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36节

曹真失去了最后的耐心,的确,他曹真没办法处置司马懿。

且不说司马懿是曹操亲自封的军司马,单单他河内司马氏一族的家底,就让曹真无法手起刀落,削去这个男人的首级。

说起来,曹真与司马懿是同属一个阵营的,他们均是曹丕这一派…

可曹真就是看不上司马懿,也看不上陈群、刘桢、吴质他们。

总是对他们有所防备。

或许…这就是宗室与氏族子弟间,永远跨不过的那道弯,这也注定,氏族与宗室必将你死我活!

“我夫人在哪?我要见他…”

有兵士来押司马懿入牢房,司马懿大声问曹真。

“哼。”曹真冷哼一声,“你还是先管好你自己吧!”

说话间,司马懿就被带了下去,他也不反抗,也不说出哪怕任何一句狠话,可他那坚定的眼眸中却满是信心,仿佛他就能笃定,他这一次可以全身而退!

这种眼神,让曹真越看越是厌恶。

“砰”一声,随着司马懿被压下,曹真一拳重重的砸在桌案上,整个案几上茶盏中的茶水飞溅而出。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迅速的闯入,连忙道:“曹将军…城门外,张辽张文远将军回来了!”

啊…

此言一出,原本还在因为司马懿愤懑的曹真,一下子豁然而起。

他惊问道:“文…文远将军回来了?”

说出这一句话时,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惊喜,俨然,张辽张文远在曹魏的地位,哪怕是他曹真这样宗室后辈中的佼佼者,也是必须仰望的存在…

“是!文远将军刚刚入城…”

“快,前面领路,我要去迎接大魏的征东将军!”曹真这话脱口,亲卫连忙转身就打算去领路,可曹真方才迈出一步,他就琢磨出点儿不对劲儿来了。

“等等…”

他连忙喊停,接着问道:“文远将军为何现在才回来?那天肥水大营被烧之后发生了什么?他为何失踪了?又为何这么许久才回来?这些…他交代清楚了么?”

方才还是文远将军、征东将军…

突然,因为一抹隐晦的猜忌,曹真对他的称呼直接改成了“他”!

“不对…”

曹真再度“吧唧”了下嘴巴,他的眼眸重重的凝起,他再度重复一句,“不对,有问题,有问题,有古怪!”

想到这,曹真仿佛下定了某个决心,他大手一挥,连忙吩咐身旁的亲卫:“查,你去查,倒着查,他怎么回来的?这中间见了什么人?接触过什么人?在丞相归来之前,我要你统统查清楚”

Ps

(今日本想补一章昨天的,可好像、好像、好像…领导也发现我病好了。)

(然后我早上摸鱼发了一章,后面就一路开会忙到了八点!)

(牛奶糖真是日了狗了。)

第321章 既是兄弟,那我爹,也是你俩的爹

炉子上炙着烤肉,温酒的酒注里冒着热气,诸葛恪将一块烧好的兽脊肉盛入卓恕的盘中。

卓恕连连摆手,死活不接受,口中还直呼,“君子远厨疱,怎么能吃元逊炙的烤肉呢?”

“无妨…”诸葛恪笑道:“昔日孟子说君子远厨疱,是因为齐宣王看到要杀牛祭祀,不忍看它那恐惧战粟的样子…不忍心那头牛没有罪过而走向死亡,因此用羊替换他!可牛与羊,又有什么区别呢?依着齐宣王所言,那人人不是该远离厨袍,而是该远离肉食了…”

“可人能远离了肉食么?不能!所以,这君子远厨疱,听听也就罢了,我这位一夜间葬送十万曹军的云旗公子还整日吃牛肉呢?也没见他有过片刻的同情之意!”

诸葛恪与卓恕这一对挚友重逢,自少不得一番叙旧。

可莫名的,诸葛恪的话题就引到“关麟”的身上,像是迫不及待的要向这位挚友讲述有关云旗公子的事迹。

就在这时。

一名文吏匆匆的走上宴会,快步到“主陪”位置的廖化身边,向他耳语几句。

随着这一番耳语,廖化的眼眸徒然睁大,他先是示意文吏退下,然后起身行至诸葛恪的身边,跪坐在他与卓恕之间,淡淡的道。

“元逊旧友重聚,本不该这时候打扰你们,不过…出了件事儿…”

廖化的表情变得郑重其事。

卓恕作势要起身回避,诸葛恪一把拉住了他的手,“卓兄是自己人,也是我打算举荐给云旗公子的人,廖将军有话不妨直言…”

得到了如此答复,廖化也卸下心头的顾虑,颇为严肃的说:“为关公刮骨疗毒,有人接下告示了…”

唔…

啊…

提高到这一句,诸葛恪与卓恕是截然不同的反应。

甚至卓恕的反应更大,更剧烈一些。

诸葛恪注意到了卓恕的反常连忙问道:“卓兄这是何意?”

“我想…”卓恕将手中的酒樽放下,语气也变得严肃与一丝不苟起来,“我想,我知道是谁揭榜的…”

“谁?”

诸葛恪方才问出口。

麋路已经领着卓荣与凌统步入正堂…因为事发紧急,也顾不上这挚友重逢的宴会。

而当诸葛恪转过头时,看到的是一个女子和一个年轻、干练的男人。

那女子,诸葛恪并不认识,可这男子…

诸葛恪不由得惊呼:“是…是你?”

与诸葛恪同时惊呼的还有凌统。

诸葛恪认出了凌统,凌统如何没有认出诸葛恪呢?

