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475节

  前前后后经过好几百年,才最终做到了。

  儒家之所以能够兴盛,之所以能够一直的流传下去。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经典为官方所承认。

  甚至于到了后来,成为唯一的官方正统。

  学习,考试,做官相结合。

  甚至于就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是它的痕迹。

  而这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它能够作为官方教材,一直让人学习。

  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人,去学习它,接受它。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只要真的有编撰教材的本事,那在得知自己可以编撰教材时,都会欣然而往。

  还会围绕着编撰教材,展开诸多激烈的明枪暗箭,各种的厮杀争夺。

  杀红眼也都是再正常不过。

  哪怕只剩下半口气,也会使劲儿的吊着命,来投入到这件事情当中。

  这事情的影响,实在太大太深远了!

  甚至于能称之为关乎生死存亡!

  结果现在,这等无比重要的大事,令无数文人们围着疯狂的东西。

  朱元璋就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都丢给了韩成。

  让韩成自己看着去办。

  这等消息若是被那众多的读书人知晓,还不知道会嫉妒成什么样子!

  韩成对着朱元璋抱了抱拳,难得的正经起来道:“岳父大人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尽可能的编纂出成系统的教材出来。

  用来教授我大明的学生。

  不过,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儿,岳父大人不能太过于着急,需要给我时间。

  因为这里面所涉及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现在还能记住多少。”

  韩成对朱元璋说的这些,没有一点假话。

  尤其是物理化学这重中之重的东西,他更是知之甚少。

  他敢对朱元璋说出这样的话来,最大的底气,还是恋人系统。

  他只期待着,今后能够从恋人系统当中,刷出相应的知识。

  甚至于直接刷出教材来。

  不然的话,依照他那贫乏的物理化学知识,想要推动物理化学大发展,实在是过于困难。

  “肯定是要给你时间的。

  这些东西很重要,不可能短时间完成。

  而且,大明现在才刚刚起步,所需要做的事情也多。

  没有一点基础,可谓是千头万绪。

  很多事情都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肯定能给你充足的时间,让你去做。

  这是大事儿,宁可慢一些,也不能出差错。”

  哪怕是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新的教材编撰出来,在大明推行。

  想要看到新的教材教,导出来的新式人才,发挥作用。

  但此时听到韩成的话,还是给出了这个答复。

  他知道这件事情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不过,你也要尽可能的快去做这件事儿。

  把它尽可能快的给做好。

  三年之内吧,三年之内将其给做个差不多。

  至少也要弄一个章程出来。”

  朱元璋给韩成定下了一个大致的时间。

  其实朱元璋原本是想要对韩成说,他什么时候把这些教材给弄好,什么时候就让他和自己的闺成亲。

  不过这样的话,到了嘴边之后,又被他给咽了下去。

  虽然他知道,这样的条件开出之后,韩成肯定会动力满满去做这些事。

  但到了最后,还是觉得不太妥当。

  有些太过于不当人了。

  朱元璋难得的良心发现一回。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他担心有了这个条件之后,韩成为了尽早和有容成亲。

  会在不少事情上变得不仔细,弄出一些差错,或者是遗忘一些什么知识。

  这东西,一个个都是重要无比。

  甚至于只是很少的一些地方出了差错,那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以,他宁可慢些,也没有过于去激励韩成,韩成赶工。

  “大明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教材还有这教育改革,以及科举改革等众多的事情,先缓一缓,暗中为其做准备。

  咱先把简化字,拼音,还有字典这东西给着手弄出来。”

  把教材之类的事情商量完之后,朱元璋叹了一口气,望着韩成说道。

  话说,他这个时候,是真的想要把所有的事情一起做。

  最好是立刻就把各种东西,就都给做好。

  可朱元璋也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凡事需要有个轻重缓急,有个先后顺序。

  什么都做,只能什么都做不好。

  只能一步步来。

  韩成点了点头,对于朱元璋的这个看法很是认同。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随着和朱元璋相处的越多,韩成对他的了解也就越多。

  别看朱元璋平日里性子急躁,做事情风风火火。

  但实际上,该稳的时候他非常的稳。

  知道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舵手。

  并非只是一味的莽,不讲究策略。

  这或许就是朱元璋为什么能够在元末乱世,那样多的势力里脱颖而出,并最终取得天下,建立大明这个能够传承下去,两百多年王朝的重要原因。

  “最近几天,咱就着手把这件事情给做了。

  韩成你把你所知道的那些简化字,都给写出来。

  咱觉得你所写的简化字,就非常的好,很是合理。

  至于一些没有简化到的字,咱就让人按照你所写出来的,那简化字的风格,遵循这个规律进行简化。

  韩成点头应下:“岳父大人这么快,就准备把这件事情给推行下去了?

  只怕阻力不小,岳父大人都想好要怎么做了?”

  朱元璋闻言笑道:“自然是有一些章程。”

  说着,指了指朱允,又指了指韩成。

  “允拜你为师的事情,咱虽然还没有对外公布,但只怕已经有不少人都知道了。

  很多人都会要坐不住了。

  武将们还好,尤其那些文人。可是很热衷于教导咱皇家之人。

  他们所为的是什么?

  最大的诉求,就是要用他们儒家的种种学说,把咱大明将要做皇上的人,给捆绑起来。

  给教导的心向他们儒教。

  最好的办法,便是按照他们理想中的圣君去教导。

  正所谓圣天子垂拱而治嘛!

  这个时候,咱们把允给接到身边抚养,很多人肯定都已经猜出了咱的心思。

  不知道有多少人,眼巴巴的想要当允的老师。

  结果现在,咱这里却不声不响的,直接把你这个学医的,给弄成了允的老师。

  你还不是孔孟门徒。

  这种情况下,那些儒生又怎么可能会忍得住?

  他们的反应,肯定会无比的激烈。

  想要把你这个允的老师给弄掉,换成他们儒生。

  咱根本就不用调查,就知道这些人,现在着急成了什么样子。

  所以,明天上朝之时,咱就先对外宣布,允拜你为师之事。

  只要咱把这个事情对外一宣布,立刻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进行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咱就顺势把咱要编纂字典的事儿给说出来。

  先不告诉他们,咱准备编撰的字典是简化的。

  这样一来,那些冲着你去的、很多人的注意力,都会被这个事情给吸引走。

  毕竟这字典,谁若是能够参与到编撰中,都必定会青史留名。

  这同样是一个对众多读书人,有着致命吸引力的东西。

  这样一来,反对你成为允老师的人,就会少上很多。

  咱先让那些人高兴高兴,等他们高兴之后,再对他们说,咱所要编撰的字典,乃是简化字的字典。

  并且还是带拼音的那种。

首节上一节475/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