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皇子,我真的只想当个逍遥王 第496节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

  “百姓只有吃得饱穿得暖之后,才会更加努力地造人。”

  听到他这番清新脱俗的说法,众人都忍不住哄笑起来。

  原本不少没有见过唐梓昱的官员,在这一声笑声中轻松了不少。

  觉得眼前这俊俏的青年,是如此的平易近人。

  唐梓昱也跟着笑了起来,他还是比较喜欢开会的时候,氛围轻松一点。

  “刚刚大家也听到许长史提到种植红薯,本王告诉你们,这红薯就是明年解决昱地百姓饱腹的神物。”

  “到时候即便没有外地给昱地供给大米和小麦,百姓也不用担心吃食。”

  “红薯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达到亩产二十多石。”

  “有了它,就不用再担心有人饿肚子了!”

  听完他的话语,不少官员惊呼起来,

  “二十多石,我的天呐!”

  “若是真的话,这可是能够活万民的神物啊!”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是啊,正是殿下贤德,苍天才降下如此神物,可喜可贺......”

  面对众官员欣喜的恭维,唐梓昱微微摆手,

  “本王已经在官庄种植了红薯,回头可以让许长史领你们去参观参观。”

  “等到明年开春,你们都得肩负起推广种植红薯的任务。”

  随后他又看向许元德,“许长史,你为何会想到鼓励百姓种植苎麻和棉花?”

  许元德笑着对唐梓昱拱了拱手,“回禀殿下。”

  “这次三十万件冬衣的事情,在棉花这件事上,让外地商号钻了空子。”

  “若非殿下的威名,这件事定然也不会如此顺利。”

  “如今有了红薯这种高产作物,百姓自然不用担心饿肚子。”

  “昱地的气候,也比较适合种植苎麻和棉花。”

  “那些不愿意离开家乡出来做工的百姓,便可以通过种植苎麻和棉花售卖,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也能够轻松地养活家人。”

  “如此以来,百姓富了,人口才能够得到更快的增长。”

  “再则我们自己的纺织作坊,也就不用全部依靠在外地采购苎麻和棉花,不怕被外地商号卡脖子。”

  听到许元德的解释,唐梓昱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一点,许长史倒是和本王想到一块了。”

  许元德将政务部分汇报完毕,李达便上前一步,开始汇报军务。

  “启禀殿下,今年滨州军在这几个月中,从原有的两千三百人左右,经过过几轮扩军。”

  “目前滨州军共有士卒三万五千人。”

  “下辖两个精锐骑兵营,四千牧原铁骑营和一千骁骑营。”

  “虽然骁骑营先于牧原铁骑组建,为了收复牧原六州组建的牧原铁骑,从骁骑营抽调了大部分主力。”

  “因此两个精锐营的人数差别较大。”

  “牧原六州驻军两万的滨州军步卒,以及四千牧原铁骑,共计两万四千人。”

  “坞堡正在轮训的滨州军有五千人,另外五千人分别担负了昱地六州的城防军之责。”

  李达顿了顿,“因为之前出现官员与山匪勾连,故此六州的城防事宜,已经全部由滨州军接管。”

  喜欢本欲当个逍遥王,奈何架着当帝王请大家收藏:本欲当个逍遥王,奈何架着当帝王。

第711章 小朝会(二)

  李达顿了顿,继续说道,“得益于器械司提供的各种精良武器和盔甲。”

  “滨州军在这几个月中,收拾了反贼郑家,剿灭了封地的山匪流寇。”

  “更重要的是还在牧原六州,多次歼灭西戎骑兵。”

  “并且一举收复牧原六州。”

  “能够取得这些辉煌的战绩,除了将士们一往无前,浴血奋战之外。”

  “主要就是因为咱们的装备好,待遇好。”

  “将士们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着很强的凝聚力,战意高昂,士气如虹。”

  说完之后他对唐梓昱鞠了一躬,“李达相信,在殿下的带领下,我们能够牢牢地守住牧原六州。”

  “这次殿下回京都,还请殿下一定要将牧原六州的控制权要到手。”

  “要不然我们的战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为他人做嫁衣的话,将士们的心中都会不甘心。”

  “再则一旦牧原六州被其他人掌管,就成了钳制咱们昱地的一道屏障。”

  “最主要的事,如今我们在牧原六州,修筑棱堡,安抚百姓,已经砸下去了海量的银子。”

  “李达恳请,接下来继续扩充滨州军,以守护两地六州。”

  李达话音刚落,樊建业赶忙拱手对唐梓昱说道,“李将军所言极是,请殿下思虑。”

