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172节

  可惜茹太素远在京师,不知内情的胡海便硬着头皮接下了李伟的这些话。

  “大将军,我觉得胡都督与李伟渡江时配合的挺好的,这次还让他出战也是不错的选择。”

  沐英出声道,其他不由的皱起了眉,这军功都让胡海跟李伟分了,他们这趟岂不白跑了?

  傅友德思忖了片刻,道:“其实除了攻云南,我们还需分兵支援北路大军,我得到消息,郭英等人被阻在赤水河一带,我准备带部分将士前去接应。”

  “末将愿意追随大将军!”

  “我等愿意出战!”

  冯诚等人见云南这边捞不着什么便宜了,便将希望放在了支援北路大军的方向。

  傅友德轻轻点头:“好,那你们就随我向北,以通永宁之兵,沐英、王弼,你们带领大军攻取云南!”

  “末将遵命!”众将恭声应下。

  云南城中,在达里麻战败的第二日,败逃的散兵便将消息传到了这里,梁王很快得到了禀报,霎时惊得脸色惨白:

  “怎么会如此,怎么会如此啊?”

  他将十几万精兵都交给了达里麻,这一下全军覆没,让他拿什么来抵御二十万明军?

  “王爷,如今事态紧急,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梁王的左丞金驴惊慌的问道。

  梁王看了他一眼,心道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要不咱们先至山野暂避明军锋芒,等重新纠集大军再打回来!”右丞观音保建议道。

  金驴瞥他一眼,两人心里都明白,什么纠集大军打回来,那都是托词,现在北元朝廷自顾不暇,各地土司又不听他们的,从哪里纠集大军?

  观音保这么说不过是给梁王逃跑找个借口罢了。

  梁王也明白这些,但事已至此,他也别无选择。

  沉默了片刻,梁王叹息道:“好吧,金驴,你立刻去准备,带些人,随我出城暂行躲避。”

  “遵命!”金驴闻言轻轻松了口气。

  “观音保,你留守城池,一定要帮我坚守住,等我集结大军,就来救援,到时咱们内外夹击,将明军消灭在云南城外!”梁王正色道。

  观音保心下一凉,慌忙提醒道:“王爷,这是我出的主意呀!”

  好家伙,我出的主意,你们俩都跑了,把我留下,你们良心不会痛吗?

  “我知道,正因你足智多谋,本王才要委以重任的嘛,云南的城守就交给你了!”梁王郑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观音保:“……”

  梁王说完不再管他,匆匆去喊上妻儿老小准备跑路了,观音保留在原地一脸懵逼。

  两日后,明军经过一番休整,兵分两路,一路由傅友德带领,向北接应郭英等人,一路由沐英和王弼带领,向云南进发!

第234章 观音保出降(差)

  一路上,李伟与胡海有说有笑,就像是多年的至交好友,胡海不疑有他,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向李伟请教火炮的运用,李伟也不藏私,反正他也是瞎琢磨的,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教给胡海也无所谓。

  众武将见胡海跟他这么亲近,心下更是狐疑不止,把胡海归类到了李伟同党的范畴里。

  大军一路先进到板桥镇,离云南城还有很远呢,就见路中有一众前元官员相迎,李伟和胡海张翼等人都是惊诧不已。

  沐英派人上前接触,过了片刻部下回禀,才知这是坐镇云南的右丞观音保以及参政刘车车不花等人,是来投降的。

  观音保远远观望着大明的威武雄师,心下为自己做出的选择庆幸不已,梁王自己跑了,把他扔在城内让他守城,他又不傻,才不会做此寻死之事,等梁王带人一走,他就领人出城迎降了。

  沐英在得到确认后,便命人将他们带了过来。

  观音保来到立即举起官印高呼道:“前元梁王麾下右丞观音保,恭迎大明王师!”

  傅友德不在,沐英代表大军受礼,随即开口问道:“云南城里如今情况如何?”

