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44节

“呵呵,”夏侯渊轻笑了一声,朝着前方战局努了努嘴,“子你看,高顺已经被逼退了。”

众人看去,此刻高顺军已经被逼到了山脚处,准备躲进山里以隐藏身形,意图再退,保存实力。

期间战阵中,骑红棕大马的将领将头上盔帽取下,直接夹在了腋下,时而立起身来高声大喝。

不多时指挥麾下兵马且战且退,直至慢慢上了上坡。

然后派遣坚实的盾兵顶在前方,再将少数骑兵安置在山腰上,形成俯冲之路,随时可以突围。

不过他这一退,暂时虽说安全,但四周的道理不出意外的也被围住了。

此刻曹昂正是时机,率先纵马下去,至兵阵前列叫话。

夏侯渊看这状况,倒是也不加阻拦。

身为长辈,又是曹氏宗亲,他当然知晓曹昂的地位,日后乃是继承曹氏大业之人。

这等人才当然要先行让与他,再想要也不行,虽然也心痒难耐。

曹昂带郭谊一同向前,两人都穿着简单的背心甲胄,头上戴略有外沿的铁盔,郭谊持盾在前,夏侯渊在后掠阵。

“兄长,我第一次招降,是否需要厉声爆喝,以震慑其心,让他们迫于威慑而归降。”

“大公子不必担心,既然是招降,当然是好言相劝,震慑大可不必,”郭谊抓住缰绳,立于马上,但是

神情还是颇为悠然自得。

“等会让在下去说便是了,只需保持曹氏大公子的风范,其余的交给我。”

毕竟我也是第一次,有些兴奋和紧张。

“那,那兄长所言稍稍缓和些,不要激怒。”

“哈哈哈,”郭谊乐而笑道:“公子说笑了,在下儒生,世修经学,我是斯文人,早已打了腹稿了。”

“那就好。”曹昂满意的点了点头,和善俊朗的脸上略带笑意。

不多时,两人让哨骑叫话,请高顺出来一见。

不多时,一人自山坡上纵马而下,满脸疲惫,鬓角发丝散落,双眸依旧炯炯有神,其人不算凶恶,面容肃穆,身高臂长,加以虬髯之相,显得威势十足。

“将军,请出来一叙!”

曹昂面带微笑,当即朗声而言,“在下曹昂,兖州牧曹操之长子,陈留境内张邈叛变,早已被平定,你也无需再担忧!”

“我身旁这位,是东郡郡丞,在匡亭一战曾立功绩,对陈留士人多有了解!可肯出来一叙!?”

隐约模糊的视线之中,高顺在军阵后稍稍思索,还是越众而出到了人前,将手中长刀交给了副将,一只手搭在左侧的环首刀柄上,大步流星的走出至山坡下。

“两位,在下高顺,因乡里忽逢大乱,故而固守于此,奈何先前兵马也将我当做叛党,一定要攻克此城,我不敢开城门。”

“如今逼迫至山头,若是还要再攻,非灭不可,只有顽抗到底了。”

高顺嘴唇附近胡渣唏嘘,下巴则略微浓密,一双虎目在话音落下后,却盯向了郭谊,让郭谊稍微意外的歪了歪脑袋。

看我做什么?

“壮士此言差矣,之前是东阿程昱领军,他自做不得决定,我下的军令是让其收取陈留诸地。”

“如今张邈已经为我俘,押于鄄城之中,叛乱也早已平息,现在我到此,便是要请壮士归附于兖州,日后定然可有一席之地。”

“既如此,为何刀兵如此锋锐!?”

高顺脸色一寒,满腔怒火似乎并没有消散,颇有怨气的质问道。

“此乃是攻不下,方才招降!君非诚心也!”

曹昂一愣,一时不知怎么回答,说白了就是派兵越来越多,把人又围了起来,这时候想着招降,似乎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你身旁这位先生,名叫郭谊是吧?东郡郡丞,在匡亭一战成名,逐袁术数百里远。”

“在下想领教一番!”

“不了不了,”郭谊当即摆手,笑着说道:“我不喜欢打打杀杀,我倒想和你聊一聊人情世故。”

“高氏多在并州、冀州,日后跟随也是袁氏之后,而你若是投奔,只怕会因丢了宗族基宅之地而受罚,因叛乱之事被责怪。”

“现在你归降,可以保全麾下七百人之性命,保全其未来,我主攻徐,乃是以正义之名,张邈、吕布叛乱,乃是不义之举,人人得而诛之。”

“你若降了,不算降兵,而是与虎豹骑等同的精锐之兵,予你将军官位,日后成就一番功业,即便你不肯,也可问问你身后那些兄弟,是否愿意为了你成就你清白名声而死,他们苦练多年,追随于你,将性命交托给你,你连出山都还没出,你就要带他们赴死,我若是你的兄弟,日后死了也要化作厉鬼缠着你!”

“你还跟我领教一番,我哪里打得过阁下,你可是背着七百余人命在身,我动不起这个手!”

“今日你若是诚心投奔了,我天天拉着你领教都无妨!”

曹昂:“……”

这么生猛?!这就是你说的万全腹稿,你刚才在悠然自得什么?

高顺:“……”

两人的脸色一滞,而高顺则是在思索片刻之后,长叹了一口气,虽然郭谊的语气很奇怪,但却的确是此理。

自己这数百人,也都是义气相随的兄弟,但是

“投奔自然也可,不过先生可要记得你说过的话。”

“在下定找你日夜领教,以学兵法军略,武艺经学。”

郭谊脸一黑,感觉好像,被盯上了呢?

不会是我无形之中,伤害过他吧?

