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一个碗 第258节

他随手拉过一个杨家的旁系子弟,问道:“永安,你投的赞成票?”

“这…这…家主…我…”,这个被杨彪拉住的杨氏子弟吞吞吐吐!

不用说,杨彪也知道了他答案!

他冷声质问道:“汝为何赞成?难道不知道,这是在挖我各大家族的根?”

“这…家主,我…我也是没办法啊!”这个杨家子弟说道,声音里有些害怕。

“哼!说,为什么要投赞成票?”杨彪冷冷问道。

“这…是,家主,科举考试对于我们也是一个机会啊,若是等着举孝廉,恐怕…恐怕很难轮到我。”这个杨家子弟终于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杨彪一愣,随即看向杨凌,抱拳道:“陛下对人心的把握,老朽佩服。”

杨凌微笑道:“杨老过奖了!”

随即,杨凌看向众人,笑道:“结果如何?需要公则告诉你们吗?”

“这…”众人没有说话!

杨凌神色一震,说道:“既然结果已经出来,朕自然会尊重各大家族的意见!”

说着,杨凌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会意,立刻站了出来!

杨凌笑道:“孔明,科举之事,便交给你筹备了,先将此事通知各州,敲定一个具体的时间,开始筹备。”

“诺!”诸葛亮有些小激动,这么重要的事,杨凌居然交给了他。

这让年轻的诸葛亮非常激动,这可是流传千古的大事,历史上第一届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不仅如此,若是成功举行,这届考生今后都算是他诸葛亮的门生了,这对于诸葛亮未来的仕途非常有利。

杨凌之所以交给诸葛亮,正是这方面的考虑,诸葛亮虽然不像罗贯水吹的那么神。

但是,在政治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郭嘉这家伙太懒,将来可以让诸葛亮接他的班。

洛阳各大家族的家主面面相觑,可是,他们根本无法再反对!

杨凌已经给了他们机会,甚至举行了“公投”,可是,他们输了。

若是再反对,那就是头铁,想要试试大明的刀了,他们敢吗?

在场都是有身份的人,能好好活着,谁想死?

于是很快,大明将要举行科举的消息便传了出去!

这让各地士子非常振奋,公平考试,便可以为官,机会难得啊!

于是,各地的士子开始准备起来,即便是那些即将举孝廉的士子,也在骂骂咧咧一阵之后,开始抱着书本啃了起来!

若是输给那些泥腿子,他们这些大家族公子,还要不要脸了?

最终科举考试的时间被定在了明年八月,这主要是为了给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们一些准备的时间。

考试分为了两步,先是每个州举行初试,选拔出一批人,参加朝廷举行的会试,这些人被称为秀才。

秀才可以见官不拜,地位非常高!

大明的科举制因为刚刚开始,因此,对比后世的科举,非常不完善,杨凌也不急,准备一步的完善。

科举考试确定下来,杨凌终于闲了下来。

时间缓缓流逝,一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了!

杨凌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笮融又跑了过来!

这家伙已经将佛教在高句丽人中传播开了,前些日子,刚刚回到洛阳,不过,依然是一副得道高僧的打扮。

第421章 罗马来使

看着眼前这个顶着大光头的笮融,杨凌有些奇怪。

“臣拜见陛下。”大光头磕地,笮融行礼道。

“你怎么来了?”杨凌问道。

杨凌确实有些奇怪,自从这家伙剃了光头,被杨凌派去忽悠那些高句丽人之后,似乎把自己也给忽悠了进去,即便是回到了洛阳,也是一副和尚打扮,上朝之时,与其余大臣格格不入。

没事的时候就跑到洛阳各处,忽悠别人信奉佛教,没事也不会入宫了。

“阿弥佗佛,启禀陛下,洛阳来了几个蛮夷,自称是从什么罗马帝国来的,听说有大事觐见陛下。”笮融一副得道高僧的样子,对杨凌说道。

杨凌一愣,罗马帝国的人跑到大明来了?做什么?

想了想,杨凌开口道:“这个罗马帝国,朕知道,乃是极西之地一个大国,不在我大明之下。”

笮融一惊,连忙问道:“这天下还有能与我大明比肩的国度?”

杨凌瞪了他一眼,呵斥道:“不可自大,天下何其大也?我大明虽强,但也不可目中无人。”

“阿弥陀佛,贫僧知道了。”笮融打了个佛号。

杨凌笑道:“明日正好是大朝会,到时候将这所谓的罗马帝国使者带来。”

笮融点点头,再次打了个佛号,便告辞离开。

翌日朝会,笮融顶着一个大光头,老神在在的站在朝臣之中。

等到所有事情商议完毕,他才站出来,双手合十,犹如一个真正的老和尚一般,对杨凌拜道:“殿外有西方罗马帝国使者前来朝贡,陛下是否接见。”

杨凌眉头一挑,露出感兴趣的模样,开口道:“哦?传上来。”

顿时,一个公鸭嗓声音便响起!

“传罗马使者觐见!”

不多时,几个金发碧眼的家伙便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

大殿的大明官员看着这群家伙,不由啧啧称奇,仿佛在看一群猴子。

“罗马帝国外交监察官庞倍,见过大汉皇帝。”领头一人,直接用一口蹩脚的汉语,对杨凌行礼道。

杨凌一愣,这家伙还会说汉语?

只是,庞倍的话直接引起了在场大明官员的愤怒。

笮融立刻站出来,一脸愤怒道:“大胆蛮夷,此乃我大明帝国皇帝。”

庞倍一愣,心说,这里不是大汉帝国吗?什么时候变成了大明帝国了?

疑惑归疑惑,不过,庞倍是搞外交的,自然不会问出出来!

