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 第139节

程颐也有些尴尬,忙不迭故作正色道:“老夫就这么随口一提。”

陈宁却好像被打开一道神奇的大门,忽然道:“如果我写一本书,也可以的吧?”

赵佶:“完全没问题!”

陈宁:“如果我写一本书去印刷贩卖,也完全没问题吧?”

赵佶:“自然可以,定能大卖!”

陈宁想了想,摇摇头,神色暗淡的道:“算了。”

赵佶忙道:“怎么了呢?能卖很多钱啊,你不是喜欢钱吗?”

陈宁正色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程颐:“好好说话!”

还是程夫子了解我。

陈宁苦笑道:“这不中啊,我若是刊印了,若是民间有贱人买了我的书,然后再刊印去卖,那我不是亏的裤衩子都没了?”

“咱大宋又没有版权保护,我才不干这种亏本事,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给别人做了嫁衣。”

赵佶:“……”

程颐:“……”

不过两人此时却陷入了沉思,诚如陈宁说的那样,大宋现在没有版权保护,很多读书人都对官府反映过这一现象,不过官府一直没做什么,倒是弄的民间读书人怨声载道。

赵佶看着陈宁,道:“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陈宁急忙搓了搓手:“好说!若是朝廷立法,对侵权的商人给予罚款,将他们非法所得全部给我这个原创者,那就没事了。”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给我做嫁衣,他们辛辛苦苦卖的钱,最后全部会归于我,如此我还不要付印刷成本。

很好!我很机智!

赵佶双目一亮,道:“不失为是个好办法。”

陈宁严肃的道:“其实这非为我着想,我这是在健全大宋的法制!”

赵佶鼓掌道:“说的极好!你的觉悟很高!”

高什么啊?

程颐一脸无语,很显然这臭小子是在为自己牟利。

不过话说回来,陈宁这个建议确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陈宁压了压手,道:“宋兄不必如此,我也只是看到许多学者文人,他们穷极一生,集注了四书五经,刊印下来,本该有点微薄收入,但却被市场无良商人获取大量利益。”

“如此现象,实令人寒心呐!”

赵佶点点头,深以为然,若是朕真解决了这些事,恐怕又会让士大夫们佩服一番。

不得不说,每次找陈宁说话,总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赵佶很开心,他笑道:“这是个好的建议,日后我要提一提。”

“这且不说了,陈兄不妨先与我等说说这大闹天宫的事,何如?”

陈宁心中冷笑。

向来都是陈某人白嫖别人,哪有别人白嫖陈某人的情况?

陈宁微笑道:“不慌,宋兄莫要着急,后面的事小弟也没想清楚,不过你放心,定不会让你失望便是。”

“啊?这样啊……”

赵佶一脸失望,本来以为陈宁已经有了后续的故事,所以才如此迫不及待的来询问,真没想到他还没想好。

他点点头,对陈宁道:“那你快些好好想一想。”

“放心,在下想出来会第一时间通知宋兄。”

“好!”

赵佶也没有继续在程颐这里待着,起身离去。

陈宁本打算走,程颐拉住了陈宁,笑道:“后面的故事先告诉老夫。”

陈宁挠挠头:“程夫子这是哪里话?在下听不懂。”

程颐呵呵一笑:“好!下次莫要来老夫这里蹭饭吃了。”

陈宁停顿一下,道:“莫要对外人说,不然我这故事就不值钱了。”

“好!”

陈宁无奈的只能将接下来故事告知程颐,在说到天兵天将要下花果山征讨孙悟空的时候,陈宁戛然而止。

程颐嘴角微颤:“老夫都激动了,你不说了?”

陈宁为难道:“实在是……后面的没想出来了,总要让我想一想吧?”

程颐点点头,毕竟文学创作这种事也不太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时间去想的。

想来老夫已经榨干了他所有想法。

程颐嗯了一声,道:“不错,很好,你这次很诚实。”

陈宁:“在下一直是个实在人,走了。”

“去吧。”

陈宁挥挥手离去。

……

皇宫,大内。

赵佶回到宫中,立刻召见了韩忠彦、蔡京以及刑部、大理寺等高官。

值得一提的是,在章被贬官后,韩忠彦平步青云,升迁大宋左相,百官首揆!

