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56节

和典韦对视了一眼。

典韦微微低头到郭谊面前来,轻声道:“先生,你说主公会不会小心眼啊,这吹得太过了他怪罪怎么办……”

郭谊下巴一扬咋舌道:“没事,百姓喜欢着呢。”

【你勤于治理蝗灾,你的毒素抗性得到了小幅度提升,你的内脏功效在增加。】

【天道酬勤】

“功效,”郭谊眉头一挑,“那我的肾……”

额滴肾呐。

“除蝗灾!我辈义不容辞!”

郭谊忽然振奋,吓了典韦一大跳,继而回头看向了典韦,义正言辞的道:“主公当然不会在意这些,百姓们喜传说诡谈,让他们闲谈得资也无所谓,毕竟并非坏事。”

传成神转世,那还不直呼太酷?

当年某些人造反还要学狐狸叫呢。

“也是,您上次说的那本医书上不是说还能治病嘛,”典韦点了点头道,“到时候将医书也与那些医官说一番,再宣扬此事,岂非更好。”

“是,”郭谊面色一僵,讷讷的道:“《本草纲目》记载,蝗虫以全虫入药,可治色痨;若去翅、足,焙干研粉,温水服下,也可治瘰疬病、气息衰弱,失眠等病,实乃是壮体补气之良药。”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本书还没有写出来。”郭谊说完看了典韦一眼。

典韦:“……”

那你他娘的说得义正言辞!还信誓旦旦!

书名难道也是现编的?!

“先生,俺现在跑还来得及不?”典韦的眼神仿佛失去了神采。

俺从乡里出来,跟随您一年之久,所干的事,大部分在乡里也能干。

不是种地,就是防虫。

偶尔还打铁,休息的时候就陪练,这些时日俺武艺长进些许,先生突飞猛进。

但这些事,俺在己吾都干了,为什么要费力来东郡干?

“来不及了,把蝗灾防治好,等今年秋收粮食收成足够,咱们就没事了,被发现了顶多功过相抵,而且不一定被发现,他堂堂一个州牧,怎么可能去关注这些医书。”郭谊十分笃定的说道。

“诶。”

典韦点点头,想来也是。

各位大佬,以后都是四千字一章咯,然后每天坚持四章或者五章,量大管饱,有趣逗乐,求波数据(图穷匕见)

第72章 你认不认识,郭奉孝?

郭谊用布围式法,教学前来准备学习的乡里山民设置陷阱,即用一块长条型的粗布,两头各套一根木杆,遇蝗虫来路,迎面插入土中,将其碰落予以捕杀。

此法简单,而且应该古时就已经有人沿用过此法。

同时开沟杀幼蝗,挖坑陷落,通过驱赶将幼虫赶入沟坑中掩埋,直至坑里填满为止,再将虫捕捞起来。

此法需要众人合力,所以需要的人数十分巨大。

除此之外,还可利用蝗虫趋光的特性,以篝火来诱杀,在田土附近燃起了篝火之后,捕捉的法子就多了。

这三个办法,配合而用,在夜间燃火,挖掘地沟,可以有效的捕捉,同时还可以灭杀幼虫,各地效法一同而用,或许就能很快驱走。

“这是治标之法,虽不能治本,但或许有用。”

郭谊每每教后,都会如此告知百姓,同时发放军营制造的捕器于民,短短三四日,各地已经分派的将军开始施行三法。

再由陈留传播至兖州其余郡县,百姓们听闻曹操生吞恶政之果,誓以仁德灭虫灾,大多都不再惧怕。

衙署还设立了奖励机制,捕捉蝗虫一斗者,可换粮食小袋。

是以百姓尽皆踊跃。

如此奋力捕捉之下,蝗虫在十日之内,未曾吃食太多田土,其势已经减缓了许多,此军民力同心之战,加深了曹操的名望。

在此刻,士族才不得不服,这位曹家阿瞒,当初并不入他们眼中的诸侯,已经彻底将兖州稳握手中。

民心所依,山河则固也。

蝗灾退去后,百姓依旧还时常捕捉蝗虫来吃食,当然告示上也写着已经羽化的不可食用,只能碾碎。

但百姓敢食所谓恶政之果,在某种程度上,便代表着已经信任了曹操。

此功绩,传遍各处,震慑了附近所有诸侯、将领,兖州南部、徐州南部登时来投,广陵一带请曹操领徐州。

境内早已不认吕布。

因为在曹操赈灾的时候,吕布几乎一直在攻打下邳,但都没有成果。

就此,徐州大半都归附了曹操,随同而来的还有大量的士人、巨富商贾,携带家资而来资助仁义之地。

曹操的粮食刚花尽,马上就得到了钱粮资助,以壮兖州、徐州两地,安置百姓得稳固之所。

蝗灾之后,兖州依旧还能有近乎半数田土收成,那就意味着曹操可以无虑度过今年的寒冬。

光凭借这一事,就足够让人追随神往。

因为乱世容身,当然要去仁德惠政之地。

郭谊的名声,也同样为人所知,被百姓崇敬,为表其功绩,曹操让郭谊升任了兖州别驾,程昱则是真正成为了陈留太守,将此前的“代”字取缔。

……

在寿春之中站稳了脚跟的袁术,原本知晓蝗灾遍及兖徐、而灾民遍地之后,下令纪灵带兵临兖州南部,准备推进入

侵。

但在几十里之后,听闻了曹氏所为,又很敏捷的回去了,据守在寿春,以扬州境内为界,不肯再有寸进。

这也就令兖州更为稳固。

不过,袁术还是不想坐看曹操如此壮大,免得日后迟早还要与之交战,更何况此次还不止一次从探报中听见了郭谊的名字。

这个人,袁术到死都会记得,袁氏四世三公,如此门第,居然被人指着鼻子唾骂,还追杀了几百里之远。

此人不除他心难安。

袁术麾下谋者不少,战将也极多,特别孙氏的旧部,如今也在他麾下,取扬州诸地的主力,多还是要靠孙氏的旧部兵马。

其麾下有谋阎象者,颇具名望,跟随袁术后谋定方略,被请为上客,进出皆问计。

“我意与吕布联姻,助他守徐州,若是他可拖住曹操,我再自寿春出兵,攻取兖州南部,让曹操首尾难顾,先生觉得如何?”

