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第242节

“这想必李老你也知道这其中的内情,朝廷每年都会在吏部留出那么几个无人问津的穷地方。那些穷地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情况,想必李老在朝中也有不少的门生,心中也必定是十分清楚的。”

“况且李老,你年纪也都这么大了,这往后余生又还能够有多少年呢?”

“圣人也说,六十而知天命,七十古来希少。”

“你只要肯愿意答应去我们贾族开办的族学给我们家族子弟授业传道,我这人自然也不会吝啬,当可为李老的儿子在朝中疏通关系,让他就留在神京为官。”

“这样一来,即可以让您的儿子时常陪伴在您老人家的身旁,让您的儿子们在您老人家跟前好多尽一些孝心,也可以让您晚年得享这天伦之乐,儿孙满堂的老来乐趣,您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刻,贾芸开出了自己最大的筹码,亦是拿捏到了李顺的软肋。

李顺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名为李志,目前出任国子监监丞,负责监督和惩戒那些犯了事儿的人物,属于正七品的官职。

二儿子名为李奇,虽也是读书人,更是举人出身,但是并未进士及第。

因此他还需要等待朝廷留出空缺,才能够就任地方,亦或者入朝为官。

贾芸开出的条件,有银子,有唐伯虎的画作,还许诺了给李顺的儿子谋一个都中官职。

这等丰厚的条件,当真是让李顺再也没有办法拒绝了。

李顺无奈地叹息一口气,说道:“那老夫就勉为其难,去你们贾族授业几日。倘若是这实在教导不力,也请你们不要责怪才是。”

“唉,李夫子,你这话就严重了,如今整个天下谁不知道李夫子的能耐?”

“若是李夫子都无法教导他们成材,那也是他们自己不堪造化,每日糊涂荒唐,不思进取,却是怪不得夫子你的。”

“李夫子,只需要尽力即可,至于其余的事情,就不劳李夫子操心和担忧了。”

说罢,贾芸便是笑看着李顺,亦是不再说话。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勉为其难,为你们贾族的族学教导一二家中子弟。”

李顺见到贾芸都如此说了,亦是点了点头,忙答应了下来。

不过,李顺还是看向贾芸,说道:“我那儿子的事情?以及这书画?”

“君子一言,一言九鼎。”

“既然我之前说将此书画送给李夫子,定然是不做假的。”

“至于那件事情嘛,我明日就去与吏部尚书钱大人说说,他应该会给我面子的。”

贾芸笑看着李顺,满口答应了下来。

李顺见此却是深深地点了点头,也就不再多说些什么。

待贾芸与李顺谈好这次的利益交易之后,这才抽身起身,两人告辞作别。

..........

神京,荣国府。

“林姐姐,听闻芸哥儿今天去找都中大儒名师李夫子去了,还打算请他过来给族中的子弟授业教学呢!你可知道此事?”

探春看向林黛玉,询问道。

“我不知道。”

林黛玉看向贾探春,摇了摇头后,才说道:“那边儿的事情,虽每日都派那几个丫鬟过来与我说道,我却是不关心此事的。”

“唉!”

见着林黛玉如此姿态,贾探春也不太好多说些什么,也是叹息一口气,说道:“这之前我们贾族也请了不少的老师过来传道授业,只是那些家中子弟到底是荒唐不成器,将其给驱赶走了。”

“如今此事若是能成,倒也是一件好事情。”

贾探春对于族学的事情,也略微了解一二。

因此,这也才对贾芸举动心中微动。

.......

下午。

当天这个时辰的时候,贾探春等人就得到了消息,亦是有人过来报喜。

“此事成了!那芸二爷,当真是神人啊!这才刚刚当上这个大族长竟然就去请来了都中名师大儒李夫子,听闻这个李夫子曾经教导出好几百位进士及第的朝廷大员,乃是真正的名师大儒啊!”

“是啊!此事成了,与我等也有好处,未来科举入仕,也好宽裕一些。”

“之前我觉着家族的族学,水准太低,不愿意入学,如今有大儒名师坐镇,当可去也。”

“走走走,我们一道过去。”

一时间,整个贾族都因为这个惊人的消息震动起来。

就如同深水炸弹一样,顷刻间,就炸得天翻地也覆。

在贾探春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忙去与林黛玉道喜,笑着说道:“成了,芸哥儿当真是厉害,这件事情竟然办成了。要知道,父亲可是求了好久,连门都没有让他进去呢!”

“谁曾想到芸哥儿今天只是一去,也就成了!”

第475章 大闹学堂(一)

神京,荣国府。

麝月见到宝玉今天醒来,只得伺候着给他梳洗。

宝玉见她闷闷不乐的模样,因而笑问道:“好姐姐,你怎么又不自在了?难道怪我今天要去上学去,丢的你们独自在这个家里面冷清了不成?”

