屋,李伟熟练的趴下来,享受起了小青温柔的小手,至于查探消息的事,嗯,薛老头说的对,不急,不急……

  次日早朝,太子朱标少有的也参加了,站在朱元璋御座下面,拿出了标点符号的奏书,朱元璋看罢龙颜大悦,令群臣传阅,群臣看完纷纷拍手叫好!

  “太子殿下聪慧……”

  “太子殿下英明……”

  “太子殿下英明聪慧……”

  “太子殿下聪慧英明……”

  殿上马屁声不绝于耳,其用词之精妙,辞藻之华丽,非作者可比!

  李伟在下面听得连连撅嘴,一边暗骂朱家父子无耻抄袭,一边暗自安慰自己:这些话都是夸我的!

  然后又突然想到自己也是抄袭的。

  哦,那没事了……

  朱标一边谦虚的回应群臣的赞美,一边向李伟投来歉意的眼神。

  李伟回以微笑,心道没事,我们都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马屁声歇,朱元璋霸气的宣布今后公文都要使用标点符号,并向民间推广。

  群臣痛快应是。

  至于白话文的事,古代有古代的特殊情况,纸墨都是比较金贵的东西,毛笔字又比较大,为了省钱,但凡能一个字写完的尽量别用两个字,文言文恰好有这个好处,当然某些茹大爷除外!

第83章 文官集团惨啊

  在李伟的吩咐下,阿布和来福都行动了起来,满大街的货郎和送货工,在跟各个店铺打交道的时候开始有意无意的打听范敏家的事情。

  到了晚上收工时,阿布和来福就把有关的消息汇总,交给李伟。

  不过几天的功夫,范敏家有几口人,每月买多少油吃多少盐,胭脂水粉香水香皂消耗的频率,家里有多少家丁仆人,几个丫环几房小妾,全都交到了李伟手上。

  李伟根据这些信息录入电脑列成表格,将一次性开销单列出来,详细的计算出范家每月的必要开支和偶然性开支,然后做成图表分析,推算出他一年的大概花费。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狗曰的一个郎中每月开销将近百贯,一年下来得一千多贯!

  年后这两个月,光纳个小妾就一百贯,再加上其他开销,就将近五百贯了!

  当然这些钱对李伟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他一个小小的正五品郎中就太多了!

  朱元璋在废除宰相制后,为了安抚人心,给百官涨了一次工资,但正五品官的俸禄250石米加150贯钞,加起来一年也才不到三百贯,绝对不够这家伙花的,肯定有贪污!

  其实现在京城里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也不过三十贯左右,当官的七品就有百贯了,而且还有各种其他福利呢,加起来也并不比俸禄少多少。如果不养那么多仆人小妾的话,俸禄还是很宽松的。

  怕就怕这些人一人当官,整个家族都吃他一个,加上各种仆人丫环小妾的,肯定不够花。

  不过有些事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寒窗苦读十数载,很多人都是靠家族供起来的,你当了官总不能忘恩负义只顾自己吧。

  后世有部电影叫什么合伙人,其中的男主角上大学时就是村里亲戚一起集资供的他,像这种他发达了能不回报家族吗?

  想到这里李伟就想到了古代为什么一犯事就要诛连,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官代表的都是一个家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犯事了自然也要整整齐齐。

  李伟将这些计算结果总结归纳,简要的写在奏书上,这回可轮到他弹别人了。

  “靠,老虎不发猫你当我是病威啊!”

  将奏书揣好,李伟恶狠狠的自语道。

  ……

  武英殿,薛祥心怀忐忑的受到了召见,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参见陛下。”

  朱元璋手上拿着一本小册子,也不让他免礼,就这么过了片刻,才缓缓的开口道: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投石问路,抛砖引玉,咱也不懂,薛尚书,你给咱说说,官场上什么规矩呀?”

  薛祥浑身一颤,惊慌的跪拜下来:“臣有罪,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凝目看了他一眼:“咱让你多提点提点那小子,可没让你把他往歪路上带,你好大的胆!”

  薛祥头低的再低一截,胆战心惊的解释道:“臣绝无此意,是李大人误会了臣的意思,臣只是想让他多与同僚走动,逢年过节时注意人情往来而已,并不是指使他行贿受贿的意思!”

  “哼,人情往来,你说说你都有哪些人情往来?”

  “这……臣,臣家境清贫,都是送些字帖书册聊表心意,其他的就没有了。”

  说到这里薛祥忍不住在心里骂了李伟几句,这臭小子,过年的时候连个拜贴都不带送的,就坐在家里谁也不搭理,他这老头子都主动送上拜贴了都不知道回一下,他就是看这家伙这么不懂事才稍稍提点了一下,没想到反被他坑了。

  “哼,是吗?那其他人呢?也是送字帖书册?还是金银财宝?”朱元璋冷冷的问道。

  “这,别人送什么,臣也不是很清楚。”

  “嗯?”

