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53节

  其余不说,只需要他将大明的一些弊端给点出来,让大明提前避坑。

  这份巨大的作用,就足够了!

  这是别人根本无法取代,也根本给不了的。

  就算是号称。能掐会算的刘伯温先生复生,在这上面,也根本没有办法和他相比。

  而且,除了这些之外,韩成对于其余东西上面,也有不少的了解。

  至少医术上面,就极为高超!

  对待自己这种程度,必死无疑的肺痨,刚一出手,就立刻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主要是他前来的时日还短,自己等人对他的了解还少。

  随着他在大明的时间,不断增长,只怕还会有惊喜,等着自己等人。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他没有其余的本事,仅仅是现在所展现出来的这些,就已经足够惊人了!

  现在的韩成,就是一个行走的人型宝库。

  这样特殊的人,自然不可能让他流落民间,只能为他们皇家所用。

  这是必然的。

  不用多说,她就明白,重八绝对不会让这样特殊的人,到外面去。

  那么,她这边就需要考虑不少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对韩成一味的用强,是不可能,也是绝对不可取的。

  因为,韩成所说的未来,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而他所说的话,对于未来,又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

  在这等情况下,韩成若是对他们朱家,心有不满,其余不需要做,只需要在十句真话里面,添加一句假话,在关键时刻,就足可以发生要命的可怕后果。

  所以,必须以真心换真心,将韩成牢牢的绑在他们身边。

  马皇后所说的绑,并不是真的将韩成绑在身边。

  而是通过温和的手段,将韩成的心绑在他们这边,变成她们朱家的自己人。

  只有这样,才能让韩成,真心实意的帮助她们朱家,帮助大明。

  那么,由她这个大明的皇后出面,将韩成收为义子,就非常的合适。

  除了这方面的考虑之外,马皇后这样做,也是想要报答一下韩成的救命之恩。

  马皇后说感谢韩成的救命之恩,并不是嘴上说说这样简单,她是真的会付出实际行动。

  将韩成收为她的义子,不仅仅足够荣耀。

  地位,以及钱财这些,也全都不用担忧。

  可以说,今后韩成别的都不需要做,仅仅凭借这个身份,就可以吃喝不愁,做一个富贵闲人。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韩成不要为非作歹,尤其是不能欺压百姓。

  在洪武朝,欺压百姓,一旦被查到,朱元璋是真的能下得去手。

  这就是马皇后所给的感谢。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余方面的考虑。

  比如,韩公子一个人来到大明,孤苦无依。

  人不能一直一个人生活,需要有一个家,需要有感情的寄托。

  所以,马皇后准备给韩成这个家,把韩成变成自己人。

  这样的想法,在心中不断的缭绕。

  马皇后不停的盘算,越盘算,越是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是真不错。

  简直是一举数得!

  当下她就决定,等到自己痊愈,肺痨不会再过人的第一时间,就去将这事给落实了。

  不得不说,马皇后真的是朱元璋的贤内助,在后方默默的将很多的事情,都给考虑到了。

  她的这个做法,也足够高明。

  唯一漏算的是,她还不知道,她的女儿,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和韩成定下了婚约。

  并且,宁国公主对待韩成,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事,朱元璋一直都在瞒着马皇后,没让马皇后知道,怕马皇后担心……

  ……

  一行人纵马疾驰,朝着南京的方向而来。

  来人形色匆匆,眉目之间带着着急。

  为首的一名年轻人,眉目之间,和朱元璋有四分相像,又能从其容貌中,看到马皇后的一些影子。

  在此人身侧,有一个人穿着一身黑色僧袍……

第55章 朱棣:这种成长,我永远都不想要!!

