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开局迎娶绝美女帝 第50节

“你怎么了?”

李玉瑶看出杨林的神色,有些不对。

不过没等杨林开口,李玉瑶便问道:“是因为刚才你又套路了他们,感觉过意不去?”

杨林抬起头,惊奇地看向李玉瑶:“你又进步了,不仅真的懂了套路的意思,还看出了我是在套路。”

“跟你学的。”李玉瑶淡淡道,“我现在虽然懂套路了,但按照你的话说,我懂的套路还不够……深!所以我虽然知道你在套路他们,也想明白了一些,可还是有些关键的地方,不太懂。”

“说说看。”杨林扬了扬下巴,示意李玉瑶问。

李玉瑶开口:“我先说说我看懂的地方。”

“首先,你那个五百两银子的互助基金,虽然名义上是为了帮助大家,但只要收取利息,就能给你创造利益,它能帮助人,但更能为你赚钱!”

“我说的没错吧?”

第62章 修路和盖房

杨林微笑着点了点头。

只是笑容中,透着些许苦涩。

“同时,还不上钱的村民,就只能给你工作来赚钱还债,虽然这样做比在刘地主那借钱要好得多,但也等于把他们,都和你绑在了一起!为你所用!”

“而且,从前大伙来找你借钱,你碍于情面,不方便收取利息,有了互助基金,谁再有用钱的地方,就可以去借互助基金,而你就能光明正大的收取利息了。”

等李玉瑶说完,杨林补充道:“其实还有一点。”

“什么?”

李玉瑶有些吃惊。

杨林开口道:“既然你已经看出,互助基金的本质,是可以盈利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发展它,让它慢慢的不再只局限于村里?”

“未来,它完全可以走出江河县,覆盖平原郡,整个江南省,整个大乾!”

“甚至还可以拓展为保险公司模式……”

意识到自己一时说多了,杨林立刻闭上了嘴。

“保险公司?”

李玉瑶惊讶:“那是什么?”

杨林笑笑:“那个还远,以后再说。除了互助基金之外,你还看出了什么?”

李玉瑶连忙认真地继续道:“还有修路!”

“你从前跟我说过,世界上最远的路,就是套路!而你今天说要拿一千两银子来修路,我想也是套路!”

“首先,咱们做豆腐和药水的生意,如今村子里的客商,已经日渐多了起来,所以你虽然说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其实修路对谁最有利?还是咱们自己!”

“其次,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给咱村修路还是其次,你是想趁机调集人手,去老黑山修路吧?”

李玉瑶目光炯炯地盯着杨林,想要验证自己的猜测。

“不错。”杨林点点头,“你又都说对了。”

“那么还有我没看出来的细节吗?”李玉瑶认真地问道。

从前,她并没把杨林太当回事。

但逐渐的,她已经意识到,杨林的心思,竟比自己还要深!

李玉瑶是个不服输的,现在她正在学着,去读懂杨林的心思。

“几乎没有。”杨林微笑着说。

“几乎?”

李玉瑶注意到了这个词。

“呃……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李玉瑶茫然摇头。

她越发惊讶,杨林从哪知道这么多特别的句子?

“要想富,先修路,说的就是只有运输通畅,那么贸易才能打通。”

“就好比咱山里的猴头菇,那是有名的山珍。但在咱这,并不值钱,因为咱村里人,吃猴头还是吃其他蘑菇,没有太大区别。”

“但猴头菇拿到江河县,就能换几十文钱;拿到平原郡,可能会卖几百文。”

“若是到了京城,我相信以这野山珍的地位,怕是几两银子,都不是问题!”

李玉瑶肯定地点点头。

“而只要运输通畅,形成了稳定的贸易路线,全国各地的货物,都可以进行互补。如此一来,低物价地区的人们,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而高物价地区的人们,也能更加轻松的,购买到更多、更好的商品。”

“为何现在贫富很难改变?主要就是因为穷人赚钱的途径太少,而富人花钱的途径也太少了!”

“钱这个东西嘛,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创造更大的利益。当穷人拼命攒钱,而富人有钱却花不出去的时候,那么这些不动的钱,就是死钱!它对于经济,对于社会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

讲到这,杨林又意识到,自己又讲多了,李玉瑶未必能够听懂。

杨林看出,她似乎对这方面很感兴趣,以后就有机会,再跟她普及一下《资本论》吧。

果不其然,听了这番话,李玉瑶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咳咳,说回修路。”

“有一点你说错了,在咱村修路,我不是为了应付,我是认真的!”

