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皇子,我真的只想当个逍遥王 第111节

  另外三州也很快成为唐梓昱的囊中之物,如此一来,昱地六州就真正地回归到了他的手里。

  从滨州到桐城,唐梓昱见到了不少受灾的百姓。

  靠近城池的地方还稍微好一点,离城池远的地方,已经出现了流窜的灾民,拖家带口地向着城池的方向前进,为的就是要一口饭吃。

  第二日,唐梓昱刚刚洗漱完毕,许元德就找了过来。

  “殿下,陛下有回信了。”

  看到许元德的脸色,唐梓昱就知道没有什么好消息。

  “不用说,肯定又是对本王一顿臭骂,对吧?”

  吐掉口中的盐水,他不以为意地说道。

  “殿下,陛下信中到没有再骂殿下了。”

  “去年殿下遇到西戎人的时候,直接跑回了京都,丢尽了皇族的颜面。”

  “陛下信中说道,这个耻辱,要殿下自己去洗刷。”

  “朝廷不会派出一兵一卒。”

  “殿下,这怎么办?”许元德忧心忡忡。

  原本以为打退了西戎先锋营,活捉了西戎勇士兀骨达,能够让陛下高兴。

  说不得就会派兵来协助昱地抵挡西戎大军,这样一来殿下的压力就轻多了。

  “怎么办,凉拌呗!”

  洗漱完毕,唐梓昱一边说着,一边向议事殿走去,许元德紧随其后。

  他作为唐霄俊派来辅助唐梓昱的长史,对陛下是忠心耿耿,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将昱地的情况和唐梓昱的表现汇报给唐霄俊。

  只不过在唐梓昱穿越过来之后,许元德越来越觉得给陛下的信不好写了。

  昱王殿下如今在昱地,已经算得上是初露峥嵘。

  许多政令,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可如今昱王殿下依然推行开来。

  “等到李校尉等人解决了三州之危,就可以将心思放在西戎这一面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许长史,你的任务就是要确保昱地六州的百姓安定。”

  翻看了案几上的信件,唐梓昱摇了摇头。

  看了无数电影电视剧的唐梓昱,哪里不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的道理。

  对于唐霄俊这个便宜老爹,唐梓昱的脑海中印象并不多。

  从原主模糊的记忆中,知道这个珑夏的帝王,有抱负,有想法,但却被四处掣肘。

  这让唐梓昱对他有一丝的同情。

  有时候,他也在想,珑夏的局势和他当这个逍遥王爷之间,到底有何关系。

  如果珑夏这艘大船倾覆,必然将会是硝烟四起的局面。

  藩王割据,国将不国。

  而如今的太子,以原主的了解,还担当不起那副重担。

  和唐霄俊相比,太子的本事差了不少。

  看到唐梓昱思考,许元德试探地问道。

  “殿下,如今昱地六州的情况,需要汇报给陛下吗?”

  以前给当今陛下的奏报,他都没有询问唐梓昱。

  那时候的昱王殿下,无心政事,问了不如不问。

  如今昱王殿下本事越来越大,他不得不向唐梓昱询问,免得两人生了嫌隙。

  “许长史,你是父皇派给本王的吧。”

  “跟着本王在昱地这么几年,后悔吗?”

  唐梓昱笑了笑,看着许元德,两人第一次谈及这个话题。

  如果许元德心在珑夏朝野,唐梓昱不介意放他回京都。

  许元德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殿下,过去的三年,下官的确诚惶诚恐,生怕做得不够好。”

  “过去三年,是本王做得不够好!”唐梓昱不得不为原主背锅。

  许元德摇了摇头,“殿下,以前下官不懂殿下为何那般纨绔,不过如今下官已经想明白了。”

  “那般的你,是对的!”

  “当年陛下独宠殿下,那些藩王心中如何踏实?”

  “特别是太子一脉,又怎么能安心。”

  “只有殿下表现得越差劲,陛下越讨厌,殿下才能活下去。”

  “即便是殿下封为藩王,还是这西疆不毛之地,有些人心中对殿下仍是不放心啊!”

  想到殿下接二连三的遭遇黑衣人刺杀,许元德就心有余悸。

  “所以,下官没有后悔之说,如今殿下已有贤王之资,加上灭神炮和震天雷,想必那些宵小要消停一些了!”

  (读者老爷们,数据惨淡得吃不上米了,跪求老爷们的催更和五星好评呀,跪谢! (???ω?′?))

