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836节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朱元璋带着崇祯,朱标,太子朱慈等人分头行动。

  正在连夜给哪些准备跑路的人发银子,每人都发十两!

  同时又让人把北平城里的粮仓给打开,把那些带不走的粮食,发给了北平城的众多百姓。

  告诉他们这是皇帝的赏赐。

  朱元璋做出这样的决定,自然是有着他的一些用意。

  主要是因为他们此去,要尽量的做到轻装简行。

  粮食,银钱这些虽然重要。

  可是随军携带的特别多的话,却容易降慢行军速度。

  那些带不走的银子与其给李自成留下来,反倒不如将之给直接发出去。

  如此也能够,让那些跟着走的战士们更加的忠心,气势更加高昂。

  甚至于,不仅仅是那些跟着南幸的人,会被发银子。

  就连一些北平城内的百姓,也都被发了银子。

  至于那粮食,也一样是如此。

  留在这里带不走的那些粮食,与其留在北平城里便宜了那些闯贼。

  不若自己这里,先以皇家的名义将其给发出去。

  如此也能够在临走之前,拉一波北平城的,众多百姓的好感。

  赢取声望。

  为今后再杀回北平城,打基础,做准备。

  至于说,他们离开之后,闯贼的兵马入城,会不会再把这些银子,还有粮食从这些人的手里给弄走。

  这点儿就不是朱元璋他们这些人所能管的了的了。

  他们自然是衷心的希望,这些能领到银钱粮食的人,能够将之给好好的留着,不被别人抢走。

  可若是闯贼兵马进城之后,真的做了那些强盗之事。

  他们也无法控制。

  一旦闯贼兵马这样做了的话,那么两相对比之下,很多人能够发现。

  他们之前所憎恶的朱明皇帝,对于他们而言到底有多好!

  至于闯贼来进入北平城后,会不会胡作非为?

  会不会真的如同他们所喊的那样,不当差,不纳粮……

  这事显然是不可能的。

  之前李自成手下人还少的时候,还可以这样来。

  可人多了,都不交差,不纳粮,那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手下的那些将士们的粮饷,又该怎么发放?

  所以李自成入城之后,绝对是要抢上一波的。

  不靠着在北平城抢上一波,吃一口肥的。

  李自成的不少事情,都要进行不下去。

  李自成的兵马,接下来做的有多过分,那些留在北平城里的人,就会越发的感念大明的皇帝。

  甚至于在之后的一些时间里,关外的那些鞑子,也会进入到北平城。

  北平城再次易主。

  至于关外的那些鞑子,会不会比较友善的,对待北平城里留下的这些人……

  这更加的不可能了!

  经历了这两次的事后,相信怀念大明的人将会增加很多。

  这样的话,等到今后他们再带着兵马,重新杀回来的时候,就会顺当的多。

  更加容易得到支持。

  至于今日这一退,今后能不能再杀回来,由南向北推着打。

  朱元璋是自信的很。

  都说从南向北打,北伐难以成功,可对于他来说,也就那样。

  毕竟他就是唯一打破了这个禁忌的皇帝。

  在元末之时,他就能够以南打北,获取整个天下。

  没道理到了如今的明末,就做不到这些事儿了……

  ……

  夜色里,紧闭的城门悄无声息的打开。

  早就被朱元璋等人给安排好了的队伍,开始顺着这打开了大门,走入到了这茫茫的夜色里。

  朝着原本就计划好的地方而去……

  崇祯坐在马车之上,身上已经穿上了寻常百姓的衣服。

  看着那在夜色里,显得非常高大的北平城。

  心中感慨万千,禁不住的流下了两行热泪。

  这一走,还不知道能不能再回来……

  ……

  第二天,北平城上依旧有着为数不少的兵马进行驻守。

  虽然看起来人数没有昨天多。

  但是却也不算太少。

  这些兵马,自然不是真正的兵马。

  大多都是朱标,铁铉,耿炳文等人通过大把的银钱,给临时招募来的北平城里的青壮。

  那些真正的兵马,这个时候该走的都已经走了。

  不过这个时候的北平城,并没有那多乱。

  这是因为朱元璋等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一来皇帝离去的消息比较保密,知道的人不多。

  二来则是安排了人,留在北平城这里进行主持局面。

  其中有崇祯被信任的,身边的大太监王之心。

  还有其余的一些人。

  若是让这些人,真打和闯贼打,进行守城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们接到的命令,只是尽可能的守住北平城。

  等到闯贼攻城后,他们这里可以进行投降。

  不要求他们死守。

  而且投降闯贼的话,那洪武皇帝还有崇祯皇帝都不会怪罪他们。

  反而会记住他们此番立下的功劳。

  奉命投降,多好的事儿,落到了他们头上。

  当然,被留下来主持局面的大人物里,也都是被朱元璋通过一些办法,找出罪证,揪住了小辫子的人。

  不恩威并施,想要一些人留下来做这些事,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不过这些对于崇祯而言,很是困难的手段。

  对于朱元璋而言,却是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

  在朱元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崇祯还有朱慈两人,都被朱元璋带在身边。

  经过了这一番的观看后,不论是崇祯还是朱慈,都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尤其是崇祯,他发现原来皇帝还可以这样做!

  手里面的权力,竟然还可以这样用!

  原来太祖爷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竟是这样的狡诈,这样的无耻!

  太狡猾了!

  朱慈也同样是看的大为震撼,大开眼界!

  并且把很多事,都给牢牢的记在心里。

  跟着太祖爷在这等危难的时刻里,认真学习如何动用权力,动用手腕来做事儿。

  这是一个难得的大好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

  “报!皇上!发现一些痕迹!

  昨夜有不少人,从北平城内出逃。

  兵分两路,一路前去天津的方向。

  另外一路则是前去了山海关的方向!”

  第二天一早,就有人前来向李自成禀告。

  李自成得到这个消息后,连忙召集他手下的人进行商议。

  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得出来的结果,便是崇祯这个皇帝,已经是决定要拼命死战了。

  在此之前,他若想跑,有无数的机会,完全可以从容而走。

  完全没必要在这个时候,等到他们大军到来之后,在这等危险的情况下再走。

  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所以,这只能是北平城里的一些人,或是出去搬救兵。

  或是做其余其余事!

  最有可能的是将太子,以及其余的一些人给送了出去。

  以防不测!

  崇祯这个当皇帝的,那肯定是要留在这里死磕的!

  他们得出这样的判断,倒也正常。

  因为李自成等人还仔细的观看了城头上的守军。

首节上一节836/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