  “臣……臣听说常有人送门敬、炭敬什么的,也有人给臣送过,但臣都拒绝了,从不曾收过!”

  薛祥战战兢兢的答道。

  其他古代官员送礼的花样有很多,除了门敬炭敬,还有什么给女眷送的胭脂水粉钱叫妆镜,夏天送冰敬,孩子读书的文敬等等。

  这些打着人情往来的名头,其实就是事实上的行贿受贿。

  “哼,门敬、炭敬,名字还挺文雅!”

  朱元璋目光中闪烁着森冷的寒光,过了片刻,才轻声对跪在地上的薛祥道:“起来吧。”

  “谢陛下!”

  薛祥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心里一阵后怕,暗道今后一定得离那个李伟远远的,千万不能被他给坑死了。

  其实他为官还是比较清廉的,要不然朱元璋也不能这么轻轻的就饶过他。

  “李伟那边今后你还得给咱看着点,像今天这些门敬什么的,大可跟他直说。”

  “??”

  薛祥疑惑的问道:“陛下,你不是让我不要把他往歪路上带吗?”

  “路摆在他的面前,走哪条是他自己选的,咱又没让你瞒着他。”

  “……”

  薛祥无语了,那你刚才吓唬我干什么?我这么大把年纪了,这样一点都不好玩!

  知道自己以后还是免不了要跟那臭小子打交道,薛祥不由的怨气满满。

  吩咐了几句之后,朱元璋就让薛祥退下了,然后又拿出了另外一张纸条,在这上面记录的,正是李伟这几天让来福和阿布查探的那些消息。

  只不过这些消息杂乱无章,今天买了几袋米,明天要了几斤油,哪天坐了次马车,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单拎出来都不过是几十文几百文的小数,朱元璋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小子要这些东西能查出什么来。

  其实搞情报工作,信息分析比信息收集更重要,就像后世著名的什么A什么I的,许多情报都是从公开的新闻消息里分析出来的。

  李伟搞到的这些情报,同样必须经过计算分析,才能得出想要到的情报来,那些亲卫虽然无孔不入,但他们毕竟都是军武出身,要他们算个加减还行,乘除就得将领才能办得了,再高级的计算分析,那就都办不了了。

  不要说这些亲卫,就算是户部那些掌管账册的官员,论到数学计算能力也远不及李伟这个后世的工科生,更何况他还有电脑。

  次日,李伟拿上奏书,跟人肉闹钟韩宜可一起去上早朝,现在他也是真正的朝廷重臣了,可以进小屋里等开门。

  朝堂上,大臣们轮番奏事,有条不紊,李伟没有打盹,耐心的憋大招。

  等轮到他的时候,李伟出班将奏书递给徐寿呈交上去,道:“陛下,臣弹劾户部郎中范敏,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李伟话一出口,群臣听得都是一愣。

  啥玩意?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范敏也是愣了愣,这叫什么罪名?没听说过啊,听着倒是挺新鲜的。

  另外,他现在是户部代尚书,虽然没转正,但一般同僚给点面子的都直接叫尚书了,不给面也得叫个代尚书,李伟这叫他郎中,多少有点不礼貌了。

  朱元璋坐在上面,听到李伟弹劾的这个罪名也是一阵纳闷,他知道李伟在查范敏,也料到了这小子估计最近几天就要上书弹劾了,但你弹劾的这财产来源不明,大明律里没有这一条吧?

  “详细说来。”

  朱元璋表情淡定的说道,他可不会像下面的那些人那样一脸懵逼,身为皇帝,不懂也得装懂。

  “据臣了解,范敏家中人口十九,其中除了范大人的妻妾子女七人外,还有仆人丫环八人,每人每月最低也要花费两贯钱,车夫一人,每月三贯钱,还有管家……”

  李伟说了一大通,把范敏家的开销细数了个遍,最终得出结论道:“经过统计分析可得出,范大人家每年的开销会高达一千二百贯,而范大人的俸禄,即便是按照正二品的年七百贯来算也是不够花的,不知道范大人花的这些钱是从何而来?”

  李伟说完转头望向户部队列最前面的范敏。

  群臣听得一脸懵逼,而范敏却是心中骇然,前面那些乱七八糟的数据他听不懂,但李伟最终得出来的结论,却是跟他家的实际情况大差不差。

  至于他的俸禄,他还没转正呢,以朱元璋的抠门程度,怎么可能给他提前发正二品的俸禄?

  “不对,你这么算不对,有几个丫环仆人是我年前刚买……刚雇的,之前我家只有四个!还有小妾,小妾是今年刚纳的……”

  范敏惊慌的反驳道。

首节上一节57/2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