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469节

  远比自己准备推行的简化字和拼音,杀伤力更强。

  这动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他们中的很多人,肯定是会拼命反抗。

  “韩成,你的这个提法,要是让一些胆子小的皇帝听着,肯定会视你为洪水猛兽。

  把你给赶走,甚至于把你给解决掉,也不是没可能。”

  韩成笑道:“这不岳父大人不是那样的人嘛!

  岳父大人这种有着大胸襟,大气魄的开国君主,自然不会如此行事。

  若岳父大人是那样的人,我也肯定不会说。

  只会把这些想法,给牢牢的压在心里,谁都不告诉。”

  朱元璋闻言,面露笑容:“这点你还真的说对了。

  咱确实不是那样的人!

  别的皇帝怕,咱不怕!

  正如咱之前对你说的,咱担心武将们造反,担心百姓们造反,却独独不担心这些文官读书人造反!

  他们算个屁!

  你说的这个解决办法,虽然石破天惊。

  但是在咱看来,却是一个顶好的办法!

  就该这么来!

  这些读书人之前就是被惯坏了。

  他们中的许多人,拼命读书,想要出人头地。

  在考中有了官职之后,许多人就松懈下来,觉得可高枕无忧。

  剩下的便是蝇营狗苟。

  真正的治国本领没有多少,眼高于顶,自命不凡的却很多。

  都是前面的皇帝,给他们的地位抬的太高了。

  给他们的东西也太多。

  让他们迷失了自我,认不清自己了。

  还是你这个办法好!

  不给他们官做,让他们先去做胥吏。

  再一步步的往上爬。

  这下面的经历,是最锻炼人。

  能在下面把各种的事情,都给做好的人,能力肯定不会特别差。

  今后真有能力一步步的爬上去,居于庙堂之上,身兼要职,那也懂得民间疾苦。

  知道下面是一个什么情况。

  不至于会被下面的人所蒙蔽,不懂民间疾苦,来个何不食肉糜。

  还能通过这样的办法,尽可能的改掉这些人眼高于顶,自命不凡的臭毛病。

  你这个办法好!真好!

  今后咱就采用了!

  咱必须要将这个事情给推行下去!

  只要能够将之推行下去,并在大框架上成为定制,今后算是有朝一日,文官再次独大,那也要你给咱说的那些情形,要好的多!

  妙!

  实在是妙的很!

  这才是真正解决事情的办法!

  比咱所想的那个折中之策,好的太多太多!!”

  朱元璋说到后来,神采飞扬。忍不住用手敲着桌面,不住地称赞起来。

  这是朱元璋很少出现的状态。

  韩成的这个办法,一下子让朱元璋茅塞顿开,看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韩成真不愧是自己的好女婿!

  乃是一座会行走的人形宝藏!

  知道的东西是真的多!

  给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

  “允,跟着你二姑父好好的学本事。

  他本事大着呢!

  你能多学上一些,今后便可受用不尽!”

  朱元璋又一次转头,望向朱允如此交代。

  朱允用力点头,表示自己肯定会好好学的。

  他也觉得自己的二姑父非常的厉害。

  朱元璋坐在这里,想着韩成给他出的这个主意,越想越是激动。

  这当真是一个妙策!

  自己要是能早点从韩成这里,得到这样一个主意,自己当初就也不会搞那样一个折中之策了。

  说不定现在已经把这个良策,给推广开了!

  不过如此也好,自己已经停科考好几年了。

  把许许多多的人,都停的望眼欲穿。

  诸多读书人,都是鼓足了劲儿,只等着自己开科考。

  他们好大展拳脚,一飞冲天。

  这种情况下,自己宣布恢复科考,哪怕是考上之后的奖励,从原来的官职变成了吏员,落差很大。

  可也肯定会有一部分等不及的人,会参加考试。

  毕竟自己在此之前,可以说是把整个房屋都给拆了。

  让考中的人先去做吏员,虽是把房顶给掀了,但相对于把整个房子都给拆了而言,还是要好的太多。

  朱元璋越琢磨,越觉得心中兴奋。

  而韩成在这里,又吃了一会儿饭,等到朱元璋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之后,便望着朱元璋再一次开口道:

  岳父大人,你若是想要重开科考,按照这种办法行事,所取得的成果,肯定要比原来好。

  不过这套办法,却还不够完善。

  我这里还有一些补充。

  有了这个补充之后,岳父大人再开科举,能够获得更多的有用人才。

  比你现在所举办的国子学里,出来的学生,都要更加的好用,更为顺手。”

  到韩成的话,不论是处在亢奋中的朱元璋,还是惊叹之中的马皇。

  都是不由将目光齐齐望向韩成。

  还有?

  韩成竟然还有?!

  方才韩成所说出来的办法,都已经如此之好了,他竟还有更好的办法?

  这一刻,第一次在边上听韩成讲述这些的马皇后,有被韩成给惊到。

  原本她就觉得,自己的这个女婿足够优秀了。

  现在看来,他比自己想象的更为优秀!

  “快快说来!”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开口催促……

  ……

  而在韩成和朱元璋在这里说着这些,在接下来关乎大明诸多读书人命运,注定要让许多读书人,暴跳如雷的事情时。

  吕本也敲开了一个人的门。

  这人的名字叫做吴伯宗。

  这人有一个极为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大明洪武第一位状元!

第244章 还把骨灰给扬了!(求月票)

  吴伯宗为大明第一状元。

  而且还是三元及第的那种。

  洪武三年乡试中举,名列第一,为解元。

  洪武四年,会试第一,为会元。

  后在廷试中又得进士第一,为状元。

  他是大明开科取士之后第一位状元,同时也是第一个三元及第,因此上名声很大。

  官职也不算太低。

  中进士之后,就授予他礼部员外郎一职。

  令他与宋讷一起修大明日历,以及大明武将,后妃传。

  到了如今的洪武十五年,除了原本的侍讲东宫之外,还被朱元璋授予了武英殿学士。

  吴伯宗此人,长得是仪表堂堂,一表人才。

  当然,到了现在,一般很少人有人去夸他的相貌了。

  之所以如此,据说在当初廷试之时,原本的殿试第一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人。

  只不过朱元璋嫌那人五官不够端正,觉得大明的第一位状元的名头,落到这样的人头上,实在是有损大明威仪。

  于是就在剩下的人当中,左右寻找。

  再然后,就看见了吴伯宗这个大帅哥。

  朱元璋亲自开口对询问问题,吴伯宗对答如流,很有见地。

首节上一节469/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