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194节

  张宗艺叹了口气,轻轻点头,独自起身回屋去了。

  韩国公府,李善长正跟小妾共进晚餐,下人匆匆的跑了进来。

  “老爷,工部侍郎赵俊被抓了!”下人略显慌张的禀报道。

  李善长动作一顿,随即又风淡云轻的笑道:“哦是吗?就抓了他一个吗?”

  “是的,亲军指挥使毛大人带着侍卫直接冲进了刑部张大人的府上,在酒宴上众目睽睽之下将赵俊拿下了,据说是工部的一个叫孙建的主事告发他贪赃枉法卖放工匠什么的。”

  下人将自己听来的消息详细禀报道。

  “呵呵,抓得好啊!贪赃枉法就应该抓!”

  李善长轻笑两声,心中又暗道只可惜抓少了!

  按他的想法,最好是能把蓝玉他们都给抓起来才好,再像上次朱亮祖那样打死一两个那就更好了。

  上次朱亮祖的死,在勋贵们心中埋下了阴影,但是还不足以削减朱元璋的威望,毕竟朱亮祖只是个降将,跟他们淮西不是一路人,而且他勾连豪强欺君枉上,死了也活该。

  但是蓝玉等人就不一样了,这些都是早早就跟了朱元璋的淮西旧人,若是他们之中死上一两个,对勋贵的影响远非朱亮祖这个降将能比。

  不过朱元璋对淮西旧将的处理上很是谨慎,像陆仲享费聚等与胡惟庸有来往的武将都被他宽宥了,至少在现阶段来说,他对这些武将还是很讲情份的。

  然而李善长却是看得明白,随着近年来皇子纷纷封藩掌兵,今后藩王取代勋贵是迟早的事,而到了那个时候,勋贵已无大用,这个开国雄主还能容忍他们这些屡有不法的骄兵悍将吗?

  答案无需多言!

  而李善长想要的,就是在这些皇子成长起来之前,逼这些勋贵醒悟,认清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现实!

  尽早认清现实,他们或许还有一搏之力,若是等那些皇子彻底成长起来,那就万事皆休矣!

  下人不懂李善长的想法,只是将探听来的消息详细禀报,李善长听完便挥了挥手让他下去了。

  赵俊在酒宴上被抓的消息迅速传来,朝中群臣顿时人心惶惶,之前去张宗艺府上赴宴的人更是悔恨交加,恨不能将时间倒回赴宴前,转身去向伟大的李大人表表忠心。

  李伟也是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不过对这个结果他倒并不意外,只是对赵俊贪赃的事感到有些惊讶,他说那个徐勇怎么那么大胆呢,原来背后还有赵俊撑腰,现在好了,也不用他去费功夫了,朱元璋就会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李伟觉得此事跟他毫无关联,他属于是坐享骑乘,然而朝中群臣却不这么看。

  孙建是谁?那是李伟跟前的狗腿之一呀!

  孙建举报赵俊,那必然是受了李伟的指使呀!

  前脚张宗艺等人刚费劲巴拉的推荐赵俊跟他抢尚书的职位,好不容易拦住了一时,结果次日赵俊就立刻被孙建告发了,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就是他恼怒张宗艺等人挡了他的升迁之路,宁愿牺牲一条狗腿也要下死手整死赵俊等人!

  想通了这点,群臣顿时噤若寒蝉,对李伟越发的敬畏,深深震撼于他的“心狠手辣”和“老谋深算”!

  陈敬也不敢埋怨了,对李伟像之前一样毕恭毕敬。

  高信也没升任尚书的优越感了,在李伟面前唯唯诺诺,姿态放得很低。

  相反的王杰、沈等一早就投靠了李伟的人,则是心中狂喜,暗自得意自己慧眼识人,李大人果然没让他们失望,轻轻松松就摆平了对手,即便是两位尚书联合诸多勋贵也不能阻拦大人前进的脚步!

