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29节

李世民来的快,去的也快,也许史称“营房定策”的历史典故就这么过去了,当然,至于史书如何评价,李恪也管不着。

倒是李世民走的时候,李恪将魏征给留下了,说有事请教。

魏征一脸气愤,本来不想留下的,最后被程咬金和尉迟恭给强行留下了,等李世民他们走了之后,魏征才拍了拍身上刚刚跟程咬金和尉迟恭撕扯留下的灰尘道:“殿下你找我何事?”

“怎么不生气了?”李恪笑嘻嘻的问道。

“我生什么气,殿下你这想法是好的,不过你觉得这些朝中大臣会上当吗?让他们反过来去对付门阀世家,可不容易。”魏征无奈的开口道。

李恪:“……”

他一脸狐疑的打量了一下魏征,对方真没有生气的样子。

“靠,你装的啊。”李恪有些不服。

“不然呢?跟殿下你生气?我早气死了,何苦呢。再说了,我这不也是帮你,我不帮你应承,魏国公可没那么痛快答应。虽然殿下你说的对魏国公有点吸引,但魏国公其实也相对淡泊名利。你不搞定他,其他人更难。”魏征捋了捋胡须。

李恪:“……”

没意思了,我连魏征都不能惹生气了,是我的功力退化了吗?!李恪沉思了起来,如果我明天在太极殿门前尿尿,不知道魏征生气不,哦,不对,那不行,那我爹肯定比魏征生气来的快。

要不,我去抢他人夫人?也不行,爱慕我的女人太多,岂能给他人机会。要不然我将开叉到腰部的旗袍发明出来,到时候让诸多青楼,勾栏女子穿上,然后在长安城集体出行宣传?

到时候魏征肯定生气!我就不信了我。

“殿下?”魏征有些狐疑的看着李恪,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那我是不是得多谢你啊。”李恪收回了思绪,开口问道。

“臣就却之不恭了。”魏征直接拱了拱手。

“靠,老魏你怎么变得这么不要脸了?”李恪忍不住又叫了一声。

“这事稍后再说,我就想问,殿下你这靠是何意?”魏征看着他不咸不淡的问道。

“等同于“卧槽”,你可以这么理解,就是语气助词,就跟程咬金他们嘴里的关中话‘额贼’一个意思。”李恪满不在乎的开口道,反正卧槽这个词魏征也听到过多次,也明白啥意思了。

魏征:“……”

“那不知殿下你要给我何礼物啊?”魏征翻了个白眼,懒得理他。

“我给你准备了两间大唐不夜城的铺子,三环的,不算太好,但是租出去的话,每年也算是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多谢殿下。”魏征拱了拱手。

“你不是不收礼的吗?”李恪懵了。

“那殿下你的意思就是不想给?说出来故意等我拒绝?”魏征看着他笑眯眯的问道。

“那倒不是,我本来是准备了一大圈的话准备说服你接收的。”李恪面色古怪。

“哦,这倒是不用了,臣接受了,毕竟臣以后也不想被人说,连给大唐的无数牺牲的烈士的陵园,捐个钱都捐不起。臣多少还是能捐一些。”魏征点点头道。

大哥,你这个有点记仇啊,我当时不就是举个例子吗?

“那行,到时候等建成了之后,我会将相关地契和房契送到你府上的。”李恪也干脆,他确实是准备了,这话也不算是胡说。

“那臣可就多谢殿下了,说起来这么多年,老臣连夫人一个簪子都没给买过,夫人不少首饰都是当年的陪嫁,实属惭愧。哎,跟殿下你这等年轻少年日夜风流不能比,哎,我能给夫人的也就是一个终身承诺。”魏征叹了口气道。

李恪:“……”

“不是,我说你这个阴阳怪气的语气到底是跟谁学的?你以前不是这样的。”李恪难以置信的看着魏征。

“臣也不知,可能近墨者黑吧。”魏征摇了摇头。

好你个魏征,浓眉大眼的家伙,你变了,或者说,这才是真的你?历史上的你不过是想让大家看到的你?

“那郑国公你回去之后,多考虑考虑这个审计方面的事情,或者说叫纪律检查委员会也行,主要就是负责检查官员是否违规等职责,你思考一下如何展开工作,如何进行,以及需要哪些人员,想好了之后,你就写个奏章然后给我父皇,或者私下跟我父皇多讨论讨论。”李恪直接放大招,给魏征扔了一大堆工作。

“臣知道了。”魏征点点头,“那臣告辞?”