  其他各州官员,都是通过滨州时报这种新奇的宣传工具,对牧原六州发生的事情才有所了解。

  他们作为昱地额官员,如今走在路上的时候,都是昂首挺胸,与有荣焉。

  唐梓昱笑着点了点头,“李达,今年滨州军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一点不容置疑。”

  “不过由于扩军太快,军中也存在这一些问题。”

  “接下来时间里,苦训将士们是你最重要的事情。”

  “本王让器械司,装备到滨州军的各项装备与武器之间的配合作战,更是训练科目的重中之重。”

  “本王今年还会陆陆续续给牧原六州装备战车,如何更好地将战车使用起来,这是你首要考虑的任务。”

  “至于扩军的事情,本王之前就和你说过,昱地目前的兵员上限是十万人,逐步扩充至满员。”

  “只不过滨州军对新兵的招募,需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来。”

  “本王准许你在今年上半年,将滨州军扩充至五万。”

  “你要将滨州军训练成一支,打仗必胜的雄兵,个个士卒都能是精锐。”

  “这一点,你能够做到吗?”

  李达迅速将右手放在左胸之前,对着唐梓昱行了一个军礼。

  “请殿下放心,李达一定完成任务。”

  “好!”唐梓昱看到他毫不犹豫的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扫视大殿中的官员,缓缓说道,

  “滨州军好不容易收复了牧原六州,又是昱地的门户。”

  “本王比你们任何人都明白,牧原六州与昱地关系的重要性。”

  “既然本王在牧原六州花了如此多的心思和银两,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将牧原六州的控制权拿到手。”

  说着他转头看向陈思远,“陈侍郎,器械司的事情,你简单说说吧。”

  陈思远赶忙上前,拱手施礼,“禀殿下,自从匠作坊改为器械司以来,大大小小的工坊新建了数十座。”

  “在殿下的带领下,器械司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巨大的飞跃。”

  “如今器械司对铁矿、石炭矿、硫矿、硝矿等主要矿石的需求巨大。”

  “要继续提升昱地各项工业水平,昱地矿山的供给,已经有些吃力。”

  “根据下官估算,明年对于这些矿石的需求,将增加数倍。”

  “虽然目前通过向外地商号采购,但是也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还请殿下一定要提前为器械司解决矿石的问题。”

  器械司涉及到许多机密的东西,陈思远也只是做了简要的汇报。

  并且将眼前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

  唐梓昱微微皱眉,“矿石供应不上了吗?”

  陈思远点了点头,“目前虽然还没有出现矿石告急的情况。”

  “器械司现在打造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与铁器挂钩,下官估摸着,三个月之后,就会出现矿石缺乏的情况。”

  “所以需要早做打算。”

  唐梓昱点了点头,赞同了他的说法。

  自己想要一步步提升昱地的工业基础和水平,对于钢铁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唐梓昱想起了这件事,赶忙问道,“之前本王让你做的牛力水车,器械司做出来没有?”

  “殿下,器械司已经打造出来了一台牛力水车,不过还没有正式试验,计划这两天就运到水边测试。”

  “如果测试成功,就会赶制出来,运往矿山。”

  “不过,即便如此,对矿石的储备,还是很需要的。”

  唐梓昱转头看向鲁有财,“商会接下来,需要着重采购器械司需要的矿石。”

  “未来对矿石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无论如何都不能断了器械司的需求。”

  鲁有财赶忙拱手道,“请殿下放心,下官一定会铭记在心,通过滨州商会,向所有商会成员采购矿石。”

  “只不过,昱地如此大张旗鼓地采购矿石,动作如此之大,一定会造成珑夏各地的矿石价格上涨。”

  “以下官之见,是否可以派出可信的人手,珑夏别的地方买下矿山的开采权。”

  “如此一来,既能够满足昱地对矿石的需求,还能够不那么高调,避免那些外地商号坐地涨价。”

  听到他这么一说,唐梓昱赶紧点头。

  各地藩王,对于各种矿石的需求,完全不及昱地的百分之一,并没有对矿山的执念。

  可以说能够用很便宜的银子,就能够买到矿山的开采权。

  如果自己大肆购买,反而更加容易引起注意。

  到时候都抬高价格,那就太不划算。

  “这个办法非常不错。”

  “这件事,本王就交给你去完成。”

  鲁有财赶忙应道,“是,殿下。”

  喜欢本欲当个逍遥王,奈何架着当帝王请大家收藏:本欲当个逍遥王,奈何架着当帝王。

第712章 小朝会(三)

首节上一节496/6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