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856节

所有人,无论是糜家军,还是东吴的水军,悉数只感觉到四个字蔓延全身:

“恐怖如斯!”

而赵云,在刺杀马忠之后,没有停留半分,就宛若杀这马忠如杀鸡,杀任何一个吴军的兵卒一样稀松平常,微不足道…

他迅速的又投入了持续的杀戮之中,继续用他的勇武感染着身后的糜家部曲,也威慑着江东群小。

只是,唯独…

一具尸体从马上滚落,伴随着“咚咚”的一声,马忠的脖颈处、后脑处两个窟窿,正不断的、汹涌的往外喷涌着鲜血,还有…那令人作呕的脑浆。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眼睛是张开的,就像是自始至终,没有瞑目一般!

见到这情形,潘璋差点就吓尿了,何止是潘璋,就连徐盛也吓了一跳。

尽管,他们已经可以笃定,来偷袭的敌人绝非“张辽”与那八百“山西大汉”。

可…这还重要么?

很明显,这为首的银枪白马战将,他的勇武…或许还在那张文远之上!

能让东吴小儿止啼的,又何止一个张辽?

一时间,潘璋慌了。

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他又怎会是这白袍银枪战将的对手?可…已经冲来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打不过…硬着头皮也得上啊!

“尔…尔乃何人?本将军手下不…不斩无名之将…”

潘璋颤巍巍的张口,这是心理暗示…暗示,他打不过,至少还能溜之大吉。

哪曾想,对方的自报家门,直接把他吓尿了。

“吾乃常山赵子龙”

呃…

人的名,树的影…这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名号,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潘璋就是天性再放荡,也不会自以为是的觉得他…是赵子龙的对手,这差距太远了!

赵云可不惯着他,说话间,银枪已经呼啸刺来…

潘璋还在发呆…握住手中大刀的手都在颤抖。

终于,在那银枪距离他的脖颈还有一尺之地,他迅速的脱口,“久闻赵子龙大名,我…我潘璋是来请降的呀!”

唔…

潘璋的话让赵云一愣,可随着“锵啷啷啷”的一声,潘璋手中的大刀已经丢在地上,连带着他身形如灵猴一般,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子龙将军,我…我久仰刘皇叔大名,我…我是来弃暗投明的啊”

随着潘璋这么一跪,登时,他的一干部曲悉数放下武器,悉数跪了,他们似乎发现了一种方法…只要跪下,就能在这修罗场中活下去!

活下去

活着回去

话说回来,潘璋山贼出身,本就是个莽夫,是在建安元年,十五岁的孙策任阳羡县长时,开始追随的。

他天性放荡,喜欢喝酒,可家中贫穷,于是就经常赊账酤酒。

债主上门讨债,他就说:“等我以后富贵了再还。

后来,他的确富贵了,成为了将军,可那酒的赊账却至今未还。

类似于潘璋这种山贼、小人物出身,是很难受到孙权重用的。

副将…也就是他在东吴军职的天花板。

这样的人,其实对孙氏一族谈不上如何忠义?他追随的只会是强者!能镇得住他的人,能让他过上好日子的人!

当然…

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移,这个在古籍文献中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带领部下马忠擒获关羽、关平、赵累,将关羽、关平就地斩杀的将军,在如今建安二十一年,竟然率先投了…

局势所迫也好,惜命也罢…

总而言之,潘璋与他所部就是投了。

是啊,他没得选,那龙胆亮银枪离他太近了,那龙胆亮银枪也太锋利了。

赵子龙的名声太响亮了,除了投降?他…还能做点什么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着马忠被银枪点杀,随着潘璋率众归降,整个吴军可谓是兵败如山倒。

这一仗,赵子龙三千破两万虽不及昔日张辽八百破十万战绩辉煌,但无疑,也足以吓破了东吴孙氏一族与众大族之胆魄。

再说徐盛,面对如此溃败,他知道…再抵抗势必是死路一条,他当机立断下令撤军。

倒是,也不知道是肩伤,还是局势使然下,双腿、双臂的瘫软无力,堂堂徐盛大将军,竟是连续爬了几次,总算才爬上马背,与一众残兵败将仓皇逃亡。

一如屁滚尿流一般。

这些吴军逃窜留下的道途之上,一股子刺鼻的腥臊之味儿也随之传开。

结束了…

一切都结束了,三千糜家部曲,仿佛是提前受到了糜芳的安排,他们振臂高呼,他们齐声呐呵:“破贼者,常山赵子龙是也”

“破贼者,常山赵子龙是也”

听着这些震耳欲聋的欢呼,望着跪地不起的潘璋一部。

赵云仰起头,享受这胜利所带来的别样感受!

这一仗,无需凶险的七进七出…

也无需能进能退…

对付东吴鼠辈,只需略施小计,只需一名慨当勇武的将军,三千破两万、八百破十万,不过都是常规操作!

常规操作罢了

一时间,“破贼者,常山赵子龙是也”这声音空谷回响,余音缭绕,震天动地,良久不绝!

