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6节

当即又有两匹狼被击中…

伴随着“咚咚”的两响,狼重重的摔下,勉力的站起,却仿佛浑身已经卸了气,很快就像是一滩软泥般瘫倒在地,没了生息。

之后的演武场,便是这男子游刃有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屠杀。

关羽气定神闲的看着这一幕,不发一言,不露喜怒。

仿佛这一切,他早就习以为常。

倒是身旁的马良感慨道:“不愧是关公的长子,关平公子这刀法已然颇具关公的神韵。”

诚如马良所言,正在演武场中屠狼的男人正是关平!

而马良的话,若是放在寻常父亲身上,定然欣喜若狂。

可关羽对子女素来严格,听过马良的话,他摇着头,语调却上扬道,“跟关某比,他还差得远呢!”

俨然,在眼高于顶的关羽看来,对付七匹狼却用这么多虚招,完全没有必要!

关羽的刀法讲究大开大合,强调的是一力降十会,而最核心的部分全都凝聚在前三刀上。

这前三刀,一刀比一刀刚猛!

普天之下,鲜有人能挡住!

而关平的刀法则是循序渐进…其中暗藏变化,倒是有一些赵子龙“百鸟朝凤枪”的味道。

演武场并不宽阔,群狼可躲闪的空间极其有限,关平风卷残云般的清扫战场,不多时,群狼已毙!

关平的刀法是那种在实战中“淬炼”出来的,刀刀毙命!

击毙七匹狼自然不在话下。

关平的“表演”激起了台下众将士的欢呼,也算是为后面的弟弟、妹妹们打了个样儿。

“孩儿拜见父亲…”

擦拭过青龙刀上的血迹后,关平方才走上高台向关羽行礼。

关羽依旧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他起先没有说话,过了许久方才朗声道:“子龙那‘百鸟朝凤枪’的路子看看就好,虚招太多,并不实用。”

这等品评,关羽本是随口一言,可脑海中却好像有什么镶嵌着的东西呼之欲出一般,他又补充一句:“坦之,你需记得!挥刀如治国一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虚招便如空谈,实招便是‘实干’,青龙偃月刀不需要花花架子,更不需要虚招,要的是一力降十会!是敌人想挡,却无论如何也挡不住!你可记下了?”

啊…

听到这话,关平一怔,他下意识的愣了一下,旋即连忙拱手,“是…孩儿谨记。”

他之所以愣住,不是因为“赵子龙”,不是因为“百鸟朝凤枪法”,更不是因为“虚招、实招”。

是因为从父亲的口中,他听到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

在他记忆中,这可是四弟早上答卷中的字眼。

父亲此前还因此震怒来着…

可现在却…

关平低着头,表情却是复杂了起来。

俨然,马良也注意到了这句话,他余光望向关羽。

从关羽的表情中,他能察觉…这“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八个字是关公不经意脱口的,可能他也没有意识…

又可能是他在看过关麟答卷后,莫名的记住了这八个字。

总而言之,马良能感受到,在关公心目中…关麟公子是有一定分量的,而在早上的“考文”之后,无疑这个份量更“重”了一分。

就在马良心情悸动之际…

一道清脆的男声传出:

“父亲,这狼,孩儿要打十个!”

众人寻声望去…

喊出此话者,却不是关公的二子关兴关安国,还能有谁?

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关平力劈七狼,一向争强好胜的关兴坐不住了。

而他的声音,一下子引起了整个校场的欢呼。

江风呼啸,今日比往常更加的寒冷。

江面上还起了雾气。

苍茫中,只见数只飞鸽正在天空中急速的飞驰,他们从荆北飞向荆南。

从江陵飞往零陵、桂阳、长沙、江夏。

每隔百里,便会有驿馆换下飞鸽,将飞鸽脚上的信笺绑到另一只飞鸽的脚上。

然后,让新的飞鸽继续向南飞驰。

自打汉武帝时期,汉朝的使者苏武被匈奴人扣下,苏武宁死不降,在草原上放羊!

苏武与大汉便是以这种“鸿雁传书”的方式互相传递书信起,这种利用飞鸽“归巢性”的特点传递书信的方式,已经小范围的运用在汉军中。

关羽更是专程训练了一批“飞鸽”,用来传递消息!

不足半日,已有飞鸽飞过荆南、荆北的交界,落在了此处的驿馆。

因为信笺并没有加密处理…

故而,沿途驿馆中的官兵是允许观看其中的内容。

这一处驿馆是一个老兵与一个新兵驻守…

更换“飞鸽”时,信笺展开,两人看到上面的字眼后,无一不面露惊诧之色。

新兵更是惊呼出声:“啥?江东要奇袭?”

