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第81节

身后的季伯一脸茫然:“天东大陆?那是什么地方。”

“你的坤舆万国图上,只画了大陆板块,并没有对河流,山川精雕细琢,东瓯郡王不知能否顺利返航,所以,大明知道哪里情况的,就只有妹夫了吧。”

朱棣收回了搭在陈楚后背的手,面带笑容道:“我从来没想过要去争什么,即便我去争,我又能争得到什么。”

“父皇和母后的爱都在皇兄身上,我嘛,就是个陪衬,在父皇眼里,有我,没我,没区别,如果没有我的话,最多换一个儿子当燕王罢了。”

“如果皇兄是个无道的人,或许我会想着争点什么,但你也不是看不见,皇兄并非无道,相反,皇兄在治国理政,军事战略上,都要比我强,他还有淮西勋贵的鼎力支持,投降派争先恐后的,东宫门槛都要被踩平了。”

“想做朝廷的官,就要先学会做东宫的官,想要做东宫的官,就要在皇兄面前磕头,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皇兄没了,或许很多人会有很多选择。”

“但不会有人选择我的。”

朱棣坐在石墩上,双手抱着膝盖,哭的像是个没爹疼,没娘爱的孩子…不对,他确实是没爹疼,没娘爱。

早期的朱元璋马皇后,都在创业阶段,对于子女的问题,虽然也有好生管教,但陪伴委实有限。

毕竟,只要朱元璋一个不慎,满门都要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些虎崽子们,一个都逃不掉。

朱元璋能放了陈友谅的儿子,陈友谅能放了朱元璋的儿子?别忘了陈友谅是怎么夺权的。

看着朱棣哭的撕心裂肺,心口揪着,陈楚伸手去拍了拍朱棣的后背道:“四皇兄,别哭了…那些事情,不是还没有发生吗。”

喊着比自己还小的朱棣皇兄,陈楚心中一万匹草泥马狂奔。但奈何,娶普通人家的姑娘,是妻随夫,但娶皇家的姑娘,那就是反过来,夫随妻。

而且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公主下嫁后,在家中是和公婆一个辈分的,也就是说,比驸马要高一个辈分,这样公主就不用给公婆请示问安了。

还好陈楚的便宜爹妈都死了,要不然…想想看,自己的妻子管自己的爹叫了声“大哥今天吃啥??”

“天东大陆确实有一块好地方,不过哪里,距离我们很远很远,大明的东海一直向东行驶,是天东大陆的西海岸。”

“而在天东大陆的东海岸,也就是从田东大陆的陆地一直向东,哪里有一处大湖,非常非常大的湖泊。”

“你知道的,有大湖,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陈楚对漂亮国的地理情况了解有限,但那个什么西比河的,举世闻名,还是知道的。

“有多大?”朱棣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开口询问道。

眉头拧紧,陈楚思前想后,开口说道:“应该比长江要小一点,但要比黄河大一点,具体有多大,不好说…”

他又没见过密西西比河,甚至连长江的全貌都没有真正的见过,只是在地图上,在视频里见过,现实世界,见到的那都是一小段河流罢了。

吞了吞口水,朱棣一激动,双手抱住了陈楚,用力勒紧了陈楚道:“妹夫,你能把那块画出来吗,我想要那块地。”

“你帮我这个忙,之前你冤枉我的事情,咱就翻篇了。”

朱棣看似威胁,但实际上,他不翻篇也没办法,朱标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不计较朱棣夺位的事情了,因为这事情里问题太多了。

但朱标还是对于朱棣对他子嗣的做法,耿耿于怀。

哪怕那个不争气的傻儿子,白眼狼,朱老四给解决了,但其他的孩子…那也不应该一锅端啊…

闹到最后,朱标一支都要绝后了,大明几十万宗室,朱标一脉百来人,这什么差距?

“你确定?你能要来?”

