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73节

自己给自己找一把刀架在脖子上,没有人做这个蠢事。

“臣以为蜀王殿下所言甚是。”旁边的程咬金突然站了起来,大声开口道,“陛下,这月钱稳定就像是粮价,米价等物价稳定是一样的,如果有人利用这个捣乱,这必然会引发祸端。”

所有人都面色诡异的看向了程咬金,好家伙,今天连程咬金都先站出来说文事了?这你敢信?

“臣也以为如此。”魏征想了想也站了出来。

魏征虽然是个喷子,但是于民有利的事情,魏征还是挺支持的。

“嗯,李恪你言之有理,你说这件事该如何处理?朝廷下令,责令这些商行工坊抑制月钱吗?”李世民想了想,李恪今日倒真不是捣乱的,他确实是提出了一件非常不安定的因素。

“不,父皇此言差矣,如果这个时候由朝廷禁止这件事,必然会导致民怨沸腾,甚至民众怪罪于朝廷,毕竟利之一字动人心,俗语有云,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故朝廷必不能做此事,儿臣以为,朝廷所做之事乃是以引导规范为主,而其他的事情交给市场自己决定。”李恪弯腰躬身道。

“哦?你详细说说。”李世民看着李恪,今天的李恪有些不对劲啊,这说话有理有据也就算了,居然罕见的没有指着鼻子骂人,不容易啊。

“儿臣且以为,朝廷应出一律法,儿臣名为:劳动法。劳动一词乃指百姓田间辛勤劳作的行为,而儿臣且以为,百姓在闲暇之余给工坊,商行做工都乃属于劳动范畴,因为他们也是在用自己的双手工作,为国家繁荣添砖加瓦。”

“毕竟没有这些劳动者,我们的吃穿用度怕是要回到上古时期,所以该律法就旨在保护这些闲暇之余进入商行工坊做临工,或者长期在这些工坊商行做工的百姓。”

“儿臣曾差人调查民间纠纷,像是诸多用人商行和工坊跟这些劳动者之间都皆有冲突,而因为这些劳动者都处于弱势地位,往往都是他们吃亏。长此以往,当某个行业的垄断者集体压榨劳力,必会引发社会之祸端。”李恪认真的开口道。

“一些用人商行甚至打着试用期的名义,试用劳动者月余,合格则正式聘用,不合格则辞退,但试用期无薪水,到了试用期结束,往往都是无法通过试用,而这些用人商行则是以白嫖……哦,不是,是以此凭空让百姓白白做工。”

所有人都忍不住相互对视了一眼,这是李恪?这眼光之精准,角度之新奇,对社会观察之敏锐,即便是一般的大臣都没有,但是李恪却言之有物,而且将所有的事情都说的条理分明。

众人对白嫖倒是没什么想法,以为李恪是口误,嫖之一字在古代可是褒义词。很多女子的名字都有这个字,比如汉武帝的岳母就叫刘嫖。

李世民有些惊讶,李恪显然对这件事是关注已久了,没想到这小子倒是做了一件有用之事。

第172章 我李恪愿以身作则(下)

“那你觉得这律法该有哪些内容?”李世民问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首先,劳动法应该规定,用人商行或工坊该与做工者签署做工协议,现在纸张已经非常便宜,该协议所占据纸张花费并不多,一式两份,签字画押,由用人商行或者工坊与做工者各持一份。”

“且该合约由官方提供制式合约,不允许进行私下更改,更改无效,只允许工坊或者商行根据自身之情况添加部分限制,但添加的部分条款不允许与劳动法以及大唐律相冲突,冲突则该条款无效。”

“其次,在有试用期的商行该规定试用期内,薪水可为正式薪水的六成或者是八成,不可无薪水。”

“三,如若用人商行或者工坊无端辞退做工者,该补偿一月月钱。”

“四,做工者在做工期间导致伤残或者死亡,用人工行或者商行该给予一定的补偿。”

“五,做工者在工作期间不得泄露用人商行或者工坊的商业机密,如若泄露,则制定一定的刑罚。”

“六,用人商行和工坊如因为自身原因降低用工者薪水,用工者有权主动辞职,用人商行和工坊需补偿一月月钱。”

“目前儿臣所想就这六条,细节之处当由诸位精通大唐律法的大臣进行补充完善,比如说量刑措施等,劳动法该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毕竟做工者都是弱势群体。”