“再见,我回去练兵了。”李恪果断转身。

李恪回到了军营,魏征看着李恪的背影,然后摇了摇头,我的殿下呀,你这么玩可是要把你自己玩进去喽,哎,就是不知道陛下和太子殿下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一个侍中,为你们李家操碎了心,哎。

魏征也不急,迈着步伐慢慢的向自己家走去,陛下他们先回去了,估计很快就会让自己的马车过来接了。

大唐对轿子的使用是有严格的限制,倒是对马车没有太大的限制,所以基本大部分官员都是乘坐马车,当然了,规矩肯定都是有的,当然,魏征是肯定不可能违规的,他想违规也买不起。

魏征走了几百米,突然身后传来了一阵跑步声,“郑国公请等一下。”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

魏征有些奇怪的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身后一个身着刚刚那种军装的士兵跑了过来,跑到魏征身边,对方直接给魏征敬了个军礼,给魏征弄的愣了一下,这个军礼他刚刚在刘义龙给李恪汇报的时候见到过。

他还没想好怎么回应,对方已经直接将手放下去了,“郑国公,这是秦王殿下给您的。”这个卫兵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半尺左右长度的盒子递了过来。

魏征愣了一下,不过还是伸手接了过来,对方送来东西就直接转身跑了,魏征将盒子打了开来,里面三支不同样式的簪子出现在了魏征的面前,这三个簪子的材质有点像是玉质,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雕工,这也太精细了吧?

这……魏征有些哭笑不得,他就随口说说的。

第564章 魏征考量

那三个簪子自然是李恪从仓库里面找出来的,不知道哪个妹子用的,材料其实也估计是人造玉之类的,好看的是雕工,在大唐是肯定做不出来的,倒不是说古代的雕工不厉害,而是有些东西,单纯的雕刻是很难做出来的。

不少都是直接一体成型的。

给魏征准备的店铺,李恪确实是准备了,主要是,魏征作为三品官员,每年的俸禄为禄米400石、职田9倾,杂役38人。

每日发常食料九盘(细米二升二合,粳米八合,面二升四合,酒一升半,羊肉四分,酱四合,醋四合,瓜三颗,盐、豉、葱、姜、葵、韭之类各有差,木、春二分;冬三分五厘,炭(木炭)春三斤,冬五斤。)大约为每月8贯钱。

还有就是每日都有免费的工作午餐,每年的元正会有绢丝赐下,包括部分金银器、杂彩等,杂彩就是杂色的丝织品,一般是染色出现问题的,但是在大唐的杂彩还包含了不同样式的瓷器,也是杂彩的一部分。

其他的像是夫人之类的也是有类似的东西赐下,其他的还有朝廷每年会有五套不同的衣服等等,总而言之看起来还是不少的,但是不说别的,养家也需要钱啊,这些东西多是看起来多了,如果养一大家子人,那可就真的一点都不多了。

从魏征的生活就看的出来,紧巴巴的。

但你不能要求所有大臣都过成魏征这个样子,那也不现实。

相关的福利待遇李恪肯定是要得跟的上的,朝代的背景不同,这些东西自然也就跟的上,否则权利太大了,有的人总是禁受不住诱惑。

如果能够让他们衣食无忧,不至于丢面子的收入,那么这些官员抵抗诱惑自然也就强了几分。

当然完全的避免是不可能的,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不过李恪不想因为太过于贫穷而逼得有些本来骨气比较正的人铤而走险。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因为家庭情况被逼铤而走险的好人不是没有,一个官员本来人还算是不错,但是夫人,孩子每年都抱怨太穷了,家里什么都没有等等,常年累月,他多少心里也会有愧疚,也会受到影响,毕竟那都是他的亲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所以该做的要做到,如果朝廷给的足了,还铤而走险,那么就该动用大棒了,这种东西,自古以来都是免不了的。

他之所以单独的将魏征留下,其实就是准备劝说魏征的,谁知道魏征却轻而易举的接受了,根本就没有让他劝说,这倒是让李恪很意外,我也没给魏征洗脑啊,这家伙,怎么在他这里就变了呢?

莫不是这就是传说中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好家伙,我一直以为魏征你是一个耿直的人呢!没想到你这脑子一点都不耿直啊。

魏征当然不知道李恪想什么,等接他的马车过来的时候,魏征自然是上了马车向自己家里走去,今日出来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说了,今日直接就休沐了。

回到家,魏征先去见了自己夫人,然后将李恪拿出来的盒子递了过去。

魏征的夫人是出自河东裴氏,就是裴行俭那个裴氏。

“这是什么?”裴夫人有些好奇的问道。

“给你买的礼物。”魏征捋了捋胡须。

裴夫人有些愕然,满脸古怪的上下打量着魏征,就跟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

“怎么了?”魏征被看的老脸一红,不过还是腰板一挺,理直气壮的问道。

“没什么,我就是好奇,这是太阳从西边上来了,还是老树开新芽,又到春天了?”裴夫人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哪有,这不是这么多年亏欠你了。”魏征老脸一红。

“那这东西也不是你买的吧?这么精致的簪子,你也买不起啊。”裴夫人看了他一眼就直指问题本质。

“这个你倒是说的没错,是秦王殿下给我的。”魏征点了点头。

“秦王殿下?”裴夫人有些疑惑的上下打量了一下魏征,然后才若有所思的开口道:“你居然收了秦王的礼?为什么呢?”

