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473节

毕竟后世,50克就能判处死刑的严重惩罚都没有阻止那么多人铤而走险,李恪这也根本不算什么了。

“看你说的,这件事我也得到了汇报,我怎么就没有第一时间想到处理的方法呢?”李承乾摇摇头,“对了,你后续要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大哥做的,你直接告诉我。”

“我知道了,大哥也没什么事情了,现在就看新罗那边的战局什么时候能有一个新的结果吧,今年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事情了,今年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处理好倭国的内战,以及处理好新罗的事情,不过这两件事,估计都已经到年底了。”李恪摇摇头。

仔细想想,其实事情还是挺多的,物部村下那边的战争估计也要有结果了。主要是物部村下太狠了,他对所有贵族下死手的行动终于让这些贵族都联合起来,包括天皇在内。

这也是物部村下在攻入秋津岛之后,战争的步伐开始放慢脚步的原因。

一万人虽然在整个倭国已经算是大军,但当这些贵族不及手段联合起来的时候,他们能动用的人数自然是远远超过了一万军队,哪怕这些所谓的军队根本没有办法跟物部村下的大军相比。

但不管如何,这些人如果牵扯精力的话,那已经是足够了。

所以物部村下后面的脚步不得不放缓了,但好在,他已经拿下了倭国最大的两个岛屿,筑紫岛和二名岛,也就是后世的九州岛和四国岛,现在已经踏上了秋津岛,也就是本州岛。

而这里天皇和贵族们最后的领土,被这些天皇和贵族们裹挟的倭国百姓人口数量也不少,现在物部村下的战争进度能在今年结束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确实,这两件事是关系到大唐未来战略的大事,不能忽略。”李承乾点点头道,“不过这些事情,估计还是得麻烦三郎你了。我现在每天只能看着你和爹忙碌,想帮忙实在是有心无力。”

“没关系大哥,尽力就好,其实你要是处理政务的话,有什么不太明白的话,你可以直接问我,我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恪犹豫了一下,然后委婉的开口道。

第1174章 咱跟老李商量商量

一听李恪的话,李承乾的脸色立刻一肃,认真的开口道:“三郎你放心,大哥要是有什么不知道的话,肯定会问你的,咱们兄弟之间没什么好遮掩的。”

“这就对了,嘿嘿,等忙过了这段时间,等我去带大哥你去看一个好玩的东西。”李恪笑嘻嘻的开口道。

“行,虽然不知道你又折腾出来了什么,但不好玩可不行啊。”李承乾也笑着说道。

“没问题,我折腾的东西大哥你还不知道吗?放心!”李恪笑嘻嘻的开口道。

从李恪这里离开,李承乾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不见,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李承乾有些头疼,我是不是来的太勤快了一些?