“实际上,即便是劳动法出炉,依然会有大量的商行恐怕须臾推诿,而做工者为了保证自己的一份工作,为了维持生计,大部分时间恐怕都会忍气吞声。所以,即便是有劳动法保护,做工者尚且如此,没有劳动法保护可想而知。”

“考虑到民间必有许多反对之声音,父皇您肯定是听的到的,毕竟这些商行,工坊背后之人都能在父皇您面前说的上话,但是天下百姓却基本不可能。”

“所以儿臣愿以身作则,此次长安城翻修之工期内,儿臣愿意与所有做工百姓签署相关合约,包括儿臣的有间商城以及名下的所有店铺都是如此,以此来作为此项法律的实验性项目。”

“如若效果不错,可以推广至整个长安范围内作为试点,由京畿ji道负责监察,最后推广到全国。”李恪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京畿道跟关内道等并不一样,京畿道在贞观年间是一个监察机构而非行政机构,到了开元年间才规划为长安及所属辖区变成类似于后世的直辖市行政机构。

李恪的话说完,所有大臣都沉默了……李恪所说的这些条款已经非常完善,只是在具体的量刑等细节方面需要更改。

但显然,这东西他已经想的非常周全了,但是所有人却有些难受……因为李恪这又是动了所有世家门阀的利益。

封建社会是个什么社会?是一个阶级无比严苛的社会,在这里下等人就是下等人,哦,虽然大唐没有这个称呼,但是士族的眼里,除了士族贵族之外都可以叫下等人。

但是李恪这么一整,这些人的利益不就得到保障了吗?像是那个试用期的事情,虽然大唐没有此等说法,但是类似的事情绝对是有的,他们自然也都听得懂。

问题,他们能反对吗?不能,因为李恪针对的是商,至少目前士农工商,商排最后,关你士族屁事?!哪怕这个遮羞布全天下都知道是个怎么回事,但放到朝堂上,官面上,他们就是没办法反驳。

难受呀!太他妈难受了!

长孙无忌这边想的更多一些,李恪……这摆明了就是又在摆他们一道了,这已经直接放到官面上玩了,以前私下里面跟他们斗也就算了,但是现在直接上朝堂,将这件事摆到大庭广众之下。

而且直接光明磊落,阳谋直接放这里,有本事你来!

长孙无忌想不到任何反驳的点,这一招是他出的办法,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李恪会想出个劳动法来。

这东西……他怎么想的这么完整的?这玩意不要看简单,但是没有个几十年的为官经验根本想不到这么深远。更何况李恪还是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面想到的?

甚至为此还写了一篇相关奏章,光是这篇奏章说出去,就是一篇震动天下的好文章。

最妙的就是,李恪要以身作则,先自己来试点,这还谁能反驳?大家都知道李恪接下来雇佣的人数不是一星半点。

最重要的是,长孙无忌还想到了另外一点,那就是大唐周报现在在李恪的手上,此等为民之律法传出去,那必然是得到天下百姓支持,这个时候谁反对,这就站在了天下百姓的对立面。

难受啊!当初《大唐周报》就不应该那么快动手,而是应该先仔细研究,想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直接拿到手里面掌控起来,这个东西太厉害了!

如果如此,他们也不至于如此被动!现在李恪随时都可以裹挟民意,而他们则无法反驳。

重点是李恪还很精明,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是站在为了大唐考虑的角度上,无论是李世民还是百姓都得到了实惠,他们这些人怎么反对?

朝堂之上,所有的大臣想的都很深入,这玩意感觉就是无解,主要是《大唐周报》太流氓了,如果没有《大唐周报》没有李恪动不动把这消息捅的全长安都知道,他们在朝堂上周旋的余地太大了。

而不像是现在……嘴都没法张。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李世民强忍着抽动想笑的嘴角,而是故意面色平静的问道。

“臣赞同!”程咬金又跳了出来。

所有人:“……”你个老货今天这么积极干什么?

