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678节

  这是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郑知县脸都听绿了。

  在赵与芮之前,别人也会来上门送好处,讲利益,但后世那种做法还没形成,一般都是开价几万十几万这样,想直接贿赂郑知县。

  郑知县也轻易不敢点头,怕出事。

  现在赵与芮开口五百万,直接把他吓的半死。

第613章 树大招风

  郑知县不是不贪,确实是小打小闹不值他冒险。

  但是赵与芮开价五百万就不一样了。

  现在大元五百万的购买力,起码相当于后世五千万以上。

  有了这笔钱,郑知县不干这知县,跑到国外都行。

  如今世界各国,大元是消费最大的皇朝,东燕,南宋等海外诸国,反而消费低,他带着这五百万去这些国家,肯定过的比大元要舒服。

  但关键是,你赵与芮有这么多钱吗?

  “赵小旗。”郑知县不动声色看了他一眼:“三千万本钱,要自己先贴出来,朝廷审查合格后才补贴,这么多钱,定海上下,没多少公司有能力做下来。”

  目前为止,到郑知县这里吹风想拿下工程的,都是定海,或浙江有名的大型公司,有钱老板,赵与芮无名小卒,锦衣卫小旗一个,凭什么让郑知县信他?

  “投标定金是一百万吗?”赵与芮问。

  “当然。”

  “叭”一张存折甩在郑知县面前。

  郑知县定睛一看,上面有一百多万,不会过户主是锦衣卫小旗所,公家的钱。

  这家伙胆子真大,郑知县心中暗暗佩服,沉声问:“然后呢?”

  “去银行申请贷款,利息是一大笔钱,银行肯定同意。”

  “这也行?”郑知县一脸不可思议。

  赵与芮心想,又不用全部他出钱,到时再分段层层转包,让各老板贴钱先干,需要自己拿出来的钱,其实是极少一部份。

  只要手上有一两百万,赵与芮有把握把整个工程顺利的运行起来。

  郑知县有些犹豫,既想要赵与芮的五百万,又怕赵与芮干不下来。

  赵与芮见状又道:“郑知县怕什么,下官若是干不好,郑知县完可以收回去,再重新指派,朝廷还能大赚一笔,我若没把握,岂能干这种自毁前程的事?”

  赵与芮拍了拍存折,我拿一百万抵押在你这里,没把握岂不是白送县衙?

  郑知县盯着赵与芮看了好久,终于叹道:“英雄出少年,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一代胜一代。”

  九月下旬,赵与芮亲自拜见郑知县,一下子搞定了两件事。

  拿着定海县近几十年的第一大工程,顺便让郑知县同意了小旗所加二十个临时工。

  现在小旗所加人的事,只差最后一步,庆元府千户徐正点头。

  第二天,赵与芮又亲自跑到庆元府,拜见千户徐正。

  徐正听到也是微微动容。

  这几天赵与芮的名字老在他面前闪过,这还是第一次有小旗级别的低层武官名字,能引起他注意。

  赵与芮过来就说两件事,一是小旗所加人,第二件事是,万亩粮田改造计划中划一千亩给徐正的亲戚或家人来干。

  不过赵与芮也说的很清楚,徐千户的人要保证工程质量要好,我保证徐千户能赚大钱。

  这是第一次有小旗级在徐正面前说话这么不给面子。

  徐正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觉得挺有意思的。

  不料,赵与芮马上语气一转,说,听说徐千户和四海银行齐总是同学,还请徐千户打个招呼,我想贷款五百万,其中我拿四百五十万去做工程,徐千户拿五十万。

  “。。”徐正乐了,真没想到赵与芮还能这么干事的。

  他郑重其事看了赵与芮几眼,沉声道:“凭你的本事,当区区小旗,有点屈才了。”