“没问题,平日里,我不看书研习的空闲时,可以陪同壮士。”

郭谊依旧笑着说道。

第57章 先生,你咋又立功了呢?

高顺归降,实际上陈留早就已经降了,所以他是否肯来投奔,也起不到关键作用。

他跟随曹昂,回到了鄄城安住,赐宅院、百金、千匹布与一百匹战马。

并且任用为帐下虎卫营统领骑之一。

高顺在得到赏赐的当日,将所得赠予了帐下将士,自己没有看重分毫,只留下平日用度的钱财。

陈留回归兖州曹氏的麾下,已经势不可挡,而且这一次再没有当地士人暗中作祟,分化势力。

曹操的确是外来者,但有当地大豪雄鲍信支持,能取得兖州的政权,历经了两年多的浴血奋战,多次与族亲一同解难,到今日算是人望同归。

陈留一降,唯一的广陵便不算什么了,张超根本不敢阻挡,唯有疯狂寻找外援,将求援的书信一直送到袁术所在的寿春。

而此时,在彭城和谈失败后,曹操和陶谦一场大战,正面击溃了曹豹领军的丹阳兵,将陶谦打回了郯县。

死伤数千人,城墙耗损严重,百姓也是流离失所,但最终在刘备等人赶到之后,以曹操占据彭城作罢。

至此,彭城、下邳都归曹操所有,将徐州南北隔断,随时南取,陶谦一战而败之后只能缩居郯县。

并且他已经病入膏肓,不可再上马督战,徐州全体文武都清楚,真正改换门庭的时候到了。

恰巧此时,因为此前曹操也做了大量的安排,将掀起此战的由头指向陶谦,发放的檄文到处都有,且他本人一直以仁义待民。

在此战后,这种仁攻的做法,终究还是给出了反馈。

百姓的怨气,几乎都是冲着陶谦去的,以至于郯县境内都有不少指责之声。

对曹操来说,形势一片大好。

也因此,天气逐渐转冷之后,战事暂且停歇,曹操以曹仁、曹休、李典等将驻守下邳、彭城两地,留下六万大军在徐州境内,防备陶谦反攻。

同时戏志才留于下邳统筹,命程昱代理陈留为太守,同时命曹休至南部防备广陵。

大军班师。

在班师之前,还给几乎没有什么隐瞒的给刘备送去了一封书信,叙旧、问候,外加告知刘备与徐州文武,此次退兵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刘备在曹操这里,当然没有这么大面子,这是一个顺水人情,顺便再离间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曹操当年讨董之前,在洛阳就知刘备之名,而在讨董之后,两人关系匪浅。

实际上,在起兵初期,刘备投奔公孙瓒之前,几乎要成为曹操的部下。

不过都为人雄,不甘于人下久居,故而离去,兖、徐之战,以曹操完胜而暂歇。

“他得了彭城、下邳,接下来还要回兖州去收取陈留、广陵。”

陶谦在病床上,听见曹军暂撤的消息后绝望的说道。

等来年,徐州动荡将会百姓不安,君臣离心,而境内兵马也

会士气低落。

情势,必然更加危险。

……

冬雪一下,各地都趋于寒冷,当地百姓也都随着气候开始准备过冬。

鄄城扩建了衙署,现在于正堂外还有一块大校场,正堂前有数十层阶梯而上,大门开三处,入则为平坦的木质地板。

在攻徐之战后,曹氏又添了陈留之财,各地百姓归附为人力,故而农耕饱满,来年即便气候不好,一样可以预见的收成数百万斛不在话下。

堂上,曹操正在案牍后跪坐批阅公务奏札,身上披了一件毛绒大氅。

左侧放着箸与碗碟,还有正在小火而烹的鹿肉,曹操观阅之余,随意的吃了一口。

顿时眼睛一亮,不自禁的轻“嗯”了一声,对左首同样在学习政务的曹昂道:“此肉鲜美无比,真是人间美味。”

“这是,在下邳时,一位长者所赠的美味佳肴,如此美味岂能独享,”曹操嘿嘿一笑,将箸碗放下,朝着鹿肉一指,“子,派人给孟誉送去。”

“还有这坛美酒,是我谯国的百年佳酿,也一并给孟誉送去。”

曹昂当即起身,从外叫来了侍从,将鹿肉和美酒接连端起,全数给郭谊走送去。

此时的郭谊正在家中告假,不算公务繁忙,估计正在家中。

“主公赏郡丞郭谊鹿肉!!!”

“主公赏赐百年佳酿!!”

侍卫走送而去,大声呼喊之下,整个衙署之内听见的人无不是心生羡慕。

行走于校场上的将军、文臣更是注视这些人小跑的身影,心中思绪万千。

任谁都知晓,现在的郭谊已然成了曹操身边的宠臣。

自匡亭一战成名后,屯田之策大为丰收,治百万青徐安定,还兖州安宁。

后,又救了曹氏太爷,成了曹操一家的恩人,光是救父这个功绩,就能给郭谊保下一条命,这是他的保命符。

不光如此,又在徐州之战中,料定陈留、广陵与濮阳的内乱,提前防治,一举反攻而下两地,将内部不和全数镇压。

令曹操在徐州稳稳地拿下了下邳和彭城。

这些脍炙人口的功绩,令人嫉妒却也让人不得不服,可以说郭谊只要不自己作死,那么以后他的未来将会不可限量。

但此事,却是一瞬间伤到了一个人的心。

典韦。

自军营而来的典韦在路上就听见了这等赏赐呐喊,还有无数人的窃窃私语,无不是仰慕敬佩。

首节上一节44/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