而是再次行了一礼,开口道:“抱歉,尊敬的皇帝陛下,在下无意冒犯。”

杨凌点点头,笑道:“不知者无罪,贵使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要事?”

庞倍躬身道:“启禀大明皇帝陛下,在下乃是奉我罗马帝国谢普提米乌斯塞 维鲁陛下之命,前来拜见陛下,有两件事情,与陛下商议。”

“哦?说说看。”杨凌眉头一挑,露出感兴趣的样子,问道。

至于庞倍口中这个什么谢普提米乌斯塞 维鲁,杨凌也是知道的。

乃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第一个来自非洲的皇帝,塞维鲁王朝的开创者。

如今的罗马帝国与之前的大汉一样,政局非常不稳定,经常处于内战之中!

这个所谓的塞维鲁王朝,也不过统治了罗马帝国三四十年罢了。

庞倍听了杨凌的话,连忙说道:“陛下,东方的丝绸等物品,在我罗马帝国非常受欢迎,在下此来,第一件事便是想要加强与大明的贸易往来。”

杨凌点点头,笑道:“这是好事,贵国的玻璃制品在我大明也是深受喜爱,加强两国贸易,朕自然愿意。”

“多谢陛下,然而,崛起于西亚的安息帝国已经严重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在下此来,第二件事便是想与大明联合,攻打安息,如此,方可保证两国之间的贸易通畅。”庞倍再次说道。

杨凌眉头一皱,若有所思的看了庞倍一眼,这才是你丫的目的吧?

不过,安息帝国杨凌将来自然会进攻,但绝不是现在,如今的大明,连西凉都还没有统一。

跟安息帝国之间,还隔着西凉、西域诸国、贵霜帝国,现在怎么可能攻打安息?

因此,杨凌毫不犹豫的摆摆手,笑道:“庞倍阁下,我大明距离安息帝国太过遥远,联合进攻安息帝国之事,绝不可能。”

“这…陛下…”庞倍一愣,就要说话。

杨凌连忙阻止了他,说道:“庞倍阁下,我大明距离安息帝国,何止千里?朕即便是想要答应阁下,恐怕也是有心无力,不过,贸易之事,倒是对贵我两国都非常有利。”

庞倍无奈道:“可是陛下,若是不能灭亡安息帝国,你我两国根本无法交易啊。”

说到这里,庞倍偷偷观察了一下杨凌的脸色,继续道:“不瞒陛下,安息帝国与我罗马之间关系非常恶劣,沃洛吉斯五世绝不可能放任大明与罗马的贸易的。”

杨凌皱眉沉思起来!

他知道,庞倍说得不错,自从安息帝国崛起,一直与罗马帝国关系恶劣!

直到图拉真时期,安息帝国被罗马打服,两国之间才和平了一段时间。

不过,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为了争夺美索不达米亚的控制权,再次爆发了激烈的战争。

如今,罗马帝国皇帝谢普提米乌斯塞 维鲁正准备发兵攻打安息,听闻了东方大汉的强大,这才有了庞倍的前来。

庞倍这么说,是还没有死心啊,想要劝说大明一起攻打安息。

杨凌沉思一会,忽然开口道:“庞倍阁下,对于贵国与安息之间的战争,我大明无意参与,不过,贸易倒是没有问题,既然陆上无法贸易,为何不经海路贸易呢?”

庞倍闻言,顿时一愣!

对于从海上抵达大明,庞倍是听说过的,只是,这条路据说非常危险!(海上丝绸之路,此时已经非常成熟,东汉时期,就有记载,罗马人已经到达了大汉,而华夏的商船也可以轻易抵达印度半岛,因此,庞倍知道海上可以到达大明)

第422章 郑益下西洋

“陛下,海上航线异常危险,恐怕非常不易。”庞倍说道。

杨凌摆摆手,笑道:“庞倍阁下不必担心,我大汉造船技术发达,从海上前往贵国轻而易举。”

庞倍心里苦笑!

对于杨凌的话,他根本不信,如今他们想要得到大汉的商品,要么是从陆路,要么就是从印度人手中获得。

如今的东西方海洋贸易,主要是汉人用船只,将商品从南洋穿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印度半岛。

然后由印度人,将这些商品经过波斯湾和红海,运到埃及,然后卖给罗马人。

根本不可能直达,这是庞倍此时最真实的想法!

杨凌见庞倍的表情,不由笑道:“庞倍阁下,朕正准备派出舰队,前往贵国的埃及拜访,不知阁下可愿意随同我国舰队一起出发?”

“什么?陛下此言当真?贵国舰队当真可以抵达埃及?”庞倍一惊,不可置信的问道。

杨凌点点头,笑道:“阁下不妨在洛阳驿站休息一些时日,大明舰队将在近期出发,到时候,阁下可随同我大明舰队一同回国。”

于是,庞倍带着时团下去休息了,杨凌随后便看向郑益道:“益恩,立刻派人通知甘宁,让他带一名擅长水战的将领前来洛阳,朕打算,派出舰队前往罗马。”

郑益一愣,连忙出列道:“陛下,此事恐怕不妥,派出舰队前往万里之外的国度,不仅风险颇大,也没有太多的实际利益,颇为不值。”

杨凌摇摇头,笑道:“益恩啊,要看得长远一些,虽然,短时间来看,此事花费糜多,然而,只要探明这条商路,我大明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便可以直达罗马,获得大量利益,另外,若是将来有机会,我大明未必不能统治沿途经过的这些国度。”

郑益一愣,随即佩服道:“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不过,臣有一个请求,还请陛下应允!”

首节上一节258/4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