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第34节

少年正卧在外边儿,望着里面的女子写字也不言语,只是痴痴地看着罢了。

屋子里面有来自于景德镇的精美瓷器大花瓶摆放在两侧,又映照有明亮屋舍的长蜡烛,笼罩在灯笼里面,左右悬空挂着,蜡照得碧莎橱内通明。

透过烛光向着里面看去,就见到了一个少女正在凝眉书写,好不认真。

只是稍待片刻,貌美少女就放下手中的毛笔,又缓缓地抬起脸来,露出一张沉鱼落雁闭月羞红的容颜来。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吁喘微微。

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一双眼眸虽是水波荡漾却才显露出少女儿家的柔情似水,等候在外面偷看的少年正是贾宝玉,而待在里面写字落文的少女也正是林黛玉。

贾宝玉也是一个爱美之人,只因还未体会过男女风月云雨之事,而今心思纯粹并无任何邪念,心头从未有过男男女女那般的欢爱心思来。

贾宝玉只看着那林姑娘的容貌和双眸,就觉得顿时神清气爽,整个人的心神瞬间就都变得舒服通透了许多。

贾宝玉起身从外边儿走了进来,看着桌案上面刚才林黛玉所书写的文字,也是微微一笑,赞叹道:“林妹妹的字,写得可真好!怪不得常人都说漂亮的女子写字也当是极漂亮的!”

林黛玉便是荣国府贾母老太太的外孙女,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与荣国公幺女贾敏的女儿林黛玉。

林家虽非富贵之家,却是书香门第。

林黛玉曾有小一岁的幼弟,养到三岁死了。

所以父母对她爱如珍宝,见她聪明清秀,便请了贾雨村做家庭教师,教她读书习字,假充养子之意。

林黛玉六七岁,母亲一病而终。

今年,贾母怜她无人依傍教育,便接她到自己身边。

自从来到了贾府之后,林黛玉颇得贾母老太太的宠爱,在整个荣国府里面也算是过了几天的好日子,只是当那薛宝钗来了之后,这日子也就不好过了,时常惹得林黛玉孤标傲世。

这贾宝玉跟林黛玉在这荣庆堂的碧莎橱内同吃同住,关系甚是亲密。

两人表兄妹关系较其他姊妹还要更亲近些。

不过,林黛玉始终在这里没有一个归属感,总觉得居住在荣国府比不得居住在扬州府的林府,府里面的丫鬟和婆子们虽也是客气,却多数都是颜面上的维持,内心的想法却让林黛玉瞧看了一个清楚。

心思细腻的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幼年丧母缺乏娘亲的关爱,敏感多疑,父亲林如海送别林黛玉之前已有咳嗽的症状,说不得已然沾染疾病,看似来荣国府客居,实则有久居之意。

林黛玉许也是发现了一些端倪,只是不敢对旁人言语,只得偷偷哭泣抹泪。

幼年丧母,而今又有可能丧父,林黛玉心情又怎能得好!

加之,自幼体弱多病,还需要丹药养身子,身在贾府之内更觉得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

贾府的众人初开始还颇为不解,不明白为何林黛玉时常偷偷地抹泪,而今也算是习惯过来,并不理会劝说了。

而且,林黛玉少在人前落泪,多数时候都是闺房里面偷偷抹泪,除了自家的丫鬟和贾宝玉知道此事之外,旁人却是只有听闻,并未真正瞧看到。

此刻,林黛玉听到贾宝玉的言语,也是没有一个好脾气。

自从薛宝钗进来了这个荣国府,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其他方面,那都是要比林黛玉更为圆滑世故,老成谋事,即便是贾府里面的众人,对待林黛玉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起来。

林黛玉素来是一个多心和敏感的人,自然能够感觉得到这里面的情绪。

她又瞧看着贾宝玉,想到贾宝玉跟薛宝钗在一起的亲昵样子,也是生了脾气,横竖看贾宝玉不顺眼,侧眸轻嗔怒起来,声如翠鸟嘶鸣道:“竟是捡这等好听的话语来听,倘若是宝姐姐来写,你只怕是魂儿都要飞了去。”

贾宝玉闻言却也不敢接过话茬,故作没有听到,笑道:“林妹妹,那又有这档子事情呢!”

说罢,又是走到林黛玉的旁边来,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道:“宝姐姐的字,我也是见到过的,端没有妹妹写的好。”

“你大抵是倦了,竟回我这般敷衍。”林黛玉闻之,忍不住用绣帕遮掩住自己的嘴角,笑骂道:“好一个不要脸的猢狲!?最近总是听说宝玉哥哥又学习了一些圣人的经文,只盼着你能够说出什么正经话语来,却也没有想到竟是这等嘴甜抹蜜阴损人的话语,我要是让宝姐姐知道了今儿的事情,看她还不得好好收拾你一顿不可。”

在一旁服侍的丫鬟雪雁和紫鹃也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们心知,这准又是林姑娘在为难贾宝玉了。

