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第122节

“官也岂是你能称呼的?”

但江文却不能再被打醒了,嘴里依旧是什么“善待百姓!善待百姓!”。

目的准确地达到,朱标见江文最后一条神经线被剪断,彻底疯癫。

江文甚至还把身前的干草拢在一起,弄成一个厚一些的小垫子,然后就跪在上面,拜向朱标,嘴里喊着:“佛祖保佑我中都百姓衣食无忧……佛祖保佑我中都百姓衣食无忧……”

看着熟稔的样子,就知道以前是没少干的,都疯癫了还记得这些。

那么如今看来,江文这样着实讽刺。

一边强抢土地欺压百姓,拿王法不当王法,做地头蛇,一边又为了中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而祈祷。

着实讽刺,着实可笑,又着实大快人心!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看来这句话在江文身上并不适用啊。

第202章 刮

总之,如今江文这个样子虽然跟预想的有些不同,但朱标也算是比较满意的。

没让江文精神看开地离开人世,那么他此行就不亏,总之就是不能让江文有任何爽感。

“若是孤没记错,应该是午时行刑?”朱标记得时间应该是这个时候。

但他可等不了那么久。

“回太子殿下,午时斩立决,刑部确实是如此下发的召令。”两个锦衣卫之一回答道。

“即刻行刑吧,处罚换成凌迟。”朱标冷漠地看着江文,然后退出牢房说道。

一个锦衣卫负责锁门,另一个则面色复杂,有些犹豫,他看向毛骧。

毛骧是跟在朱元璋身边的人,而且种种原因,换一个处决方法改变处决时间并不会得罪刑部。

毕竟那可是储君太子殿下朱标。

于是毛骧则无所谓的说道:“要你们做什么就照做即可,一会儿上好最后一顿饭,本个时辰后凌迟处死。”

说到最后,毛骧又询问起朱标:“太子殿下,您觉得这么做如何?”

“孤准了,就这么执行吧。”就算让江文吃最后一顿送行餐,以他这个状态,又能吃多少呢?

他转身就要离开,这时候的江文察觉到了一个猛跳跪倒在牢房前,看似清醒地冲朱标的背景喊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臣已经为中都祭拜过了,只要那妖言惑众的陈楚一死,中都乃至大明都将风调雨顺!”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锦衣卫跟毛骧差点没笑出来,还祭拜呢,莫非祭的是自己?

而陈楚可是朱标的底线,只有他朱家父子碰得,其余人休想,哪怕一下嘴皮子也不能动!

朱标停住脚步,他轻轻示意了毛骧一眼,随后便继续走。

到了诏狱牢口大门,江文依旧疯子般妄图留住朱标,直到本身就不好的嗓子喊哑了都没用,又发出几声“咿呀咿呀”的声音,才善罢甘休。

而在此期间朱标一刻也没有停留过了,他率先除了诏狱,走上马车。

毛骧冲两个手下吩咐道:“吃饭的时候,若是他不吃,就一口一口塞进嘴里,吐泻了也不要管,我之后检查,要见到空了的碗。”新1

朱标就是要喂死江文,折磨死他,毛骧也完全心领他的意思。

而毛骧则在走之前对两个锦衣卫再次沉声嘱托道:

“这次只是太子殿下有其他重点,所以对你们的一个警告,以后嘴巴给我注意点,不然别怪我不念当初情,我第一个要了你们俩的命。”

“是是是!”两个锦衣卫点着头送走了毛骧以及朱标。

“可真是点背儿!竟然让太子给听见了!”一个锦衣卫愤懑地说到。

实在是过于憋屈了。

“行了别光抱怨了,本分一些,咱有一天也能回到专门的地方去。”另一个人劝道,“你先去准备他的最后一顿吧。”

“行。”先开口的那个点了点头,然后起身去端,“你可要管教好了。”

“放心吧。”那名锦衣卫自信地拍了拍同伴的肩膀,等同伴离开后,他才往江文那边走。

“太子殿下,杀了陈楚,杀了等等,你不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呢!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下臣知错了!!!”

然而没有人回应,江文的声音回荡在这里,没有见到朱标,他就把目标放在面前的锦衣卫,就像是转移仇恨一般。

但说的话却并非是嚣张疯狂的话,江文只是换了个人,然后依旧在求饶。

“官爷!我求求你救救我吧,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我求您帮帮我,我要见陛下!陛下!”

锦衣卫冷笑道:“你这些话,还是留到刑场上喊吧哈哈哈!”

惹了当今圣上和太子殿下,还敢肖想这些不可能的东西?

随后他便再次打开牢门,进去对江文就是一阵拳脚伺候,其实他一点也不想惩罚这个肮脏的罪犯,他还怕脏了自己的衣服和手。

只可惜这都是毛骧跟朱标要求的,不得不做。

就在他把江文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负责端饭的同伴已经回来。

他这才停止暴揍,把身软骨软的江文拉起来。让他赶紧吃饭。

在执行死刑前的最后一顿餐,也就是断头饭。

这断头饭,一般会让死刑犯自行选择吃什么,若是死刑犯要求,那么狱卒也会提供好酒好肉好菜等等,比平常的牢饭要好了很多。

然而,在很多实际的过程中,因为狱卒贪污等等原因也就变了样子,死囚说什么狱卒根本不会管,要是过分要求还会招来死前最后的惩罚,实属遭罪。

也因此江文是的并不好,不过反正他没什么清醒的意识了,吃什么都一样。

见江文对着饭碗发呆,其中一个锦衣卫说道:“你把他禁锢住了。”

另一人照做,江文被押住想要下意识地反抗也没有用,那个锦衣卫就一直把菜倒到饭里搅拌了一下,然后捏住江文的下巴,迫使他打开嘴巴。

“呜呜!”江文不得动弹,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但很快就被饭菜堵住。

锦衣卫一边塞着,一边又不断骂着江文。

“老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看守你,快吃!”

