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 第53节

商人也没什么不好,又不是不能科考。

李格非认真的问陈宁:“以后有什么打算?明年秋闱发解打算考吗?”

陈宁道:“自然,已经在准备了。”

“几分把握?”

陈宁:我怎么知道啊。

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道:“在下不敢夸下海口,十三分把握还是有的,多出来的三分是汴京读书人欠我的。”

李格非:“……”

你小子脸皮有点厚啊!

说话间,外面一名管事走进来,轻声道:“老爷,户部员外郎、兵部主事约你明晚去樊楼。”

李格非挥挥手道:“知道了,将帖子放下吧。”

等管事走后,李格非才对陈宁道:“老夫在官场还有点关系,日后你若真中进士,老夫可以让你少走三年弯路。”

“但这有个前提,要对我女儿好,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

陈宁想了想,又端着茶喝了一口,这次他小心翼翼的摆放整齐了。

他看着李格非,意味深长的问道:“李大人最近见的客人有点多啊。”

你还有闲工夫提点我,我先提点提点你吧。

李格非到没有官场的臭毛病,也没有嫌贫爱富。

陈宁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不错的人,即便他误会自己和他女儿那样了,也没有动刀动枪。

李格非笑道:“是,都是老夫在官场的助力,庙堂和江湖一样,纵观华夏几千年来,社会规则都是一样,若想过的好点,你需要借势,譬如你经商需要势,那些人脉关系都是你的势。”

“以后你做官也需要势,在大宋,孤臣不会有好下场。”

这是李格非对陈宁的提点。

陈宁想了想,对李格非道:“李大人是苏轼的学生,对朝堂形式看的很透彻。”

“有没有想过未来不久,你们这一派势力会土崩瓦解?”

李格非愣了一下,深深看了一眼陈宁,道:“什么意思?”

“你知道老夫什么派系?”

陈宁道:“在下之前不是说了么?李大人是苏轼的学生,东坡先生反对王安石变法,那李大人不也是如此?所以当为守旧派,对么?”

李格非面色渐渐凝重起来,他此时不得不对陈宁开始改观。

“为什么说我们这一派势力会土崩瓦解?”李格非严肃的看着陈宁。

第59章 这小子有点意思

李格非起初认为陈宁是一名读书人,有着读书人共同的特点,只读圣贤书,不知政治事。

其实这不稀奇,当初他自己也是如此。

在没有进入官场之前,甚至于在成为苏轼学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压根不懂任何政治事。

在这种还没经过政治毒打前的读书人,他们都很单纯,他们的观念中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这个世界没有灰一说。

但进入政治场的历练之后,他们才发现这个世界是混沌的。

李格非用了几十年参悟明白的道理,但陈宁似乎还没踏入官场就有点感悟?

李格非认真的看着陈宁,询问道:“你说说看,为什么我们这一派会很快土崩瓦解?”

“还有,你怎么知道朝廷的派系?”

陈宁一脸无语,我是没接触过朝政,但我也不是傻子啊。

陈宁道:“从熙宁变法开始,大宋一直在寻求一条强国强军之路,所以王安石开始变法,力求强宋。”

李格非不屑的道:“他不是在强宋,他是在搅浑大宋这摊水,让他自己结党营私。”

陈宁不与李格非争论这些无聊的事,也不想定义王安石变法究竟是好是坏。

“在熙宁后,到前朝哲宗继位,开始元佑更化,实际前朝皇帝还是在求变法以强宋。”

李格非认真的盯着陈宁,他忽然感觉这个小子和他想的不一样。

在他没见陈宁之前,他最初认为陈宁是个纯粹的商人,商人趋利。

柳园文会后,他认为陈宁有点才华,最起码能对出太学国子监祭酒的千古绝对,才华不低。

可这毕竟只是文坛雅事,文人雅事和朝廷政治有着云泥之别,不能说你有才华就能做好官,就能做出点政绩。

这里面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在柳园文会后,李格非稍稍对陈宁有些改观,从商人变成了读书人。可也仅仅如此。

但今日他再次刷新了对陈宁的观念。

他是一个不一样的读书人,最起码和大多数泛泛之谈空口鉴朝政的迂腐读书人不同。

陈宁道:“李大人方才问我为什么很快旧派会土崩瓦解?”

李格非道:“是,最起码现在没有任何苗头,新帝登基后,韩学士从知大名府被召拜到吏部尚书,短短几个月内,从吏部尚书升到门下侍郎,又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成为当朝右相。”

韩忠彦在前朝哲宗时期,因为是守旧派,被主张元更化的哲宗皇帝贬为知大名府。

在宋徽宗赵佶继位后,短短几个月,直接从知大名府升到了右相的高位。(注:这里的宋徽宗是方便阅读,活着的时候自然不会这么叫他)

这还不足以说明,新帝是偏向守旧的吗?如此情况下,他们守旧派何愁不发迹,为什么到你小子口中我们用不了多久就会土崩瓦解?