一时间,赵子龙的名声也将继张辽之后,让吴军胆颤、心惊

许都城,魏王宫殿。

秋季的窗外艳阳高照,蝉鸣此起彼伏,炽热的阳光透过一处处奢华的竹帘映进来。

宫殿中摆着冰块儿,桌上铺开舆图,曹操正微眯着双眼,余光不时的望向那舆图之上…

贾诩则在与曹操侃侃分析着时局。

“关麟的主力兵马悉数在襄樊,荆南与江陵无疑是空虚的,这种时候,孙权突袭的赢面很大…若孙权夺下江陵与长沙,那主公…便可以寿春换江陵,再以江陵…赎回被困在平鲁城的徐晃与三万魏军兵士…如此,那关麟派诸葛恪为使,设下的阳谋,让主公失信于天下,失信于三军的计划,也就被主公悄无声息的化解。”

寿春一城换三万魏军!

随着贾诩的分析。

曹操微微颔首,“文和说的,倒也不失为一个破局的方法…那荆州使者诸葛恪说的一句话很对,徐晃与三万魏军兵士,关乎我大魏的军心、民望,无论如何,孤也要救…只是,寿春…”

俨然,曹操还是有些舍不得“寿春”那处军事要塞…

要知道,一旦将寿春也让给东吴,那东吴可就彻底破局了,摆在孙权面前的北可进徐州,西可攻豫州、兖州,局面完全打开了。

贾诩如何看不出曹操的担忧,他“唉”的一声叹出口气,“大王,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东吴不过是疥癣之疾,荆州才是心腹大患,从这点上看,失一个寿春,换取徐晃与三万兵卒,保持着许都城现有的兵勇…这才是更重要的。”

“唉…”

随着贾诩的话,曹操又是一声闷沉下的叹息。

拿寿春与东吴交换,换江陵;

拿江陵与荆州交换,换三万兵卒的性命,这事儿,曹操不想做,放在十年前…不,是五年前,他绝对不会做!

但现在,关麟那明谋之下,是要逼他曹操失了人心,他是不得不做!

唯独庆幸的是,是把寿春割让给孙权,而非把许都割让给关麟,此间相差甚远,判若云泥!

“看来,孤也只能如此了…但让出寿春,终究是一大隐患…”

曹操还是有些不甘心,却迫于无奈,只能按照贾诩的提议这么做。

当然,曹操与贾诩是想这么做,但却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东吴对荆州的偷袭奏效,江陵…已经落入东吴之手。

这时…

“大王,大王”

一道沉闷的声音从大殿外传来。

是程昱…

看到程昱,曹操立刻提起了一分精神,他知道…程昱如此匆忙的来,定然有最新的情报传来了。

果然,程昱迅速的行至宫殿,他拱手朝曹操行礼,然后迅速的禀报。

“南方传来的三件事儿,其一…是淮南,既大王命淮南的曹真、张辽撤出兵马,率军驰援许都后,孙权也将淮南的三万兵马悉数撤出,驰援庐江…”

随着程昱的话,曹操当即问:“为何是庐江?”

孙权撤兵的行为,曹操可以理解,毕竟现在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都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放在淮南之上,可…怎么会是庐江呢?这既非后方,又非前线?除非…

不等曹操仔细去想…

“这就要说后二件事了…”程昱继续开口,“一个是东吴突袭长沙与江陵,背刺荆州的大军彻底失败,江陵处马忠阵亡,潘璋投降,徐盛中箭败走…长沙处,吕蒙奄奄一息,丁奉阵亡,面对两千人驻守的长沙城,五万吴军损兵过半,如今…如今正直后撤,惶惶逃窜如…如那丧家之犬一般!”

因为中间隔着一个襄阳、樊城、宛城,故而…有关荆南、江陵的情报,曹操是最后知道的那个。

这要比诸葛恪与诸葛瑾知道情报、掌握情报,整整晚了三天。

也正是这三天,让曹操与贾诩浮想联翩,甚至制定出了“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方案…

可现在…

“什么?”曹操听到这一条情报,豁然起身,他完全无法理解,更无法遏制自己的心情,“今日是什么日子?七月十五是么?这一天…是酒囊饭袋冒出来的日子么?东吴的这群文臣武将?都是饭桶么?我大魏的兵士将荆州主力牵扯在襄樊,他们…他们如何连长沙、江陵二城也攻不下来?饭桶…饭桶!”

愤怒之下的曹操提起桌案上的“石墨”愤愤然的砸向地面。

石墨中本已研磨好的墨水顿时飞溅,整个一片地板上,悉数都是漆黑如墨的小圆点。

曹操已经盛怒到了极点。

然而,程昱接下来的话,却又一次让曹操的愤怒突破了瓶颈,朝着新一轮的极点迸发。

“大王,还有一事…东吴背刺荆州的同时,关…关羽也突袭江东,且…且关羽长驱直入,连破益阳、赤壁、樊口…如今,如今已经打到柴桑,据…据斥候传来的消息,这封飞鸽传来之时,孙权支援柴桑的两万援军已经溃败,武将董袭、宋濂阵亡…关羽…关羽他已经开始攻柴桑了。”

轰…

轰隆隆!

如果说方才,东吴背刺攻不下一个荆南、江陵,已经足够让曹操惊讶、惊诧…乃至于不能理解。

那么现在,关羽几乎把东吴给杀穿了,这就让曹操那惊讶的情绪迅速的升腾为惊愕,不可置信,无法理解的惊愕。

“孙…孙权是个废物!是个饭桶”

首节上一节856/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