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54节

“那你自己叫过来,我不管。”李恪飞快的摇头道,他才不去当坏人呢。

“我自己去叫。”李泰立刻跑出去了,他已经下定决心了,无论如何都要将李治给带走。

李恪站在屋里看着外面的李泰在跟李治说什么,没过多久,李治哭的就跟傻子一样向屋里冲进来了。

一推开紫禁楼的客厅门,李治看到李恪就直接变成了嚎啕大哭,“呜呜呜……三哥我不要回去,我才来了四天,四哥自己要回去监国他非要带上我,呜呜呜……我不要。”

李治到底还是个小屁孩,直接扑在李恪的怀里哭个没完。

旁边的长乐她们则是有些无语,看着跟着李治进来的李泰,四哥你至于吗?你看你将老九给吓得。

“稚奴,乖,四哥是为了你好,我跟你说,你好好学习课业,将来能跟三哥一样去监国,我跟你说监国可好玩了。”李泰在那里循循善诱。

刚刚泡完澡,游完泳的李世民刚进门就听见了李泰在那里诱惑李治,然后李治还哭着呢。李世民是从后门进来,这里有跟后面的游泳池连接的走廊,可以直接从走廊走回来,所以也没人看到他。

“我不要!谁要监国,监国哪里好玩了!我不要,我不要!”李治一听这个,哭的更厉害了。

李世民:“……”算了,反正他也不出去,等李泰走了再说。

“真的,稚奴我跟你说可好玩了,监国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李泰飞快的开口道。

“你骗我!如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为什么还得回去监国?你不能留在三哥这里?!呜呜呜……三哥你看四哥!”李治哭着的可伤心了。

“不行,李治!我跟你说,你必须得跟我回去!三哥这里是好玩!但是你的课业做完了吗?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我跟你的夫子询问过了,你要是不回去好好学习你的课业,你想一想年后父皇考教的时候,你要是考试不过关,你明年一整年都玩不了了!”

“你现在跟我回去,明年好好考试,你明年还能出来玩呢!现在冬天三哥这里肯定没啥好玩的,夏天的时候更好玩!”李泰飞快的开口道。

李治顿了一下,他有些心虚,他的课业确实是没完成。

“你看,四哥没说错吧,你跟四哥回去好好学习,明年才能更好的玩!不然让父皇知道还没学完就不回去,你就等着挨揍吧,挨揍就算了,揍完你还得学,是不是很惨?”李泰赶忙又开口道。

“那……那我跟你回去。”李治有些颓废的放弃了,他确实是没完成课业呢。

“嘿嘿嘿,走走走,四哥带你回去。”李泰得意的开口道,“三哥,我们走了啊。”

“去吧,去吧,稚奴没事啊,你四哥说的有道理,没事,明年再来三哥这里玩。”李恪憋着笑道。

“我知道了。”李治老老实实的点头道,他眼巴巴的抬起头看着李恪:“那三哥你要带我玩啊。”

“放心,三哥肯定带你玩,去吧。”

李泰直接带着李治就走了,衣服都没杂换,反正李治穿着的就是外面玩耍的衣服,又不冷。

“我跟你说,回宫你要是无聊,你就来两仪殿,跟四哥一起,顺便完成你的课业,四哥还能没事让你感受感受批阅奏章是什么感觉。”出了紫禁楼,李泰一边带着李治走向侍卫那边,一边低声道。

“我不要,你就是想让我帮你干活,我对批阅奏章不感兴趣!谁跟你一样,你太傻了,还以为监国好玩。”李治撇撇嘴。

“你个臭小子,有你这么说你四哥的吗?”

“哼,难道不是吗?这些本来是三哥和大哥的事情,你看大哥和三哥每天在这玩的可开心了,就你傻乎乎的跑去监国。”李治不屑的撇撇嘴,跟看傻子一样看着李泰。

李泰:“……”你信不信四哥揍你,我打不过三哥我还打不过你。

“看,没话了吧,哈哈,四哥,你别想着我去两仪殿找你,我才不去呢,我有自己的课业要做,哼!监国是你的事。哼,父皇在这里玩的也可开心了。”李治得意的笑着道。

李泰:“……”

呜,三哥,出卖我的爱,你背了良心债,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还有,是我草率了,李治你个臭小子,你不来两仪殿找我是吧?嘲讽你四哥是吧,四哥让你知道,批阅奏章不一定要在两仪殿!