陈宁认真的道:“李大人说的没错,但看待问题不该这么看的,你们政治家不都是说走一步要看三步吗?”

“未来局势若不看清,当下不就会陷入泥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李格非回以肃穆,他此时抛开先前所有成见,抱拳道:“让老夫听听你的高见,怎么才能走一步看三步,看哪三步?”

陈宁道:“其一,回顾历史。”

“向太后是守旧派对也不对?”

李格非点头。

陈宁反问:“向太后当初支持谁登基?”

李格非愣了一下,不解的道:“他支持端王,也就是当朝官家,这怎么了?”

陈宁道:“向太后三朝在后朝,她一言可定官家登基与否,一言可罢黜当时最有希望的简王赵似、申王赵。”

“其势力之大,遍布朝野,当朝官家会不会忌惮?”

李格非神色复杂,沉默许久,却没开口,只是愣愣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他没有刚来的那种轻浮,多了几分稳重和沉稳,尤其在分析这些朝事,他眼中的睿智,面上的自信,一言一行,洞察一切的精明,无不高屋建瓴,这是李格非从未见过的神采!

就宛如知晓大宋未来走向的神一样。

李格非不知道也不清楚他此时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妙的感觉,总而言之,他对陈宁已经开始有些惧怕起来。

可他明明只是汴京一个不起眼的读书人而已!

陈宁反问:“官家若想在朝中站稳,会不会清除向太后的羽翼?打击向太后势力的第一步就是反对守旧,摒弃向太后朝中所有势力,以期站稳他皇帝的脚步,是也不是?”

李格非惊恐的看着陈宁,倒吸凉气,半天没有开口。

陈宁继续道:“其二,执政章反对端王继位,当朝官家继位后,会不会对章动刀?”

李格非反驳道:“你前后矛盾,章是变法派。”

陈宁道:“可我并没有说官家立刻就会对守旧派进行打击,但凡他懂点朝政,都不可能立刻打击以向太后、韩相公为首的守旧派,因为这个派系势力太广。”

“所以他会先打击变法派,从章极其辖下势力开始。”

李格非有些懵,他有些理解不了陈宁的思维。

陈宁端着茶呷了一口,认真的道:“打个赌吧,用不了多久,新派的一些人会被贬。”

李格非:“你确定?”

陈宁微笑了一下,并没有开口。

许久后他将茶盏放下,才对李格非道:“我分析这么多,其目的是想劝李大人,不要在和那群人走的太近,做个孤臣没什么不好,最起码将来暴风雨来的时候,它不会牵扯到你。”

李清照前半生意气风发,这其中是因为她有个好爹,但她这个爹现在也不能意气风发多久了。

顶多还有一两年时间,李格非就会作为元党第五号人物被驱逐出京,后半生清贫悲惨,又加上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妻不和……嗯,当然现在不太可能了。

总之李清照父女用不了多久就会开始遭遇灾厄。

而李大才女也从前半生意气风发时不时伤春悲秋的小资诗词,变成后面的命途多舛的感慨。

大才女,我在救你啊,这都不给钱?爸爸也不叫一声,过分不过分!

第60章 臭小子,我要干死你!

李格非闭上眼睛沉思,许久后才睁开眼看了一眼陈宁。

他忽然问道:“汝打算什么时候和小女完婚?”

啊?

陈宁呆了一下,刚才咱们国家大事聊的好好的,怎么忽然转到儿女情长上来了?

陈宁肃穆道:“胡虏未除,何以为家?”

李格非:“……”

他淡淡乜了一眼陈宁,道:“权且当你有这个心思,可你有这个能力吗?不要和老夫唱高调。”

“范仲淹、王安石那么厉害,北方的形势解决了吗?岁币之事缓解了吗?”

“枢密使狄青武技那般勇猛,辽人败了吗?退了吗?”

“他们穷其一生都做不到的事,你在这胡乱吹嘘什么,给老夫老实点回答!”

陈宁一脸沮丧,他说话好伤人啊,不过却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陈宁硬着头皮道:“自古讲究门当户对,要么……明年待我进士及第?”

李格非喝道:“好!那就在给你一年半时间,明年秋闱发解,你若中第,吾便安排张罗婚事。”

不是。

你就这么草率?

陈宁试探的问道:“若是中发解没中进士呢?还是配不上阁下闺女啊。”

李格非端着茶,淡淡的道:“老夫不嫌弃你。”

“好了,回去好好读书吧,老夫看好你。”

陈宁哦了一声,他想了想,将茶盏随意放在案几上,起身后故意将椅子朝左右挪了挪,然后遛了出去。

李格非满头黑线,宛如蚂蚁在身上爬一样,起身赶紧将茶盏摆放整齐,又小心翼翼的将太师椅恢复到原先的位置。

首节上一节53/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