  这位和尚,穿着一身黑色僧袍。

  虽是一个僧人,却但却有一身过人的骑术。

  骑着战马疾驰,丝毫都不弱于其余将士。

  这和尚生的身材高大,身上的肉也不少。

  脸上带着和善的笑意,就是一双三角眼,有些破坏他整体慈善的形象。

  奔行之间,偶尔会将面上笑容收起。

  面上笑容消失之后,这人的气质,就会发生了一个极大的变化。

  瞬间就从之前的笑面和尚,变成了一头吊睛白额猛虎!

  三角眼开阖之间,带着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让人为之胆寒。

  一行人行色匆匆,一路疾驰,不敢有半分的停留。

  显然是有极为要紧之事在身。

  不想耽误半分的时间。

  纵马奔驰上一阵儿之后,他们就会换马。

  歇马不歇人,继续朝前奔行。

  在换马的时候,他们并非是将战马停下来,进行更换。

  而是在战马奔驰之中,直接从一匹马背上,跳到另外一匹战马背上。

  高超的骑术,在换马之时,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行人,一人双骑,朝前疾驰,带起滚滚烟尘。

  一直等到天色快黑的时候,他们这才算是停下来。

  这个时候,不论是人还是马,都已经是疲惫至极!

  就这,若不是因为天太黑,领头的那位青年将领,还是不愿意停下来。

  “殿下,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

  夜晚天黑,没办法疾驰不说,还非常容易出事。

  这个时候休息,是为了明天白天时,更好的赶路。

  从北平到京师,就算是再快,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到达。

  需知欲速则不达。”

  黑衣僧人,望着这位面上急切之色,根本掩饰不住的青年,出声劝慰。

  说到这里,这二人的身份,已经是呼之欲出。

  这位看起来很是健硕,一副悍将打扮的青年将领,不是别的,正是朱元璋四子,已经到北平就藩的燕王朱棣。

  至于这位僧人,在后世的时候,名声同样不小。

  乃是大名鼎鼎的妖僧姚广孝。

  “道衍大师,你说的这些我也懂,可母子连心,我母后都染上了肺痨这种病,我又怎能平静?如何不着急?”

  “人生在世,需要经历的磨难太多太多,今后殿下您肯定还会经历,更多的难关。

  必须要在这磨难之中成长。

  成长,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往往都会很痛,很痛。”

  道衍和尚,摘下酒葫芦,往嘴里面灌了一口酒,抬头看着即将笼罩大地的暮色,声音沉重。

  道衍若是和刘伯温在一起吃饭,那画风绝对显得清奇。

  道衍和尚,虽是一个僧人,却酒肉不忌。

  刘伯温一个儒生,却只吃素,很少去吃肉。

  “这份成长,俺永远都不要!我只想俺娘好好的!”

  朱棣说这话的时候,死死的攥住拳头。

  这位从小就在战阵之中历练,如今已经可以带着兵马,在边塞纵横,纵然是中了刀剑,都不会多皱一下眉头的燕王殿下,说出这话时,竟带出了哭腔。

  这实属罕见。

  由此也可以看出,马皇后这娘,在燕王朱棣的心中,有多大的份量。

  可以说,绝对要超过老朱。

  听到朱棣这话,道衍也一时也为之默然。

  这样过了一阵儿,他轻叹一声道:“生,老,病,死,爱别离,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八苦,世人难免。”

  道衍和尚的话,听得朱棣感慨万千。

  伸手趁着暮色,悄然擦拭掉眼角的泪,朱棣平复一下心情,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正常道:“道衍大师,你有没有……有没有办法,治俺娘的病?”

  话出口之后,朱棣目光炯炯的盯着道衍。

  纵然暮色降临,也难以遮掩朱棣眼中的哀求与希冀。

  道衍缓缓摇头。

  “贫僧虽略通一些医术,但也只是皮毛,只仅限于少数的寻常病。

  我的医术,和京师的那些御医们相比,差的太远太远。

  指望我,不若指望那些御医。

  若是谁心里有心结,或许可以找我一试,但在这治病上,真非我之所长。”

首节上一节53/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