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48节

“我知道了爹,青雀不是处理的挺好的吗?”李承乾笑着道。

“他不行,也就是老三瞎玩,不然这种事情我就不可能同意,不过既然他想试试就试试吧,免得你们将来兄弟起猜疑。”李世民很干脆的开口道。

“爹不会的,猜疑什么,有这种想法人之常情,不是每个人都是三郎想的那么通透。”李承乾耸耸肩膀道,“再说了,以儿臣的身体情况,儿臣能不能活的比您长都是一个问题。”

“你瞎说什么呢!怎么一天天跟老三好的不学,尽学着胡说八道。”李世民瞪了李承乾一眼。

“是是是,爹我说错话了,那我下也下去转转。”李承乾站了起来。

“你等等,我有个问题想问你。对了,你去将你母后和你姨娘都叫过来。”李世民开口道。

“是。”李承乾有些好奇,不过倒是也没拒绝。

很快,长孙皇后和杨妃也过来了,四个人坐在这里,其他人自然而然的就让开了一定的空间给他们谈话。

“二郎,你叫我们是?”长孙皇后有些疑惑的问道。

“关于他的婚事。”李世民冲玻璃外面努了努嘴,长孙皇后她们看过去,李恪正在逗晋阳他们玩呢,长乐她们就在不远处。

“关于长乐?”长孙皇后有些哭笑不得,“这总得等一等吧,你不怕恪儿……”

“不是,是李恪。”李世民直接开口道。

“啊?”这下三个人都愣了一下。

“他都多大了?过年都18了,承乾已经有了太子妃,李泰孩子都已经5岁了。你看看他,还是自己一个人,别说是妾室,王妃,偌大一个府上,几个青楼女子在操持……算了,他要是喜欢,那几个青楼女子收个妾室也行,反正他也不按照常理来,问题是他也不动啊,我还等着抱孙子呢。”李世民无奈的开口道。

李世民说这个,那大家就都没意见了,长孙皇后和杨妃都没意见了。

没错,李泰结婚比李承乾都早,早在贞观六年13岁的李泰和11岁的王妃阎婉就成婚了,而李泰更是在和阎婉成婚之前就有了妾室,还有了孩子,李泰的长子李欣今年都5岁了。(之所以不是嫡子,是因为正史中记载,贞观十二年,李承乾嫡子出生,众臣向李世民祝贺的时候,曾说,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当中,李承乾是第一个生嫡子的。)

在李世民跟长孙皇后,杨妃,李承乾这里商量李恪婚事的时候,孙思邈已经面色怪异的靠近了长安城。

这一路过来,他可是听到了不少离谱的事情,什么“孙思邈真人说了,近亲结婚不好,近亲可不只是堂亲,表亲也算。”

这话我什么时候说过?

孙思邈总感觉自己好像错过了什么了不得事情。

第359章 孙真人共襄盛举啊

李恪正在跟晋阳他们玩耍,然后顺便让人准备做糖葫芦的原材料,主要就是山楂,还有就是部分通过储藏方式保存到现在的林檎(苹果),以及甜瓜。甜瓜也是通过地窖方式保存至今的,肯定是不如新鲜的好吃了,多少有一些蔫,但是目前来说,能吃到的水果不多,也没办法。

其实厨房里面有部分新鲜水果,不过李恪没拿出来,这些东西没准什么时候能救命呢,再说了,明年李恪就可以扩大温室的种植面积了,大不了明年自己冬天种点水果好了。

李恪这里在跟晋阳他们玩耍,一个护卫快速奔跑过来,然后低声跟李恪汇报了什么。

“真的?”李恪满脸欣喜的问道。

“是殿下,对方亲口确认了,正在前往往长安的方向而来,田总管说已经派人前去迎接了。”侍卫报告的事情自然是孙思邈已经来到了长安附近。

李恪也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老爹说的居然是真的,难道说他提前得到了消息?

