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第88节

说的也差不多了,该让这些天子储君消化一会。

沉默,维持了足足半刻钟。

整座醉仙楼主堂,除却偶然飞过的蚊虫,再无半分声响。

一道长呼之音。

“仙师,我懂了。”

阿标深吸了一口气,在听完季伯鹰的这番话之后,他的背脊,额头上已然皆是大汗,似是经历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心灵大洗礼。

稍稍安定心绪之后,开口说道。

“军屯卫所之所以腐坏,原因在于一开始朝廷就没有给军户做好利益防护,随着时间流逝,军户被朝廷压迫的同时,个人利益也是在被权贵不断侵占、不断压缩。”

“直至难以生存,不得不豁命逃亡。”

“而一支军队的强大战力,必定是来自于每一个最基本的将士。”

“将士只有先为自己而战,才能为国而战。”

“唯有保障每一个将士的利益,才能保障国家军队拥有强大的战力!”

“每一朝的兵制崩溃,最初的崩溃点都是在基础兵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也就是说,我们制定兵制的出发点,要从每一个将士开始。”

这一番话出口,老朱棣等人都是惊愣了,顿感自己和朱标上的不是同一堂课,他们瞬间有点不认识朱标了。

尤其是三个朱棣,大家都姓朱,都是一个爹生的,人与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季伯鹰看向阿标,眼中流露赞赏。

“不错,继续。”

包括老朱、老朱棣等人在内,目光也都是顷刻落在阿标身上。

此时的阿标腰板一挺,这一刻的他就是全场最亮的靓仔。

自己的理论得到仙师认可,阿标的情绪明显已经激动了起来。

“不用紧张,顺着你的思路,大胆继续往下说。”

“试着想一想,我先前提过的第二个关键词是什么?”

季伯鹰言语之间,惜玉已经适时朝朱标递上了一杯凉茶压惊。

阿标从惜玉手中接过凉茶,咕噜几口,一饮而尽。

深吸一口气后,眸中精光闪烁,双眼似是黑暗中的一对灯塔,照破黑暗,迎接光明。

“募兵制,往往出现于一个王朝最初定下的兵制衰败之际。”

“如唐玄安史之后,唐府兵崩塌,募兵制便是成为了唐兵的主要兵制,而募兵制之所以能够取代府兵,本质上也是因为府兵制无法确保将士的个人利益,而募兵制在短期可以。”

“但募兵制也有着它的弊端,一是对朝廷财政的负担加重,二则是若朝廷并不强势,便是极其容易养出拥兵自傲的军阀。”

“唐之灭,其一在于阉宦,另一个主要因素便是财政军三权合一的军阀节度。”

说完之后,朱标看着季伯鹰,等待着来自于季伯鹰的确认。

“很好。”

“说的非常好。”

季伯鹰罕见的对朱标进行了连续点赞。

如果这帮天子储君都能与阿标这般好学,这般奋力思考,自己也就不用每节课费这么多口舌了。

随后,目光扫过其他人。

“你们,可都听懂了?”

老朱棣沉默了,他思索了片刻,随即出声。

“仙师,我大致听懂了其中含义,那便是要确保每一个将士的个人利益,如此将士们首先是为自己而战,自然就会奋力为国作战。”

“那关键是,我们究竟要用什么制度来确保每个将士的个人利益,并且这个制度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腐化。”

在老朱棣看来,连被公认为最完美的府兵制都会最终因为帝国的变迁和发生腐化,他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够弥补这一点。

“兄长,咱也是困惑这一点。”

老朱深吸一口气,经过刚才朱标那一番悟道,他也算听懂了自己的军屯制,为什么会导致后世的卫所兵一触即溃。

他在设立军屯卫所制的同时,想的只是怎么从军户身上压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根本就没想到过要怎么去给军户们创造利益,去维护利益。

马儿要跑,尚且要吃草,更何况征战厮杀。

说白了,老朱吃亏就亏在自己的出身,因为从小穷苦惯了,吃了上顿没下顿,导致对制度上的‘短视’两字刻入骨髓。

再加上老朱登基之后,手段狠辣果断,就算察觉到制度弊端的臣子想劝谏都是不敢吱声。

这一点,从分封诸王、宗室俸禄、军屯卫所等等制度,几乎都是一个漏洞逻辑,数学不行。

“请仙师解惑。”

朱老四站了起来,朝着讲台上的季伯鹰深深鞠躬。

接着,洪熙帝、宣德帝亦是纷纷接连站起,一个接着一个,全数是执弟子礼,给季伯鹰行礼。

此刻在一旁速记的怜香,都是听的入迷了,望着季伯鹰的那一双明皓水眸,尽是崇拜。

“兄长,开讲吧。”

老朱最后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朝着季伯鹰鞠躬行礼。

季伯鹰扫过这帮朝自己鞠躬的天子储君,缓缓开口。

“我先前已经说过,任何一种固定的兵制,都不可能永远的持续下去。”

“水滴尚能穿石,更何况是运转一支庞大帝国军队的制度。”

“所以,我们在建立物理制度的同时。”

“还需要另外一样东西,只有这样东西的存在并贯穿整支军队,才能保证建立下来的物理制度尽可能的运转下去。”

“因为制度可以腐朽,但这样东西不会。”

季伯鹰言语至此,折身走向挂着宣纸的面板,怜香快步放下手中笔,端着斗笔呈上讲台。

‘另一样东西?’

