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6节

关麟的话,一下子让关平、关兴都懵了。

作为关羽的儿子,关麟这一番话,不可谓不语出惊人,不死不休!

第42章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昔日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赤壁,兵精粮足,面对孙刘联军不足五万,最终尚且大败而归!”

关兴剑眉跳动,眸中闪过一道如刀锋般尖锐的亮光,连续不断的反驳道。

“如今合肥战场,曹军将帅不和,孤立无援,强弱悬殊,四弟倒是说说,这仗怎么输?”

关兴这番言辞铿锵有力,仿似合肥一战的结局早已尘埃落定。

关麟唇边浮起一丝淡的让人难以察觉的清冷笑意,旋即幽幽的叹出一口气,闭了闭眼睛。

反问道:“当年赤壁之战时,也是强弱悬殊…可最终,曹操不还是输了么?”

“你…这是强词夺理!”

被关麟的一句话反驳回来,关兴想继续辩,却发现…不知道该怎么辩了。

当然,诡辩,这也不是他的强项。

关平连忙道:“四弟,曹操的水军岂能与我们孙刘联军的比?合肥一战与赤壁之战又截然不同,孤立无援、将帅不和、兵力孤寡,如此局势下,以少胜多几乎不可能。”

“未必!”关麟语气坚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诚然,曹军不擅水战,但江东军也防不住突袭,何况…”

“何况什么?”

“何况此战江东的统领是个什么货色?打个老虎,都要把自己关进笼子里,无伤射虎,分明是怂包一个。”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样的人统御?岂能打了胜仗?再退一万步说,咱爹是山西人,张辽也是山西人,那支曾经温侯吕布统御,让人闻风丧胆的并州狼骑更是山西人,还有那支高顺麾下,有死无生的陷阵营,二哥呀,这些山西人只是老了,可不是死了!”

别说,关麟的一番话有理有据。

一时间,竟让关平对“合肥之战”的成败,产生了全新的理解与质疑。

反观关兴,他不为所动,像是铁了心要跟四弟关麟拗到底。

说起来,关兴继承了父亲关羽的尚武,对那些勇力过人者极是推崇。

他虽也像父亲般看不起孙权,但却并不妨碍他对东吴的几名勇将推崇备至。

他侃侃道:“孙权再是不堪,可甘宁也不堪么?两年前甘宁百骑劫曹营,在曹营内纵横驰骋,无人可当,就连那孙权也称赞‘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还有凌统,夏口之战,他年方十五就奋力夺父尸而还、赤壁之战,更是截杀曹军,令那曹操吓得‘肝胆俱裂’,有此二人在,合肥一战,已然…”

不等关兴讲完,关麟已经在摆手了。

“够了…二哥,你可别说了。”

“怎么?是四弟觉得自己的话站不住脚了?”难得让关麟吃瘪,关兴得意了起来。

“咳咳…”

关麟轻咳了一声,反问道:“二哥方才提及谁来着?”

“百骑截营的甘宁甘兴霸,奋力夺父尸的凌统凌公绩!”关兴抬高语调,趾高气昂。

整个东吴的武将中,关兴最钦佩的便是此二人,对他们的事迹自然也是如数家珍。

关麟饶有兴致的点了点头,旋即笑着感慨道:“百骑截营甘兴霸,奋夺父尸凌公绩好威风啊…就是,弟好奇了,凌统奋夺父尸,他爹是谁杀得呀?”

这…

关麟的话,一下子让关兴愣住了,他关注的从来都是“勇武至上”的事迹,可…这件事儿的源头,凌统的父亲是被谁杀得?他还真不知道。

关平的眼珠子也开始转动。

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心下一惊。

凌统的父亲是凌操,杀死凌操的恰恰是…

就在这时,关麟的话再度脱口。

“那还是建安八年的十一月,江夏之战中,凌统之父凌操在追击黄祖的过程中,被那时,尚是黄祖麾下的上将甘宁一箭射杀!由此,凌统与甘宁结下杀父之仇!”

轰…

轰隆隆!

犹如五雷轰鸣一般。

关兴这下彻底的怔住了,他张大了嘴巴,他彻底哑然了。

“竟是…竟是…”

过了半天,他才支支吾吾的张口。

关麟却继续道:“要不就说二哥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总说合肥城内张辽、李典将帅不合,可再不合,比得上孙权身边这一对勇武无敌的‘左膀右臂’不合么?”

