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04节

  尤其是庐江太守陆康,这可是忠心于朝廷的忠义将军,位比九卿,是可以引为外援的!

第190章 刘备长女,积粮筑城之议

  初平二年,十二月。

  临淄城,州牧府,内院。

  张飞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来回踱步,神色焦急。

  关羽则时不时的向内屋望去,那双丹凤眼中多了几分担忧。

  相较于张飞的焦急和关羽的担忧,刘备则是在跟郑平静静对弈,面容温和、气息泰然。

  但棋盘上落子频频失误,却明显暴露了刘备的心不在焉。

  郑平一边摇着羽扇,一边思考如何落子才能让频频失误的刘备反败为胜。

  内屋,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声音响起。

  正是平原王的外甥女、刘备如今的正妻郭昭,正面临分娩的关键时刻。

  忽然间。

  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响起。

  片刻后。

  一个中年隐婆怀抱一个还在啼哭的婴儿出现在院中:“恭喜使君,小喜,弄瓦之喜,女重七斤二,偕母同平安。”

  张飞一个箭步就冲了上去,伸手就抱:“这可是俺的贤侄女,可不能摔着了。”

  “咳咳,三弟!”关羽轻咳一声提醒。

  张飞伸出的手悬在半空,然后又退了回来:“哈哈,忘了,忘了,得大哥先抱!”

  刘备徐徐起身,看似无惊无喜,但那尚未落入棋盘的棋子却是下意识的拽在了掌心。

  小心翼翼的将襁褓中正在啼哭的女婴抱在怀中,那哭声戛然而止,紧随而来的却是笑声。

  “见父而笑,是为吉兆,恭喜使君!”郑平轻摇羽扇,来到刘备身边。

  这小小的一句夸赞,让刘备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欢喜:“我飘零经年,终于有孩儿了。”

  关羽和张飞亦是拱手恭贺。

  是男是女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有了自己的孩儿,这是个吉兆。

  曹操似刘备这般大的时候,曹昂都开始在学堂念书了。

  “使君,先取个名,然后去陪夫人吧。”

  “虽然使君不在意男女,但夫人肯定是很在意的。”

  郑平善言提醒。

  刘备摊开手中的棋子,下意识地道:“就名‘弈’吧。”

  张飞盯着刘备手中的棋子,直言道:“大哥,这取名太随意了吧?”

  “三弟!”关羽瞪了张飞一眼:“多读书。”

  郑平摇扇笑道:“《广雅》有云,弈者,容也。意为美貌。”

  “弈字五行属木,《尚书.洪范》有云:木曰曲直。寓为能屈能伸、大丈夫之风。”

  “使君以‘弈’为名,便是希望此女能继承夫人之美貌、使君之智慧。”

  刘备大笑:“显谋深知我心啊!”

  见刘备抱着刘弈走进内屋,张飞疑惑的挠了挠头:“弈字还能这般解释的吗?显谋先生,大哥方才真的这么想?”

  郑平摇头轻笑:“使君虽然不计较夫人生的是男儿还是女儿,但其本心还是希望有个男儿的。”

  “弈者,当对弈天下,以继承使君匡扶汉室之志。”

  “但这样的解释,很可能会让夫人误以为使君埋怨生的是女儿,暗暗生怨。”

  “可这弈字出自使君之口,使君又不便更改,那只能由我来给弈字赋予寓意了。”

  “所幸,幼时读的书颇多,只要引经据典,夫人就不会对使君有怨疑。”

  “弈者,聪慧、美貌、有大丈夫之风,二十年之后,可称天下才女!”

  关羽微微一捋美髯,眼中有钦佩之意。

  虽然郑平平日里不治经典,但却能信手拈来般的引经据典,并不输于这临淄城治经典的大儒们。

  张飞恍然大悟:“显谋先生果然大才,这都能引经据典,俺就以为大哥是因为在下棋所以才给贤侄女取名弈。”

  郑平轻笑转身:“先离开吧。”

  取名是有正式礼的,让刘备这个时候给长女取名,目的是安抚刚刚分娩的郭昭。

  刘备如今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

  时代观念的局限,即便刘备表面不说,这心中肯定也会有遗憾。

  同样,郭昭亦会因为没能替刘备生下长子而内心焦虑不安。

  帝王将相,很多都会因为正妻未有长子,而祸起萧墙。

  甚至还有正妻毒害其他内院女子的情况出现。

  而一旦正妻起了歹心,即便是刘备这种仁德的,也会感到不快。

  郑平不会去赌人性,因为人性是最不值得去赌的。

  一旦有了裂缝,再怎么弥补,都难以将裂缝恢复如初。

  郑平习惯于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之前!