三郎看样子是想亲自教我了,这不行,我要是为了学习,我哪里会跑这里来。

啧啧,现在的大唐太可怕了。

李承乾摇摇头,然后加快了自己的脚步,他决定自己是不是应该再一次出去暗访一番了。

还是外面自由啊,想一想从小就被告知继承这个位置,他从小做出的那些准备,以及在跟李恪谈过之后,以及他自己想通之后,过的这些日子。

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主要是心境就不一样了。

一个国家,数千万人的命运压在你的身上,说没有压力怎么可能。

只要稍微有一些责任心的,压力都是免不了的。

但想想现在,李承乾心里的压力也就是对李恪的愧疚了,不过这点愧疚,算了,就当是大哥欠他的,用皇位还给他好了。

一举两得的事情,多好。

李承乾走了之后,李恪也伸了个懒腰,哎,这件事终于结束了,也算是告一段落吧,接下来的局面就是正常发展就好了,不过……李恪想了想,也不能就这么轻松结束了。

琢磨了一下,李恪干脆将徐菘给叫了过来。

“去将咱们大唐三柱石叫来,直接去宣政殿,我也过去。”李恪摆了摆手道。

“是!”徐菘转身离开去叫人了。

等徐菘离开之后,李恪也不休息了,干脆直接转向了大明宫,直奔宣政殿。

他刚刚又有了一个非常棒的想法,不过这件事得让李世民同意才行,所以当然要去宣政殿赶紧跟自己父皇交流一番了。

宣政殿,李世民嘴里正哼着小曲儿呢,桌子的旁边还放着一些点心还有水果,得益于李恪修路以及大唐水路运输的方便,另外就是据说今年制冰的成本也是大幅度的下降。

所以一些水果运输方面也是大幅度的开始降价,这长安城的水果就多了不少,李世民现在好吃的东西可不少,他的手里面正拿着一本全新的传记小说。

据说这小说的出处也是李恪这里,反正据说是李恪的创意然后请人改编出来的,写的非常的不错,李世民最近看的入迷了。

至于什么奏章之类的,那是什么玩意,他已经好几天没有碰过了。

从旁边拿起一杯酸梅汤喝进了嘴里,李世民有些舒爽的打了个饱嗝。

“陛下,秦王殿下来了。”安静的宫殿里面,突然外面的常林推开门,有些慌张的走了进来。李世民听到常林的话,吓了一跳,瞬间从躺椅上面跳了起来。

“快收拾东西,将这些都放起来。”李世民飞快的开口道。

“陛下,有点来不及了,秦王殿下突然过来,已经快到了。”常林有些急。

“快,你把这个椅子藏到后面去。”李世民顿了一下,直接交代了一声,拦住了正准备收拾桌子的常林,飞快的指着自己刚刚坐的藤制躺椅道。

常林赶忙去拉躺椅,而李世民则是快速打开了下面的一个抽屉,将自己手里面的小说快速塞进了办公桌下面的抽屉里面。

伸手将旁边自己常坐的那把椅子拉过来,李世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在椅子上面坐了下来。他这边坐下来,常林也已经将椅子放好走出来了,然后快速走过去准备去收拾点心和酸梅汤。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了大殿门口的小太监的问好声。

听到李恪的声音过来,看了一眼常林的动作,李世民就知道来不及了,不过他顿了一下,立刻稍微放大了一些自己的声音,用着急忙慌的语气道:“快,常林将这些点心、吃食都给放起来,别让三郎看到。”

李世民的声音不小,外面已经进来大殿,还没进入这间书房的秦王殿下肯定是听的到的,常林愣了一下,不过他还是第一时间就答道:“是,陛下。”

一边说,他一边快速开始收拾了起来。

这边的李恪还没进房间呢,就听到了里面李世民着急忙慌的声音,李恪有些好奇,这怎么还藏上了?自己老爹吃点心,还怕自己看到?

他也没多想,直接推开门就走了进去,等李恪进来,就看到常林端着吃食的盘子正往后面走呢,李恪就笑着道:“常内侍,别藏拉,我都看到了,什么东西啊?还不让我知道,来我看看。”

常林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李世民,李世民这边瞪了李恪一眼道:“有没有点规矩,进来不知道敲门的吗?”

“爹我从小就这样,你忘记了?爹你让常内侍将这些藏起来干什么。”李恪笑嘻嘻的开口道,老李这是恼羞成怒了?

“谁藏了?老子吃点东西还用藏吗?”李世民冷笑了一声开口道,“拿过来放下。”

“是……”常林默默地将盘子端过来,然后将李世民刚刚抱到桌子上的一大堆奏章往里面推了推,顺便整理了一下。

“那爹你藏什么,什么好吃的?”李恪倒是也没在意,笑眯眯的凑了过来。

“没啥好吃的,我饿了不行啊?”李世民淡淡的开口,又转过头,不动声色的撇了常林一眼。

看到李世民的脸色,常林福至心灵的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他立刻低声道:“殿下,你得劝劝陛下,今天中午光顾着看奏章了,又没吃饭,这不是刚刚饿了,这才叫我拿了些点心过来,刚好殿下你过来,他又……”

“滚蛋,要你多嘴?”李世民直接“恼怒”的将手里面的一本书直接扔到了常林的身上。

常林默默地接住李世民扔过来的书,低头撇了一眼,赶忙偷偷藏起来,是陛下之前放到桌子上的另外一本小说,刚刚显然是藏了那本正在看的,忘记这本了,还好殿下没看到。

李恪确实没看到,他注意力都在点心那里呢,听了常林的话,这会儿又看向那些点心,确实只是一些普通的点心,李恪一时间感触良多。

第1175章 殿下你这不是恶心人吗

“嘿嘿,爹,你看你想吃就吃呗,又没人拦着你,不过这点心哪里有饭好吃,这奏章是批不完的,该吃饭还是要吃啊。”李恪笑了两声,然后直接凑了过来。

见常林已经“说出来了”,李世民也就不遮掩了,他没好气的开口道:“你说的倒是你轻巧,你在那里指点江山,大手一挥,毛笔一写,章一扣,一道道改革政令就下来了。”

“背后不需要人帮你盯着,帮你看着,注重一些细节啊?”

李世民就吃准了李恪早就习惯了这种处理政事的方式,根本不会去看细节的习惯,忽悠起来自然也是毫无压力。

“嘿嘿,那个爹看你说的,要是不知道您在这里坐镇,要是不知道您就是大唐的定海神针,我哪能这样操作呢。”李恪赶忙开口安抚道,老李说的没错,这些事情确实是得人盯着没错。

再说了,他也不能将什么事情都做起来啊,要是他都做了,自己老爹和大哥做什么?

