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79节

“对了,爹,还有一件事,我现在有自己的铁匠铺,所以我决定给我自己的护卫那些锻造明光铠,免得占用国库消耗,你别说我造反哈。”李恪先给老爹打了声招呼。

李世民:“……”老子要是怕你造反,还会之前主动给你明光铠吗?

不过李恪要自己锻造,李世民也无所谓,直接摆摆手丢下一句“老子知道了,赶紧滚蛋”示意自己知道了,铠甲虽然禁止民间拥有,但李恪身为皇子自然不算。造反有铠甲无人有什么用?

离开皇宫,李恪也没有做其他的事情,只是让田蒙准备好,五日后,随着下一期大唐日报的发行,准备开始售卖曲辕犁的犁头,以及其他的铁器。

实际上自从生铁开始大规模的冶炼出来之后,李恪这边的打造就没停过,曲辕犁的犁头一直都在打造,除了曲辕犁的犁头之外,就是明光铠一直都在打造。

唯一不同的是,大唐军队的明光铠上所使用的甲片是铁片,但李恪这里用的全部都是钢片!而李恪的钢片跟大唐的模具锻造不同,他是直接模压切割的,虽然他的水压装置很简陋,但是将大约3毫米厚的钢片切割成长条形甲片已经毫无问题了。

3毫米很多人觉得薄,但实际上大唐明光铠的生铁甲片厚度也不过才2毫米左右,李恪这还加厚了一部分呢,其实3毫米钢片的防护能力……已经超强了。

这样的切割后废料有些多,但是有废料不要紧,李恪的废料可以回炉重新烧制成形,再挤压成这个厚度的铁板,再次裁切,简易机床打孔,他的速度比大唐用铁匠人工模具锻造甲片,再人工打孔要快太多了。

其实这玩意已经算是最粗浅的手工机床了,包括将甲片边缘打磨所使用的手摇砂轮都整了出来。

即便是粗浅的工业,那也是工业,所以李恪自己锻造的明光铠速度不要太快,另外李恪对明光铠也进行了部分改良,明光铠的左右胸口有两个圆形的板甲铁板,这是主要的防护区,实际上在大唐,就是这两个碗口大的板甲防护区都不好打造,也是明光铠最贵的部分。

而李恪这里是冲压成形的,两侧胸口的板甲他制作成了跟人的肋骨区域差不多的形状,只是略小一圈,在不影响行动的情况下增加了防护面积,除此之外,就是在腹部也增加了一片板甲,加大防护面积。

而后背的甲片则是进行了加大,形成统一防护区,所有的甲片由皮绳穿过,里面则是一层生牛皮避免磨伤,生牛皮里面还要用羊皮做一层里衬。

可以说,大唐做这个工作,最慢的打造甲片等工作,但是在李恪这里,最慢的反而是缝制工作,不过李恪这里有大量的妇女也在工作,所以缝制的速度也不慢。

明光铠李恪这里其实打造速度已经很快了,最多再有半个月的时间,他名下的2000护卫就可以全部换装新的明光铠。

第188章 大唐秦王殿下

跟李世民打过招呼,李恪干脆又加快了锻造的速度,大不了就是让人多造一些相关的机器,说实话,李恪现在真的不缺人。

翻修长安城所需要的人手其实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多,因为一次性翻修的街道不宜过长,否则的话会引起长安城拥堵,那所能使用的人手也就有限。

像是李恪买下的非编户,签署了契约的全部都调集在了缝制明光铠,打造犁头等工作,然后将原本这些地方干活的,经过“培训”的,无比忠诚的工匠们则是调在钢铁厂和水泥厂。

三日后,李恪老老实实的更换了衣服准备上朝,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老爹让他过来上朝是做什么,但是李恪还是老老实实的来了。

只是让李恪没想到的是,等他到了地方之后却赫然发现,今日来的大臣非常的全,很多平时因为政务而特许不用上朝的官员都来了,所有十四岁以上的皇子也全员到齐。

看到这一幕的李恪有些莫名其妙,今日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吗?