“我亲自去迎接,长乐你带着晋阳他们玩,三哥有事。”李恪飞快的开口道,他挖的坑可都得提前填上,不然老李不得找他的麻烦。

“好。”长乐点了点头。

“这个事情跟我父皇说一声,我们现在出发。”李恪很干脆,这个护卫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带了马匹过来,李恪直接翻身上马,让人带着马匹马车然后直奔秦王庄外而去。

既然孙思邈已经出现在了长安附近,那他的行踪就不可能完全没有了,所以李恪也不用担心自己找不到。

离开秦王庄十几里的地方,有侍卫带路,李恪很快就看到了行走在官道附近的孙思邈,对方还在跟路边的几个百姓聊天呢,看到这边骑马的人过来,这才站起了自己的身子。

带着侍卫狂奔而至,隔着老远李恪就勒住了马匹,直接翻身下马,他身后的侍卫们自然也是直接跟着翻身下马。

扔开战马的缰绳李恪直接就快步向着这个鹤发童颜的老头走了过来,隔着老远,李恪一边行礼 ,一边大声笑着说道:“孙思邈孙真人,你我共襄盛举啊!”

孙思邈:“……”你这是什么用词,怎么就共襄盛举了。

“见过秦王殿下。”孙思邈笑着回礼道。

“秦王殿下,见过秦王殿下。”跟孙思邈聊天的几位百姓看到李恪,都是满脸欣喜的赶紧打招呼。

“哈哈哈,见过诸位,诸位客气哈,这位是孙思邈孙真人,你们应该都知道哈,这次本殿下将孙真人请回来是共襄盛举的,诸位你就期待吧。”李恪哈哈笑了几声,冲几个百姓都是拱拱手道。

“殿下客气了,托殿下的福,我们今年都过上好日子了呀。”这几个百姓都是一脸的开心。

“那可跟我没关系,那是你们勤劳肯干,我充其量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这得你们自己抓住才对是吧?如果你们没有一个想要过上好日子的心,我就算是给你们提供再多机会也是枉然对吧?你们肯定都见过那种懒汉,那种人,我也没办法对不对。”李恪哈哈笑着道。

“哈哈,殿下说的是,那懒汉肯定就得饿死。”这些百姓们也都跟着笑了。

孙思邈多少有些好奇的看着李恪,他能看的出来,李恪是根本不在乎这些百姓的身份,不管是眼神动作还是一切都说明,他就真的将这些百姓当成是一些可以交流的普通人。

这……这可太难得了,不要说李恪是个皇子,大唐秦王殿下。

走南闯北的孙思邈见过了多少人?被说是带着爵位的贵族,就是一些普通的小门阀,甚至小寒门很多人都不屑于跟这些百姓多说两句,觉得会降低他们的身份。

“孙真人,不如去我庄上?”李恪转向了孙思邈,笑着开口道。

“可以。”孙思邈点了点头,倒是也痛快,他来长安是因为李世民的诏书而来,这人肯定是要见的,而李恪既然在得到消息之后亲自跑来接他,如此有诚意,这个面子孙思邈肯定是要给的。

“孙真人可以骑马吗?如果不能的话,我们就等一下马车。”李恪道。

“能骑,不过老了,跑不动了,走的话没问题。”孙思邈笑着道。

李恪立刻亲自带着孙思邈翻身上马,他身后的背篓则是交给了护卫背着,李恪这才转身跟着一起上马。

“诸位,我们就先走了。”李恪上马后还特意跟几个百姓抱了抱拳道。

“殿下您太客气了,您和孙真人都是大忙人,我们这些人都闲的没事。”这几个百姓赶忙回礼,言语之间多少有些感动,李恪还记得跟他们打招呼呢。

道别了这几个百姓,李恪他们骑马向秦王庄的方向前进,护卫自然而然的前后离开足够远的距离,保护起了他们的安全。

“孙真人,这次来了长安,您可就走不了了,改天我让人给您准备一套宅子。”李恪笑着道。

“怎么?秦王殿下想将老道留下?”孙思邈笑着道。

“哈哈哈,孙真人您说哪里话,我留下你干什么,我留住您的人,我也留不住您的心啊,我这么说吧,我就到时候怕我让您走,您走不想走,那我当然要给您准备住的地方了。”李恪哈哈笑着说道。