  喜欢本欲当个逍遥王,奈何架着当帝王请大家收藏:本欲当个逍遥王,奈何架着当帝王。

第177章 许元德归心

  “下官心中也很明白,陛下是厌烦下官,才将我发配到殿下身边。”

  许元德心中很清楚,就算他对唐霄俊再忠诚,也不可能再回到京都的权力圈子。

  自古以来,言官都是帝王最讨厌,最头疼的人。

  砍了吧,会背上昏君的骂名。

  不砍吧,每天就像是一只苍蝇般在耳边巴拉巴拉,让人烦不胜烦。

  许元德又是一个锱铢必较的言官,每日吧吧让唐霄俊头疼不已。

  索性和唐梓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一起下放到了昱地。

  唐梓昱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许长史心中大志,本王很是佩服。”

  “不管你是在京都朝堂,还是在昱地六州,不都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

  “本王说得对吗?”

  许元德听到唐梓昱如此简洁直白的话语,略微思考,点了点头。

  “许长史,只要你跟着本王,本王一定会让你实现愿望。”

  “至少能够让昱地的百姓安居乐业,而且昱地未来的繁荣,是你亲手从无到有治理出来的,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反正许元德也回不到京都权力圈,与其让他念念不忘,还不如断了他的念想,安心在昱地发光发热。

  “多谢殿下点拨,下官以后定将全心全意辅佐殿下,将昱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许元德也不是婆妈之人,想通了之后,半推半就,倒也不再纠结再也回不去京都。

  “好,许长史放心,很快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昱地六州。”

  如今唐梓昱的表现,他也看在眼里,对这话一点也不怀疑。

  “殿下,那最近昱地发生的事情,需要一一向陛下禀报吗?”

  皇子封地,按理每月需要送给当今陛下一份简报。

  以前都是许元德直接就上报了,如今转换门庭,自然要询问一下昱王殿下。

  唐梓昱沉吟片刻,“本王遇刺的事情就不用写了,免得母妃担忧。”

  “其他的事情,你就如实写吧。”

  许元德点了点头,“如此一来,这震天雷和灭神炮可就藏不住了!”

  他有些担忧,这两项武器,如今是昱王的杀手锏,一旦暴露,绝对会被有心之人盯上。

  唐梓昱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就算是我们不报,你认为藏得住吗?”

  能够掌管偌大珑夏王朝,即便是有藩王的掣肘,他相信昱地发生的这些大事,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放在皇帝老儿的桌案上。

  昱地的这些世家,与中州和京都的世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系,他不相信这些人会替自己守住这个秘密。

  “那怎么办?”许元德顿时焦虑起来。

  那些人是一个什么德行,他心中很是清楚,绝对会不择手段将东西弄到手。

  “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这些东西在我们手里,就有主动权,就没什么可怕的!”

  “不过,我们需要做好保密,所有重要作坊,一律安排守卫,十二个时辰巡逻,避免被别人潜入。”

  更何况,随着工业基础的建立,自己的武器会越来越好,如今这些都是不入眼的渣渣。

  许元德闻言,也只得点了点头。

  “殿下,今年的旱灾,比以往那一年都要厉害,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流离失所的百姓,流民更是越来越多。”

  “滨州因为殿下的各项新政和瓦楞山水利工程,解决了不少人的生计,这才没有灾民流串。”

  “桐城周边已经出现少许,不过修建英烈祠需要人手,也解决了不少人的生计。”

  “鹿城太守孔光誉来报,鹿城已经出现了不少流民,如今正在向滨州方向迁徙,准备安排人去瓦楞山。”

  “葛州,颌州,州,目前还在匪祸手中,不过下官估计,应该也会有不少流民。”

  许元德顿了一顿,“殿下,听闻靖王封地内已经出现大规模的流民暴乱,靖王已经出动大军镇压。”

  “如今有不少的流民,向着咱们昱地方向而来,也不知道是靖王故意为之,还是有人从中挑拨。”

  “听闻人数已经达到了七八万之巨。”

  想到这个数字,许元德就头皮发麻。

  整个桐城百姓的数量,也堪堪十万人不到。

  裹挟而来的难民就差不多是一个桐城的人口了。

  和许元德的担忧不同,唐梓昱一听到这么多的人口,双眼放光。

  工业基础虽然才刚刚开始,随着各项技术和工坊的建立,对于工人的需求是巨大的。

  他还一直担心以后没有足够的工人,怎么办。

  如今简直等于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来了枕头!

  “许长史,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首节上一节111/6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