麝月却是摇了摇头,笑说道:“二爷,你这是说的那里话。”

“读书必定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这男人啊,若是不读书的话,定就要潦倒一辈子,终究混不出一个人样来。”

“常言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但只凭着这一件事情,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只是这读书还不能太迂腐,念书的时节你就想着书,苦读圣贤书,不问窗外事儿;当你不念的时节呢,你就想着家些。”

“却别和他们一处顽闹,碰见老爷不是顽的。”

“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谅。”

麝月每说一句,宝玉就应答一句,两个人浓情蜜语,就好似小夫妻。

麝月又说道:“最近天气转凉了,昨日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你可得注意着自己的身子。”

“至于那保暖用的大毛衣服我也全都包好了,交出给小子们去了。”

“这学堂里面坐久了,心觉着身子冷了,好歹也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

“脚炉手炉的炭也都交出去了,你可着他们去添。”

“那一起的懒贼,你不说,他们乐得不动,白冻坏了你。”

宝玉拉着麝月的小手,笑着说道:“这你放心,出外头我自己都会调停的。你们也别闷死在这屋里,长和林妹妹一处去顽笑着才好。”

说着,俱已穿戴齐备。

麝月便是催他去见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人问安。

宝玉又去嘱咐了麝月,秋纹等人几句话语,方才出来见老太太贾母。

老太太贾母也未免有几句嘱咐的话,说道:“你如今年纪也逐渐大起来了,倒也不是之前的小孩子了,既是去族学进学,也该有一个周全和努力的心思,莫要辜负了你父亲的期望,还有你莫要与那些人顽闹,只学着你的事情就行了。”

宝玉忙笑着说道:“嗯,我知道了。”

“还有,那族学的先生乃是名师大儒,却是你那侄子好不容易才请来的授业恩师,你可得尊敬着点儿,莫要得罪了他。”

老太太贾母再次叮嘱道。

宝玉忙笑了一声儿,点头应答道:“嗯,这我也会注意的。”

然后,宝玉又才去见王夫人,又出来书房中见贾政。

偏生这日贾政听闻贾芸的消息,忙就回家早些时辰,专门等待宝玉过来。

当宝玉进来时,贾政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谈。

忽见到宝玉从外面走了进来,先是请了安,说道:“父亲。”

“你今天还知道来我这里?”

贾政冷笑一声,便是继续说道:“今日学堂大儒将至,你却还在这里逗留,我如今等你多时,你怎现在才来?”

宝玉见状忙吓唬得不轻,便是解释道:“我之前去请老太太安了,老祖宗留我多说了一会儿话,便是没有注意个时辰,来迟了一些,还请父亲不要怪罪。”

说罢,宝玉忙又回话说道:“这走的时候,老祖宗还让我在学里多尊敬一些先生之类的话语呢。”

贾政闻言便是冷笑一声,说道:“你如果再敢在我跟前提这‘上学’两个字,怕是连我也都快要给羞死了去。”

“你那侄子,可比年长几岁,看看他如今怎么样了?科举状元啊!”

“你呢?你现在却连一个最低的童生都没有。”

“真真是快要气死我了。”

“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才是正理。仔细别站在这里弄脏了我这快好地,靠脏了我的门!”

众清客相公们都早起身来,忙笑劝起来说道:“老世翁,你何必又如此呢?”

“那芸二爷乃是人中龙凤,龙章凤姿的天骄人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今日世兄这一去,天生聪慧,又有名师大儒指点迷津,只需三二年就可显身成名的了,断不似往年那般仍作小儿之态了。”

“这天色也不早了,快要开饭去学堂进学了,初次上学莫要迟到才好,世兄竟快些请罢。”

说着便有两个年老的携了宝玉出去先吃饭,再上学。

贾政见到众人离开,也是好奇地向身旁的众人询问道:“最近跟随宝玉上学的是谁?”

“老爷,是我。”

“老爷,是我。”

只听外面答应了两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

贾政看时,心中却是不糊涂的,认得此人,这个人乃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

因而忙就向他追问道:“你们成日里面都在他身旁跟着,家中族学也是跟他一起去上学,他最近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帐!”

贾政这话立刻就吓的李贵忙双膝跪下,摘了帽子,碰头有声,连连答应“是”,又回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

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

贾政也是被这荒唐的东西给弄得顿时就没了脾气,撑不住得笑了。

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们之前也在族学里听太爷讲解一些基础的蒙学,这次换做了名师大儒:便是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会让你们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这才是是最要紧的。”

李贵忙答应,“是”。

他因见着贾政接下来无话,方又才主动地退了出去。

此时宝玉独站在院外屏声静候,待他们出来,便忙忙的走了。

李贵等一面掸了掸自己衣服上面的灰尘,一面就看向宝玉,笑说道:“哥儿刚才老爷的话,你可都听见了?可先要揭我们的皮呢!人家的奴才跟主子赚些好体面,我们这等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从此后也可怜见些才好。”

首节上一节242/3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