  “还请徐千户多多提携。”赵与芮当头就拜,没有犹豫。

  “恩”徐正长长的恩了声,也没有明确表态。

  他嘴上是这么说,还得看赵与芮后面的表情。

  这么大工程,要是赵与芮真能做下,还能赚大钱,徐正肯定是要重用他的。

  五十万啊,拿了这五十万,我也有机会,向上面走动走动。

  徐正要是知道赵与芮给了郑知县五百万,不知做何感想。

  不过赵与芮贷款五百万,给五十万算是相当之多了,他心里还是很满意。

  经过赵与芮一番东奔西跑,不但成功贷到了款,还结交了不少相关官员,更是和顶头上官,庆元府千户徐正拉下了关系。

  回到定海后,四海银行贷款五百万,年利5.2。

  利息不低,但也在赵与芮承受范围。

  他立刻以大明贸易集团的名义,由老朱和老张去投标,最后以三千一百万中标。

  中标金额比原先预想的要多,但郑知县很满意,因为其他人投标金额,在他的错意下,全比大明贸易的要多。

  最低的都有近四千万。

  朝廷没办法,当然要按最低的来,只能重新核算成本,最后朝廷,省,庆元府,各自多出了五十万,余下的由定海县本县自支。

  赵与芮把一万亩粮田改造分成十个一千亩,重新选择二包工,让他们出钱出力去搞。

  粮仓也是如此,分成十段工程。

  他自己的大明贸易只干一段,投入成本比较低。

  通过收钱和做工程的事,赵与芮在定海算是一炮而红,无论官商两路,基本都认识赵与芮这个小能人了。

  不认识的,也听过他的名字和传说。

  所谓树大招风,赵与芮最近这么红,当然也得罪了很多人。

  十月中旬,定海码头一艘船从东瀛回来,刚刚靠岸,上面几位劲装大汉拥簇着一对青年男女走下甲板。

  码头边站着四五个男女,看到他出现,也立刻迎上。

  “大少爷,少奶奶。”

  来人正是定海有名的糖商吴立。

  吴家在定海县经营白粮有几十年历史,当年就是最早一批和赵与芮合作在定海弄白糖的,随便白糖制作在民间传开后,他们也开始转型,从制白糖,变成贩卖白糖,主要销往东瀛,高丽等海外地区。

  这次吴立亲自跑了趟东瀛,卖了批货,同时也运了回来一批货。

  他下船后,就看到岸边站了一大波脚力,等他们这边一个人挥手,脚力们轰然叫好,一涌而上,到他们船上帮忙搬运货物。

  吴立看了很不爽,因为他们家自己原本有员工可以帮忙运的,不过码头上就是这样,这些穷脚力,占着不肯放,他们为了宁事息人,也只好如此。

  “大少爷,脚力最近涨价了。”岸边迎着他的管家老李小声道。

  “涨价了,特吗的?”吴立大骂了一句。

  老李道,苏州佬和淮西人合伙,同时涨价,各路老板也只能忍气吞声。

  “北方佬呢,那批人不是便宜吗,为什么不用他们?”

  “被打跑了。”老李脸露害怕之色:“淮西人下手可狠,生生把北方佬打跑了。”

  然后吴立又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他们家在码头上的一个商铺,因为不愿意交钱,被火烧了。

  “纵火的就是锦衣卫的小旗赵与芮,大伙都知道,但没有证据,告不了他。”

  “上面官官相护,都为了收钱,告他也不了了之。”

  部下义愤填膺,个个都在大骂赵与芮。

  吴立一听自己不在,家里的铺子都被烧了,真是勃然大怒。

  锦衣卫知法犯法?无法无天了?

  还有这么收钱的?

  定海城这么大,就没人管他?

  人家是锦衣卫,是官呐,不好对付。

  吴立心事重重上了自己的汽车,脸色阴沉着想着心事。

  片刻后,看看汽车里只有自己老婆钱小玉,司机老吴,管家老李,都算是心腹和自己人。

  他沉声道:“能不能找辽人,把姓赵的干掉?”

  辽人就是原来辽东地区的人,据说打架都挺猛的,在当地也有一股势力,不过人家不混码头,混其他的。

  “不好弄。”老李道:“赵与芮收钱的事,得罪了很多人,很多人想干他。”

  “但这家伙现在小旗所里多招了二十几人,每天进出都带着大量手下,加上他身上有枪,不好下手。”

  “还有码头的脚力好像和他一伙的,经常和他在一起,脚力人也挺多的,有几百号人,像保镖似的,前拥后护,真不好下手。”

  吴立沉默了片刻,冷然道:“我从东瀛带了几条枪回来,老李,帮我找几个辽人。”

  老李脸色微变,但还是点了点头。

  定海县城中辽人挺多的,有的搞红楼生意,有的搞堵挡,基本都是玩偏门。

  大部份辽人都能赚大钱,未必肯干这种卖脑袋的事。

  所以老李得找一些刚到定海的辽人比较好。

  他一边派人到处物色人手,一边再次来到他们的店铺。

  店铺漆黑一片,上次被纵火烧了。

  当时店铺里其实有个人值班的,但对方事先扔石头,砸玻璃,把里面的人引了出来,然后再纵火,算是没烧死他们的人。

  对方没弄出人命,所以老李认为吴立要派人杀赵与芮,有些不妥。

  但吴立坚持要干,老李也没办法,只好支持。

  现场好多人在,员工们正在清理店铺,重新装修。

  纵火的事到现在快过了大半个月,还没有完全清理好。

  老李在现场看了看,发现十几人在现场,但大部份都在磨洋工,干的有气无力,慢慢吞吞,只有三个人在奋力搬运东西,干的比较卖力。

  关键这三人还眼生的很,看起来好像还有点像辽人或北人。

  “来福。”

  “在。”店里的二掌柜来福立刻跑过来。

  “大半个月了,还没有整理好,什么时候才能装修?”老李大怒,破口大骂,说这些人干活都在偷懒。

  来福苦着脸,因为大部份都是本公司员工,又不另外给钱,他们当然慢慢吞吞。

首节上一节678/6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