  而此时的李伟,却是对群臣心中的想法一无所知,还在天天为家里的文武双全和外边的文武双全而苦恼不已。

第269章 文武双全好难好难

  安庆自从初尝禁果之后,就爱上了这个味道,天天缠着李伟,让他行凶作恶。

  而另一边,为了不冷落小青,李伟也是勤奋好学,每每行凶完毕还要找机会抽空补习文化课。

  他现在已经三十初头了,这么下去身体着实有些吃不消,直呼文武双全太难了!

  工部衙门里,李伟手里捧着枸杞泡的养生茶,脸色疲倦正在打盹,差役领着一个太监走了进来。

  见到李伟这模样,差役顿时放轻了脚步,迟疑了一下才凑上前来轻声呼唤:“大人,大人?”

  李伟身子一抖,睁眼看到差役,强行打起精神问道:“怎么了?”

  “大人,宫里来人了,陛下召您入宫谨见。”差役轻声说道。

  李伟抬头看了一眼他身后的小太监,小太监连忙躬了躬身子,现在李伟声威大振,再加上圣眷正隆,他一个小太监自然不敢不恭敬。

  李伟长吸了口气,伸了个懒腰才道:“行,那就走吧。”

  “驸马爷请!”

  小太监伸手引路,李伟跟着他出了衙门,向皇宫而去。

  朱元璋在武英殿接见了他,行礼过后,李伟便耸拉着脑袋站在一边,等着朱元璋吩咐。

  “赵俊的事你也知道了吧?”朱元璋轻声道。

  “知道。”李伟点头。

  “嗯,那你觉得这个赵俊应该怎么处置啊?”

  “当然是依法处置了!”李伟理所当然的道。

  朱元璋目光微凝:“真的?不用再深究一下把张宗艺和蓝玉他们都给处置了?”

  李伟闻言表情顿时一滞,心里犹疑不定。

  如果可以的话他当然想直接弄死这两个家伙,但现在朱元璋这么问他,恐怕就是不想处置他们了。

  沉吟了一下,李伟暗中叹了口气,不处置便不处置吧,蓝玉和张宗艺两人虽然极力举荐赵俊,但最多也只能算个识人不明,负个连带责任,凭他们的地位也不可能直接治死罪。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陛下依法处置便是。”李伟轻声道。

  朱元璋笑了笑,又问道:“那孙建呢?”

  李伟微微皱眉,这些事根本用不着问他,难道这老头是在考验他?

  想到这李伟不禁撇了撇嘴,干脆的道:“依法处置。”

  “他可是你的人,你不帮他求个情?”

  “陛下何出此言?大明之臣都是陛下的人材对,而且莫说是个属下,即便是亲儿子违法,也应依法处置!”

  李伟瞥了他一眼说道。

  朱元璋微微一愣,敏锐的察觉到这小子似乎意有所指,顿时脸色一沉,冷声道:“哼,那是你还没儿子!”

  “……”

  李伟被噎得呼吸一滞,你TMD不会说话就别说,就你儿子多是吧,种马!

  “行了,他们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过几天咱就会下旨升你为工部尚书,你给咱把工部的事务都处理好了,城池、路桥都得尽快修建,你回去好好看看,不要耽误了!”

  朱元璋轻声吩咐道。

  李伟暗翻白眼,不用我操心你问这么多干嘛?

  “是,臣遵旨。”李伟无精打采的应到。

  朱元璋颔首,随即注意到他这副样子,不由轻轻皱眉:“你这是怎么了?”

  “哦没事没事,就是最近公务繁忙,有些疲累了。”

  李伟借口掩饰,可不能让老丈人知道自己这是和他闺女练功过度导致的。

  朱元璋狐疑的看了看他:“回头咱让御医给你瞧瞧!”

  “不用不用,我这点小问题,休息休息就好了。”李伟惊慌的连连摆手。

  “真不用?”