“哦?秦王殿下这么有信心?”孙思邈笑了笑,他有些好奇,不知道李恪哪来的信心。

李恪也笑了,孙思邈今年九十多岁了,马上快100岁的人,李恪就根本没跟他玩什么心眼,这种活了接近一百岁,重点是还有可能活几十年的老人,用那句俗话说,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什么话术之类的没有必要,反而直奔主题挺好的。

尤其是孙思邈颇有一些世外大人的感觉。

“当然了,我准备了几个举措都是给孙真人你留的,你要还能走,那我李恪明天就跟您去深山修行去。”李恪笑着道。

“哦?那我可要听殿下说一说了。”孙思邈脸上是真的好奇了,当年李世民都想将他留下没留下,李恪何来这么大的信心。

第360章 孙真人来了就别走了

李恪笑了笑:“我给你准备了大约四百多个已经识字,但是还没有接受其他任何教育的小孩子,给你当学徒,不用您掏钱养活他们,您教他们医学知识就行。”

好家伙……听到这个孙思邈差点就没崩住,四百多个识字?但没接受其他教育的小孩子?这……

“当然,这其实是辅助您干活的,实际上,您来到长安应该听过了大唐日报。”李恪笑着道。

“听过。”孙思邈开口道。

“我听说您这些年一直行走于大唐各地,想要将各种病症记录下来,完成一本医学著作?可有此事?”李恪微笑着问道。

“确有此事,我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孙思邈点了点头,实际上他想写的《千金方》这些年一直在写,毕竟他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寿命,自然是陆陆续续的在完成。

“您的著作写出来之后,我准备给您印刷二十万册,发行天下各道洲。”李恪耸耸肩膀道,“您知道的,我印刷的出来《大唐周报》我就印刷的出来您的医学著作,我不收钱免费。”

孙思邈:“……”

这他走不了了呀。

二十万册什么概念?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济世救人,能够拯救更多的病人,但是他深知他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弱,他的医术再强也没用,这也是他决心写《千金方》的原因,他想留下书,教会更多的人,才能够拯救天下苍生。

但李恪一句话,就是二十万册,他有些绷不住了。

这……你拿这个考验我老道,我也扛不住啊。

“殿下您可知这得多少钱?”孙思邈没忍住,问了一句。

“呵呵,不瞒孙真人,我手里面钱不太多,去年大唐一年的国库是1050万贯左右,我去年一年赚了1300万贯,现金,都仓库里面堆着,发霉,没地方花。所以呢,我决定再给您拿出来二百万贯,帮您建个医学署。”李恪笑着道。

孙思邈:“……”

这个数字听的孙思邈有些瞠目结舌,比大唐朝廷一年的国库都多?!

“那个,殿下您推广我这医书的方式是跟那个《赤脚医生手册》相关吗?”孙思邈深吸了一口气,好家伙,他都多少年没这么激动了,就几句话被秦王殿下给整激动了。

“差不多的方式,但并不相同,孙真人看过了那个?”李恪笑着问道。

“看过了。”孙思邈点了点头。

“以为如何?”李恪问道。

“经世之才。思维之广阔,想法之大气,能够跳出框架之外而行利天下百姓之事,这魄力属实非、常人可行。”孙思邈面色严肃的开口道,这话他是真心的,能够想出这个办法,做出这个决定的人,必然有如此雄心。

是呀!李恪也是有些感慨,那个年代的那些人,可不就是这样吗?!