  “禀将军,前元梁王听闻王师将至,吓得落荒而逃,城中的百姓和将士们纷纷欣喜若狂,感谢大明王师为我们赶走了这个暴虐成性骄奢淫逸的狗贼,我遵照大家的意愿出迎十里,欢迎王师进驻云南……”

  观音保巴拉巴拉的把梁王骂成了反贼,对沐英大表忠心。

  胡海等武将纷纷鄙视之,同时心里又有些失望,这家伙带着全城直接投降了,那他们就没有军功可捞了。

  李伟倒觉得这样挺好,不用打仗直接进城受降就行了。

  沐英耐心的听完观音保等人的嗦,又问道:“梁王逃往何处了?”

  “我见他们逃往晋宁州方向中了,听他们所言似乎要进山里躲避。”观音保毫不犹豫的卖了旧主。

  沐英轻轻点头,之后又命偏将何福先行带人随观音保进城接手城防。

  观音保没有耍花样,一切都很顺利,大明军队轻易就拿下了这云南的中心大城。

  等稳定了城内的局势后,沐英又立刻点兵向晋宁州出发,追捕梁王。

  晋宁州山中忽纳寨,梁王和一众妻妾子女居住在一间草舍之中,左丞金驴和一些士卒随行护卫。

  梁王等人身上的华丽衣裳,与这种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王爷,属下们传来消息,观音保那狗东西已经举城投降了,明军正在向这里进发,我们该怎么办啊?”

  金驴出声问道。

  梁王面色苍白,迟疑了片刻,出声道:“你说,咱们若是投降的话,明军会接受吗?”

  金驴闻言愣了愣,这个想法他不是没有过,但是他们之前可是杀了好几个明王朝派来的使臣的啊,虽然也有被北元逼迫的原因,但终究是他们动手干的,大明朝廷真能饶了他们?

  “这恐怕,哎!”金驴摇了摇头,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不信。

  梁王闻言,心中的最后一点希望也被掐灭,顿时万念俱灰,自知无路可逃,当晚便带着妻儿老小上吊了。

  第二日,当明军找到他们的时候,金驴和那些护卫便将梁王的尸身献了上来。

  沐英看着这个身着蟒袍,已经死透了的梁王,不由的有些敬佩:

  “其实他只要投降,陛下还是会宽待的,没想他竟如此刚烈,居然宁死不降!”

  李伟和胡海等诸将也都是轻轻点头,朱元璋对待降将和俘虏确实都很宽容,甚至依旧让他们在军中任职,这也是一种怀柔策略,在这种策略下,北元有不少受不了草原艰苦的贵族主动投靠。

  两人议论的话音刚落,梁王的尸体突然抽搐了一下,众人纷纷大惊!尤其是金驴,吓得一跳老高,躲得远远的颤声惊叫道:

  “诈尸!王爷诈尸啦!”

  他的惊叫立刻引起一阵骚乱,李伟也吓了一跳,连忙躲到了胡海身后。

  沐英大声呵止骚乱,微微皱了皱眉,命人上前查看。

  手下经过一番探查后,回禀道:“侯爷,已经死透了,刚才可能是因为严寒所致的肌肉痉挛,是正常现象。”

  众人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自然不会怕这尸体的偶然抽动,骚乱很快平息。

  李伟也从胡海身走出来,又看了看梁王的尸身,思忖片刻,恍然大悟,对沐英道:

  “我知道了,他是想问你为什么不早说!”

  沐英:“?”

  ……

  赤水河,郭英陈桓率领着五万大军集结于此,但是却被梁王的手下实卜阻拦在了赤水河,他们没有李伟那么厉害的火炮,也没有主力那么多的兵力,只能与实卜陷入了对峙状态。

  不过他们的任务本来就是牵制,这样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等到曲靖丢失,明军北援的消息传来后,实卜直接就带人跑了,郭英等人终于与傅友德汇合。

  两日后,傅友德带着郭英等人回到云南,与沐英大军汇合,加上郭英的五万人,明军兵力达到了二十五万人,去掉这几战的伤亡,也有二十余万众。

  大军九月出发,仅三个月就基本拿下了云南,真可谓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傅友德当即命人将捷报传递入京,李伟乘机书信一封,让他一起带给朱元璋。

  如今将近年关,他想回家过年,在这封信中,他情真意切的表达了对安(xiao)庆(qing)的思念之情,请求朱元璋让他提前归京。

  由于网络迟延,足足等了七八天他才收到朱元璋的回信,而且就四个字:老实呆着!