“砰”的一声,这老兵一拳砸在新兵的脑门上,“谁说奇袭了?如今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关公的信笺中只说严加防范,密切关注江东动向?哪个字写奇袭了?”

“可…无风不起浪啊?”新兵一边挠着头,一边继续张口。“再说了,关公亲笔所写,派王甫与赵累各带五千军从水路赶往荆南…这不是…”

听到这儿…

老兵重重的喘了口气,“兵当得久了你就懂了,饭能乱吃,话不能乱讲!、我当早做防备,却不可大张旗鼓,泄露消息!”

俨然,老兵深谙为兵之道。

就两人说话的功夫…

飞鸽已经更换完毕。

几只精力充沛的飞鸽振翅继续向南方翱翔,这里距离江夏、零陵、桂阳还有一些距离。

可距离长沙郡已经很近了!

第19章 关公言:江东鼠辈,不足为虑

荆南,长沙郡。

古人总说荆州是四战之地,这不假。

但…细论之下,在这个四战之地的荆州中,江陵无疑最是兵家必争之所,而供给江陵钱财最重要的城郡便是此长沙!

《三国志》中就有记载“(长沙属吴后),蜀之钱粮恒是不济。”

由此可见长沙郡的重要性。

只是,如今的长沙,自打韩玄被刘备击败后,这里便成为了刘皇叔治下的一片乐土,一片没有战乱的乐园。

此刻,湘江岸边,琴瑟和鸣,奏出了这里独特的柔雅乐章。

一方石亭外,一干兵士伫立左右,石亭内的两个男子却正在对饮。

“‘立’奉刘皇叔之命,前来接替刘将军长沙太守一职,还望刘将军给予方便!”

这个自称“立”的男人,名唤廖立,是武陵人。

刘备兼任荆州牧时将其征辟为从事,如今,不到三十岁,就被刘备提拔为长沙太守。

至于廖立的履历。

昔日,刘备携庞统入蜀,诸葛亮镇守荆州地方,孙权派遣使者询问诸葛亮,蜀中士人中都有谁与他一起治政。

诸葛亮回答说:“庞统、廖立,都是楚地优秀人才,他们能同我一起共兴治国大业。”

也正因为这句话,廖立一直顶着“楚之良才”的殊荣,刘备也对他也颇为器重。

而他对面坐着的男子乃是刘磐,是荆州牧刘表从子,昔日与韩玄一道驻守长沙,城破后,黄忠、魏延归降,黄忠向刘备举荐刘磐,刘备便亲自登门拜其为长沙太守。

如今担任此长沙太守已经有四年之久…

此刻…听得廖立讲,他是来接替长沙太守一职,刘磐并不意外,他将酒樽一饮而尽,旋即扭过头望向湘江。

他指着一条流向湘江的河流道:“廖先生可知,这条河名唤什么?”

“愿闻其详…”

“此河名唤‘捞刀河’,相传乃是昔日刘皇叔派关公攻打长沙时,关公来到此河,乘小船沿河进入湘江,本是探查长沙城的河防情况。却不曾想,一个大浪将小船颠了起来,关公因未提防,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不慎落入河中。”

“周仓将军跟随关公多年,深知青龙偃月刀的脾性,便一头栽入水中,一口气逆水追了七里方才将宝刀捞了上来”

唔…

听到这儿,廖立一愣,竟想不到…这条看似普通的河流还有此渊源。

他反问道:“便是为此,此河才唤‘捞刀河’么?”

刘磐摇了摇头。“此仅为其一”

“那其二…”

“其二便是龙为麟族,鳞族水物喜逆水而行,关公宝刀上镶有青龙,青龙入水而活,因此宝刀入水后,青龙自然荷着宝刀逆水而上…便是为此,此地百姓将关公落刀之处取名为‘落刀嘴’,捞刀的这条河就叫‘捞刀河’!”

听到这儿…

廖立眼珠子睁大,他也是恃才傲物的主儿,听过这故事,自然觉得是有点儿玄幻了!

当即笑道:“此等故事可唬三岁孩童…刘将军何故…”

不等廖立把话讲完,“砰”的一声,刘磐当即打断,“廖先生此言差矣,关公在荆州那便是神!是战神,是水神,是灶神,是财神,许些年,荆南百姓们不拜其余诸神,只拜关公!”

讲到这儿…

刘磐豁然起身,“磐奉劝廖先生一句,做长沙太守并不难,只要唯关公之命是从即可,只,确保往江陵输送的钱粮按时抵达,不贻误军机即可!”

这话脱口,廖立方才感受到。

关羽…这个名字,对于荆州,对于荆州百姓,对于荆州官员意味着什么?

首节上一节16/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