“俺也一样!”尉迟敬德也干脆站了出来。

“臣同意。”李世绩也跟着站起来。

“臣同意。”房玄龄魏征等人开口了,这件事没有办法拒绝,李世民既然已经开始直接询问了,就意味着李世民对这件事非常的看中,而对于其他的大臣来说,他们没有办法反对,所以既然没有办法反对,不如站出来同意。

“很好,既然大部分人都同意,那李恪就暂且按照你所说的条款制定一份合约,然后执行,朕会让相关的官员调查合约执行的情况,以及询问百姓的感受。”李世民直接就敲定了下来。

“是!儿臣还有一事启奏。”李恪弯腰行礼又大声开口道。

第173章 一环套一环

李世民今天可是很满意,李恪这个提议虽然看起来关系不大,但是坐在李世民的角度来说,他当然知道,这是对世家门阀极大的限制,众所周知,商虽然位列社会阶级的最底层,但是世家门阀却掌控了大部分的商业。

而真正完全独立的商贾世家真的不多,从某种程度来说,如果门阀世家都像是魏征这种的,穷的就依靠李世民的赏赐才能够维持自己府邸的支出,他们的影响力会有今天这么大吗?

当然也许到时候会面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贪腐,但说实话,贪腐反而比现在的情况好解决。

因为贪腐是属于违法,朝廷想要查,皇帝想要要他的命,随时都有借口,而现在的门阀世家呢?确实没什么贪腐的事情,但特么的人家是光明正大的弄钱,还用得着贪?

而钱多了,门阀世家自然可以影响到许多的百姓。

所以李恪这个做法也算是变相削弱了门阀世家的力量。

“你说。”李世民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启禀父皇,刚刚儿臣所讲的社会隐患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二。”李恪认真的开口道。

“也是跟这个相关?”李世民看着李恪问道。

“可以说是相关,其二就是非编户的问题。”李恪开口道。

非编户?所有人都惊了一下,蜀王殿下这是……不上朝则已,一上朝就要搞事啊!

“古往今来,诸位大臣应该都知道,天下之大,非只有我华夏大地,在其他的地方亦有许多国家,除了商周时期我国还有大规模的奴隶之外,奴隶制度已经取消多年。但其实在我大唐,还是有一部分是相当于奴隶。”

“而这部分人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就是非编户。”

“固然大唐的官方称呼乃是非编户,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都是属于奴隶一种,但是儿臣觉得,但凡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作为一个雄才大略,有意成为天下共主的天可汗,让自己的臣民成为奴隶的事情就应该尽量避免。”

“当然,一个制度的存在想要改变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但是儿臣觉得,可以以律法的名义,禁止某种程度上的非编户诞生,比如说卖身、卖儿卖女的。因为这里面容易滋生太多的犯罪。”

“比如类似逼良为娼,强抢民女不成,给百姓下套,用钱让百姓活不下去,不得不卖儿卖女的情况,大唐普遍存在,前朝普遍存在,如果父皇愿意让人去查,有大量的类似案例存在。”

“而此等人多了,必然影响大唐之稳定。”

“在儿臣的预想当中,大唐的非编户应当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由胡商贩卖至大唐的昆仑奴,西域奴隶,胡姬、新罗婢、菩萨蛮还有就是官方定罪的非编户两种,而大唐的百姓不应该堕入这种深渊。”

“纵观古往今来,各朝各代被主人虐待至死的奴仆不知凡几,而这里面许多奴仆都是从小被卖,而他们自己都没有的选择,他们做错了什么?”

“虽然大唐律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主人也不能随意处死这些奴仆,但限制太宽松了,而想要找一个借口对一个主家来说太简单了。”

“所以,儿臣觉得,作为一个万国来朝,威震天下的盛世大唐,对自己的百姓不应该如此苛求!”李恪大声开口道。

李世民的表情僵了一下,刚刚他有多开心,这次有就多纠结。非编户的问题,想要彻底解决……那牵扯的范围就更大了!不仅仅是门阀世家,天下的富户谁家没有几个奴仆?当然李恪所说允许存在的两种非编户,在大唐目前占据的毕竟是少数。

大部分的奴仆主要还是来自于大唐百姓。

昆仑奴就是黑人,但目前大唐的大部分昆仑奴并不是来自于非洲,而是来自于后世的印尼、印度本土黑人,印度的种姓制度是雅利安白人入侵印度之后搞出来的,最为顶尖阶层的婆罗门,刹帝利以及吠舍就是雅利安人。

作为贱民的普陀罗就是印度的土著本土居民,而在这四大阶层里面还有一种达利特,也就是贱民,贱民在目前的戒日王朝根本不算人,这些人就是印度大陆上的本土土著的一种黑人,皮肤跟黑人相差无几,但是又矮又小。

