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81节

  再听听自己标儿的光辉事迹,那今天这个中秋佳节,才真叫一个有滋味!

  肯定是一个极为难忘的中秋佳节!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想想这个称呼,朱元璋心中就兴奋不已。

  若非标儿继承皇位,做出了极其耀眼的事,有怎么会被人称之为永乐大帝?

  又怎么会配上这个称呼?

  韩成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被老朱彻底给整无语了。

  老朱想要听着朱标的事下酒,从而让这个中秋佳节变得更为有滋味?

  这个想法……当真是……

  你在知道了朱标的下场之后,还有心情,吃着月饼就着酒,哼着小曲过中秋佳节,算我输!

  “陛下,要不,还是改天吧?今天真不适合讲。”

  韩成在尝试着做最后的挣扎。

  不让朱元璋自己在这好日子里找不痛快。

  “讲!就今天,今天是个好日子,适合听咱标儿的事。”

  朱元璋很是霸气。

  说着出去将远远待在外面的人喊来,询问了韩成,做月饼都需要什么材料之后,就让人赶紧去取。

  没过多久,就有人将做月饼的那些材料送来。

  “说吧,咱都伺候到这份上了!”

  朱元璋指指那些月饼材料说道。

  “韩成,你就说一下吧,我对于今后,自己做了些什么事,其实也很好奇。”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正是朱标。

  能在朱元璋下达了不许别人过来的命令下,可以悄无声息前来的人,除了马皇后之外,也就剩下朱标了。

  韩成看看盯着自己的朱元璋和朱标二人,不由的暗自叹口气。

  看来,今天这事情不说是不成了,躲不过了。

  这是你们非要选择在这个日子问的,可不要怪我……

  韩成心里念叨一句,开始给朱元璋,朱标父子二人,说起了朱标的事……

第85章 史上最稳太子爷

  “朱标,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

  寿宁宫,韩成居住的偏殿之中,韩成的声音缓缓响起。

  开始给朱元璋,朱标二人,讲述关于朱标的事。

  结果,之前一直非常想要听朱标事情的朱元璋,在韩成刚一开口时,就黑了脸。

  朱标的神情,也同样是显得有些异样。

  “停!停!”

  朱元璋出声打断韩成。

  韩成见此,不由一愣,这怎么回事?

  自己这才不过是刚开了一个头,你怎么就黑脸了?

  这是预感到接下来,自己讲述的事情,过于刺激了?

  “陛下,这是不想听了?

  太好了!那我就可以放心的做月饼了!”

  朱元璋被韩成的这表现,看的脸更黑了。

  “你说标儿的事,就说标儿的事,你没事了说什么明太祖高皇帝,说什么孝慈高皇?”

  朱元璋望着韩成,没好气的说道。

  好家伙,这一张口,就要将自己和咱妹子二人都给齐齐送走是吧?

  有当着活人的面,说谥号的吗?

  你这样真的礼貌?

  虽然老朱一直以来,都觉得是人都得死,人在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今后会死亡。

  可现在,被韩成这个后来人,直接当着他的面,说起了他还有妹子的谥号,还是觉得别扭。

  韩成愣了一下,历史上就是这样记载的,我这样按着一说,还有错了?

  错在哪里了?

  朱标见到韩成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只得开口将这事情说了出来。

  “韩成,虽然知道你是从几百年后过来的,对于你,对于你所处的朝代而言,我们这些人,都可以说是,已经故去的人。

  可那你也不能当着我们的面,说谥号……”

  经过了朱标的提醒和解释之后,韩成这才意识到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抱歉,抱歉,我对于这些不是太了解。

  一时间说顺嘴了,历史上怎么写,我就怎么说了,后面会注意。”

  韩成道歉。

  果然,在这古代,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还有其余方面的不同,一不留神,就容易采坑。

  “太子朱标,生于龙凤元年,也就是元至正十五年。

  洪武帝在称吴王时,就将其立为了吴王世子。

  随后,就跟随宋濂学习经传。

  自幼得到悉心教导。

  洪武帝对他寄予厚望,多方面对其进行培养

  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定他为接班人。

  太子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

  也深受弟弟们爱戴,在弟弟们之中,拥有很高威信……”

  韩成在这里,讲述他所知道的一些,关于朱标的事情。

  虽然现在,韩成所讲述的,都是已经发生在洪武十五年之前的事,朱元璋都知道。

  可是,听着韩成在这里讲述,朱元璋也不觉得无聊。

  反而是听得津津有味。

  随着韩成的讲述,朱元璋想起了很多,朱标以前的事。

  想起了自己初得长子的欣喜,想起了朱标第一次奶声奶气,含糊不清喊爹的场景。

  想起了他的标儿,见到他出征归来后,跟头趔趄朝着自己跑来,让自己抱抱的样子。

  想起了标儿,小大人一样,照顾弟弟妹妹的场景。

  自己的标儿,打小就懂事。

  看着就让人稀罕!

  至于朱标,也同样随着韩成的讲述,陷入到了回忆之中。

  不少往事,再次在脑海之中,变得清晰。

  尤其是他和弟弟妹妹之间的事,一桩桩,一件件,都浮现心头。

  只觉得十分温暖。

  人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

  父子,兄弟之间,为了那个位置,各种的争权夺利,各种的算计厮杀。

  导致父子反目,兄弟成仇。

  弟杀兄,子囚父。

  父亲生病尚未死去,几个兄弟就开始各种的争夺,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去看时,那之前坐在宝座上的雄主,都已经死去多时,露出白骨,生了诸多的蛆虫……

  熟读历史的朱标,通过史书,见识了太多太多帝王家的惨剧。

  也是因此,他才会深深的庆幸,并觉得自己有多幸运。

  这些令人难受的无情事,都没有发生在他身上。

  自己的父皇,从来都没有对自己设防。

  皇帝与太子之间,共同使用一个行政班子,这等事情,在史书上面,也是绝无仅有的。

  众多兄弟,都对自己极为敬重,非常听自己这个大哥的话。

  朱标能确定,今后他成为了皇帝,不会有任何兄弟,会起兵谋反!

  他有这个自信。

  想起诸多已经前去就藩的弟弟,最近几日,就会先后回到南京城,朱标就变得更为期待和高兴。

  “太子朱标,非常受明太祖…啊不,是洪武皇帝的喜爱,也是真的很有才能。

  他自从尝试处理政务之后,兢兢业业,把事情处理的极好。

  洪武帝非常信任他,对他不设任何的防。

  见到太子成长,优秀,只会高兴,而不会有任何的担忧。

  也是因此,太子朱标,被后世人称之为,史上最稳太子爷。

  后世有一些话,广为流传。

  比如,有人说,要是哪一天,太子朱标真的会起兵造反,洪武帝不仅仅不会生气,还异常欣喜。

  觉得他家儿子出息了!

  并会关切的询问,他儿子的兵马够不够用,用不用他这里再调过去一些。

  洪武皇帝,绝对会成为太子朱标造反时,身边的第一军师……”

  “哈哈哈……”

首节上一节81/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