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 第126节

“好。”

……

中午。

开封府牢狱。

苏轼和李清照、李格非抵达这里。

陈宁坐在草席上,看到熟悉的三人,便笑着道:“来啦?”

李格非哼了一声,道:“小兔崽子!你干的好事!怎么收场?”

今天一个上午,李格非跑了官场不少同僚,不过在此前李格非已经和许多官场人脉做了交割,现在能求到人帮忙的极少。

而且这是杀人之大罪,也不会有人愿意掺和进来。

陈宁轻叹口气,道:“岳父大人,我们是一家人啊,不行,我要把你供出来,说是你指使我杀人的!”

“我们要同舟共济!”

李格非面皮狠狠抽了抽,“都什么时候还在说笑,你心态还挺好勒。”

陈宁轻松的笑了笑,安慰李格非道:“成了,不要为我的事去忙碌了,李大人,你现在不要去找官场的关系,也不要因为我再次和他们有任何交割。”

“我还是那句话,你做个孤臣,这对你日后有好处。”

李格非一脸无语:“什么时候了还关心老夫?老夫不比你活的滋润。”

好啊,你这么伤人是吧!

我必定要供出来你,拉着你一起坐牢!

苏轼认真的看着陈宁,击掌道:“快意恩仇,杀的极好。”

李格非一头黑线。

老师,他胡闹,你还鼓励他?

陈宁也认真的看着苏轼,抱拳道:“多谢东坡先生夸奖。”

“我也觉得我做了正确的事,或许有点冲动,但却不曾后悔。”

苏轼嗯了一声,他深深看了一眼陈宁,道:“真是冲动吗?”

他总觉得陈宁的目的不会这么简单。

他不应该是这么冲动的人,他做事有自己的规划和目的,但苏轼又说不上来陈宁做了什么打算。

李清照俊俏的脸上微微有泪痕,陈宁看着李清照,笑道:“好啦好啦,莫哭莫哭,我没事,放心好了。”

“不会有人敢杀我的。”

老子还有赵官家送的刀,你们都以为我冲动,可要不是有这份底气,我会随便杀人吗?

小事一桩。

李清照气笑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吹牛!”

“都杀人了,还没事,你还不知道怕!”

趁着苏轼和李格非不注意的时候,李清照低声道:“我打算买通胥吏,你抽个机会逃了,走的远远地……”

陈宁:“……”

“好主意。”

“这个钱你找机会交给我即可,我来买通,你和他们不熟。”

李清照:“好!”

等李清照三人离开后,陈宁便继续坐在草席上发呆。

他在等人。

等他的宋兄过来。

到晚上的时候,牢狱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程颐和赵佶来了。

果然来了。

赵佶三两步跨步走到牢狱前,激动的道:“陈小哥儿!你杀的很好!”

程颐:“?”

陈宁握住赵佶的手,激动的道:“宋兄!你我兄弟果真是同道中人,都是快意恩仇之辈!甚好!若大宋人人都是宋兄,大宋强也!”

程颐在一旁听的面色痛苦。

你两没事吧?还有官家……你是皇帝啊!卧槽,你说他杀人杀的好?

陈宁对外道:“滚来一个人!”

“弄点酒菜过来,把牢房打开,我要与宋兄把酒言欢!”

赵佶:“……”

程颐:“……”

你这是把牢狱当成邸舍了?

在两人震惊的眼中,狱卒打开了牢房的门,送上了好酒好菜。

这些都是吴知府交待的。

赵佶张了张嘴巴,欲言又止。

陈宁微笑道:“宋兄莫愣着,坐下一起吃酒。”

“莫要惊讶,很显然开封府都认为我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赵佶哦了一声,咂摸咂摸嘴巴,道:“也是。”

“为什么杀人啊?”赵佶端着酒水呷了一口。

陈宁道:“在替大宋,替官家做事。”

程颐:你踏马高调能不能再唱大点!

开始的时候他也在想陈宁会怎么回答赵官家,但他没想到陈宁会这么无耻。

赵佶果然来了兴趣,问道:“怎么说?”

陈宁轻叹口气,道:“宋兄,你觉得保护我们国家的人是哪些?”

“是文官士大夫吗?”