第160章 健全律法

大内。

大宋一众高层齐聚,三法司的长官们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寻常政事不会召三法司来,今日大理寺、御史台和刑部的高官全部被召了过来,却也不知道赵官家所为何事。

赵佶端着茶水喝了一口,将茶盏放下,轻声开口,道:“最近有人给朕送了一封奏疏建议,朕深以为然,今日便于诸位分享分享,看看此法可不可立。”

立新法?

赵官家这话说出来,将群臣吓的不轻,任何朝代立法都不是一件小事,而今大宋的律法在《唐律疏仪》上进行改善,已经定型,若是再添加律法,首先普法工作就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

若非法律出现大的纰漏,任何朝代都不会随意动律法。

韩忠彦当即抱拳,道:“启奏陛下,我大宋的宋刑统律已经趋于完备,若随意删减添加律法,恐会引起民间动荡。”

执政曾布也抱拳道:“臣附议。”

赵佶微微看了两人一眼,然后又不动声色的看着沉默的一众高官,面上不悦之色一闪即逝。

这说明韩忠彦在成为左相后,权柄已经滔天。

不过赵官家并没有动怒,一个执政者,任何时候都不会将情绪表现在脸上。

他压了压手,道:“韩相听朕说完,若不合适再另说。”

“这封奏疏是替士大夫鸣不平,自皇宋建国以来,许多士大夫专研四书五经,许多史料儒学的集注呕心沥血写出来后,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反而在民间刊印滥觞。”

“故此,其祈求大宋增添版权法,换言之,每一名士大夫著作的书籍,都应指定刊印,刊印出来的收入当分成给原著者。”

“朕以为此事当加于大宋律法内,非但能保证读书人创作的积极性,也对大宋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诸卿认为如何?”

等赵官家说完后,站在大殿的众高官倏地一愣。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赵官家居然会为士大夫的利益考虑到如此地步。

讲道理,现在就算韩忠彦反对,恐怕其他人也不会跟着韩忠彦摇旗呐喊。

当然,韩忠彦也不可能反对,这是实打实的惠及士大夫利益的事啊!

韩忠彦激动的道:“启奏官家,此乃英明伟大之举,臣附议!”

曾布也忙不迭道:“臣附议。”

三法司长官此时才反应过来,难怪今日官家要将三法司全部召了过来,原来是为了立法之事。

这是天大好事啊,惠及天下士大夫的大事,太学那帮老学究要是知道官家立版权法,恐怕要跪地山呼万岁了!

三法司自然不会反对,抱拳道:“臣等附议。”

赵佶微微笑了笑,点点头道:“既如此,刑部牵头吧,尽快将版权法立于宋刑统内,颁布四海咸闻之。”

“遵旨!”

……

庆春楼。

在章离开中枢后,整个改革派便如同一盘散沙,改革派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章离开京师之前,对李师师交待过,要重视陈宁。

李师师知道上一次已经得罪了陈宁,乃至于陈宁直接停止和庆春楼酒水销售合作。

自从陈宁停止酒水销售合作后,庆春楼的收入锐减。

“师师姐,我们该怎么办?”秦宝簪和刘银瓶询问李师师。

李师师摇摇头:“暂时先停止一切事吧,让我们的人全部蛰伏下来。”

“宝簪,你去邀请陈宁过来一趟,我想和他谈谈。”

秦宝簪苦笑着道:“自上次后,他好像就对我们有了敌意,当初他掐断了我们酒水合作后,我便邀请他来庆春楼好好说一说,他拒绝了。”

“给钱也拒绝了。”

秦宝簪强调。

看得出来,陈宁是发誓不再和庆春楼有任何瓜葛了。

又加上上一次陈宁入狱,庆春楼对他放弃的态度,更不可能让陈宁前来庆春楼。

李师师想了想,道:“那就对外举办一场诗词大会,告诉外面,有神秘大奖。”

秦宝簪有些不解:“如此他便会来?”

李师师摇头道:“或许不会,但他的朋友可能会拉着他来,他总不能不给他朋友的面子。”

那个朋友毕竟是韩相家的儿子,韩澡要邀请陈宁前来,陈宁应当不会拒绝的。

秦宝簪嗯了一声,道:“好!我现在就对外面发消息,时间就定在三日后?”

“好。”

……

首节上一节139/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