“实际上《赤脚医生手册》是分多个版本的,因为每个地区,每个道,每隔洲的百姓所遇到的常见疾病是不一样的,除了通用的病症,比如说产妇生产,风寒等常见病症,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病例,这些病例往往是跟当地息息相关的。”

“所以《赤脚医生手册》是分关中,岭南等各个地区的版本,这些版本我还尚未推出,因为我缺少一个能够总览全局的人。”李恪认真的开口道。

李恪这么一说,孙思邈当然知道就说的是他了,但他本身对这本书也极为有兴趣,里面的很多药方,孙思邈也有很大的启发,很多想法他也是从未想过的道路。

“那如若秦王殿下还没人选的话,老夫可以一试。”孙思邈倒是也不矫情直接笑着道。

李恪笑了笑,他知道孙思邈拒绝不了,因为很简单啊,别看《赤脚医生手册》似乎是普通,但是里面所蕴含的所有的药房都是从古至今无数古人凝聚起来的知识,这里面的含金量之高,相信中医都明白里面的厚重。

而且更重要的是,《赤脚医生手册》里面其实还有一套相对基础的西医理论,这个理论虽然真的只是非常的基础,但是你知道这些基础的理论知识是人类总结了多少年总结出来的吗?

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

“那我可就先多谢孙真人了,除此之外,其实明年还有一些后续的安排,今年年中的时候,我已经跟父皇商量过了,将会在大唐各道各州建立是大唐皇家学校,这些学校会面向普通的百姓孩子,或许不会传授给他们高深的知识,但是会让他们识字,学一些基础的数术,然后将其中一些比较优秀的,经过挑选,学习一些更高深的知识。”

“其中可以增加医学类知识,这些学校都不用百姓花钱,并且我还得到了授权有一套全新的考试体系,类似于科举,当然不是给朝廷挑选人才用的,但是我们可以用来挑选一些在医学等方面比较擅长的学生,然后集中来长安,由您在这里进行教学。”李恪微笑着继续道。

“这……”孙思邈是彻底无语了,这些东西,他一个都拒绝不了,怪不得李恪见到他的时候就说,他走不了了,要给他准备庄子。这些东西,他怎么走?

一个都拒绝不了!当然孙思邈对李恪的感官也不错,人家对他足够尊重啊,一个皇子,知道他的消息第一时间跑过来不说,而这些东西也是真的将医学放到了心上才会做出这些决定,可想而知对方是真的重视他,不仅仅只是为了让他在身边帮忙看病。

“怎么样?我帮您安排个宅子?”李恪笑眯眯的开口道。

“可以,方便找秦王殿下你就可以,或者不如我就住在秦王殿下你府上就行。”孙思邈无所谓的点了点头。

“没问题,我单独给孙真人一个院落,然后安排人照顾孙真人你。”李恪很是痛快的开口道,“孙真人你也别拒绝,我知道您在野外自己一个人都生活习惯了,但是既然来了我这里,这些琐事你就不应该再去浪费心神,您最重要的事情是将您写的书籍给整理出来。”

“行。那老夫也就不客气了。”孙思邈很干脆的点点头道。

“多谢孙真人了,我父皇他们现在都在我府上,到时候就麻烦孙真人你帮忙都给看一看。”李恪笑着道。

“哈哈哈,这事好说。”孙思邈又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这种不过举手之劳的事情,他怎么会拒绝?

第361章 这个是怎么回事

“哦对了,我刚刚来长安的路上,听到了不少关于我的一些传言,什么我说近亲包括表亲都不能结婚啦,什么我说生石灰可以消毒去除疫病啦,什么要饭前便后勤洗手可以预防疾病啦等等,都是我说的?”孙思邈笑眯眯的看着李恪道。

“对啊,这不都是您说的吗?”李恪理直气壮的开口道。

孙思邈:“……”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些话?”孙思邈有些无语,“我好像跟殿下您都是第一次见面吧。”

“你刚刚说的啊。”李恪笑嘻嘻的问道,“你这不是都重复了一遍吗?”

“殿下你知道老夫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孙思邈有些无语,你这不是胡搅蛮缠吗?显然,孙思邈根本不知道事情的严重,他以前就没遇到过李恪这样的人,自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

“那我问你,这些东西有没有道理?”李恪笑眯眯的问道。

首节上一节148/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