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355节

“我们明白了。”所有人都纷纷点头,他们眼里也都有一些想法,如果橡胶未来行业这么看好的话,我们自己要不要种一些。

但他们现在肯定是不可能种的,因为所有的种子都是殿下拿出来的,殿下的种子他们不可能随便动用,将来等这树成熟了,有了种子种植的时候再说。

他们的想法李恪自然是看出来了,凡是能赚钱,有前途的行业,不用担心这些门阀世家的眼光不够,他们的家族里面总是能找到有充足眼光的人。

“嗯,关于在新地图上面我给你们说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大规模种植橡胶树的事情,我的个人想法呢是以集体农庄的形式来进行。”李恪开口道。

“集体农庄?”众人都是精神一震,当殿下拿出新东西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了新的赚钱路子,他们都已经摸准了。

“嗯,集体农庄,或者叫集体合作社也可以。就是以一个村为单位,成立一个商行,来运营种植这件事。到时候盈利之后,大家在集体分配分红利润。”

“因为有一些村庄很穷,没有钱买树苗,买耕地用的曲辕犁甚至铁锹,铁镐等用于种树的工具怎么办?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入股,比如说你耿国公,你跟两个村庄签订了总计5000亩的橡胶树林的集体合作社。”

“他们没钱,你前期出钱修路,给他们买农具,他们负责种植,然后甚至前几年橡胶没有收获的时候,你还给他们发月钱来让他们能够有好的生活。”

“通过这样你前期投资的方式,你比如说在这个集体合作社里面占据股份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将来等农庄里面的橡胶树赚钱了,你就可以每年分红50%的利润,而村民分红另外的50%,当然村民要干活和照顾这些橡胶树,所以他们日常也是有月钱的,而这个月钱将会由双方出资的这个集体合作社来出资支付,扣除工资等之后,剩下的就是分红。”李恪举了一个例子。

他的话一出口,李恪能看的到,在座的这些人里面不少人眼睛都亮了。橡胶树是他们负责种植的,他们很清楚一亩地的橡胶大约为25棵橡胶树(现大唐为500平米一亩)。

大唐的橡胶前期肯定是比较贵的,都用商业行为来算的话,这些橡胶树能够赚取的利润也不低。

“这个期限呢,我个人建议是按照五十年一签署,一般来说,一棵橡胶树割个三五十年应该没有问题。”李恪补充了一句。

“明白了,以后这种形式会扩充到其他的产业吗?比如说药材?”旁边的宁长真问了一句。

“会的,到时候一些地方因为不适合种田都会鼓励成立这种集体合作社的方式来跟一些商人种植一些经济性的作物。”

“比如说棉麻,桑蚕等丝织品的原材料业务。”李恪用自己已经干了的事情给他们举了个例子。

第888章 请君入瓮

“殿下,我们这些人可以加入进来吗?”冯士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不可以,你的家族可以,但是你的直系亲属都不允许经商。”李恪淡淡的开口道,“这是这次中枢会议修改的大唐律法之一。”

众人都是一愣,这个律法,能通过吗?

“并且当官达到一定品级之后的个人财产会在门下省的监察委员会进行备案。”

“合理合法的收入我们欢迎,但是官商勾结的事情必须要严肃处理。其实允许你们当官的家族做生意,已经是网开一面了,你们自己都很清楚,你们的家族做生意,同样也会受到你们的便利。”李恪淡淡的开口道。

有些话他没有点的太清楚,水至清则无鱼,贪赃枉法就永远都不可能解决的事情,人不是圣人,七情六欲的操控下有违规的地方再正常不过。

目前的李恪只能是做到这样的地步,至于后续一步步的改进让后辈去做吧,李恪也不是万能的。

社会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些都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李恪的话大家都懂了,不允许他们直接参与进去,但他们家族赚钱,如果享受了他们当官的便利,难道说不会从其他的商行里面分润一部分股份给他们吗?

他们家族在橡胶生意方面,通过内部的渠道赚了钱,不说违法,就单单在信息上面就可以赚取足够的金钱了,他们在橡胶生意方面赚了钱。

家族还除此之外还有食盐的生意,直接将食盐的生意给他一部分股份不就可以了?

