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3节

而郭谊这寒门出身的身份,最是让他欣喜。

此刻,戏志才在一侧微微看了郭谊一眼,倒是并没有过多动容。

等两人走出营帐后,戏志才送他走了一段路途,都未曾说话。

只是快要出主营大门时,戏志才微微颔首,笑道:“恭喜了,孟誉。”

“言过了,祭酒。”

郭谊当即拱手鞠躬。

“不算言过,你以坚守之相,引我动心带你面见主公,本以为是仗义执言,以献退敌良策,却没想到,是借此时机,献方略之策。”

他的话里面,颇有责怪之意。

郭谊依旧笃定的笑起来,“祭酒莫怪,在下只是不想主公进军寿张,方才以方略相引,进言劝说。”

“你信就好,反正我不信。”

戏志才笑容收起,再深深看了一眼郭谊后,拂袖而去。

“祭酒慢走。”

郭谊姿势不变,恭敬送离。

他明白戏志才没有坏心思,因此人感恩曹操知遇,不会排除异己,且是以命尽忠之人。

他只是以为被郭谊利用了而已。

不过,郭谊的确只是想劝曹操不去寿张,且自己不会因进言而被治扰乱军心之罪。

当然他这种行为任谁都会觉得离谱。

为进一句话,直接想个治州大策。

有病。

“奉常,我们回营。”

“喏。”

远处的曹元跟随郭谊离去,一路好奇询问在帐中到底说了什么。

怎么忽然祭酒就又恭喜,又不信的,看起来好像很大度,很有风度。

可是又很酸的样子。

……

当天夜里。

曹操的主帐之内。

个头不高,身体敦实的曹元就在曹操的面前,拱手而下。

曹操满脸欣喜。

乐道:“他真这么说?”

“是!”曹元无比恭敬,眼神坚定,甚至有点骄傲,“先生的确说过,若无人进言,则日后便更不敢说,若是惧怕扰乱军心,则当勤于寻法,令主公安心受之,方为为臣之道。”

“好,好!”曹操乐呵呵一笑,安然舒适的在座榻上稍稍挪动,心情大好。

当真是,天降珠玉于我曹氏,当暗中扶持矣。

日更两章,稳定输出!!!求数据投喂,大佬可适量多给些数据激励一下催更,但俺不能多更太多,因为要走完推荐,不过我会存稿子,等上架后必定长时间爆发。

第4章 先生,您真是好学

“善言者多,践行者少,持之以恒者,更是凤毛麟角。”

戏志才在旁淡然轻笑,并不像曹操这般高兴,而是出言提醒。

不可被人表面所欺瞒,故而重用,最后却发现是沽名钓誉之辈。

他凭什么啊!几句话传过来还成名士了!?我就不信他真的本性如此!

若是这般优秀,为何早没有名气!?我在颍川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过郭谊这个名字!

郭嘉也从未提及过此人,当初我和郭奉孝品评颍川、渭滨、黄河两岸诸多豪侠、大儒、名士的时候,怎么不见有人提他郭谊一句!

这时候来装什么!

这种人!他心思不纯也!!

“嗯?”

曹操本来正坐着吃饭,此刻面色略带戏谑转头看向他,他很少见到戏志才会对旁人有所微词。

他的性子,可一向是十分洒脱的。

“志才可是在意,我对郭孟誉暗中提携?”

戏志才咂了咂嘴巴,嘴角抽了一下,最终还是变成了微笑。

“只有一点点,人才多方可得略,主公善断,多议自然是好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哼哼哼,哈哈哈……”曹操拍打着戏志才的臂膀,豪迈大笑。

继而背着手道:“你乃是军中祭酒,是我的左膀右臂,每日与我彻夜长谈,抵足而眠者。”

“你之下,日后会有大量谋臣、内治官吏、军中参谋者。”

“你不可被情绪所累,不可为他人夸赞、贬谪而有所心绪起伏,只需记住,为首者不能慌乱,心胸当宽阔如海,不为荣辱所动。”

“且,人固向美,不以丑示人。我们有不好的一面,向来都是私藏于内,不为人知,而示人以优美之相,郭谊好学、努力之相若是装出来的,那就务必让他装一辈子,装个彻底。”