老朱、阿标、老朱棣、朱老四、洪熙帝、建文帝,还有其他几个储君们,都是听的眼神一愣,紧紧望着季伯鹰手中的笔。

他们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能够比兵制对一支军队还更加重要。

只见季伯鹰手中斗笔挥毫,在这宣纸上写下了一行字。

「以国之信仰,铸铁血军魂」

昨天月票太少了被diss了,兄弟们求月票啊啊啊啊啊!

第95章 正德战神:谁黑我?(52K求追订!

斗大的十个字,落于宣纸之上。

老朱、老朱棣、朱老四,天子储君们的目光,都是凝落在这龙飞凤舞的十个字,眉头紧皱着、思索着,其中仿佛蕴含着他们难以看透的力量。

“仙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否是说要激发将士的爱国之心。”

“不,拒绝洗脑,拒绝PUA。”

‘PUA?’

这帮天子储君都是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季伯鹰瞥了眼说出这话的洪熙帝,这大胖看起来一副憨厚中带着些许可爱的模样,怎么也喜欢搞这一套。

PUA画饼这等万恶之源,是对人性的摧残。

“匮乏的精神只能维持一代,甚至连军屯制都不如。”

扫过这帮听的一脸疑惑的天子储君,季伯鹰深吸一口气。

他虽非历史系出身,但从认字开始很喜欢历史,从夏商周到唐宋明,从正史到野史,各朝历代无不有所涉猎。

从史书之中,不论是哪个王朝,但凡只要是涉及到兵制这一块,都让季伯鹰看的眉头皱起。

在季伯鹰看来,军队不应是王朝手中的一把刀,而应是保卫王朝的守护神。

“首先,我要说明一点,我这里所说的国之信仰。”

“你们尽可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国家的信仰,并非是指将士对国的信仰,而是国对将士的信仰,这个前后一定不能搞反。”

“世人常言,有国才有家,可那是对庶民而言,对于军队来说,有军队才有国,一个没有一支强大军队的国家,就没有主权可言,没有主权的国家,还可称之为国吗?!”

“尤其是你们,一定要认清楚一件事,并非是将士依赖国家,而是国家依赖将士。”

“故而,我们要做的只有一点,从上至下,建立起国家对将士的信仰,以国家对将士信仰,孕育出属于你们这个大明王朝的铁血军魂。”

话音落。

所有人心神大震。

‘并非是将士依赖国家,而是国家依赖将士。’

‘以国家对将士的信仰,孕育出属于大明王朝的铁血军魂。’

这两句话,完全颠覆了他们以往对军队的固有认定,在老朱等人的心中,久久不息。

但老朱其实是最能理解的,因为他就是先有了军队,才有了国。

最先从理论中回应过来的,还是朱标。

“仙师,那要如何才能建立国家对将士的信仰,铸就专属大明的铁血军魂?”

“以及要怎么配备相应的物理兵制,最大时限确保军队的强大战力。”

阿标的问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屏气凝神,生怕错过季伯鹰所说的任何一个字。

“听好了,接下来的重点内容,我只说一遍。”

季伯鹰负手立在这讲台之上,目及四方。

“第一点,取消军户制度,松绑军人心中枷锁;第二点,从国家层面大幅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如废黜刑律中的充军等,让军人成为青壮年向往的终生职业;第三点,严格筛选兵源,凡入伍者,必须都是三代良家子弟;第四点,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建立专门的军事学院,培养专业军人;第五点,严肃军纪军法,不论是驻地还是日常活动,军队和平民彻底割裂,如有犯民者,严惩不贷。”

“至于兵制。”

“一,初期兵源可以采用最简单直接的募兵制,待国内尚武之风形成,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时,可改为役兵制。”

“二,在全国设立数个军区,每个军区的最高决策层,统兵权和升迁推荐权分离。”

“三,军队的训练归各自军区,战时指挥权、将士升迁调度之权、一应军需辎重调配之权,皆归朝廷,每个军区的最高决策层,每三年调动一次。”

“四,为维持军队的战斗力,限定一般士兵的入伍期限,这个时间可由们自己定,建议定在五至十年。”

“五,国家承担军队所有日常训练花费,并给军士发放足以养育一家老小的俸禄,让士兵可以安心在军中训练。”

首节上一节88/1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