“再说了,爹我现在做的事情不是越来越多了吗?”李恪又赶忙换了一脸无奈的表情。

“是啊,能不多吗?多的我都连饭都顾不上吃了,你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事情吗?你做的事情很多,后面的人干的事情更多。”李世民没好气的看着他道,反正李世民现在主打的就是给问心无愧。

“额,事情倒是这么个事情。”李恪噎了一下。

“说吧,你今天来又干什么来了?”李世民看了他一眼道,“你不好好的休息休息,还有时间跑我这里来?这几天的事情应该很多吧,徐家的事情后续也很多麻烦呢。”

“其实也没那么麻烦,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很简单的犯罪而已,现在查清楚了犯罪主使人,直接审判判决之后就结束了,其他的事情还需要处理什么?不需要了啊。”李恪无所谓的耸耸肩膀。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看似影响是非常大的,但实际上抛开其他的都看本质来说,它不过就是一件普通的犯罪事件而已。

尤其是李恪并不准备改变自己的策略,他并不管对方在合法合理范围之内的一些行为,但是违法就不行。

“行吧,那这么说你就没事了?你要是没事的话,就赶紧滚蛋,我这里事情还很多呢,跟你多聊一会儿,我就少看不少。”李世民淡淡的开口道,反正他也没撒谎,确实是少看许多。

“有事,有事。”李恪赶忙开口道,“咱大唐三大柱石快到了,等他们来了之后再一起讨论。”

李世民有些无语,三大柱石?他当然知道李恪说的是谁,不过……那是跟着我秦王府一起奋斗起来的,结果到了你这里。

算了,你现在也是秦王,合理,非常的合理。

未来秦王继承的位置你该继承也是很合理了。

“什么三大柱石,那是三大怨种,你要再这样下去,他们三个人都得累死了。”李世民没好气的开口道。

李恪嘿嘿笑了笑也不置可否,没想到咱爹连怨种这个词都给学会了,肯定是晋阳老说这个词,说起来他连小晋阳都很久没见了,不知道这个小家伙在忙什么。

跟李世民说话的过程当中,房玄龄三人赶到了宣政殿,看到李恪也在这里,三个人明显是愣了一下,今天连秦王殿下也出现在了这里,莫不是有什么大事?

“三位来了,这段时间辛苦了,来,常林,赐座赐座。”李恪飞快的开口道。

旁边的李世民一脸的无语,你这话开头一看就没有一个好事,不过他是顺着摆摆手:“常林赐座。”

“谢陛下,谢殿下。”三个人就算是再没好事,还能怎么样?只能是坐着了呗。

毕竟,谁让他们吃了这父子俩的这碗饭呢,自己吃的饭怎么也得吃完啊,自己上的船想要下去也不容易。

“叫三位来,还有父皇,其实还是有一件事,那就是今年年底,这该进行的考试还是要进行啊。”李恪飞快的说道。

“啊?还来?”魏征等人都愣了,房玄龄忍不住道,“殿下这是不是速度也太快了,这才隔了半年的时间,哪怕明年的六月份进行,一年一考也是好事啊。”

“是啊殿下,如此频繁,姑且不说这些学子能多学到多少东西,就说这考试方面负责的官员,人手等各个方面也来不及啊。”魏征也赶忙开口道。

“你看你们想什么呢,我是说科举。”李恪笑眯眯的开口道。

“对……”房玄龄刚说了一个字就噎住了,他本来想说,对啊,科举怎么可能半年进行一次。但说了一个字,他才猛地反应过来,六月份的那次考试可不是科举。

殿下说的是大唐从开国以来一直都继承隋制的科举制度,铨选制度。

“殿下你莫不说的是铨选制度?”长孙无忌也以为自己听错了,忍不住问了一句。

“对啊,咱大唐选拔人才的制度不能落下啊,科举制度要选拔起来啊,铨选制度也不能落下啊。”李恪理所当然的开口道。

众人:“……”

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操作?有了今年的那一次考试,谁不知道日后这就是大唐主要的选拔官员的方式?您突然冒出来一个科举制度,铨选制度……这是?

“你就恶心人吧你。”旁边的李世民没好气的直接瞪了一眼李恪道。

李恪立刻抗议道:“爹,您这话说的,我怎么就恶心人了,咱大唐又没有废除科举制度,大唐律法里面关于科举制度的所有法律条文都在呢,铨选制度也没有废除,这当然不能停下了。这怎么就叫恶心人了。”

旁边的几个人:“……”

好家伙,陛下不提醒他们还想不起来,陛下这一提醒,他们大概也明白了一些,殿下这是……真的要恶心人是吧?

这个时候再进行科举制度,铨选制度会发生什么?当然正常的考试是没问题的,按照原本的科举制度进行,那最后必然是门阀世家的各种嫡系之类的参加。

但这些人选拔出来呢?如果进入各个部门工作呢?

他们的工作能力就真的比之前殿下选出来的那些人强?

第1176章 陛下这就是我不喷殿下的原因

房玄龄三人表情多少也是有些怪异,因为他们这么多年了,光是贞观年进行的科举制度就有不少次,他们当然知道这些选出来的门阀世家的士子其实在官场上融入的并没有那么快。

甚至可以说,他们上手的速度要比殿下选出来的这些人差远了,没有三五年的时间,他们的能力根本无法被评估出来,他们擅长什么也很难发现。

大唐目前的官员体系基本都是这样的,虽然科举制度出来之后陛下就会给他们封官,但大部分都是散官,也就是没有具体职位的,只有品级,然后他们在各个部门里面都需要工作,哪里缺口哪里干活。

就像是殿下所说的实习。

等在实习的过程当中,确认了他们的能力,然后陛下才会给他们机会,要么外放,要么担任某个部门的官员继续干活。

首节上一节473/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