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34节

李恪笑了笑,然后轻声开口道:“我知道的比你们更多一些,在我前往西域的时间段我不知道,凡是我在长安的日子里面,我父皇一共因私离开皇宫三次,一次是前往我有间商城的开业典礼,一次是春夏之际我禁足城外,我父皇出城有事找我。一次是我前往西域之前,因李之事,惊动我父皇半夜出宫。”

“除此之外,我父皇不仅仅是在两仪殿办公,他还有个很不好的习惯,不管是前往我母后,我母妃又或者是其他妃子的寝宫,他都习惯于带上奏章,有时候晚上都要批阅奏章。”

“而一年以来,我父皇能抽空去看小新城的次数都极为有限。”李恪微笑着道。

“陛下乃前所未有之明君。”房玄龄冲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

第325章 来吧

李恪笑了笑,然后又问道:“二位觉得,有几位皇帝能做到我父皇这样?”

“不多。”魏征也开口说了一句。

“嗯,那么如果李泰需要处理的政事更多呢?以年底大唐奏章的繁忙量,至少到过年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他每天处理奏章,都未必能够处理完毕。”

“这样的生活我不知道他能坚持多久,反正我一天都不干,如果他真的能够毫无怨言,而且坚持一个月的时间,我觉得,我跟我大哥让他当这个太子都没问题。”

房、魏:“……”

“其实我还有一些问题没问呢,比如说,这一年时间,郑国公你谏言多少次?惹我父皇生气多少次?我父皇跟朝廷众臣妥协多少次?等等。”李恪笑眯眯的又问道。

魏征:“……”

李世民跟众臣妥协多少次?那可太多了。

真以为处理奏章就是拿个御笔在奏章上面画个圈圈叉叉吗?要是有那么简单的话,每个人都能当皇帝了。

每个奏章的批阅都要协调好所有事情,并且在脑海里面要对这个奏章所描述的内容做到心里有数,如果不清楚的话,这个时候就需要差遣太监内侍前往三省或者是秘书监(相当于大唐皇家图书馆)调取相关资料,又或者是前往六部取往年的资料,然后进行仔细调查,然后再做出决定。

有时候大半天的时间都未必能够批阅一个奏章。

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奏章会越来越多,而一些奏章如果无法及时处理的话,最后会影响整个朝廷的运转。

“所以,我觉得,可以让李泰试试嘛,如果他真的是一个明君,也算为大唐发现人才了,到时候他在处理国事的时候,郑国公你就当他真的是个皇帝,然后以皇帝的标准要求他,您是侍中,就是监察皇帝的,您的意见我觉得很重要。”李恪认真的开口道。

魏征:“……”

你不就是想让我喷他,你就明说?至于这么委婉吗?

至于喷李泰?呵呵,别说他坐上那个位置了,就算是现在,魏征都有无数想弹劾他的理由和借口。

这些事李泰身为皇子都不能做,身为皇帝,那就更不能做了!

光是这些事情,就够魏征一天一个借口,连喷他十几天不带重样的。

“陛下的要求,我等二人自然不会拒绝,虽然我对这件事是否能起到效果,我不予置评,但我遵旨。只是我还有一疑问。”魏征开口道。

“郑国公请讲。”

“太子殿下那边会不会有想法。”魏征问道。

房玄龄也直接看了过来。

“不会,我大哥知道这件事。”李恪很干脆的摇了摇头。

魏征和房玄龄立刻对视了一眼,李承乾知道?知道还没想法?这是秦王和陛下跟太子殿下交过底了?

“那臣等也无意见了,不过说实话,这件事如果出现任何纰漏,臣必弹劾殿下您耽误国事,视朝廷而儿戏。”魏征面色严肃的开口道。

“郑国公你要是这样的话,我就弹劾你了。”李恪语气平静开口道。

“你弹劾老臣什么?”魏征愣了一下。

“弹劾你无视国家安全,无视有可能引起的皇子争锋从而有可能导致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的巨大威胁,不思提前解决矛盾,反而明知其事却坐视不理!”李恪大声道。

魏征愣了一下,鼻子都有些气歪了,大声道:“殿下,你这是胡搅蛮缠!”

“郑国公你这是为一己私欲,而枉顾有可能发生的皇子争斗而不顾!”李恪丝毫不让。

房玄龄:“……”

“老夫为大唐尽心尽力,日月可鉴。”

“本殿下为大唐百姓所做之事,民心可鉴!”