袁术坐在主位宽大的坐榻上,背靠沉木雕刻的座栏,面色懒散的说道,扬州富饶,即便是种植粮草不便,河中鱼虾也可以取食充饥。

所以他未曾征战时,一年可得军资储备不少,百姓即便没有足够的粮食,倒是也可以用鱼虾为食。

所以,现在的袁术已经高枕无忧,光是南阳、汝南、颍川等县积攒的财富就足够食用多年,扬州还是一片人口极其稠密的土地。

但他料定,自己迟早会和曹操有一战,不如现在先行让他进退两难。

“此事,的确可行,不过吕布自身难保,若是要资助他交战曹操,恐怕耗资巨甚,不亚于我扬州自行攻取。”

阎象身材宽厚,略显富态,声音则是十分洪亮,执礼而拜后,对徐州事宜算是如数家珍,面有忧色的道:“曹操名望稳固,已将兖州牢牢掌控。”

“徐州吕布,新得州郡未安人心,就遇上了旱灾,但其为了保证境内不被攻取,唯有不断征粮,两相比较之下,百姓心向曹氏,反而希望曹操来入主徐州。”

“而曹操此前,曾经有恩于下邳、彭城之民,同时结交境内商贾、寒门,以及许多庶人,提倡唯才是举。”

“今年秋收到来,曹操很快就能攻占徐州,故而还是不要与吕布联姻才是,否则徒耗钱粮,也未必能耗损曹操多少。”

“不如让吕布去做困兽之斗,而我们则是积蓄粮草,向江东攻取领地,若是可取刘繇,下江东,可借长江之险以阻隔北地骑兵,以逸待劳。”

袁术捻须思索,良久之后微微摇头,道:“这岂不是,要我躲在天险之下,无争中原嘛?”

“先生这话,未免轻看我袁术了。”

“曹操一介阉宦之后,不得士人之心,凭什么来争中原?他无非是这几年顺遂罢了,我在一年之内,已聚甲数十万,得兵马无数。”

“呵,有何惧哉?不过,吕布既然有求于我,还是要

许给他些许钱粮,也无妨,等待秋收之后,给吕布送去些,再让他女儿嫁于我袁术之子,如此便可当做联姻了。”

“这样,我也不用给他太多粮食,可结局其现在之难便可,若是吕布能耗损拖延曹操,那就是赚的。”

袁术神态倨傲,在座位上仰头放空,说完之后还瞥了阎象一眼。

阎象此人,才能的确不错,但取舍不足,人若是不狠又如何能取得利益?区区粮草就可让吕布卖命,这是再好不过的买卖了。

唉,缺谋少士,唯战将耳,扬州之内竟无名士,想不到我袁氏竟无海内名流,经国伟士来助。

那不就只有我自己做谋,以决断前后事了。

“这……”阎象言语一滞,一时半会不知该说些什么,真挚的看了袁术几眼,发现他已经不再看向自己,意兴阑珊。

只能叹了口气,出言劝道:“有此粮食,不如发放于民呀,予吕布根本便是徒劳无功!!”

“他吕布堂堂温侯,总不能交战下来还让曹操毫发无伤吧?”袁术不耐烦的看向阎象,“我有此谋,你就去下令便是。”

“喏!”阎象忽然被吼,脸色一变也不敢再多言,只能转身离去,下令准备粮草之事,运送徐州予吕布资军。

……

扬州有意联合吕布之事,兖州尚且不知晓,但此时的兖州,显然更加热闹,秋收时节,百姓仍然还有收成。

兖州东郡,鄄城郭谊府邸之内。

“孟誉兄长,今夜有淮汝豪雄率众来投,父亲设宴款待,一同前往如何?”

“淮汝?”郭谊立即笑道:“那可真正是豪雄,我就不去了,公子且去便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灾后虽有余庆,但仍然还要行军作战,学海无涯,我仍旧要勤学方可自强,去一趟宴席,不知损失多少。”

“兄长真是……”

好一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至理名言也。

曹昂面带微笑,更为敬佩的看着他,躬身而下,拱手道:“那子在宴席拜会之后,就立刻来与兄长一同勤学读书。”

“也好。”

话音刚落,门外曹元走了进来,给曹昂行了一礼,然后对郭谊笑道:“先生,荀军师前来拜会。”

“啊?”

郭谊顿时愣住。

这可当真是稀客,荀一向是公务缠身,自省于身,平日里也是清净为主,平日会客都是求见他的士人。

亲自去拜会的,也就主公而已了。

这时候来拜会,估计也是有要事相商。

曹昂心中也明白,荀和郭谊,都是如今曹氏的重臣,两人结交也并非是坏事,都对父亲助力极多,且忠心耿耿。

而且,能和颍川荀氏如今的名士相交,这也是郭谊的机会,曹昂不会去打扰,若是能得荀青睐,日后郭谊在颍水士人之中的名望,也自然就立稳了。

“看来,兄长的确是去不了了。”

曹昂笑着点点头,准备离去。

首节上一节56/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