双方看似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

他们也都清楚,既然殿下直接说了出来,那就说明这是留给他们的口子。

当然他们也清楚,这是给他们留下的口子,但这个口子具体该怎么解释,那最终的解释权还是在殿下的手里,或者说在皇室的手里面的。

“好了,不说这个了,我们西域这边这次打完了,下一步殿下我们该怎么处理?预计在元正左右,可能最终的战争就有一个结果了。”李道宗开口道。

他回到了长安,但前线安兴贵还在,所以不用担心大唐军队的作战问题。

而大唐军队按照计划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动身或者是准备动手前往消灭乙毗咄陆了。

“不用怎么处理,正常处理就可以了,西域是个好地方,到时候大唐全新的官道最先会先修到西域去的。”李恪笑了笑道。

虽然后世的伊丽大约在10年才通了火车,但那不是因为有多难修,当然难修是肯定的。但是修往伊丽的难度肯定是没有修到青藏高原的铁路那么难得。

其实还是没有战略目标而已,如果有的话,早就修通了。

但大唐不一样,大唐现在战略目标就在这边,不管是伊丽,还是阿拉山口都要修建铁路。

当然无法穿过的天山就暂且不穿,直接分段修建,中间无法连接的部分就暂时走陆路或者是驮马等方式开始运输。

即便是这样,也可以极大的速度加快两地之间的联系。

“有了官道就好说了,现在很多戈壁滩上的道路如果没有向导,真的有可能迷路。不过说起这个,殿下你给我们的地图,有些问题。可能是勘察的问题。”李道宗想起一件事开口道。

“哦,哪方面的?”李恪开口问道。

“大体的地形等方面是非常精准的,甚至一些并不大的山峰都记录在案,精准的可怕。但有一些地方却误差很大,就比如说青海道的东台湖和西台湖。”李道宗开口道。

李道宗说的这两个湖李恪知道,其实它们是后世的东台吉乃尔湖和西台吉乃尔湖,李恪直接缩减了字数。

“这两个湖泊怎么了?”李恪好奇的问到。

“这是一个湖啊!而且面积也比殿下您地图上面标注出来的至少大了好几倍,具体是多少,实际也没有测量出来,但您标注的这条从它中间穿过的路线肯定是不行了。”李道宗开口道。

“实际上,在湖泊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下雨之类的问题,很多湖泊实际的面积都远远大于殿下您地图上面所规划出来的面积。”李道宗又补充了一句。

李恪瞬间了然,不过他也只是很干脆的开口道:“湖泊方面不准确是正常的,毕竟不少探测人员都是隔着很远的距离观察完毕湖泊之后,就大概圈定一个大概得范围。是不可能整整测量的下来的。”

“这倒也是。”李道宗点点头,“还有就是我们发现的不少小湖泊,这地图上面也没有标记,不过问题倒是不大。”

“到时候你们缓慢修正就对了。”李恪点点头,湖泊的不准确李恪早就有心里准备了,不说别的,光是青海湖,现在大唐的青海湖比后世的青海湖面积,李恪估计至少大了十几倍。

“李将军,不都说这青海道都是荒漠之地,但我听李将军所言,似乎湖泊不少?”岭南道的这些人里面,一个人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

“湖泊有很多,但很多湖泊是咸水,而且跟海水还不同,这些咸水的周围都寸草不生,人和牲畜都不能喝,一些湖泊看起来挺漂亮的,有绿色,蓝色各种颜色,但实际上却不能喝,当地人说水里面有毒,但殿下说,那水里面只不过是融入了特殊的矿物。”

“就好像咱们得食盐其实是可以从海水当中熬制出来,那些湖泊里面也有其他的类似食盐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是对我们人体有害。”李道宗笑着道。

在青海道呆了这么久,李道宗对这方面自然也是非常的熟练了,不会单纯的认为湖泊有毒了,不过有毒的说法也没错,有些矿物对人体就是剧毒,只不过这个毒跟普通人认为的毒不是一个概念而已。

“原来如此!看起来这西域果然是苦寒,真是辛苦李将军了。”

“我这里倒是还好,倒是苏将军目前管理的青藏道那才叫苦寒呢,普通人上去还有可能发生高原反应,危及生命,不容易。”李道宗笑着道。

第889章 长孙皇后亲自代言

关于橡胶树的话题大家都默契的没有提,而是转而提了其他的东西。

周围这些人李道宗虽然不认识,但是刚刚介绍之后他知道这些人都是岭南道的各个州的都督,换而言之,这些人大概率都是原本属于岭南道的门阀世家。

考虑到青海道的一些事情,李道宗就知道殿下要做什么了。

“说起来,殿下,你让我们种植的棉花可是好东西。”李道宗开口道。

“试验过了?”李恪开口道。

“试验过了,保暖性各个方面都要远超出丝绵,而且质地更加柔软更加舒适,估计大唐又会出现新的棉布了。”

“这倒是事实,棉花的大量种植以往的麻布可能就会逐渐的淘汰了。”李恪点点头道。

周围的人都是默默的听着,他们又从殿下的耳朵里面听到了新的东西。

“不过棉花种植的方面,我听高昌那边的人说,这些百姓短期内很多人不太想种植这个东西。目前负责管理这些地方的人很无奈,主要是当地的人口也确实不多。”李道宗开口道。

李道宗这么一说,李恪瞬间就秒懂了,你看有些消息不就是这种透露出去的嘛。

“到时候让人过来种吧,总是有人喜欢种的,到时候允许成立我刚刚说的集体合作社的形式来种植。”李恪开口道。

棉花的利润不比橡胶低,当然,这种业务赚大钱是不可能的,但是胜在稳定长久,除非遇到天灾,否则不会亏本就是了。

实际上就算是天灾,亏损的也是极为有限的。

“殿下。”说话间,李世绩也走了过来给李恪行了个礼。

“怎么样?幽州那边准备的?”李恪笑了笑。

“没有太大的问题,从真蜡等地运送回来的粮食都在源源不断的入库,不少粮仓都已经建设完毕。”李世绩点点头道,“高句丽这段时间以来都比较安静。”