倒是房玄龄和魏征等人看到李恪的时候,都是面带笑容的向李恪行礼,只是那笑容看的李恪有些头皮发麻,总觉得有些诡异。

李恪倒是也没多想,等李世民到了之后,李恪很快就知道原因了。

因为在宣布上朝之后,李世民开口道:“今日朝堂议事之前,有重要的事宣布,李恪。”

“儿臣在。”李恪愣了一下,赶忙从自己的位置上面站起,出列。

“常林宣旨。”李世民摆了摆手。

“是!”常林直接从旁边站出来,然后将手上的一份圣旨展开,李恪赶忙弯腰听旨。

所有的大臣也都是站起,弯腰面色恭敬的听着,很快常林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门下:第三子李恪豪迈直爽、处事洒脱、独辟蹊径、革故鼎新。锡以汤沐,抑有旧章。可封秦王,食邑三千户。主者施行。贞观九年润四月二十八日。”

当常林的声音落下之后,李恪人都傻了?秦王?!不是吴王吗?!而且……秦王这玩意别说贞观朝,就是整个大唐都没有封过啊!

朝上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大臣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因为圣旨当中的主者施行的意思就是相关单位去执行的意思,圣旨的内容不只是这些,圣旨上面的后面还有三省经手主要官员的签字、意见等都会列在其上。

所以像长孙无忌等人肯定是知道的,但是其他不知道的大臣此刻脑瓜子也是嗡嗡的,他们跟李恪都差不多。

李世民改封李恪王爵他们都知道,毕竟李世民曾经在朝堂上亲口说过,如果李恪将《大唐周报》恢复到销售五万份,就给他改封王爵,现在李恪不仅仅做到了五万份,甚至都已经达到了十万份,李世民改封是正常的。

但是现在,秦王?!陛下您这是要做什么?!这可是秦王啊!

大唐秦王!那是李世民的封号!虽然李世民现在当了皇帝,一般来说这个王爵就废掉了,基本不会再赏赐给其他人,但是现在李世民居然封了李恪秦王?!这……不少官员都是面色微变,一些人甚至下意识的看向了李承乾。

像是几个皇子,此刻也都是面色震惊,李泰眼睛里面的嫉妒旁人都可以看出来了,但是他这会儿自然也不敢造次。

至于后面的锡以汤沐,抑有旧章。意思就是这玩意是有祖制可循,不是平白无故封李恪的。这话大家也就是心里撇撇嘴,大唐初立,李渊还活着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世民就是祖制!所以这玩意听听就好,李世民说什么就是什么。

而豪迈直爽、处事洒脱……大家都是嘴角有些抽搐,真是难为润色圣旨的人想出这么两个词汇了。

这里的食邑三千户可就了不得了,这是真实的食邑户数。不过这些都比不上秦王给人来的震撼!

“恭喜秦王殿下。”就在李恪不远处的程咬金看到李恪有些懵,忍不住开口低声说了一句。

程咬金的话让李恪回过了神,他赶忙行礼道:“多谢父皇,儿臣领旨。”

看到李恪这个懵逼的表情,李世民内心一阵舒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过他们所有人都不知道,李恪震惊的是因为他的王爵变了!由吴王变成了秦王!而且封王本来应该是贞观十一年才会改封,而现在才是贞观九年!

不用想他都知道,在史书上这些都会留下重重的一笔,李恪切实的感受到了自己在改变历史!

“见过秦王殿下!”当李恪领旨之后,朝堂上的所有大臣都是同时向李恪行礼,异口同声道。

“见过诸位大臣。”李恪也赶忙还礼。

“恭喜三弟。”李承乾也笑着冲李恪拱了拱手道。

“多谢大哥,反正大哥你不要觉得我要抢你皇位就行,要是有奸佞ning小人在你耳边谗言,那绝对是生后代没屁眼的行为。”李恪飞快的冲李承乾拱手道。

长孙无忌脸上勉强挂着的笑容瞬间僵硬了。

其他大臣倒是没觉得什么,只是一脸的佩服,蜀王殿下是真的狠,什么话都敢说,虽然他们早就习惯了,但是这种张口抢皇位,闭口造反的说话方法,他们听的肝儿颤。

大臣们都适应了,李承乾就更加适应了,李恪从小就什么话都敢说。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听到李恪的话,李承乾这会儿只是想笑,但是他忍住了。

他冲李恪摆了摆手道:“三弟你放心,大哥不会多想的,如果有一天父皇撤了我的太子,也只有可能是因为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与他人无关。”

今天的李承乾也是大胆了一把,只是李承乾这话让李恪身子僵了一下,我滴哥呀,这flag可不能瞎立啊!