可贾宝玉却是一个厚脸皮的人,却也不见恼,笑着解释道:“我这那里学了什么圣人文章啊!那些圣人文章也全部都是一些污浊人间的势利之徒,蠢人庸碌之人才学习的本事,我却是不喜欢那般圣人经文。莫说是每日勤学了,便是听了几句话,也如同被施了紧箍咒,头疼欲裂,没有一个好。”

林黛玉闻言却是不以为然,嘴角浮现出一抹讥讽的笑容来,书香门第出身,父亲又是林如海这个探花郎,若是说林黛玉不爱学习,林家没有读书进学的心思,只怕是虚假的谎言,又因从小黛玉便是充假小子养,自幼家教严苛远胜过一般女子,因而见识自当不同,道:“最近你又在外面认识了那些好人,怎么会这般油嘴滑舌,能言善辩起来?”

贾宝玉正经道:“我认识的人你也知道,那薛家的薛蟠,以及冯家的冯紫英,只是今儿贾府又回来了一位读书人,我与他却是不熟的。”

第75章 那有侄子害叔叔的道理

林黛玉闻言也是心头略微诧异起来,这贾府里面竟还有一位连她都不知道的读书人吗?只见得林黛玉若有所思道:“你这般说,我也是隐约间想起一个人来,曾听紫鹃说过,贾府似乎是出了一个读书种子,好像去金陵府中了举人……”

“难怪你宝姐姐最近不理你了,莫非就是因为此人不成?”

贾宝玉也是极为委屈,嘟囔道:“此人竟是连林妹妹也都听说了?我便是因为此人遭了大难了,现在父亲总是在我跟前说,说什么要我向这个侄子学习科举读书。若论及家族辈分,我还是他叔叔呢!那里有侄子坑害亲叔叔读书进学的道理?我素来是最厌恶这等清高读书人的。”

突然贾宝玉又觉得自己的话语,似乎有些说过了,连忙闭上嘴巴。

话至此则是停顿下来,不再继续往下面去说。

贾宝玉就隐约觉得这个贾芸很不是东西,坑害了他这个叔叔。

贾政自从得知消息,听说贾芸在金陵府高中举人,获得解元功名的事情,几乎就是发疯了似的针对贾宝玉和贾环,不上朝为官,一有空就耳提面命的督促贾宝玉和贾环好好读书进学,来日也要像贾芸一般高中举人,光耀贾府门楣。

贾环的年纪毕竟比贾宝玉小不少,所以,贾政对待贾环的态度也要好一些。

而且贾环乃是庶子,并不能够继承多少贾府的资源,贾府也更不可能需要一个庶子来提振贾府的门楣,兴荣贾政这一代人,因此,就算是贾环不成器对于贾政来说,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毕竟,整个大时代的浪潮之下,几乎就没有几个读书人对庶出的儿子,抱着很高的期待和别样的想法。

贾宝玉就不同了。

他乃是贾政的嫡子,也就是贾政这一宗族血脉未来的当家人。

要是贾宝玉不成器的话,那么未来只怕贾政这一脉的人,也就要彻底落寞下去了。

因此,贾环成不成功,无所谓,也不重要,贾政也不对贾环抱有想法和期待。

但是,贾宝玉成不成功对于贾政来说很重要。

要是贾宝玉不科举入仕途,只怕未来贾政这一脉的人,日子可就难熬了。

荣国府的大老爷贾赦那一家子人,也没有一个出息的征兆,左右不过只是守着家族的爵位,躺在祖宗功劳簿上面睡大觉。

贾政心里面着急啊!

不然的话,他也就不会如此这般地逼迫贾宝玉提前进学和努力功名了。

可惜,贾政越是逼迫贾宝玉进学科举,贾宝玉心头就越是厌恶学习,连带着也讨厌上了贾芸。

毕竟,谁让贾芸大出风头,高中举人,让他面子上难堪下不来台呢!

本来之前贾宝玉还跟薛蟠等人约好了一起出去玩,现在因为这么一个变故,所有的吃喝玩乐,逍遥自在的计划,全部都化为了梦幻泡影。

若非今天贾政宴请贾芸,没有空和功夫搭理自己的儿子贾宝玉。

否则的话,今天的贾宝玉现在就不是安生地待在这里跟林黛玉说闲话了,而是要被贾政提着耳朵去背诵满口之乎者也的圣贤书了。

林黛玉瞧看着贾宝玉的模样后,难免会心里面有所感叹,“这宝玉哥哥要是这般下去的话,只怕是未来堪忧了!反而是那个贾芸,出身不太好,全凭自己的寒窗苦读,而今金榜题名,反倒是令人敬佩!”

贾宝玉得到老太太贾母的宠爱,自幼就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而反观那个贾芸,其娘亲也不过只是一个靠着给人做针线活计讨生活的普通人。

自幼丧父,孤儿寡母,贾芸能够一路走到现在这个地步,真真是不容易。

林黛玉似乎跟贾芸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林黛玉自幼丧母,贾芸自幼丧父,一时间,竟也有些愈发敬佩起贾芸来。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的读书人世家,天生就对读书人有着天然的好感度,否则的话,林黛玉也不会主观上的先入为主,给予贾芸非同一般的好感度了。

以林黛玉孤傲遗世,独立傲然的性子,别人如何,与她何干?