有些话李世绩没有说,比如说李恪交代他的,秘密送到高句丽的一些粮食之类的都已经送过去了,也没有什么问题。

一个上午的时间,李恪光在这里喝茶吹牛打屁了,他身边的人倒是换了好几茬,反正李恪跟谁也能聊几句,不过大部分人都是来进行一些试探的。

对于这些人李恪也没有遮掩,该说消息直接就告诉了他们,比如说新的一年,大唐将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始投资建设。

后世的祖国已经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当你不知道做什么,当你的钱又很多的不知道干什么,搞基建准没错。

只要能保证质量,基建或许收益很慢,但是等你需要的时候再建设可就晚了。

更何况,修建普通的道路,其实难度不高,无非就是需要人员而已,对人员的要求也不高,无非就是水泥和混凝土的质量要逐渐的跟上。

目前有了钟表和蒸汽机之后,水泥的质量也慢慢可以控制了。

而有了建设大型高炉的经验,后面的水泥也可以逐渐的用更加先进的设备了。

混凝土道路也可以逐步的延伸出去,尤其是一些重要路段的繁华路段更是要修建,比如说从长安到洛阳。

又或者是一些边境城市和稍微内地一些城市之间的主要官道都要用混凝土道路连接起来,这样的话,即便是下雨也不影响货物通行。

这对物资流转,商品运输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像是后世的云贵等地暂时没办法,但是广大的平原地区都可以做起来了。

不过李恪没注意到的是,角落里面常林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看到几乎朝中的重要大臣都是要跟秦王殿下打招呼,连不少的门阀世家的人都过来跟秦王殿下打个招呼,言语之间都是试探。

说实话,看到这一幕,常林突然就冒出来了一句话: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句话简直就是秦王殿下的完美写照,秦王殿下从未说过要这个皇位,但最后这个皇位却九成九要落到他自己的身上了,只是他自己而不自知而已。

有时候常林就在想,这会不会正是秦王殿下目光长远的地方,以这样的方式争取皇位?后来仔细想想,常林就将这个念头又给抛到脑后了。

因为现在的秦王殿下,严格的来说,他跟皇帝有什么区别?秦王殿下的权利跟陛下也没区别了,因为长安十六卫的军权陛下就一直都没有收回过。

还在秦王殿下手里面捏着呢,而秦王殿下似乎也根本忘记了这件事,反正长安十六卫就按照目前的运转方式在不断地改革。

也没有人打扰他们,听说现在十六卫的士兵训练的热火朝天,那精气神每天跟每天都不一样!走出去,这才能让人们知道什么叫虎狼之师。

所以,现在的秦王殿下其实随时都有着陛下的权利,但他却根本没那么想过,而且除此之外,秦王殿下可是比陛下潇洒多了。

陛下要离开皇宫,不管是微服出访也好,还是大规模的出行也罢,都需要动用大量的人手,很麻烦。

但秦王殿下,随便骑马就走了,虽然秦王殿下身后跟着的侍卫也很多,但还是比陛下潇洒多了。

常林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个样子的,就算是换他,他也懒得去要这个皇位啊。

不过嘛,他常林就是一个内侍,哪里懂得这些,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谁知道陛下要干什么。

当时间到了中午之前,常林就转身离开了这里,他要回去跟陛下汇报去。

而这个时候自然有礼部的官员带着所有人按照顺序入座。

直到李世民带着长孙皇后等人从后面走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了。

所有人的视线几乎都被长孙皇后等众多妃子和公主给吸引了视线,并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因为她们身上的衣服。

太华丽了,华丽到当初李世民登基的时候,长孙皇后都没有如此奢华的衣服!这一套礼服,几乎瞬间夺走了所有人的视线!

皇后礼服

第890章 大唐不夜城项目启动

这种精美是完全无法出自大唐的精美,已经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还包含有设计等各个元素的问题,几位妃子身上的披风上面的绒,他们都不知道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纯天然的吗?

各位妃子

这样的衣服让这些男人们看的都是一愣一愣的,相较之下,旁边陛下身上的龙袍似乎好像普通了一些。

没办法,李恪可以随便做皇子服, 但是他不可能跑去做龙袍啊,虽然他爹未必会在乎,但李恪也不可能将这种把柄扔到大臣的手里面,虽然其实李恪自己也不在乎他们的看法。

首节上一节355/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