  “不用!”李伟坚决的道。

  朱元璋又看了他两眼,确定他真的无大碍,这才没再追问。

  告别了朱元璋,李伟回到了工部衙门,开始接手赵俊和薛祥留下的那些事务。

  自从赵俊被抓之后,他属下的那些官吏也陆陆续续的被捕拿审问,如今工部除了李伟自己管辖的这些人损失不大,赵俊所属的那些官吏就只剩下了大猫小猫两三只。

  此时这些人也都被李伟招进了自己屋里,让他们汇报自己所负责的事务。

  虽然圣旨还没下来,但是这些人在他的“淫威”之下丝毫不敢推托,战战兢兢的把所负责的事都交待了一遍。

  李伟让人整理之后,一并交到了他的公案上。

  以前不问不清楚,现在全盘接手了他才知道工部的工作量有多大!

  大明辖下州府城一百多座,县城近千,由于多年战乱,这些城池里有近三分之一需要修缮,十分之一需要重建。

  也就是说他现在要修数十座州府级的大城,重建十几座,这还没计算小县城!

  还有各地的官道也要修,水利、桥梁,等等。

  除了这些,还要造船用于海运、商贸,虽然朱元璋不允许民间出海经商,但是官方的海贸却并没有断,只是商品种类数量都受到了限制。

  李伟将这些事务大概浏览了一遍,顿时就一阵头大。

  原本他自己这边的事他都没有完全接手过来,像姜守清屯田清吏司的事务他都没怎么问过,现在又增加了这么多工程,打死他也忙不过来呀!

  李伟挠了挠头,沉思了片刻,高声喊道:“来人!”

  门外的差役听到声音赶忙小路跑了进来。

  “大人,您有什么吩咐?”

  “去隔壁把王杰给我叫过来。”李伟吩咐道。

  “好的,小的这就去。”

  差役说完,转身匆匆离开了工部衙门,过了片刻,便带着王杰走了进来。

  “大人,您找我?”

  王杰先是恭敬施礼,然后才开口问道。

  李伟轻轻点头:“嗯,上次你带来的那些翰林的典籍检讨什么的,他们现在都还闲着吗?”

  王杰闻言,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上次李伟虽然给出了个主意让他们去弄什么洪武大典,但是他们报这些奏报给陛下,得到的答复就两字:没钱!

  修书也是很耗钱粮的,除了人员的俸禄,还要收集一些孤本珍本的书籍,那可贵了去了,这事没钱根本办不成。

  于是这些人就只能继续干原来的事,也就是没事。

  李伟脸色一喜说道:“那太好了,你把他们都叫过来,工部现在缺人,让他们赶紧来应聘!”

  “呃,大人是想让他们补缺?”王杰有些不太理解应聘这个词。

  “对对!就是补缺!”

  “好,那我稍后就去通知他们!”

  王杰也是惊喜道,这些人都是他以前的同僚,托他的关系找到了李伟,李伟给出了个修洪武大典的主意却没能成功,现在又有了这个机会,那自然是大好事。

  李伟这里忙着组建新班底的时候,张宗艺、赵本等一群文臣却是树倒猢孙散。

  张宗艺是刑部尚书,朱元璋自然不会将赵俊的案子交给刑部来审,而是直接交给了大理司审刑司,由新上任的审刑官审理。

  赵俊贪赃之事证据确凿,审刑司直接判了他抄家斩首,在审讯的过程中,赵俊自知必死无疑,对所犯罪行也没有隐瞒,全部如实交待。

  但在此过程中,他死命的攀咬孙建,把他犯的罪行着重讲明,审刑司自然不能视而不见,很快就把孙建也给抓了起来。

  孙建入狱后,所有人的目光都关注到了李伟身上,看他会不会出手救自己这个狗腿。

  若是孙建被救了,那说明李伟还算有情有义,值得投靠;若是李伟视而不见,那就是薄情寡义了,想倒向他的人都得谨慎了。

首节上一节194/2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