诸葛恪惊讶的望着凌统,凌统也惊讶的望着他。

这边的诸葛恪是没想到,此前情报传回,东吴在夜袭肥水大营时,大火之下消失的凌统,竟…竟然在这里!

凌统也没想到,在东吴不过是顶着一个“蓝田美玉”之称,尚未受到过任何重用的诸葛恪,他在江夏这边竟是独当一面。

终于,在巨大的惊讶之中,还是诸葛恪当先开口:“公绩要为关公刮骨疗毒么?”

“我哪有那本事…”凌统的目光望向身旁的女子,“这位卓姑娘乃是华佗的弟子,在江东与淮南有价无市,享誉盛名的‘卓氏良药’正是她研制的。”

随着凌统的话,诸葛恪把目光转向卓荣…

他出身东吴,自是知道“卓氏良药”,可比起这个,无疑…华佗弟子的这个身份,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就在这时,卓恕连忙补充道:“元逊,她叫卓荣,正是家妹”

此言一出,诸葛恪下意识的回望向卓恕。

他心头不由得喃喃…

这位挚友“千里赴约”,这是带来了两个“无价之宝”啊!

荆州,江陵城,傅士仁一身华贵的登门拜访糜芳。

虽然关羽中毒箭,但是对于傅士仁而言,这不重要…

他自诩为刘备的第四个兄弟,他的宏志的是建功立业,把“自诩”那两个字给彻底撇除,他要变成刘备真正的第四个兄弟。

所以,他关注的从来是他离自己的功勋,离被刘备、诸葛亮正视的距离,还有多久?

而不是关羽的身体状况。

糜芳是在家中后院见的他,有些伤感地说道:“三弟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局面,稳扎稳打,稳操胜券的局面,竟是因为云长这中箭,整个荆州的局势一下子又蒙上了一层阴霾啊!云长还是太急了!”

傅士仁柔声劝道:“这不赖你、我…咱们这些年负责统筹调度,后勤补给,可从未有过纰漏…甚至,中箭也不怕,在我看来,那关云长壮的像头牛,若是区区一枚毒箭就能伤他?那他还配得上美髯公之名么?配得上刘皇叔的二弟么?你放宽心,那关云长死不了,倒是趁此机会,咱们立功的机会来了呀!”

提到立功,傅士仁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简直是望眼欲穿。

糜芳挠挠头,没听懂:“怎么说?”

傅士仁语气变得郑重,“以往他关云长带着关家军所向披靡,凡是有战一律是关家军顶在最前头,哪有你、我什么事儿?现在云长中箭,咱们大展拳脚的机会来了呀,你那儿有八千多部曲,我公安城那边也有八千多部曲,咱们这些人…大有作为啊!”

呃…

听到这儿,糜芳吓了一跳。

他没有傅士仁那样“迫切立功”的心思,他一门心思就三件事儿搞钱,搞钱,还是搞钱!

他心下算了算加法,他们俩合起来一万六千人是不少…

可他俩的能力?比之关羽可是相差甚远,能成么?

果然,糜芳眼芒中的迷茫,傅士仁看的真切。

他一拍糜芳的肩膀,“子方啊,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那‘血不湿’贩卖到北方,那卖的是异常火爆,我都没想到,曹操颁布‘征寡令’之下,许多兵户娶了妻,竟纷纷大肆采买这‘血不湿’送给妻子,更别提那些富家的女子,动不动采买的数量都是动辄过千…整个北方已然是供不应求,多少商贾都催着咱们呢?”

“还有白纸…没曾想,这玩意也极其受欢迎,那些附庸风雅的文人,完全拿这上好的白纸取代竹简了,单单这一个多月,比咱们兄弟搞军火贩卖最好的那三年都要强上几倍…”

“咱们再委托那些商贾,替咱们低价收购这些‘血不湿’、‘纸张’的材料,然后再制成血不湿、纸张后卖到北方,这简直就是捡来的麦子开磨坊,无本万利的买卖。”

傅士仁在讲述他的生意,不准确的说,是他们三兄弟的生意。

而纵贯整个生意,围绕的就是八个字:

财源滚滚!财源广进!

一提到钱,糜芳一扫方才的颓然,登时就来精神了,他几乎竖起耳朵,洗耳恭听,心里头痒痒的很…

要不是他负责筑江陵新城,他都想去见识下这“生财有道”的壮观景象。

傅士仁的话还在继续,“按照咱三弟的吩咐,除了采买‘血不湿’、‘纸张’的材料,我将其它赚的钱大肆兑换成粮食、镔铁、还有箭矢、武器、铠甲等物…不是我跟你吹,如今,咱们公安城的库房内,足够咱们部曲的这一万六千人悉数配上全新的武器、铠甲,装备精良之下,那就是一个能打十个!”

“哈哈,因为三弟这‘血不湿’与“白纸”,咱们的部曲早就今非昔比了!”

不怪糜芳如此自信,古代战场,装备的作用太重要了…

陷阵营为啥牛逼?就是牛逼在装备精良!

虎豹骑为啥牛逼?就是因为虎骑乃是这个时代,极其罕见的重骑…

能给人、马上都配备上这样铠甲的军团,几乎绝迹。

在这个世道,丝毫不夸张的说,一支重骑向一支步兵军团冲锋过去,那就像是碾碎花生一般简单。

这也是傅士仁腰板儿直接能挺起来的关键。

就在两人展望,要大干一场的时候。

“踏踏”的脚步声从院外传来…

首节上一节536/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