“哼!老夫今日还有事情,恕不能招待秦王殿下,陛下旨意老臣自然遵守,秦王殿下恕不远送。”魏征“哼”一声大声道。

“哼!你这椅子太硬,本殿下屁股疼,我还不想坐呢,走了。”李恪也同样冷哼了一声,站了起来。

“额……我夫人让我买点精盐,我也走了。”房玄龄噎了一下,然后先于二人转身走了。

等李恪离开之后,魏征脸上的怒气迅速回归平静,端起桌子上的残茶喝了一口,然后沉思了起来。

离开魏征家里,李恪也笑眯眯的跟等在外面的田蒙等人道:“走了,有间商城,田蒙你去派人请长安郑氏的郑林过来。就说我要见他。”

“是殿下。”

“裴行俭。”

“臣在。”

“你去越王府上,给他下个请柬,就说今日就我城外府上。”李恪开口道。

“是!”

李恪没有去找其他的大臣,没有必要,李世民会下旨的,他之所以只找魏征和房玄龄二人,是因为魏征这人吧……知情还好说,他要是不知情,李世民提出这事,魏征分分钟就得想办法谏言,所以他得知情。

再就是魏征对李恪给李泰准备的套餐而言,确实是非常重要,气人这方面魏征是专业的。

至于刚刚临走的时候,魏征跟李恪生气的那些话,其实也只不过是魏征表明态度的一些方式而已。

魏征的言下之意很清楚,就是这件事本来他是不同意的,原因就是他弹劾李恪的那些理由,但他同意了,是为李世民分忧。说白了,就是通过房玄龄侧面告诉李世民,我老魏,还是那个喷子,你别以为这件事我有些违背原则站你这边,你下次就可以胡来了。

也是在告诉李恪,没有下次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至于李恪说的那些话……哦,他倒没什么其他意思,就是想怼魏征几句而已,至于魏征怎么想,看他自己理解吧。

所以,你看,谁说魏征不懂,谁说魏征没情商。

但他有时候就是不屑于这么玩而已,这朝堂之上的人,放到后世,那就相当于各个大国最顶尖的那帮政客,你说他们没情商?

老房能不能看出来,李恪也不知道,不过看的出来看不出来都无所谓,老房这人啊,其实杜如晦死了之后,他已经收着不少了,不然,这家伙下黑手手段那可是多着呢。

第326章 来三哥跟你聊聊

有间商城,李恪在这里没等多久,他就见到了前来拜访的郑林。

根据田蒙给出的资料,郑林今年二十八岁,这个年纪放到后世,未婚的比比皆是,但是在这个时代,二十八岁已经几乎可以自称老夫了,而且已经是一族族长了。

“长安郑氏,郑林,见过秦王殿下。”对方直接行礼道。

“免礼,我听说你求见于我,不知有何事?”李恪面色平静的开口问道。

“主要有两件事,第一自然是跟殿下说明一下,我长安郑氏虽然曾脱胎于荥阳郑氏,但我长安郑氏已经跟荥阳郑氏毫无瓜葛,这有间商城的黄金会员也是由我长安郑氏所持有,这事荥阳郑氏已经正式对外公布。”郑林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这些事根本隐瞒不了,所以郑林也根本没想隐瞒,这在古代就是基本操作,李恪懂,整个大唐的高层都懂,但是也没人说什么,各家有各家的选择,根本没人理会。

甚至荥阳郑氏这种对外公布的措施,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有权威性的,准确的说,皇帝就算是砍九族,都砍不到这种被逐出族谱的分支上面去。

当然,这是皇帝遵守这种规则的情况下,如果非要砍人,那谁也阻止不了,但是带来的后果,那可就很严重了。

“嗯,然后按照三国诸葛家的例子,你们长安郑氏应该是来支持我的?”李恪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笑眯眯的问道。

郑林微微噎了一下,主要是李恪这说话的方式,他有些不太习惯,虽然说来之前,秦王殿下是什么样子的他已经大概知道了,但是真的当面对这种说话直冲冲的就挑明了说的人,没有点强大的心里承受力,一般人真受不了。

哪有人说话就是这么如同愣头青一样,上来直接挑明了说的嘛!

这就跟你相亲,看到对方姑娘容貌身材不错,就直接来一句,我看上你了,今天想睡你。

谁特么这么聊天啊?