  除了让李伟老实呆着,朱元璋也下达了对大军的指示,现在大军虽然占据了险要重地,但是周边的土司依旧尚未归附,时常发生叛乱,朱元璋命傅友德一边征剿,一边建城,并设立云南都司及布政使司。

  在收到朱元璋的指示后,明军仅休整了数日,便又开始了四处征讨。

  胡海、张翼等人各领兵数万,分趋云南各个城池,沐英也亲自带着李伟攻城略地,李伟虽然兴致缺缺,但他手下的宋忠等人却是非常积极,不用他督促,就主动替他拿下了无数军功。

第235章 把王语嫣交出来

  在攻打一些小型的寨子的时候,神机营又拿出了新的武器:迫击炮!

  这玩意射程仅百来米,但是携带方便,往寨子外边一支,砰砰砰的一片响声过后,躲在寨子里的土司兵立刻就慌了。

  他们所依仗的地形掩体,在这种抛射的小炮面前作用大减,神机营上去一阵轰,用不了多久,寨子里的酋长就灰头土脸的带人出来投降了。

  沐英看到这迫击炮的这处妙用顿时两眼放光,张口跟李伟讨要,李伟就回一句“跟陛下打报告”,只要朱元璋同意,他自然是没二话的。

  在明军四处讨平各方土司的时候,偏居洱海的大理段氏也坐不住了,立即遣使前来交涉。

  云南城府衙大堂,傅友德居中,沐英、王弼包括李伟等人皆在列,大理段氏的使臣侃侃而谈,细数历史典故,证明大理的合法独立性。

  “吾主愿奉大明为正朔,请依唐宋旧例,册封吾主,定为进贡之礼!”

  段氏的使臣李洪朗声道。

  傅友德微微皱眉,目光扫向沐英等人,众人也都沉默不语。

  朱元璋的意思之前已经说过了,要设立都司和布政使司,不可能允许他们搞藩国进贡那一套,但是他们这些武将都是大老粗,即便读过书也比不上那些正经的读书人能言善辩,一时都沉默不语。

  李伟也不赞同让段氏自治,开玩笑,云南可是我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见众人不语,李伟主动站出来慷慨陈词道:

  “自古以来,云南都是我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尔等妄图依仗天险,以武谋独,真乃取死之道,我劝你们还是乖乖投降,早日回归大明吧!”

  李洪闻言顿时愣住了,自古以来?什么时候的事?大明不才立国十几年吗?

  在场的诸位武将也听得一阵懵,不知道李伟这自古以来是从哪来的。

  “荒谬!我大理自四百年前便取南诏而立国,你大明朝才多少年?”李洪怒道。

  李伟丝毫不慌:“我大明继承唐宋!”

  “刚才我已经说了,唐宋旧制我们就是进贡的!”

  “呃,那秦汉?”李伟有点小慌,以他的历史知识,应付起这事颇感吃力。

  李洪怒哼一声,讥讽道:“你怎么不说周天子呢?”

  李伟愣了愣,心中一动,立即道:“不错,我大明皇帝继承天子之位,这天下自然都是大明的疆土,包括你们大理!”

  李洪:“……”

  见李伟这蛮不讲理的模样,他心知这事恐怕难办,便不再跟李伟纠缠,直接向傅友德拱手道:“大将军,我大理段氏一族与中原朝廷素无恩怨,无故交战,实乃不祥,还请大将军三思!”

  傅友德看了看他,迟疑了片刻道:“刚才李伟将军所言虽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你们还是尽快归降吧,陛下定会宽恩厚赏的!”

  李洪闻言,顿时气愤道:“你!你们好歹都是中原人,难道就没一个通情达理的吗?”

  傅友德表情略微有些尴尬,但是态度依旧强硬。

首节上一节172/2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