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940节

  以及后面一定能成功之类的。

  也真难为孔胤植了。

  居然能够硬生生的想出二十条,大清的优点。

  这只能说一句,不愧是衍圣公,能力就是不一样。

  居然能从屎里淘金。

  关键是还能淘出这么多来,这能力当真是绝了!

  在论述了这些之后,就号召江南众多士绅文人,都要遵奉大清这个正统。

  不给残暴不仁的伪明效力。

  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不和伪明妥协。

  反抗伪明的暴政,为大清出力。

  还说大清今后,绝对不会亏待他们这些忠臣义士云云……

  这样的一篇文章,看的这个同为孔家之人的人,都忍不住目瞪口呆起来。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衍圣公在递了降表之后,居然又玩了一个这么大的!

  作为孔家之人,他其实还挺聪明的。

  对于如今的江南那边,正在推行的三策,也同样了解。

  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看,朱慈所做的这等事儿,那自然是不行的。

  就应该对其进行各种的抨击,不让他施行下去。

  但是平心而论,若是朱慈真的能够将这三策给推行下去,在大明各处进行实施。

  那稳住局面之后,大明必然脱胎换骨。

  这确实是好政策。

  但站在他的立场之上,他也不喜大明所推行的这三策。

  毕竟他们孔家,可是超级大地主。

  曲阜诸多地方,基本上都可以算是他们的私产。

  那等三策推行下去,若是波及到他们这边,那他们这里也必然会大出血。

  但是不满归不满,可却也绝对没有想过,要在这样的关头,利用至圣先师之名,在这里各种的去吹捧鞑子,抨击大明。

  并号召人反抗大明,拥立大清。

  在此之前,衍圣公这边忙着给鞑子那里递降表,并且下令很强势的让孔家的所有男丁都剃发易服。

  这些他还能够理解,知道这是衍圣公以大局为重。

  不愿意丢了孔家荣华富贵,被入关的鞑子给砍杀了。

  是为了守住基业。

  可是现在,又做出的这篇文章,就令他不能理解了。

  他们递了降表,就已经足够了,依照他们孔家的身份地位,接下来必然能够过得很滋润。

  哪怕对方是鞑子,也一样不敢拿他们真怎么样。

  之前的那献上降表,其实就已经够丢人了。

  但那是为了生存,为了保住荣华富贵,倒也可以做上一做。

  可是现在,衍圣公做的这篇文章,就完全没必要了。

  反正只要献上降表,他们孔家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超然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非得又搞出这么一出来?

  这等篇文章一旦弄出去之后,必然会为孔家招致诸多非议。

  会有很多人暗中辱骂嘲笑他们。

  更重要的一点,是将彻底的自绝于大明!

  如果不弄这一篇文章的话,他们虽然之前向闯贼、向大清递交了降表。

  但是那属于常规操作。

  今后大明万一真的再起来了,也有一些说辞。

  可以说他们是被迫从贼,是忍辱负重,是身在鞑子,心在大明。

  很多事情都是被迫做出来的。

  可是现在,衍圣公的这篇文章写出来,今后再拿出去传阅发行天下,可就是真的彻底的断绝了所有的后路!

  衍圣公这边把他们孔家,都彻底的和鞑子绑带了一起了!

  今后鞑子若真的能够取得天下,平了大明一切都还好说。

  可若是大明立住脚步,今后再返功回来,他们孔家的所面临的局面,可就特别的尴尬了。

  “衍圣公,这……这有些不太好吧?

  大明若是能够若是今后再攻打回来,那……咱们孔家又该如何自处?”

  这位孔家之人,犹豫了一会儿后,终究还是望着孔胤植说出了这样的话来。

  道出了他心中的担忧。

  孔胤植听了这人的话后,不由的笑了笑。

  没有看他,还在欣赏着他所写的这篇佳作。

  淡淡开口道:“大明再重新打回来?不可能的!

  如今的大清宛若初生的朝阳,光芒万丈!

  而大明早就已经垂垂老矣,腐朽至极!

  哪里还能再打回来?

  只要一走,就回不来了。

  就像那宋朝南迁之后,又何尝北还?

  大明现在也一样如此。

  只要一走,就绝无可能再回来。

  等待着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只有被大清给消灭。

  李自成都不是大清的对手,更不要说张献忠这等流寇,以及残存的大明了。

  此等时刻我们孔家怕什么?

  既然能够明确的看到结局,知道谁将会取胜。

  那为什么不彻底的站在胜利者这边?

  现在做这些事儿,那就是雪中送炭。

  今后真等到大清把这残存的诸多势力,清扫干净。

  我们这边再做出什么事情来,那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锦上添花,永远都比不过雪中送炭。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但很多人却往往闹不明白。

  身为衍圣公,必须要为我孔家负责。”

  他在说这话时,还升起了深深的自我感动。

  觉得自己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为了孔家的荣耀,做出了诸多的牺牲和忍辱负重。

  并觉得今后的诸多孔家之人,都将会感谢他。

  伺候他书写的这个孔家人,是孔胤植的心腹。

  因此二人之间的对话,倒是少了很多的弯弯绕。

  “衍圣公,这……这我怎么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绝对呢?

  若是在以往,大明被大清所取代,没有任何的悬念。

  可是现在的大明,变得不一样了。

  纵观最近几个月以来,皇帝的种种作为,都让人有一种陌生之感。

  不论是皇帝突围,还是在南京那边立足。

  又或者是最近正在发生的,新皇登基,崇祯皇帝让位。

  还是新皇登基之后,就迫不及待所推行的摊丁入亩这三策……

  种种迹象看起来,都给人一种大明要变得不一样,要复苏的感觉。

  尤其是最近,所推行的这三策,虽然猛的看起来令人吃惊。

  会让无数人去骂。

  可抛开各自的立场去看这个问题的话,就能发现这三策对于国家而言,有着极大益处的。

  一旦能够做得好,必然能够令大明从中收获到诸多的好处。

  甚至也可以用浴火重生来形容。

  还有,听说那朱元璋等人都是显灵了。

  那可是洪武皇帝,雄才伟略之人。

  以乞丐之身,能完成那等大业,足可以证明他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听到这人的话,衍圣公孔胤植摇了摇头,依旧没有回头,还在欣赏着他的这篇文章。

  开口道:“你想的太多了,这些都是乱命,折腾的越多,死的就越快。

  就和崇祯当皇帝是一样的。

  如今的大明都到了这等地步,当皇帝的少折腾一点儿,或许还能够多苟延残喘一些时间。

  可能现在,却这般折腾,尤其是那三条政策。

  平心而论,对于国家而言确实不错。

  可……又怎么可能能成功?

  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了!

  江南如今,已经遍地烽火,那新登基的皇帝根本就压不住。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掀翻。

  至于你所说的朱元璋显灵……这样的传言,还是不要多讲了。”

首节上一节940/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