而这种种群在印尼等东南亚群岛上面也都存在,被中东的胡商发现后,开始向大唐贩卖。

目前昆仑奴存在最多的地方就是广州,当然也有部分昆仑奴来自于非洲,来自非洲和来自印度的很好区别,来自非洲的黑人普遍长得高大,在大唐很受欢迎,因为这个时代的非洲黑人活下去很难,还是原始社会,在大唐虽然给主人干活累,但比原始部落可是好多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非洲黑人在大唐反而是属于非常勤快的类型。

反倒是的来自东南亚和印度的黑人身体不行,还很懒。

而西域奴隶则是来自战败的突厥人、西域三十六国,新罗婢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国,新罗作为大唐属国有太多的女人活不下去或者想要来大唐,成为天朝上国的居民,就来大唐做奴婢。

在新罗人看来,来大唐当奴仆都比新罗强,而随着大唐后面灭了高句丽之后,高句丽的女人也在大唐称之为新罗婢。

胡姬来源跟西域奴隶其实差不多,但主要来自于波斯、大食这些中东国家的歌姬,是胡商进贡的,同样很受欢迎。

最后一种菩萨蛮,菩萨蛮在后来是词牌名,但是菩萨蛮的来源则是大唐,它的灵感就是大唐西域一小国女蛮国,女蛮国李恪一直以为后世是传说,但是事实证明,有些东西并非空穴来风,女蛮国在大唐真的存在,它不大,还在西域三十六国更西。

而……确实都是美女。

女蛮国曾经来大唐访问的使团都特么是美女,跟胡姬的感觉不太一样,就李恪来看,更像是后世乌克兰那边的美女类型,而她们打扮的造型又很像目前大唐兴盛的佛教里面的菩萨造型,就……lsp都懂的,所以才有菩萨蛮这个称呼。

反正李恪觉得挺好看的,人人都是娜扎热巴那个级别的,菩萨蛮在大唐也极为有名。

官奴就不多赘述,李恪这个提议,让所有的官员都沉默了一下。

要知道,即便是魏征这种算是比较清廉的大臣,家里都是有奴仆的。

“蜀王殿下,老臣有疑问。”房玄龄突然站了出来。

第174章 还是那句话我一力承担

“魏国公请讲。”李恪微微躬身道。

“殿下自然是出于好意,老臣也知道这样的制度或许有不合理之处,但是这个制度同样给了许多百姓渡过难关的机会,比如说无法养活的孩子,虽然卖掉这个词不好听,但是给一些大户人家当奴仆,至少有了活下去的机会。”

“而虽然有被主人虐待至死的奴婢,但毕竟也是少数,普通的编户也有凶杀案。不知道这方面的事情,殿下是如何考虑的?”房玄龄很是谦逊的开口道。

房玄龄的问题一出口,李恪就知道,老房这虽然问题看似站在了另外一群人身边,但这是在给李恪解释的机会啊。

“这就回到了我之前提到的问题,这部分人可以卖身当奴仆,但是是以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长约,就跟劳动法的合约相同,给一定的基础月钱,月钱可以很低,毕竟主家买下了他,但是有一点,人身权利要跟编户是相同的。”

“或者是以另外一种方式,以工抵债,朝廷出面,比如说一些卖身葬母,或者是父母卖掉子女的,可以由朝廷出面给他们一定的金钱,让这些父母或者是孩子未来多少年免费或者是以只有基础生活保障的月钱给朝廷干活。”

“但是他们的身份,依然是编户,依然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唐百姓。”李恪表情认真的开口道。

别看仅仅一个身份的问题,就是一个身份,在大唐不知道限制死了多少人。

非编户和编户之间的身份差距太大了,“当然,这件事到底该如何做,还需要父皇斟酌考虑,儿臣只是一个建议。”李恪转向了李世民开口道,“不过儿臣想以儿臣的私人名义,作为一个试点。”

“嗯?你想怎么试点?”李世民挑了挑眉毛道。

“儿臣会买下长安城所有牙行的非编户,并且让人放出消息,如果因为困难导致卖儿卖女卖身的,儿臣愿意给他们借钱,并且暂时给他们提供一份工作。”李恪直接开口道,“等过段时间,父皇可以再看一看他们的状态。”

首节上一节73/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