  离开内院,郑平来到了办公的衙署。

  刘惠是个能力很强的治中,在刘备和郑平离开青州的这段时间,将青州的政务处理得十分妥当。

  这也让郑平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分析各州郡的情报,以此来推断天下大势的走向。

  “曹操挥兵颍川,但在襄城遭遇孙坚的阻拦,双方大战三日,各自引兵撤回。”

  “宛城被刘表麾下中郎将黄忠攻克。”

  “袁术放弃南阳和颍川,驻兵汝南。”

  “袁术遣孙坚攻打丹阳郡太守周昕和九江郡太守周昂,引兵入九江郡,杀扬州刺史陈温。”

  “山阳郡太守袁遗,自称奉袁绍命领扬州刺史,引兵南下。”

  “张邈驱逐济阴郡太守袁叙,袁叙南逃沛国。”

  “马腾韩遂攻打西河郡,白波贼往南而逃。”

  “公孙瓒跟刘虞大吵一架,不知何故。”

  “各州有流言,皆言青州牧私藏传国玉玺。”

  “刘宠上书自请辞去豫州牧一职,朝廷改任郭贡担任豫州刺史。”

  “袁术欲以袁嗣为陈相,被陈王刘宠拒绝。”

  “宗正上表天子,罚前兖州刺史刘岱闭门思过三年,天子又以刘岱之弟刘繇为扬州刺史。”

  “下邳相笮融在下邳郡广兴佛寺庙宇,要下邳郡人民日夜诵读佛经。”

  “彭城相薛礼被陶谦罢免。”

  “......”

  看着这一个个各州郡传来的零散情报,郑平不由皱眉。

  自青州开始介入天下事之日起,这天下大势的变化就已经逐渐复杂了。

  连马腾韩遂都出现在了并州!

  而袁术也如预料中的一样,大肆散布刘备私藏传国玉玺一事。

  “刘岱倒是好运气。”

  郑平将情报放下,眼神多了沉思。

  闭门思过三年对于刘岱而言,这惩罚几乎等于没有。

  而让刘岱的惩罚减轻的原因,则是刘岱的亲弟弟刘繇!

  扬州刺史陈温被袁术击杀,刘繇为救刘岱、趁机自请扬州刺史,要替朝廷平定扬州。

  董卓见刘繇自请,自然是欣然同意。

  有刘岱和刘繇家眷在长安,董卓也不怕刘繇会在平定扬州后生事。

  刘宠会自请辞去豫州牧的想法,郑平并不奇怪。

  豫州牧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让刘宠当的,目的是想让刘宠牵制袁术。

  但如今袁术败了,董卓也不希望有个不受掌控的汉室宗亲来当这豫州牧,于是便委派使者让刘宠去当扬州牧。

  刘宠自然是不肯离开陈国。

  在陈国,刘宠就是世袭的陈王。

  但如果去了扬州,刘宠的世袭陈王就没了。

  因此刘宠当即就自请辞去豫州牧一职,而董卓也顺势改派郭贡担任豫州刺史,让刘繇去当扬州刺史。

  州牧和刺史的权力天差地别。

  董卓不过是玩了下权术,就将陈王这个汉室宗亲的豫州牧给卸任了。

  因为是刘宠主动请辞,即便是刘备也不能插手。

  而郭贡又是颍川人,为了拉拢颍川太守曹操,直接选择跟曹操联手对抗袁术。

  如今的豫州,变成了陈王刘宠中立,袁术跟郭贡曹操互分豫州的局势。

  但豫州和扬州的乱局,青州目前是无法介入的。

  让太史慈南下庐江郡,也仅仅只是让刘备跟以庐江太守陆康为首的吴郡士族豪强有一个建交的机会。

  数日后。

  郑平将青州来年的战略规划呈递给刘备审批。

  豫州虽然又乱了,但兖州已经趋近于稳定。

  臧洪有张邈、陈宫、应劭、鲍信等人的支持,又采纳了陈宫轻徭薄税的良策,埋头以恢复民生为主。

  而南面的陶谦,则因为豫州和扬州的乱局,将兵马驻扎在彭城、下邳和广陵一带,避免袁术北上。

  袁绍跟公孙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已经无暇再顾及青州了。

  换而言之。

  青州除了东莱郡的海贼管承外,几乎是没有外患了。

首节上一节204/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