第375章 老李又想拿捏了

等李泰领着李治走了,李世民才从后面走了出来,看着李恪忍不住道:“你看看你出的馊主意。”

“我怎么就馊主意了,我这不是挺好吗?你看他们兄弟亲恭,这不挺好的。”李恪有些无语。

李世民才懒得理他,而是直接开口道:“今天晚上吃什么,赶紧吃,吃完了我还要跟长乐她们几个狼人杀。”

李恪:“……”这也就是没有微信,有的话,我好歹录个视频发给李泰,要么发个朋友圈,让他们看看您的嘴脸。

第二日,李恪起了一个大早,吃过早饭之后,李世民他们也起来了,李恪跟李世民他们打了声招呼,然后就出门了,今天他要去工业区那边,先去《大唐周报》看一看,年前这几天估计都挺忙的。

李恪这边离开了,李世民想了想,然后伸手将田蒙叫了过来。

“见过陛下。”

“昨日我看有情报从西洲过来,是谁给秦王殿下写的?”李世民开口问道。

“回陛下的话,是西洲负责统计数据方面的人传递回来的,还有就是目前负责西洲事务的李嫣秘书(秘书在东汉时期就有秘书监,唐朝有秘书省,秘书一词可是非常久远的,现代很多词汇其实都来自于古代。)传递回来的情报,陛下您要看吗?”田蒙恭敬的问道。

“我就不看了,李嫣,是李道宗的大女儿?”李世民面色平静的问道。

“回陛下,是李道宗将军的长女。”田蒙开口道。

“行,我知道了。”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想了想,李世民又走向了长孙皇后和杨妃这边。

走到两个人跟前,李世民坐下之后,低声道:“我这里有个情况,你们要不要听听。”

“什么情况?”长孙皇后和杨妃立刻好奇的问道。

“几天前我收到了西洲副都护李道宗上的一道奏章,里面除了部分西洲的事情之外,是关于他的长女李嫣的情况,听李道宗在奏章里面说,这李嫣颇有才学,在政府管理方面都颇有建树,甚至比他李道宗都强,恪儿在离开之后,西洲的大小事宜,除了军事方面之外,几乎都是李嫣在负责。”李世民开口道。

“噢?”长孙皇后和杨妃都面露惊奇的睁大了自己的眼睛。

一个女子,能处理一州之所有政务,这……从古至今就从未听说过如此才女,或许也是没有人愿意给女子那个机会,像是能处理一些政务的,历史上也就不过是吕后这等摄政的皇后。

实际上处理国事的皇后,和能处理一州大小事务……真可说不上哪个更厉害。

长孙皇后她们都知道,国事很多时候是有许多大臣在帮忙处理,掌权者拿个主意,做出一个决定,善于用人就没问题。

但是一州大小事务,这可真的是要从政者从头至尾自己做决定,甚至自己来想出对策才行,能处理一州大小事务,这绝对不是常人所能及。

“只能说……这小子着实大胆。”李世民苦笑了一声,从古至今在这等重要事务上就没有用女子为官的,但李恪就这么用了。

“而且你们知道吗?这李嫣,是以恪儿秘书的名义在处理事情,但是从恪儿在的时候,处理这大大小小的事情,这李嫣就凭借一己之力,得到西洲诸多官员的认可,包括李道宗,苏定方,乔师望等人都让她处理政务,可想而知,这不是李恪一个人能压住的。”李世民也是有些惊叹。

“这……没想到天下还有这等奇女子。”长孙皇后也忍不住有些惊叹。

“不过,这个不是朕跟你们说的重点,重点是这女子并非李道宗的亲生女儿。”李世民将李嫣的身世给两个人说了一遍,“李道宗来奏章跟朕说,他已经找了赵郡李氏的好友,到时候会将李嫣过继过去。”

“陛下你的意思是,恪儿跟这李嫣,有苗头?”长孙皇后忍不住有些高兴的问道。

“不然你们以为朕跟你们说这个干什么,李道宗上个奏章,将这件事前因后果都给表明,虽然他其他的事情什么都没说,但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如果是李道宗的亲生女儿,这还未出五服,那肯定不行,但既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那就没什么问题了。”李世民开口道。

“那这李嫣……出身只是个侍卫的女儿。”长孙皇后犹豫了一下,“是不是委屈了恪儿?”