“路就像我们身体上的血管……呃,也就是经脉,它联通四肢百骸,非常的重要。”

“咱们村的路,只是第一步。”

“未来,咱们的生意做到哪,路就要跟着修到哪!”

李玉瑶不由得惊呆。

她记得杨林曾说过,未来他会把生意,做到整个大乾!

难道他也要把路,修到整个大乾?

她做皇帝时,不知道民间的路究竟是什么样的。

但一路流浪至江河县,让她见识到,大乾的路,是多么的不堪!

除了官道还算平整通顺之外,其余的路,大多都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如此道路,贸易又怎能通畅?

可杨林真的能把路,修到整个大乾吗?

她难以置信!

李玉瑶回过神来:“至于给大家盖房子,这个也很不对劲。”

“建一座砖瓦房,至少要十几两银子,可你现在只收四五两银子,看上去你真的亏了。但直觉告诉我,你永远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所以我想不明白,你如何通过盖房子来盈利?”

杨林的笑容再次苦涩,轻轻摇了摇头,叹息道:“其实盖房子,是最赚钱的!”

“哦?”李玉瑶疑惑,“愿闻其详。”

“首先,你需要知道,盖一座房子的成本,和盖十座、一百座的成本,是完全不同的。”

李玉瑶点点头。

这个她能理解,杨林曾经跟她说过,“规模化会大幅度降低成本”。

“所以,咱们一次盖几百座房子,成本至少能降低三成。”

李玉点点头:“按照正常一座房子十五两来算,降低三成,也还要十两银子,因此你仍旧是亏钱的!”

杨林继续道:“盖房子的主料,不过就是砖瓦、泥沙,以及木材、人工。”

“木头和石头咱这多的是,耗费一些人工也就是了,砖瓦咱的土窑都能烧制,原材料只是黏土,所耗费的也只是人工。”

“所以,对比起购买建材,我们又至少能节省三成的购买成本,以及一成的运输成本。”

李玉瑶有些吃惊:“所以,你建的土窑,不仅仅是为了盖咱们自己的房子?你早就想到,要建房子来赚钱了?”

“可是,即便这样,你最多也就是不亏本而已,还是无法盈利!”

李玉瑶直直地盯着杨林。

看着杨林那愧疚的目光,她意识到,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第63章 产业链

杨林点点头:“你说的没错,我详细计算过数据,如果仅仅是这样,咱们只是不亏不赚,白忙一场。”

“但,你忘记我说的盖房基金了吗?”

“你是说……利息?”

李玉瑶冰雪聪明,一点就透。

“不错,利息才是盖房项目上,重要的收入来源!”

对这些质朴的百姓,使出这种套路,杨林的心其实也不好受。

但没办法,扎根于此,想要起步,就必须要把脚跟扎稳。

靠山村的盖房项目,至关重要,关乎着这一大产业的开始,同时也是一次实验。

得天独厚的环境,所以纵然心里不忍,也只能拿自己的“乡亲们”,来祭奠走向房地产市场的第一步!

每每当他大喊着“乡亲们”的时候,他都会想到上辈子那些电商主播,在直播间里卖力地大喊着“家人们”。

面对这些穷苦百姓,用出这些套路,杨林自己也不好受,可是想要发展,想要前进,在守住自己底线的情况下,他也不得不在大乾,当一次奸商!

“可是,你只收一分利,这利并不高啊?”

李玉瑶还是有些想不明白。

如今的大乾,可没有什么限制借贷利率的条文。

民间借贷,两三分只是寻常,五六分利都不在少数。

若非如此,那些借钱的村民,又怎会还不上钱,只能卖地?

所以李玉瑶不明白,杨林搞的盖房基金,利息只要一分,又能有多少利润呢?

杨林摇头道:“娘子,一分利看似不多,可你有没有想过,把时间拉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呢?”

李玉瑶默默计算了一下,顿时大吃一惊!

之前杨林在和村民们讲的时候,他并没有详细计算,只是听到最终结果是,每个月按揭四十文钱左右,让她感觉这个数字也不算多。

可现在仔细一算,结果却是让他大吃一惊!

原本借款三千六百文,二十年的利息,就达到本金的两倍,七千二百文!

这还不是利滚利的算法,原本的三两六钱银子,就变成了十两银子!

李玉瑶倒吸一口凉气。

盖一座房,竟然净赚七两银子!

全村盖二百多座房子,他们就能赚两千两银子!

首节上一节50/2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