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 第165节

那两名僧人狐疑的看着苏策,道:“什么意思?”

“这位施主里面请。”

“方才真的感谢你帮我们拆穿了那群臭道士的把戏,多谢施主了。”

两名僧人对陈宁感谢道。

苏轼:“……”

他老脸一红,原来是沾了这小子的光啊,弄的一脸尴尬。

进入后院,这里就宁静了许多,前院的香客不在,一缕缕檀香在空气中飘荡,让人不自觉的心旷神怡。

少顷,又有两名和尚走来迎接苏轼,这是大相国寺住持派来的。

嗯,这次苏轼总算找回来了点面子。

不多时,僧人便带着他们来到一处古朴的房屋。

苏轼微笑着走过去,双手合十虔诚的道:“无相大师,好久不见。”

那名老和尚身材消瘦,白色胡须很长,虽然上了年纪,但眼神却很矍铄。

“东坡先生,上次一别,你我有二十年没见了吧?呵呵。”

苏轼道:“二十三年咯。”

再次重逢,两人都不胜唏嘘。

无相主持让人给众人拿来蒲团,苏轼脱了鞋子,盘坐在蒲团上。

陈宁有样学样。

至于两名女眷,则没有脱下鞋子,直接盘膝坐在蒲团。

小沙弥给四人端着茶水送了过来。

苏轼笑着寒暄道:“无相大师身子可还好?”

无相大师微笑道:“还好还好,东坡先生呢?”

苏轼苦笑:“还行吧。”

若不是他感受到生命已经快要到了尽头,也不会来拜访无相,寻求死亡的真谛。

无相大师又看了一眼陈宁,笑着道:“贫僧要感谢这位小施主,替大相国寺解了围。”

陈宁微笑道:“好说。”

无相大师点点头,旋即苏轼才开口问无相大师,道:“道家说,身死道消,佛家说,立地成佛。”

“人死后,究竟会变成什么?”

无相淡淡的道:“贫僧尚且不知。”

陈宁笑道:“这不简单吗?佛不佛的都是虚无缥缈的。”

“一念可成佛,一念可成魔。”

“全看个人修养。”

李清照瞪着陈宁,虽然没说话,但那眼神的意思已经表明一切了。

你能不能少说话,多听一听啊?怎么哪里都管不住嘴巴?

你又不懂佛法,怎么哪儿都要逞能一下?

无相法师愣了一下,看着陈宁,笑道:“哦?小施主这两句话倒是不错,不过贫僧不解,何为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陈宁道:“这个好说,老秃驴,爹来告诉你。”

众人一愣,就连苏轼脸上都变的难看起来,李清照赶紧赔罪,道:“大师,他这个人就这样,你莫要和后辈一般见识。”

言毕她狠狠瞪着陈宁,心道你是不是疯了啊你?

陈宁微笑着对无相法师道:“刚才你是不是心里愤怒啦?佛家不是已经戒掉七情六欲了吗?”

这还是陈宁现学现卖,刚才从外面那道士身上学来的。

无相法师赶紧平复心情,方才不悦的脸色换成了笑容。

陈宁又道:“你看,现在您又一念成佛了。”

无相大师仔细想了想,一脸佩服的看着陈宁,道:“小施主果真厉害,贫僧不如。”

苏轼此时也反应过来,有些意外的看着陈宁。

这小子的悟性是真高,这些言论分明是方才在大相国寺外道士揶揄和尚的。

可现在他居然能将其化为己用。

陈宁摆摆手,道:“小事尔。”

无相笑着问陈宁,道:“施主也学过佛法?”

陈宁摇头:“没,没啥兴趣。”

无相听后哦了一声,也没多问,旋即又开始和苏轼谈论起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

这个争辩从唐朝就开始了,到宋朝依旧没有定论。

双方都认为自己是佛家正宗。

苏轼和无相都是虔诚的小乘佛法的拥簇者。

陈宁道:“不对!”

“我觉得佛法不该分小乘和大乘。”

李清照面皮狠狠抽着,道:“你怎么什么都要插两句嘴?”

“你是不是闲的啊?”

陈宁自然不是闲的啦。

今天这么表现是有目的的。

他想要大相国寺后面的两亩地。

家里的玉米种子还有一些,总不能在自己小院子里面种,很显然那里土地面积不够。

所以需要土地。

可问题是,如果去买地,需要花钱不说,每年还要交税,一来二去的这钱可就多了啊!

但是大相国寺的禄田不一样,大宋规定过,凡道佛等田不需与朝廷纳税。

搞一两亩田,才是陈宁这次来的目的。

果不其然,无相法师好奇的看着陈宁,道:“何以这么说?”

苏轼也蹙眉道:“你此言何意?”

陈宁淡淡的装逼道:“很简单,小乘的本质是追求个人的解脱和涅。”

“大乘的本质是普度众生。强调众生皆佛,具备成佛的潜能。”

这个是他瞎扯的,他其实也不太懂,反正后世听老和尚忽悠过。

无相和苏轼点点头,然后问道:“而后呢?”

下面就是陈宁瞎编的了。

“这就好比学问一样。”

“在一个人童年的时候,他需要学习千字文、百家姓,长大后要学习四书五经。”

“那么我们是不是将千字文、百家姓和四书五经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呢?”

“可他们本质上都是学问,只是人生不同阶段学习感悟不同而已,有了前者才能循序渐进去学后者,如果只学后者不懂前者,那岂不就是空中楼阁?”

我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陈宁偷偷瞄了一眼无相法师和苏轼,见两人在发呆,很好,他们被我忽悠住了!

第190章 俗家弟子

整个禅房十分安静,落针可闻。

苏轼瞠目结舌的看着陈宁,神色复杂,端着茶水想喝一口,旋即又下意识的将水放在桌子上。

无相法师闭上了眼睛,整个人陷入沉思。

李清照和宁佩雅听不懂,她们对佛学没有任何研究,但他们会看神色。

此时见苏轼和无相住持神色皆变,便知道陈宁这话恐怕狠狠地触动了他们。

李清照想不通,她真不知道陈宁这些东西都是和谁学的。

什么他都能接两句,而且还都能让人震撼不已。

宁佩雅没有这么多想法,脑子里只有五个字:宁哥儿, 牛逼!

不知过了多久,无相法师才顿悟一般频频点头,震撼的看着陈宁,道:“小施主……老衲开眼了,见识了,参悟了!”

旋即,他才苦笑着对苏轼道:“你我两人一起苦研小乘佛法,总以为这才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佛教正宗。”

“原来教义没有正宗的说法,本就同出一源,何来正宗之说?”

“就如小施主说的那样,千字文百家姓是学习,四书五经也是学习,都是知识的累积。”

“先小家后大家,先个人涅,在普度众生,这不就是佛家之教义吗?”

无相法师给予了陈宁极高的评价。

苏轼面色严肃的点头,道:“正是如此。”

无相法师沉思了片刻,看着陈宁,询问道:“小施主婚配否?”

陈宁摇摇头:“暂无。”

好啊,那便好。

无相法师继续道:“贫僧观小施主慧根极强,可否加入我佛门,贫僧愿意将毕生所学,全部教授给小施主。”

尼玛!

你这个老和尚不厚道啊,我要学你的佛法干什么?我要你的田啊!不交税的田。

陈宁在思考。

只是这时,李清照却脱口而出,道:“不行!”

众人狐疑的朝李清照看去。

李清照咳嗽一声,道:“哦,他要科考的……”

苏轼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陈宁忙不迭道:“大师,你莫要听她的话。”

嗯?

首节上一节165/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