不过只是大抵觉得两个人颇为有些同病相怜罢了……

顿了顿,林黛玉又道:“宝玉哥哥,你也是应该好好学习了,读书进学乃是人生大事,莫要不放在心头上去!”

林黛玉对面前的贾宝玉所言也是出于好心。

林黛玉可不傻,什么都知道,只是她素来清高孤傲,不怎么愿意迎合世俗规矩,随波逐流,又因她年幼丧母,左右没有兄弟姐妹帮衬,乃是失恃孤女,心思细腻,多生疑心,怎有心情去理会旁人的事情呢!

而今画地为牢,将自己封锁在一个小地方,独自清净自守,这才是真正的林黛玉。

不过今儿忽然开口说出这般劝人上进的话语来,也是林黛玉对贾宝玉格外青睐好心肠的缘故,总不至于看着贾宝玉蹉跎岁月,到了临头,只能够守着祖宗的家业,一事无成,亦或者守不住这个祖宗基业,孤苦伶仃。

听到林黛玉的话语,贾宝玉没有来由得觉得心烦气躁,之前薛宝钗也曾经对他说过同样的话语,只是今儿是林黛玉所说,那心情就更不同了。

贾芸二字,却是触怒了贾宝玉的眉头,若非今儿贾母老太太不在,只怕是他又要发疯症,摔宝玉耍小性子了。

“那贾芸有什么好的?读书进学,总不是一个好人。”

贾宝玉赌气地说道。

身旁的紫鹃和雪雁却是轻蹙起来眉头,一双眼眸也是看向贾宝玉,作为丫鬟奴仆,身份地位相当低,也更为的现实和理智,因而,在她们眼中看来,似贾宝玉这般的人物,才不是一个好人呢。

来往于后院之中,也不怕坏了姑娘家的清白名声,以后嫁不出去好人家。

想那贾芸靠着自己的奋斗成为了举人,而他的年纪也就比贾宝玉大几岁罢了。

反观贾宝玉,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读书进学,未来前途堪忧啊!

只是丫鬟们可不敢说出这般大逆不道的话语出来,只得憋闷在心头,吧嗒着脑袋不言语。

林黛玉闻言则是皱起眉头来,出言威胁道:“要是让舅舅知道了,你在幕后编排舅舅心头的好贤侄,不思进取,不提圣人科举,可得仔细你身上这张好皮!”

贾宝玉闻言连忙作揖,赔笑求情道:“好妹妹,你可别出卖了我!你要是出卖了我,我可就免不得又要被父亲给打骂一顿了。”

这般说着,林黛玉反倒对这个贾芸又多生出了几分好奇的心思和想法,惊奇道:“那芸哥儿果真是你的侄子?为何你们之间差距这么大呢!”

贾宝玉没好气白她一眼,却也不敢说什么,谁让自己不是举人和读书种子,没有一个功名荣耀在身上呢,只得不失风雅地笑道:“我只是不喜欢读书罢了,要是我肯愿意读书科举,肯定是要比我那个侄子更厉害的。”

正说话间,就见到了周瑞家的从外面走了进来,看着林黛玉和贾宝玉,手中拿着一个盒子,说道:“林姑娘,这是府里面发送的簪子,你且挑选一个吧。”

又同贾宝玉道:“宝二爷,二老爷正在找您呢?”

第76章 秦可卿有忠丫鬟

宁国府,天香楼。

这个地方乃是秦可卿居所,平日里面的摆设也是按照宁国府大少奶奶的布置添置,尽显奢华。

说来宁国府的贾敬若非醉心玄门丹道,靠着进士及第的身份,也能够在朝廷里面当大官,能够让宁国府有一个好前途和未来。

但到底是醉痴迷入了神仙道,贾敬不管事情,一味修仙问道,而那贾珍又是一个荒诞无耻,穷奢极欲之人,让这座比肩神京王侯府邸的宁国府到底有了些许落寞的气息。

而今的这些陈设大部分都是吃老底,靠着宁国府几代人积攒下来的财富,才让这座宁国府仍旧维持着往日的华丽奢靡。

昔日宁国府穷奢极欲,荣国府随随便便都是几百万两银子花,而宁国府却也是不差的。

而至今年,也就在这种奢靡的状态下逐渐落了一丝丝穷困弊端,却仍旧还能够靠着府库里面的几百万两银子支撑着。

以后元妃省亲,修建大观园,也还需要宁国府拿出银子来。

若是没有百万两银子的家底,又如何能够修建得出来那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园子呢!

天香楼二楼,秦可卿正坐在床榻之上,痴痴地看着外面的风景,却也是眉头紧锁,微微叹息一口气,说道:“这日子何时才是一个头呢!只盼着......”

贾珍从外面走了进来,却是又要进来探望自己的儿媳妇了。

首节上一节34/3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