“张辽与李典不合,充其量是阶层不同,面对强敌一样会力同心,可甘宁、凌统却是杀父之仇,同军为将,怎么可能力同心,若我是凌统,每每看到甘宁,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

“偏偏,合肥一战,咱们这位爱射虎的孙将军,他调集十万兵马也就罢了,竟把凌统、甘宁同时调来,如此排兵布阵,还足以彰显其拙劣的统兵之术么?如此统御,合肥一战,就是张辽外,再随便栓条狗也打赢了…倒是二哥,如此看衰合肥一战,这是哪来的自信?”

“…”关兴发现,他被绕进去了,彻彻底底的绕到了关麟的陷阱了。

可关键问题是,如果四弟说的没错,凌统与甘宁真的有杀父之仇,那…孙权的调集兵马、排兵布阵的统御能力,也太有问题了吧?

当然…关兴不是能轻易服输的人。

他依旧嘴硬,“四弟不过是诡辩罢了,合肥一战,张辽依旧没有机会!”

关麟眼珠子一定,“那万一?合肥一战,孙权输了呢?”

“呵…”关兴冷笑,“若是输了,那从今往后,四弟说什么,二哥就做什么?”

这个…

关麟浅笑一声,眼珠子转动,旋即玩笑道:“那第一件事,我要二哥倒立洗头!”

呃…关兴顿了一下,旋即瞪了关麟一眼。

“你先赢了再说吧!”

这边厢。

关家的这一对兄弟一言一语,针锋相对。

还立下了赌约。

那边厢,诸葛瑾还在侃侃而谈,越说越是逼真,俨然…“合肥赌约”、“湘水划界”这事儿已经稳了。

倒是诸葛恪,他始终保持着独有的、不属于这个年龄的那封谨慎,他环视着周遭,密切的关注着每一个附近的人。

有仆从悄悄的走到诸葛恪的身边,指了指停在路边的一驾华贵的马车,小声道。

“那马车中的是关羽的三个儿子!”

唔…

诸葛恪余光望向那马车,压低声音询问仆从,“坊间传出的,那让关羽下‘罪己诏’的关家四子关麟也来了么?”

第43章 攻势勿缓,不予敌喘息之机

关家四公子关麟来了么?

诸葛恪很关心这个问题。

毕竟,上一次“奇袭荆南”的计划,就是在这位四公子关麟手中毁于一旦。

当然,这中间必然有着许多纠葛。

多半…关麟散播的消息,暗中是由关羽,亦或者是诸葛亮提前的谋算部署。

但…

不可否认,是关家父子的争执致使此“东吴奇袭荆南计划”的胎死腹中。

那么?这关麟?究竟是龙,是虫?

诸葛恪不知道,但莫名的,他对这位关家四公子多出了许多兴趣。

“来了。”仆从十分肯定。

“他在干嘛?”诸葛恪饶有兴致的问道。

“他与兄长在马车中争执了起来,言辞激烈。”

“争执的内容是什么?”

诸葛恪问的急切。

“这个,好像是关四公子笃定,合肥一战吴侯会败。”仆从语气低微,他安排的人也是只听了个大概。

倒是诸葛恪,听到这话,他笑了,他饶有兴致的眯起了眼睛。

略微沉吟了片刻。

“笑话。”他嘴角裂开,摇摇头。“这关家四公子还真敢说呀!”

“也怪不得,关羽会挑选这么一个逆子迷惑父亲!”

念及此处,诸葛恪眼眸睁开,将注意力又转回了这边。

心头却是默念,河东解良关家,终究是武人粗鄙之家,出个目光短浅的‘逆子’并不奇怪。

倒是他们琅琊诸葛氏,家学渊源。

念及此处,诸葛恪继续吩咐道:“务必第一时间,将我父亲的书信交予吴侯之手,这把火,咱们还得烧的更猛烈一些。”

局势发展到这份儿上。

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

所谓攻势勿缓,不能予敌喘息之机!

琴瑟和鸣,奏出颇富江南韵律的柔雅乐章。

孙权高坐朝堂之上,堂下百官肃立,张昭站在首位。

一些官员带着好奇,饶有兴致的听着信使将诸葛瑾的书信娓娓道出。

年轻的陆逊排在最后,面上含着玩味的微笑。

终于,信使将书信念罢,孙权含笑。“诚如诸葛子瑜所言,如今的江陵城早已是满城风云,整个荆州,这‘合肥赌约’也将传得沸沸扬扬,倘若我东吴能取下合肥,关羽迫于无奈,只能将长沙、桂阳、江夏三郡交还于我,此乃天赐良机!”

听到这儿,将军中的甘宁站起身来,大大咧咧的喊道:“倘若关羽依旧不归还那当如何?末将觉得,只有抢来的东西,揣在怀里才最实在。”

甘宁的话说出了许多将军的心声。

首节上一节36/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