陈楚心中一沉,朱棣果然好心机啊。

当然了,无论是朱允最后坑害了朱元璋,还是朱棣捏造历史,但实际上的结果都表明一点,朱棣是有能力的。

自然,他的能力并不是直接决定他能夺位的关键,毕竟能力再强,如果没人帮助,也只能捶胸顿足,任人鱼肉。

“皇兄答应我了,王府三卫,两千工匠,三千船夫,四百艘大海船,除此之外,皇兄还答应我,给我五十万两的宝钞,除了人,任何东西都可以买走。”

朱棣自然是早就做好准备了,这已经是朱标仁慈的体现了,换做别人知道朱棣做的那些事情,还不天天想着,怎么把朱棣的皮给扒了,哪怕那些事情还没有发生。

“给的倒是不少,这样,回头我给你画出来,也不急于一时,我听太子的意思说,海外开拓,还是要以天南大陆,南洋诸岛为主。”

“而海外开拓又要排在内地恢复的后边,也就是说,十年二十年,你是不会出海的、”陈楚心中很清楚的朱标的想法。

主体强大,枝干才能强大,如果为了开发海外,而导致大明内地民不聊生,百业荒废,那对于朱标而言,反倒不如坚持海禁政策,发展自身。

海外在好,毕竟是海外,哪怕开发,也只能当做枝干,永远不能当做大明的主要扶持方向。

“妹夫,还有件事,二哥和三哥说,让我入股你们的那个什么投行,你能把钱返给我嘛…”

签字画押的朱棣,心都碎了,朱和朱跟他吹得天花乱坠,但实际看了之后,朱棣知道,十年八年,这玩意是别想赚钱了。

而十几万的投入,十年八年的不赚钱,那不是亏死了。

至于毁约…朱棣是亲王,当然可以欺负普通人,毁约也没什么,但奈何,另外一方是他的两个兄长啊…

第135章 请帖

洪武八年,十月十一日。

中都府。

韩国公府邸。

“兄长,你在不出面,陈楚那个小兔崽子,就要翻天了,现在朝廷接连改制,直隶卫兵都被改成三镇精兵了。”

“前些日子,陛下还在奉天殿外,把伸手的淮西勋贵好生训斥,这样下去,一旦事发,咱们还能有活路吗?”

李存义神色焦虑,自从诏狱里冒出来个惊世天才,虽然陈楚说的那些设想,更多处于纸上谈兵的程度。

但只要在有心人的操作下,有熟悉大明实际情况的人操盘,针对这些政策进行本土化变革,那也确确实实在冲击大明的政体。

军队的改革,甚嚣尘上,多地卫所,都在等待着,等待着军改的风,什么时候能刮到他们哪里。

毕竟,新的军制,虽然训练刻苦了许多,要求也多了,但吃的也在变好,虽然没什么畜生肉,但海鱼肉已经成了直隶三镇精兵的日常饮食。

终究是海鲜被捞出来后,不便储存,而朝廷本就节俭,大多数的海货,都被军营消耗了去。

十几万人吃一顿海鱼,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这也加重了朝廷水师在海外捕捞的速度。

单单海货的补充,至少让朱元璋在军改的事情上,每年少花几十万两银子。

毕竟,他只需要给水师下点任务,一张纸,十几艘船,捞上来的海货,那都是朝廷的…

李存义正是看见了实际变化,尤其是那商会组织,更是让李存义忧心忡忡,好不容易回了趟老家,迫不及待的来找李善长商讨对策。

“唉,我也没什么办法,太子护着他,锦衣卫在他身边形影不离,秦晋二王虽然回京了,但太子又把燕王留了下来、”

“知道为什么燕王会留下来吗?”

李善长叹息一声,他并不是没有尝试过,但朱标虽然也算他的弟子,可朱标有自己的立场,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一心护着陈楚,李善长又能如何…

“知道,不就是怕陈楚在中都,死的不明不白嘛,有皇子在这里,谁还能堵住皇子的嘴…”

李存义翻了个白眼,这么浅显的道理,他怎么可能不明白。

“李祺前几日给我来信,说商会的扩张非常迅速,甚至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如果照此下去,要不了多久,咱们的事情,肯定会暴露在阳光下。”

“北边徐达哪里,查的也是越来越严了,难做啊。”

李善长哀叹一声,想起自己去京城时,见到陈楚的经历,那一句:黄袍披在身上,你是穿还是不穿。

直到今日,李善长久久不能忘怀,陈楚那杀人之言。

“那怎么办,如果事情露了,咱们肯定没的活,兄长,你想想办法吧。”李存义急的热锅蚂蚁般,来回踱步。

“没事的,至少商会还在李祺的手里,短时间内,无忧,等到李祺和长公主完婚,以长公主驸马都尉的身份,一定可以长时间坐在那个位置。”

“到时候,咱们在想办法,一点点来吧。”

有过两次经历,没有丝毫进展的李善长,深刻的认识到,想要从正规途径,下黑手的方法,去解决陈楚,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毕竟,正规渠道,有朱家父子盯着,想要说通这父子俩人意见一致,那难度不亚于一场更大的变革。

“商会的事情,不是惟庸牵手操办的嘛,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今天?”

