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78节

李泰人都傻了,还有这操作?

他有心想反驳,但是人都送上门来了,他看了一眼旁边闭目养神的李世民,弱弱的开口道:“三哥,爹让你监国。”

“我又没说不监国,你不是来帮忙吗?你来帮忙干活啊,我在旁边看着。”李恪笑眯眯的开口道。

李泰:“……”

“我……我能不能不来?”李泰哭丧着脸问道。

“你试试。”李恪嘴里吐出了三个字。

“我下午就去……”李泰深吸了一口气,飞快的抬起头道。

“嗯,不错,虽然明日是休沐日,不过也许还有事,你明天来两仪殿值班,我带着长乐、晋阳她们出城去逛逛,这两天早上的天气不错,带她们去沿河看柳。”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现在按照数九天来说,应该是六九了,都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如果运气好,这天气是会有雾凇出现的,河边的垂柳那可是一大美景。

当然现在中午的话天气较热了,如果太阳升起来了,那雾凇就没有了。

李泰:“……”我到底是有一个什么样的冤种哥哥?

躺在躺椅上的李世民忍不住睁开了眼睛,看着李泰那想反抗又不敢的样子,李世民也是有些无语,既然你不敢反抗,请问你当初是哪来的勇气要争皇位的?是谁给你的勇气?你那些手下的幕僚吗?

“李恪,老子是让你监国的,你明天好好给我在宫里待着。”李世民瞪了李恪一眼。

“爹,你是如何用温暖的嘴唇说出如此冰冷的话语的,明天休沐日啊,我也要休沐啊,监国皇子也是人啊,也是需要休息的啊,您看看,有我这么勤政的皇子吗?为了害怕休沐时间出现问题,我还特意找了另外一个皇子帮我盯着。”李恪一脸悲愤。

第434章 温暖的嘴冰冷的话

李恪的话让李泰听的人都傻了,那三哥你又是如何用如此温暖的嘴唇说出这么冰冷的话的?三哥你还是人吗?

李世民也被李恪的狡辩给惊呆了。

“再说了,爹,我出去虽然是带长乐他们逛街,我也是有其他任务的啊。”李恪无奈的开口道,“我要顺便出去考察一下长安周围的环境,以及做好下一步计划了,主要是顺便去看一下大唐不夜城的事情。”

李世民:“……”

“你确定你说的是真的?”李世民有些无语。

“当然,大唐不夜城我最近可能就会在朝堂上面提出来了,关于它的一些资金问题,我肯定还是要进行考虑的。”李恪赶忙道。

“行吧,那你去吧,那李泰你明天来盯着点。”李世民点点头道。

李泰:“……”

我今天来这里干什么来了?

“来来来,青雀,尝尝三哥烤的肉,我跟你说,三哥烤的这羊肉,味道绝对是一绝。”李恪重新走回了烧烤炉前面,接过了长乐的烧烤任务。

长乐技术还不熟练,临时接手一下还行,指望她烤熟就算了。

李泰啥也没说,很干脆的坐下,然后报复性的接过一串肉直接狠狠的吃了下去。

烤肉进了嘴里,李泰就是眼前一亮,忍不住问道:“三哥,你这个羊肉为什么这么好吃?还有为什么会这么烤?”

李恪嘿嘿笑了笑,好吃吧?香料堆出来的,没有他在厨房里面找到的那些香料,这烤肉怎么可能好吃的了?当然了,大唐的羊肉单纯的撒个盐,对一些后世的老饕来说,也许更好吃。

不过李恪就是一个俗人,他还是觉得全调料的羊肉好吃。

对于大唐这种没吃过这么多调料的人来说,那更是如此了。

“不懂了吧,这里面有三哥的秘制调料,当然好吃了,这些香料的种子不容易,我都是让人从西域大价钱弄回来的,现在已经开始让人培育了,估计过几年才能够逐步的形成规模。”李恪笑眯眯的开口道。

“再给我来点。”李泰摆烂了,躲不过,我还不能多吃点吗?

“行,给你。对了,看你这么上道,过几天,送十万贯到我这里来,对了,长乐你将你嫁妆的那些黄金也都给我,还有豫章巴陵,你们每个人都送点零花钱过来,三哥给你们准备嫁妆。”李恪想起了什么,交代了一句。

“我知道了,三哥,那我明天就让人送到三哥你府上去。”长乐没有任何犹豫,很干脆的点了点头道。

“三哥,可是我们的零花钱不多。”豫章犹豫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的开口道。

“三哥知道,你们有多少送多少过来就行了。”李恪摆了摆手,根本没说一个具体数字。

“好。”豫章她们都老老实实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三哥,三哥,你是需要钱吗?”晋阳转了转眼珠凑过来问道,她还不懂嫁妆是什么东西,就知道李恪问她们要钱,以为李恪需要钱。