问题……秦王殿下这就已经差不多是这么聊天了。

“诸葛家的三位并没有脱离各自的家族,但是我们长安郑氏跟荥阳郑氏已经毫无瓜葛,当然殿下这么理解也可以。”郑林开口解释了一句

“哦,不过我倒是没什么需要用到你的地方。如果你要是没有其他的事情的话,你就可以走了,当然,有间商城黄金会员的福利呢,我还是可以提供给你的,这个不会变。”李恪微笑着哦了一声道。

郑林有些无奈,李恪的这种行为就让他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就像是对方所说,如果李恪对他有所求也就算了,问题是,人家秦王殿下根本没有用到他的地方,他再跟着秦王殿下有什么用?如果这就算跟了秦王殿下,那天下所有人都可以说自己跟了秦王殿下了。

“臣明白了,那臣告退。”郑林没有纠缠,纠缠没有意义。

“等等,我倒是有个问题想问你。”李恪叫停了他。

“殿下请讲。”郑林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如果我要收取商税呢?”李恪问道。

“我长安郑氏的生意目前推广的不多,大概能影响十多个小家族,我有把握说服他们支持殿下的政策,不过我们在官方的力量不是很多。”郑林思考了一下开口道。

看着站在那里思考的郑林,李恪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了,你可以走了。”

“那臣告退。”郑林也不纠缠,直接就转身行礼离开。

看着郑林离开的背影,李恪叹了口气,这就是这些世家为什么能传承千年的缘故啊,荥阳郑氏,从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开始,一直到大唐,甚至一千多年后,依然存在,人家的祠堂依然遍布全国。

就看看郑林这态度,李恪问了要收取商税,人家根本没说同意不同意,而是直接就为李恪考虑能说服多少人支持李恪。

这就是态度。

你想想,古代的其他那些需要他们支持的人,有几个能顶得住这种支持力度?

古代的这些家族一旦做出了决定,那是真的头铁,往死了支持,墙头草很少存在。

看看当初支持刘备的糜家就知道了,刘备最贫穷的时候,人家都没有动过二心。你说这些想要做大事的人,有几个能拒绝这种手下?

这才是这些世家真正强悍和能传承千年的地方。

所以,想要解决这些家族,只要从最根本的问题上解决,不从根本上解决,杀能解决的了吗?不能。

什么武则天,什么黄巢,从一千多年后回来的李恪知道,根本就没哪个家族被灭了,都在呢。

这些家族的底蕴太深厚了,除非你真的将他们相关联的人都杀光,否则的话,人家留下的底蕴,足够再起崛起。

还好,李恪的办法根本就不用这些家族支持,而是从根子上开始解决问题。

实际上也不能说是彻底解决问题,只能说,有些事情想要彻底解决就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在律法的规定下,尽可能的缩小他们和普通百姓之间的差距,让普通百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至于毫无反抗之力。

说的直白一点,即便是李恪将大唐的门阀世家给解决了,让大部分百姓可以读的起书,但实际上能完全消灭吗?不能。李恪能做的,只不过是给普通百姓一个上升通道,一个出头的机会,让他们只要努力了,就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至于更多的,李恪也做不到,最简单的,跟着李恪的这些人,随着李恪的规模扩充的越来越大,他们能掌控的财富必然也是越来越多的,虽然他们出身卑微,但是阶层也已经拉开。

算了,想那么多干什么,李恪准备干的事情,道路早已经制定好,他等待的不过是时机而已。

至于这些门阀世家到底是被时代的巨轮碾碎,还是随波逐流,那拭目以待。

从有间商城出来,李恪直接返回城外。

还有李泰等着他教育呢。

得到裴行俭邀请的李泰虽然有些愕然,不过还是答应了下来,像是他们这些兄弟之间,你说相互宴请聚会是有的,但是直接邀请去府上做客几天,这倒是从未有过。

而且自己三哥邀请,李泰倒是也没什么害怕的之类的。

所以他在得到裴行俭邀请之后,准备了一番,就直接奔着城外的秦王庄来了,他跟李恪也不过是前后脚的事情。

来到这里的李泰,跟李承乾一样,同样被整个秦王庄都给震撼了一把,这整个庄子也太震撼,太大气,太漂亮了!这里面的很多东西,就算是他父皇当初为了给祖父新修的大明宫都没有!

但在李恪这里,更加的奢华。

“几日不见,怎么感觉你这身体更胖了啊。”见到李泰的时候,李恪笑眯眯的走上来,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

首节上一节134/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