“李恪!”坐在上面的李世民有些不满,大声道。

“父皇。”李恪赶忙弯腰。

“你是不是想在改封王爵的第一天就挨打?”李世民瞪着眼睛问道。

“父皇英明,就算儿臣有这个想法,父皇也肯定不会这么做,毕竟这不是跟父皇您封爵的想法冲突嘛!”李恪赶忙低眉顺眼的开口道。

李世民有些后悔,老子为什么要封他个秦王?封他秦王是让他来气我的吗?

“你现在赶紧滚,不想看见你,去后宫见见你母后,母妃,然后滚回去监工翻修你的长安城去!做不好你就等着挨揍!”李世民怒声道。

“是!”李恪果断跑了。

其他的大臣都憋着笑,蜀王殿下……哦,不对,即便是变成了秦王殿下,果然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第189章 我要让你长孙家破产

李世民让他去后宫,李恪自然要先去见长孙皇后,等李恪到了立政殿的时候,让李恪有些惊讶的是,在立政殿门口的小院里面,见到了正在带着兕子玩耍的长孙皇后。

让侍女通报之后,长孙皇后就冲李恪笑着招了招手,此刻长孙皇后的脸上明显的红润了许多,李恪有些惊叹,现代消炎药这么管用吗?他记得历史上好像从贞观九年年初长孙皇后病倒卧床,一直到去世都基本没起来。

“这不是我大唐秦王殿下吗?快,见过秦王殿下。”长孙皇后憋着笑开口道。

“见过秦王殿下。”所有的侍女都是同时躬身行礼道。

“免了。母后您就别笑话儿臣了。”李恪有些汗颜,显然李世民在上朝之前就让人通知了后宫的所有人,“母后身体如何?”

“有恪儿你这么孝顺的儿子,我的病好了许多。”长孙皇后言下之意已经很明白了,李恪给她的药管用了。

李恪点点头,炎症很多时候都是致死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人都说什么免疫系统会第一时间消灭的炎症,这话一看就不懂医学常识,虽然李恪也不懂,但是李恪看过书,炎症本身根本就是免疫系统搞出来的,是免疫系统跟体内病毒细菌战斗的时候,大量聚集免疫细胞导致的反应。

免疫系统怎么可能又自己跑过去消炎呢?要知道人类吃药消炎的本身就是在消灭过量的免疫细胞。

李恪上辈子还曾见过有人说大蒜就能消炎……大蒜理论上还能预防癌症,杀死癌细胞呢。这玩意跟抛开剂量谈毒性是一个道理,你抛开剂量谈效果,那依然是耍流氓。

李恪给的消炎药起了作用,但根本就没有治疗好长孙皇后,只是让她体内的免疫系统能够持续的跟疾病作战,而不是免疫系统为了最快速度的消灭病症,第一时间聚集大量的免疫细胞,最后导致发炎过量而引起人体脏器衰竭死亡。

但这种消炎药针对不了她气疾本身,只能治疗气疾引起的并发症带来的炎症,不过配合太医院给出的汤药,她的病情显然稳定了下来,现在就看孙思邈什么时候能到。

“那母后按时吃药,吃完了停一段时间,然后再吃。”李恪开口道。

“好。”长孙皇后点点头,她自己的身体她有感觉,最近人精神了许多,而且饭量也增加了,明显是在好转,对李恪拿过来的药物自然也更加的有信心。

“三哥,你是秦王了呀。”晋阳见李恪跟母后说完了,这才懂事的开口了。

“对呀,大唐秦王殿下改天带大唐晋阳公主出去玩。”李恪笑嘻嘻的开口道。

“嘻嘻,那三哥一言为定哦。”晋阳笑着道。

跟长孙皇后这里打过招呼,李恪就先离开了,他要去自己母妃那里,不过让他意外的是,离开立政殿的时候,他正好遇到了跑过来的李治。

“见过三哥。”李治看到李恪的时候,也是双眼放光的跑了过来行礼道。

“免了,你这是干什么去了?”李恪有些好奇。

“我这不是想去堵三哥你嘛,没想到三哥你先来母后这了,三哥,这秦王是什么感觉啊?要不要庆祝一下啊。”李治眨眨眼,飞快的笑着问道。

“没什么感觉,不庆祝。”李恪一本正经的开口道。

“别啊,三哥!你看你上次带了那么多妹妹出城外玩,你的弟弟还在皇宫呢。”李治疯狂暗示。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李恪憋着笑拍了拍他的脑袋道,“你三哥最近可没时间,你也知道三哥最近在翻修长安城,我要是弄不好了,又要挨打了。”