戏志才闻言面露惭愧,深吸一口气,随着胸膛起伏而缓慢点头。

他是豪士,但人心善妒乃是本性,再大度的人,某些事也会生出些许情绪。

戏志才有不满,但他会用修养压下去,所以以往很快就会忘记,继续洒脱,继续饮酒恣意,为主尽忠,尽其所谋。

此刻,戏忠松了口气,笑道:“志才受教了。”

“嗯。”曹操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戏志才的性子,他最是喜欢,许多话都可坦然而言。

而且志才豪爽畅意,向来不会把这些话放心里。

心满意足的曹操保持一种欣慰的态度,缓步至了案牍后,拿起箸继续吃饭。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嘈杂声。

曹操和戏志才同时寻声望去。

门外一兵士快步自帐外奔来,在门口掀开帘帐一个踉跄差点没摔在地上。

“主公!”

“何事?”曹操眉头一皱,如此慌乱必有要事。

“寿张!寿张之兵,在半路遭到贼兵发现,于路上遭袭,现在鲍相身陷囹圄,前军子孝特意命小人回来求援

!”

“子孝将军现在行军距离寿张不到十里,可连夜突袭,解寿张之围救出鲍相,他想请主公出兵尽快迎接,如此可击退追兵!”

“什么!?”

曹操面色大惊,“啊啊!”

忽而暴怒扬起手,大叫着将手中的碗倒扣在桌上,啪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允成乃是我高朋义友,绝不能让他有事!立刻出兵去救!”

“匪徒贼寇!我必将之全数坑杀!”

吓得戏志才一抖,而后微微后仰上身,以一种奇妙的眼神看了曹操一眼。

说好的……遇事不惊,不被情绪左右呢?

“主公!”

戏志才在一侧提醒了一句。

曹操双眸不断晃动,而后深深呼吸,慢慢将情绪平复下来,虽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却嚯地坐了下去。

将倒扣的碗拿起,又把散在桌上的饭赶回了碗里,吧嗒着嘴一脸沉思。

收拾完后,将碗箸都端放到桌上,慢慢的笑了起来。

“当真是,天助我也!”

戏志才又是一愣。

“何出此言?”

怎么,气出病来了?

“若非是有郭孟誉进言,我就不会派骑兵提前出行,赶路去寿张告知允成。”

“如此,曹仁现在岂能在寿张十里之外?恐怕我想救,都来不及。”

“正是因为我纳了他的进言,决议用其策论方略,现在才能有机会救允成,如此说来,郭孟誉的看法,是对的。”

“今夜,不光可以免除一场大败,而且还能确定,日后如何与贼兵交战,兖州乱世,我必能平定。”

“这,难道不是天助我也??”

“不错!”戏志才眼睛登时一亮,拱手抱拳道:“而且,主公现在就可以派兵奔袭袭扰。”

“我大军接应,贼军必不可能知晓,因为此乃是临时起意,今夜出发,骑兵便可到贼军后方。”

“而他们追杀未果,又怎么想到已经有骑兵绕至后方奔袭呢,我们只劫掠,不血战,等敌败退后,再声势浩大追杀,逼他们入山林躲藏,以此消磨意志。”

“善!”

曹操当即点头,起身下令。

“命,子和、子廉、妙才三军精骑出动,将此战法告之,袭扰为主,不可血战。”

“将他们当做猎物,游猎之,消磨其意志!”

“喏!”

戏志才拱手鞠躬,满面热情转身而去。

……

当天夜里,自东郡、陈留出动大军一万六千余人,声势浩大,东去寿张迎救曹仁、鲍信。

但与此同时,有一千二百余精骑全数出动,早早行军,走小道而近寿张。

此乃是曹操最为精锐的家资,此时毫不吝啬,全数派出。

这些骑兵,原本是打算用来抵御其余诸侯侵略之争的,譬如南阳袁术、徐州陶谦,其实已经暗中勾结,准备对趁着此时兖州混乱,出兵瓜分。

但现在,完全没必要留了。

在曹纯的宿卫营中,郭谊也听闻了这个消息。

此时的他,正在用木桶泡脚,同时手中捧着一本《铸器杂论》,这是从某个商贾手中搜罗来的书。

首节上一节3/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