李善长突然开口甩锅,人老了,勇气也不足了。

“就是因为他知道,他才把李祺放在那个位置,要是把别人放上去…指不定闹出什么天大的祸事…”

李存义唉声叹气。

朱元璋定了要办这件事,胡惟庸除了在办的时候,留一手外,他又能反驳朱元璋的心思吗?

……

都尉府。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烦闷,必然有人开心。

刚刚结束一日课业的陈楚,刚刚回到家,走到门口时,邹氏纺织局,东家邹盛福,正躬身站在都尉府的门口,一脸笑容的递了一份帖子道:“军爷,军爷,请一定要把请帖送到都尉大人手里…”

“小人承蒙都尉帮扶,才有今天,万望军爷,行个方便…”

常言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邹盛福只是一阶商贾之流,在朝廷眼中,他和待宰羔羊,没一点区别。

甚至,宰他,根本不需要朝廷出面,最低的县级官府,也不是他能抗衡的…

站在门口的亲兵校尉丘福,上下打量一眼邹盛福,拿着帖子掀开看了看,只是一份简单的请帖,上边写明了设宴的地点,以及被邀请的宾客。

“这请帖上边,为什么没写请的是什么人?”

丘福开口询问道。

“贱民岂敢提笔都尉名姓…这里空的,就是留给都尉大人,自行填充,都尉想带谁去,皆可…”

邹盛福能被朱看上,要是说他没用点手段,把自己送到朱的脚底下被踩,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毕竟,朱一口气在邹氏纺织局投了四万两进去,这么大的一笔钱…

“你送一份请帖,你将燕王置于何地?”

丘福瞟了一眼,意在威慑,邹盛福心中顿时慌乱,也不敢反驳,额头上冷汗森森,凉爽的秋风,吹着他的汗珠。

直到汗珠摔在地上,这才回过神来:“贱民能邀都尉大人,已是万分荣幸,岂敢…岂敢将帖子递到燕王殿下面前…唯恐污了燕王殿下的手眼…”

吞了吞口水,邹盛福也很难办,虽然他认为自己已经靠上了二皇子秦王这个大靠山,但毕竟要面对的是燕王,二人同样都是皇子,哪一个跺跺脚,抬抬手,也不是他一个商人能抵抗的。

“逗你玩的,回去等着吧,至于都尉大人去不去,那就不是我能说的了。”11.CoM

丘福轻声笑着,站在门口守岗,当真无聊的紧,也就是这邹盛福的请帖是送给陈楚的,要是送给燕王的,说不好丘福还要拿他练练拳脚。

什么人都配给燕王送请帖?

第136章 王上加白?

“大致就在这个位置,但这条河太大了,如果你想要独霸这条河的话,估计不会成功…”

陈楚指着密西西比河的大致路线,以及湖泊位置,画了一个小圈,天东大陆确实很大,至少有大明两个,甚至三个大。

而那条大河,更是堪比长江,那么大一条河,如果让一个人占据了去,那岂不是他的势力范围,已经和大明仿佛了…

“为什么?”

朱棣狐疑道,他都要被流放海外了,虽然这件事,他爹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同意的,但在同意朱标这个想法之前,朱元璋三申五令,在他活着的时候,藩王绝对不能出海。

他还要让自己这些孩子,在他灵前披麻戴孝,给他送终呢…

当然,这也不怪朱元璋,他能做出这种让步,已经是破天荒了,他想让自己的孩子给自己送终戴孝,完全不过分…

“简单来说,东宫撤藩,改封海外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以我个人推测,皇兄肯定会让我进宫把所有能封藩的地方,河流山川都要画一下。”

“或者是在未来几年,大明在海外航行探索,自己测绘各大陆的地图,到时候,把谁封到什么地方,那肯定是有政治上的考量。”

首节上一节81/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