他的动作甚是粗暴,不一会儿江文就晕了过去。

“晕了?”押着他的锦衣卫疑惑道。

“嗯,没事儿,晕了再打醒。”另一人晦气地说道,然后啪啪地把江文打醒。

江文很快就被疼醒,眼神浑浊,要死不死。

他咳嗽了两声,把没咽下去的饭菜咳了出来。

“快些吃,吃完就赶紧赴死。”锦衣卫没给他太多缓的时间,然后又继续刚刚的行为。

过了一会儿,江文终于解决了断头饭。

“快到时候了吧?”喂饭的锦衣卫问道。

“嗯,提前送往吧,太子殿下巴不得这烂活死,大人也说了越快越好。”另一人回答说。

“也好。”

于是没有给江文任何喘息的时间,锦衣卫就把他拉起来,准备送往刑场。

朱标临时给江文换的是由简单的砍头变为凌迟处死,意为千刀万剐。

第203章 汤和回京

朱标亲自看着江文从第一刀到最后一刀被处死,回宫把结果汇报给朱元璋。

但此时的乾清宫内不只是朱元璋,还有吏部尚书之一的李守道。

朱标也清楚他为何会来,毕竟朱元璋迟迟不给中都府任命新官,就让陈楚在中都胡作非为。

“太子殿下。”李守道作揖,随后就对朱元璋提议,“陛下,中都府尹的位置自江文一事之后,已经空出来许久了。”

朱元璋没什么反应,他看着手里有关目前中都近况的密报。

中都是没了府尹,但陈楚不一样搞得很好。

“再等等,徒然任命新官,会扰乱陈楚的计划,你先回去吧。”朱元璋简单地发话,就将李守道堵住了。

他的脸色不太自在,但已经下了最后通牒的朱元璋他可不敢惹,于是再次行礼,“陛下,太子殿下,臣告退。”

“父皇,您当真放心,任由陈楚如此搞下去?”朱标再次坐下。

“你倒是比咱还担心啊?”朱元璋虽是调侃,但没有想改变的意思。

而众人以为会很快填补上的中都府尹,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空缺的。

毕竟没有人能不听朱元璋的命令,于是久而久之,人们也从无奈变为了习惯。

朱元璋自三月初便开始命朝廷官员准备回中都的祭祖之事,像这种事宜,哪怕朱元璋想简单来,但负责的官员也是按最低标准去办的。

清明节之前,朱元璋便要带马皇后回到老家中都府去祭拜自己的列祖列宗。

说起清明节这天祭拜习俗的由来,就是因为当年朱元璋当了皇帝的第一年,回家祭拜祖先,在一片坟地却认不出来哪个是他家人的坟。

正是尴尬之时,还是某位随军将领献了一计,提议朱元璋规定百姓们在清明节这一天祭拜祖先,剩下没人祭拜的就是他家人的坟。

也因此,之后的每年清明节都流传下来这个习俗,朱元璋也是按时遵守着的。

如今距离清明节到来,也不过七日左右了。

往常这个时候朱元璋就要出发中都了,然而他在三月中旬的时候就收到了一封加急密文。

来信者正是当初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舍身前往未知海域的老将汤和。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认为此去之行必是有来无回,连朱元璋本人也没报多大希望,因此他当时才会十分慷慨地赏赐汤和子孙后代。

没想到汤和不仅要回来了,还不是毫无收获的回来,他当真还在信中明确说明找到了传说中的新大陆。

这是何等的欣喜之事,可以想象朱元璋当时自然是喜上心头,以他那个有些粗鄙的性格,说不定都有失态的可能。

但当时是个啥情况,只有朱元璋朱标两人知道罢了。

总之,朱元璋此刻还不出发中都,就是预估到汤和快要回京了他希望去之前能见到汤和一面。

“现在算算,若是快马加鞭,汤和应当是离应天府越来越近了。”朱元璋算着日子说道。

汤和回来,身上定然多了不少关于海上的秘密,他还真迫切希望汤和赶快回京,然后趁着日子够数还来得及,把一切都说给他听。

汤和既然说是找到了陈楚当时所说的地境,那么那传说中的土豆,玉米棒子,地瓜,想必也是能够带来的了。

他大明六万万百姓有了新出路了,因此也不怪朱元璋少见的心急等待了。

“若是儿臣没想错,也许将军最多再有两日便回来了,父皇莫要担心。”

朱标见朱元璋神色不变,于是在心中盘算一番,随后建议道:

“父皇,若是汤将军没赶上时日也无妨,不如到时候直接让将军前往中都陪您,这样还能跟将军表示您的重视。”

“你这想法倒是好的,咱也就顶多再给他两天时间,若是见不到,就这么做。”朱元璋终于是点了点头,对这个建议有些满意。

但是没成想,汤和的速度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快,一日半的时间就到了。

首节上一节122/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