“那对三哥你来说不是家常便饭。”李治下意识的开口道。

“你是不是欠揍。”李恪伸脚在李治屁股后面踢了一脚。

“嘿嘿,好吧,那三哥你有时间了,一定要带我出去玩啊。”李治眼巴巴的开口道,他太难了,城阳啊,晋阳啊,长乐姐啊她们都能出去玩,但是他不行,每天的课业太多了。

“有机会的,忘不了你。”李恪摆摆手,然后就先走了。

到了自己母妃这边,杨妃也是喜气洋洋的,见到李恪的时候,她都忍不住有些跟下人炫耀:“看看,这就是我儿,大唐秦王殿下,以后都别叫错了啊,叫错了要掌嘴。”

“是!见过秦王殿下。”周围的侍女们也都是笑嘻嘻的答应了下来。

“赏!”李恪摆了摆手,直接大声道,“阿娘你先赏他们,稍后儿子给你送钱来。”

“不用,你父皇昨天送来了不少。”杨妃不在意的开口道,“你最近用钱的地方多……你……你要是不够了你跟娘说,我这里还存了一些。”

杨妃犹豫了一下补充道。

“我知道了阿娘,你放心吧,您的钱自己存着赏下人或者自己买点东西,别给李,我那里不缺钱。”李恪点点头。

“你放心吧,那个李那边……你帮阿娘多看着点。”杨妃欲言又止。

李恪挑了挑眉毛,“娘你放心,我知道了。”

从杨妃这里离开,李恪又去见了长乐她们,显然这些妹妹们都知道了,一个个都是面带喜色,三哥升王爵她们当然开心,不过长乐倒是让李恪有些意外的是,她的面色比之前红润许多,而且皮肤似乎也变得稍微黑了一些,但是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健康。

这丫头最近……没少练啊。

不过李恪也没有跟她们多待,接下来李恪的事情还多着呢,对长孙家的布局已经完成了大半,现在就剩下最后一击了!

二日后,新一期《大唐周报》发行,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李世民改封李恪为大唐秦王的诏书,李恪原封不动直接刊登在了大唐周报上。

第二篇文章,同样是公告,但更加轰动!秦王府所属木工工匠鲁大强,因研发印刷术、造纸术,让大唐百姓有纸可用,有书可读,特赐大唐荣誉县伯爵位,赏永业田二百亩,进大唐皇家工程院,成为大唐皇家工程院第一位工匠学士,择期由大唐史馆的史官正式为鲁大强在唐史书中单独列传!

秦王府所属木工工匠刘昌,因研发改良曲辕犁,可大幅增加百姓耕地效率,提升亩产,提升大唐百姓扩充、开荒耕地之便利,可让大唐耕地增加超过一亿亩!特赏赐大唐荣誉县子爵位,赏永业田一百亩,进大唐皇家工程院,成为大唐皇家工程院第二位工匠学士,择期由大唐史馆的史官正式为刘昌在唐史书中单独列传!

第190章 这才是秦王殿下的杀招

这两个消息,彻底让整个长安城的所有百姓都轰动了!工匠是什么?工匠居然可以封爵了!而且史书单独列传!这……这光宗耀祖啊!别说百姓了,那些书生士子们都要疯了!什么时候那些泥腿子工匠,甚至都是非编户组成的工匠都能够列传史书了?!

但是他们能反驳吗?不能!尤其是第一位,这可以说从另外一个角度,他们这大部分书生士子们都享受到了对方的便利!没有对方的话,很多寒门的书生士子们根本就没有那个机会。

大唐的寒门可能跟普通人理解的不一样,什么叫寒门?就是原属于士族,但家道中落,贫穷不堪,这叫寒门。百姓那叫不寒门,那根本没机会读书,根本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而百姓的工匠当中,几乎差点都要给蜀……哦,不,给秦王殿下立长生牌位了,是秦王殿下才让他们这些普通的工匠居然能够封爵,而且还能登上史书!这……这得多大的荣耀啊!

别说这个时代了,就算是放到一千多年后,普通人要是有机会能进历史书,估计同样激动!

首节上一节79/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