“他委屈?你怕不是对你这个儿子一点都不了解,他会因为这个委屈?你儿子还想在这大唐玩自由恋爱呢。”李世民冷笑了一声道。

“额……”长孙皇后和杨妃都有些无语,李恪……好像是干得出来这事。

“他前几天跟我说,年后要举办个什么座谈会,将各个朝臣还未娶妻的长子,次子们,以及长乐这些妹妹们,叫到一起举办这个座谈会,他打的什么主意,你们别说不知道。”李世民冷笑了一声。

“可是目前除了丽质,其他的都有婚约。”长孙皇后有些无奈。

“有婚约怎么了?用这小子的话说,就是结婚前见一见,了解一下,也挺好的。”李世民也是有些无奈,“这个见就见吧,也没什么,反正离她们正式出嫁也得一两年,那天孙真人跟我所说的事情,我是惊了一身冷汗,所以我想将长乐她们出嫁的时间都定为16岁之后。”

“大唐民间暂时也管不了,但是皇室我的公主们我还是可以管一管的。”李世民叹了口气,李世民夭折过女儿,也夭折过儿子,所以他格外珍惜眼前的生活。

而且李世民也知道,民间的事情,他下了圣旨也没用,这种事情根本管不了,所以他压根没准备管。

“我等没意见。”长孙皇后和杨妃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杨妃就两个儿子,李长这么大了,她跟李世民之间也没有啥措施,就没有怀上第三个,所以杨妃也就不奢望了。

长孙皇后这里,李世民已经做出了决定,所以长孙皇后日后也不可能生孩子了。

“那陛下,恪儿和这李嫣的事情,您是给他赐婚?”长孙皇后想了想问道。

“这我得想想,这个臭小子每天拿捏我,我不得用这个拿捏拿捏他?”李世民摸着下巴笑眯眯的开口道。

第376章 我有话要跟他们聊聊

看着李世民那表情,长孙皇后和杨妃都有些无语,你怎么跟孩子一样呢?李恪自然不知道老李准备在这里拿捏他呢,这会儿李恪已经到了大唐福利工业区。

工业区的大部分区域都还是一片空旷,目前建立起来的几个厂区都是跟印刷产业和造纸行业有关系的,而李恪去的地方自然就是印刷厂。

大唐周报的印刷厂就在这里,除此之外,实际上大唐周报的编辑部也在这里,就在印刷厂附近的新建的一处院落里面。

李恪来到门口的时候,房子里面的人正在讨论下一期大唐周报的发行内容。

目前的大唐周报发行内容,除了朝廷政策之外,就是跟民生相关,比如说最近长安城的物价,长安城的用工薪水信息,以及长安城周围的万年长安两县最近有什么最新的政策等等,都是在这方面有登报显示的。

李恪来到门口的时候,安静的听了一会儿,这才抬起腿走了进来。

李恪进来的动静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看到李恪的时候,这些文人们立刻兴奋的站起来,包括那五名戴罪的弘文馆学士都是走过来纷纷给李恪行礼道:“见过殿下。”

“嗯,做的不错,这马上过年了,今年大唐周报运行顺利,这里我先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李恪笑眯眯的开口道。

“谢谢殿下,我等也祝殿下新年快乐!”李恪的话让气氛一时间都轻松了下来,大家都习惯了李恪的语气,虽然他们见李恪的次数实际上并不多,但是殿下的一言一行,其实他们大部分都知道。

“明年,我们大唐周报可能要更加的参与到朝廷政策的运行当中去,你们的任务明年就更重了。”李恪微笑着开口道,“你们这些人里面,我到时候会挑选部分人前往大唐各个道州的主要城市,大唐周报的明年计划是,明年的天下十个道里面,每个道至少有一个城市要发行大唐周报,有一些道甚至有可能是两个或者是三个城市。”