“没什么,秦王殿下说要给我们家两间铺子,大唐不夜城的。”魏征摇了摇头道,“那个东西我也收了,这簪子自然也是收了。”

“哦?这里面有什么情况吗?”裴夫人很好奇。

“其实也没什么,估计殿下要给官员提升福利了吧,这东西虽然他是第一个跟我说的,但肯定不是只有我有,只是我向来不收礼,所以他先找我,估计是想办法要说服我而已。”魏征淡淡的笑了笑。

“确实是要提升点福利了,就你那点月钱,连咱家都快养不起了,但凡我多生两个,估计都得饿死一个,你看看府里的房子都多久没翻新过了。”裴夫人翻了个白眼。

“我知道,我知道,委屈你们了。”魏征笑了笑,倒是不在意,他知道他夫人也就是嘴上唠叨唠叨,这么多年来,如果不是他主动提起,他夫人可是一次都没抱怨过。

“还行,你心里有数就行。”裴夫人瞪了他一眼,“不过这么多年了,朝堂上面的事情你自己做决定就行,家里面我年轻的时候苦都吃了,现在人老珠黄,要这些也没什么用了。”

“知道,知道,问题不大,秦王殿下看起来鲁莽,实际上做事向来滴水不漏,日后这朝堂上面可是很热闹的,哎,以后我也没那么轻松了啊。”魏征叹了口气。

“怎么?”裴夫人有些奇怪。

“以前我只需要找陛下的疏漏之处就行了,现在满朝众臣,哎,都得我来找麻烦,这些人可比陛下难对付多了。”魏征叹了口气。

裴夫人愣了一下,不过她倒是没多说什么,只是笑了笑:“这不是你一直想做的吗?免得你每天回来长吁短叹的。”

魏征没说话了,这事啊,容易也不容易啊,一帮老狐狸,脑壳疼。

这事要是那么容易的话倒是好了,今日殿下扔出来的问题,虽然陛下说再议,但就冲陛下那风淡云轻,面色平静的样子,你说殿下和陛下之间没交流过这个问题,谁信?显然人家父子俩早就通过气了。

第565章 公然抢皇帝的钱

如果说陛下和殿下早就通过气,那就意味着,这事极有可能是真的,只要这事是真的,这就意味着朝堂上的大臣们相互之间必然会有极大的冲突,而这波冲突就看殿下和陛下刚开始的动作有多大。

但是不管多大,这个巨大的诱惑,朝堂上面的那些大臣们一个都反抗不了,这意味着这商税,得收!而且绝对很容易就能通过朝堂。

现在殿下一招借力打力,直接将问题扔给了门阀世家自己,众臣作为门阀世家的代表,他们自己的利益,和自己代表人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该怎么选?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根本就不用猜。

想一想,急剧提升的权力,和不过付出一些金钱,你觉得会选哪一个?在朝堂众臣来看,谁会在乎那点钱?不就是交点钱吗?这钱他们都交了,要是陛下真的能多让点权利出来。

这意味着大唐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到时候门阀世家觉得他们会换来更大的利益。

问题是,他们能想到的问题,殿下会想不到?

以殿下当今的手段,这些问题他必然是仔细斟酌过的。

只是后面如何做,魏征想不到,他现在能预料到的是,如果商税一收,按照目前长安城附近这商业贸易的程度,大唐的国库在收取商税之后至少增加五成!

而这种收益会随着大唐商贸不断的增加而增加,到了后面国库甚至可以不需要农税,或者将农税降低到极低的地步,这样的话,百姓的手里面自然会留存更多的粮食,而那个时候,也许粮食就不成问题了吧。

魏征的脑海里面也有了一些畅想。

在魏征在这里畅想的时候,李恪则是犹豫了片刻,直接向皇宫走去,他感受到了危机!

老爹要搞事的危机!所以李恪觉得自己要赶紧找借口出去了。

今年他还没出去旅游过呢,这必须要出门了。

到了皇宫,李恪很轻易的就在两仪殿找到了李世民。

“坐吧,看起来你对于商税的事情已经有了理解了。”李世民开口问道。

“其实不难,19年我跟父皇你说的时候,父皇你可能将信将疑,但是今年父皇你自己就发现了,长安附近的百姓有钱了,而有钱了之后,百姓们就会置办一些对生活有利的日用品。”

“比如说菜刀,比如说铁锅,甚至一些稍微赚到点钱的百姓,在重大节日的时候会买一些肉类。”

“而这些都是改变,我名下的商行对于出产自西洲的食盐销售提供的最新数据来看,今年50文木盒装的食盐销量提升了许多,这意味着许多百姓有了钱,开始进行消费了。”

“而这些钱就会流入到西洲,成为西洲百姓手里面的资金,而西洲百姓手里面的资金又会通过我在西洲的产业进入我的手里面,而进入我手里面的钱会被我开始在全大唐各地雇佣百姓,雇佣退伍府兵,重新回到百姓的手里面。”

首节上一节229/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