晋阳的零花钱还真不少呢,都是李世民赏赐的,当然了她也没有地方花钱,不过晋阳不懂李恪说的这些。

“嗯呀,兕子你把你的零花钱给三哥,多少都可以呀。”李恪笑着伸出手揉了揉晋阳的脑袋。

“三哥你等等。”晋阳一听这话,立刻“蹬蹬”的跑向了旁边的李世民,然后钻进李世民的怀里,娇声娇气的开口道:“阿耶,阿耶,兕子记得,阿耶曾经给兕子赏赐了不少东西,但是都存在阿耶那里呢。能不能都给兕子呀。”

李世民不咸不淡的看了一眼李恪,然后才开口道:“那东西当时可是说好了,要存到兕子长大嫁人呢。”

“兕子不嫁人了,阿耶你给我吧,我要给三哥。”晋阳飞快的开口道。

李世民立刻怒视李恪。

“咳……兕子啊,没事,你来三哥这里,三哥想起来,你还有压岁钱在三哥这里呢,不用跟阿耶要了。”李恪飞快的干咳了一声,吃醋的老父亲太可怕。

“那三哥,钱不是越多越好吗?”晋阳下意识的将手指放进了嘴里啃着道。

“额,够了够了。”李恪飞快的开口道。

“那三哥,压岁钱是什么呀?我没给过三哥你钱呀。”晋阳有些好奇。

“就是压胜钱,三哥过年给你准备的,保佑小兕子平平安安长大,你们都有。”李恪赶忙开口道。

“三哥我有吗?”李泰没忍住,问了一句。

“你儿子比他姑姑都大,你好意思要?”李恪瞪了李泰一眼。

李泰很想说……我很好意思。

李世民:“……”逆子,你又暗示我是吧?老子偏不如你愿。

“哎呀,我都忘记了,咱们秦王殿下有钱呢,比国库都多,还送一国给自己妹妹当嫁妆呢。”李世民哎呀了一声,阴阳怪气道。

李泰听的人都傻了?比国库都多?真的假的?李泰很快就想到了三哥的那比大明宫都离谱的秦王庄……怪不得三哥能有钱盖的起来呢,只是三哥这钱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啊?有间商城这么赚钱吗?

“陛下严重了,小钱小钱,我赚的钱不都为了让我们大唐国库更加丰厚嘛。”李恪低眉顺眼的开口道。

李世民懒得理他,“你要她们的钱,准备怎么给她们准备嫁妆?”

“这不是大唐不夜城准备建设了吗?儿臣准备给她们准备一些店铺,这些店铺只要开在不夜城里面,就是可以下金蛋的母鸡,每年就算是不自己经营,光是租金也肯定价值不菲。”李恪恭恭敬敬的开口道。

李世民停顿了一下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继续道:“反正你自己心里有数,你弟弟妹妹不少。”

多余的话李世民没说,但是潜意思已经告诉李恪了,你自己收着点,这么多弟弟妹妹,以李恪的性格肯定是人人有份,但要是给太多了,后面怎么收场?这话就是在告诫李恪,每个人少给一点就够了。

“是,儿臣其实也是想通过这件事,探寻出一条完美处理宗室的道路。”李恪稍微解释了一下。

任何一个王朝的宗室,建国初期还好,等到了中后期绝对都是尾大不掉的样子,所以现在制定规矩最好。

第435章 阳谋

第二日,李恪大早上就带着长乐她们出城了,离开城门的时候,甚至太阳还没完全露头呢。

想要看美景,总是要早起的,当李恪带着她们赶到城外漕渠边缘沿河种植的柳树旁的时候,白色的雾凇在柳树上凝结成为了美丽的冰花。

极其漂亮的风景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果放到一千多年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拍照发个朋友圈。

但是现在嘛,只能用人的眼睛来欣赏,而不是用相机的镜头了。

“哇!”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兕子,在看到这样的美景也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困意一下子就没了。

从马车上下来,兕子很快跟着城阳,高阳她们几个打闹了起来。

而穿着一身劲装的长乐从腰间拔出了一把长剑,在河边直接玩起了舞剑,李恪好奇的看着,能看的出来,长乐的这一套剑法是系统的学过的,有没有杀伤力李恪不知道,但是招式套路肯定是有的。

不过很多招式显然已经向舞蹈方向发展了,这莫不就是传说中的剑舞?李恪有些好奇,不得不说,看一个小美女舞剑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不仅仅是李恪,连豫章她们几个都在看长乐舞剑。