“到时候,你们这些人都将会是一方的主编。而各地的大唐周报除了在朝廷政令等内容维持一致,日常的内容需要报道各道州的本地内容。这需要你们这些主编做出决定。”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所有人一听这话,立刻都兴奋了起来,他们之前都曾想过科举,当官之类的,但是随着他们跟随了李恪之后,他们越来越发现,这大唐周报很多时候能做的事情,比那朝堂上面当个小官可是要强的多了。

“诸位,你们今年已经算是运营了一年大唐周报了,有什么想法,今年过年好好想一想,然后年后各自都给我写一份心得体会上来,算是对你们一年工作的总结。”李恪又交代道。

“是殿下!”所有人都赶忙面色严肃的行礼道。

“好了,给我们都沏一杯茶,然后你们都出去一下,我有一些话,想跟这几位大学士说。”李恪指了指这些人里面年纪最大的五位学士开口道。

其他的文人士子们立刻微微躬身,转身离开了这里,很快这里就安静的留下了李恪和他们六个人。

这五位学士以萧骞为首,萧骞的年纪最大,今年已经四十多岁,剩下的也都是接近四十岁了,在大唐的官员当中,不算是年龄最大的,但是也已经算是中等的了。

“都坐。”李恪指了指他们身边的椅子,笑着道,一边说,李恪一边也坐了下来。

萧骞五个人相互看了看,还是都坐了下来。

“你们在我这也大半年了,有什么感受?”李恪微笑着问道。

这五个人,都出自弘文馆,是大唐弘文馆的学士,弘文馆是什么地方?贞观二年弘文馆总计汇聚藏书二十多万卷,随后这些年里面,弘文馆的藏书依然在不断的汇聚。

换而言之,弘文馆就是大唐的国家图书馆,这里几乎存储了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所有重要的图书书籍,各个方面的图书书籍都有。

而能够在弘文馆里面充当学士的,必然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这些人在弘文馆之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修订、修改里面的一些错误,校对书籍等等工作。

可以说,这里面的一批人,是大唐读书最为丰富的一批人也没错。

大唐的读书人跟宋明以后已经变质了的儒家不同,大唐的读书人,虽然是以儒家为主,但他们是真正的要接触其他学术派系,并且也是要认真学习的。

跟像是宋后期,明清等时期那些读死书,死读书的儒家弟子完全是两个概念。

“殿下的才华,我等惭愧。”萧骞停顿了一下,然后才拱了拱手道。

“呵呵,如果说来了我这里大半年,你们就明白了这一点的话,你们这辈子也就是这样了,要知道,人这一辈子走错路不要紧,但是走错路还能再次回头重新有选择的机会,不多。毕竟你们有两位同僚估计这会儿也就剩下骨头了。”李恪淡淡的开口道。

几个人立刻沉默了下来,当初他们的下场要么是坐牢,要么就是回家,李恪将他们几个人要过来,他们本以为李恪看上了他们的学识,想要用他们,所以刚开始几个人多少也是有些自傲的。

毕竟收拾了他们所有人的秦王殿下最后不依然还是将他们给要过来了。

但是谁知道,来是来了,结果就窝在这个小小的,名为编辑室的地方,一呆就是大半年。他们愿意干活,就给他们分配活,似乎跟其他人也没什么区别,他们要是不愿意做,那就在这里发呆看书都可以,也无人打扰。

大半年的时间,他们几个人都茫然了,秦王殿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用他们还是不用?

直到今天,李恪过来说要跟他们聊一聊。

而李恪这番话,可以说是瞬间击中了他们的软肋,他们这些人,甘心吗?那必然是不甘心的,弘文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大唐朝廷的后备力量,很多人将来都有可能登上宰相、司空等等重要职位。

结果他们这辈子就这么半路夭折了,前途眼看着就没有了,而秦王殿下将他们要了下来,他们能走的,只有李恪这一条路,甚至都没有选择。

哦,也不是没有选择,只要他们甘愿当一个普通人的话,那自然没问题,这些人都是出自门阀世家,过一个富家翁的生活自然是没问题的,问题就在这里,他们甘心吗?

首节上一节154/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