“不是,是边塞的军人。”

“其实我有一万种办法可以让我活下来,但我是个奉公守法的大宋子民。”

赵佶:“哦?”

陈宁微笑道:“我只要让人出去煽动舆论,试想读书人听到武人在边塞牺牲,未亡人在家中葬礼和别的男子偷情,舆论会不会发酵?”

“那个时候支持我的人一定多如过江之鲫。”

“法理不外乎人情,当舆论发酵之后,三法司都会酌情处理我的案子,那个时候我杀人是正义,他们不敢重判我的。”

程颐倒吸凉气。

赵佶也惊愕的看着陈宁,击掌道:“没错!”

陈宁道:“但我没这么做,这样会让官家为难的,我替官家在考虑。”

赵佶狐疑的道:“此话又怎么说?”

第144章 宋兄,我们结拜吧

赵佶被陈宁三言两语勾引起来了兴趣。

程颐则闷声不吭的站在旁边,听着陈宁忽悠赵佶。

陈宁看着赵佶,继续道:“退一万步说,就算我杀了那对奸夫淫妇,咱官家还赏给我一柄宝刀,说可免我一死,对不对?”

赵佶点点头:“没错。”

陈宁嗯了一声,然后才徐徐开口,对赵佶道:“我们需要防武将以武犯禁,这没错。”

“但如果我们对基层武人士兵们连装都懒得装了,但雪山崩塌的时候,大宋朝廷还能指望武人保家卫国吗?”

“那个时候官家怎么办?若是异族真入侵进来,武人罢工,士兵们不思打仗,大宋的皇帝怎么办?”

“宋兄啊,我说句不好听的,真要到那个时候,大宋的文官们只是换了个皇帝而已,他们还可以继续在其他政权下面为官,继续统治汉人的百姓。”

文化的不同,导致即便异族入侵中原,依旧需要汉人的官吏替他们管理整个偌大江山黎民百姓。

如果他们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就一定需要汉人的官维持他们的江山,不然即便打下天下,他们没有百姓可以治理,那打下的天下将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放在历朝历代都很好理解,后面的蒙古人建立元朝就是如此,单单靠他们自己的血统去统治汉人,维持不了多久。

清朝也是如此。

所以就涌现出来了一批批汉人官吏,继续在异族朝廷下为官,奴役着百姓。

但问题是,他们可以卖主求荣,作为汉人统治的皇帝呢?他们可能吗?

异族统治者不是傻子,不可能放任这个有权威有血统的人继续活着,所以当大厦倾塌之后,第一个死的永远是皇帝和皇室成员。

随着陈宁深入说下去,赵佶听的频频倒吸凉气。

他略显紧张的看着陈宁,道:“陈小哥儿……你说的,在理!”

“若是这个国家倾塌了,皇室成员将第一个被屠戮。”

“可这,和你说的有什么关系?”

陈宁轻叹口气道:“好,言归正传,宋兄知道这名官兵是在营救折家军的时候,中了埋伏而死,一支千人部队,就这么牺牲了。”

“这些人,都是家中父母的孩子,家中娇妻的天,家里孩子的顶梁柱。”

“他们在前线替大宋去死,后方却有人和他妻子偷情,可恨到在葬礼上,在家中老母面前做那种肮脏之事,密谋图他那为数不多的死亡抚恤。”

陈宁一字一顿的道:“此事若传出去,若让北疆武人知道了,后果是什么?”

赵佶听的面红耳赤,他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内幕,当他听完后,他内心的火已经开始燃烧起来。

陈宁眼眶有些红,“一名士兵死了只有三十贯钱,朝廷从最初的三百贯,降到了三十贯,就因为他们是厢军!”

“如此不公平的待遇,镇守北疆的武人怎么想?”

“做出这种调整的臣僚,他究竟在安什么心?是要加速大宋的灭亡不成?”

陈宁看了一眼赵佶,语重心长的道:“可惜小弟人言轻微,不能将这些事给官家仔细分析。”

“这是有人……想毁大宋的根基,想掘官家的坟啊!这个人究竟和官家什么仇什么恨,竟能做出这种自毁长城之事?其心可诛!”

“宋兄,我不了解官场,也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这层意思,见笑了。”

赵佶在发呆,胸口在起伏。

首节上一节126/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