昨日跟李世民关于宗室的讨论,其实也没有讨论太深,主要李恪目前还没有完成一个合理的规划,关于宗室该如何处理的问题。肯定不可能都去食邑,虽然说大唐的食邑户数不多,而且也不是实邑,但是即便是折算钱财,时间长久之后,对国库都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所以,将国库和皇室个人资产直接拆分是最好的选择。

但这种做法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李恪得在李世民退位,李承乾继位之前,跟李承乾和李世民都商量出一个完美的方案。

现在李恪有两种想法,一种想法就是成立皇室资产公司,有点类似大英的那种皇室资产,然后宗室给于他们一定的股份,由他们各自家族继承下去,后续皇室就不再管他们了。

如果他们想要出卖这些皇室公司的股份,皇家有优先收购权。

另外一种则是类似于上辈子国外的一些家族基金,也就是说,在宗室成员成年之前,就像是发工资一样,每个月定期给他们发钱,然后等他们成年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一笔创业资金。

至于后续,那就不管了。

当然,这两种类型,不管是哪一种,肯定都是逐步的缩小到直系皇室才有的。

比如说,现在李世民是皇帝,然后李世民的儿子和孙子辈都有,当李承乾继承皇位之后,像是李恪,李治,李泰他们的孙子辈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但李承乾的孙子还有。

至于这个具体到几辈人,肯定是要跟李世民和李承乾商议的。

李恪个人觉得三辈人最好,这样可以让皇室的继承人不至于都是废物,但同样也有个弊端,那就是后续的皇位继承,可能会为了皇室财产也得抢这个皇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往今来,莫不都是如此。

李恪也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他又不是神仙,无数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都无法完美的解决问题,他哪里解决的了。

李恪这里在烦恼,长安城的各个门阀世家同样在烦恼。

他们跟秦王殿下之间的矛盾已经可以说是摆在明面上了,秦王殿下从来没遮掩过他的目的,同样他们门阀世家也不可能束手就缚。

但突然之间这风向就变了,今日是休沐日,但正好也是《大唐周报》发行之日期。

而今日《大唐周报》上面直接详细的刊登了李世民的圣旨。

标题是“取消贞观年号的必要性”。

内容开头就是,李世民下旨取消大唐贞观年号,从今往后改为大唐公元纪元,以武德元年为大唐公元纪年一年,今年为大唐公元十九年,并且李世民圣旨里面写明,这一点将会写到大唐皇室的祖宗家法里面,不允许任何后续子孙进行更改,否则就是不忠不孝。

圣旨内容的后面就是关于取消贞观年号的解释。

大意就是,朝廷乃继承前隋而来,前隋末年之残暴,皇帝陛下感同身受,故立下志愿,要带领大唐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不丢下大唐任何一处百姓,为了让大唐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所以,像是年号这等为了彰显皇帝本人而存在的形式主义将彻底取消,从此以往只有大唐公元纪元,用以警醒历代皇帝,勿忘百姓才乃一国之根本,勿忘先祖之志愿!

《大唐周报》的内容可以说是在长安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对所有的百姓来说,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自主向着皇宫的方向跪下叩首,感谢陛下的仁慈。

百姓,其实永远就是这么淳朴。

对于广大的文人士子来说,无一不交口称赞,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可以说挠到了他们的痒处。

其实关注《大唐周报》的大部分年轻的文人士子,多少有点像后世的热血青年,这个时候他们的内心都是什么要一展自己的抱负,而这种思想跟《大唐周报》里面所描述的非常的相近。

他们自然是称赞不已,而对于一些年级更大一些的文人,他们也看不出什么不对的地方了。

而真正知情的像是大唐的高级官员,以及他们背后的这些门阀世家却陷入了沉默以及纠结……因为《大唐周报》都发了,他们都知道《大唐周报》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在长安城了,最多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圣旨会在天下各道各个城市里面的《大唐周报》上面刊登。

也就是说,一个月的时间,它将通传天下!

这也意味着,陛下不是骗人的,秦王殿下自然也不是骗人的,朝堂上所言,都是真的,报纸上没有言明的东西他们当然都理解。

这等国家战略岂能公布于众?那不是让周围小国警惕吗?报纸上的理由非常好,可以让民众团结一心,让府兵充满斗志,还可以迷惑周围小国。

第436章 我的怨种哥哥

只是他们同样也非常的纠结,纠结的就在于,这……岂不是要跟秦王殿下和好?还得给秦王殿下送礼?殿下都说了,打下一国,成立一个国有商行。

那这个商行必然不可能将天下世家都纳入进来。

而且周围那么多的小国,到时候必然是争抢之势,谁先谁后?谁多谁少?这里面庞大的利益就意味着,都不说拿下全部51%的股份,就单说拿下1%的股份,可能对整个家族来说就意味着永远的金饭碗。

首节上一节178/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